摘要:配电架空线路覆盖面积广,设备运行环境复杂,负荷代配能力较弱,一旦发生事故,故障点排查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近年来的配电状态检修的开展,配电生产运维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但是配电生产由于点多面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就配电生产运维管理常见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求提高配电生产运维管理水平,减少管理失误,做到管理精益化、执行标准化。本文对配电运维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运维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当今民用的能源中电力资源有着主力、关键性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电路线路维护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且给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配电状态检修的开展虽然使配电运维管理能力有所增强,但是电力线路的广泛覆盖面却致使管理难度增大以及容易出现难以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对配电运维管理能力进行提高以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1对配电运维管理的理解分析
电力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是严格的,配电的过程中要结合规范进行合理的操作以完成电力的输送。但是若在配电的过程中出现环节的故障,就会对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产生很大影响的同时还会对用户有影响。所以相关的电力机构要学会用自动化制图以及设备管理的方式对配电运维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维护以及用户服务等资源进行调动,在这个安全、平稳运维管理的背景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
2配电生产运维管理常见的主要问题
2.1缺陷管理方面
第一,按照考核要求,缺陷管理没有及时录入PMS,采用集中录入,集中消缺的模式。造成缺陷流程监管不足。第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尚一些缺陷不能及时消除,如电杆裂纹、瓷瓶劣化等受停电时间、资金费用、施工环境等限制需要纳入年度大修或技改工程,因此,这些缺陷往往不能在本年度消除。
2.2配电设备问题
第一是设备的老化问题。由于国家用电人口的基数很大,所以尽管对配电运维提出了新的规范,还是会因为有许多的老化电路以及陈旧的电力设施来不及替换而导致该部分配电设备在配电过程中出现负荷过载,诱发电力设备故障等问题。第二是对新设备了解不够的问题。由于近年的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一些之前的操作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了,但是由于部分操作人员习惯沿袭过往的技术,对新设备的性能以及结构没有充分了解,致使在关键时刻对异常情况处理的不当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3专业技术匮乏
从本质上来讲,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尚难以与发达国家电子技术水平相同步,而基于IT业、电脑普及的趋势下,配电运维管理以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缩减人力的消耗,使其能够以便捷和简易的优势,为用户提供电力服务。但是,相对而言,国内电子技术发展尤为迟缓,无法依靠计算机的辅助,完成配电运维管理,更谈不上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从而呈现电力市场混乱的现状。
2.4工作标准以及流程需要重新定义
配电运维一体化,改变了传统的配电运维工作流程,但同时,也使得配电运维的质控体系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配电运维一体化背景下,运营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运营管理,还要负责配电设备的维护检修,所以,传统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的流程和标准,这就要求需要结合目前配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流程和标准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改进,采用制度监督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现场管理互相监督的方式。此外,为了使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以提高,还要重新定义工作的标准,在新的工作标准中,讲配电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与运营工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得新的工作的标准符合配电运维一体化对于配电设备运营维护的新要求,实现配电维护运营和质量的双重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运维管理改进的方法分析
3.1加强设备的管理
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配电运行是否成功,在日程的配电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不仅要根据相应的规则制度对设备做好登记管理,还要做好日常的设备巡视工作以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对于老化、风化严重的线路以及设备要提前更换,即使设备短期并不会影响到配电工作的正常运行,我们也要尽快对其进行维修。但是如果设备缺陷问题很严重,我们就必须立刻制定措施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安全事故,影响居民用电。所以说,设备在电力中的重要性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设备管理方面还要多多重视。
3.2运维管理制度的完善
管理制度作为配电运维管理工作的基础,各个电力企业均存在独立性配电运维管理制度,即以自身企业现状为衡量点,对配电运维管理现存问题予以分析,并通过针对性问题防治与创新的手段,注重配电运维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电力企业管理者作为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制定者,在配电运维管理中占据决定性地位,即要求其针对突发运维管理问题,可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以配套运维、规范行为的形式,降低电力企业经济损失。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关注自身职业道德的提升,通过技能培训、知识教育等手段,严格按照本企业配电运维管理制度,从事常规配电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以此实现配电运维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
3.3对工作的标准和流程的完善
对书面作业进行标准化的指导,可以良好的规范各项工作,不仅包含了现场作业人员的组织以及分工,还包含了现场施工的具体流程、标准,危险点以及对应的防范措施。实施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维护检修,以及对机组的属地化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对设备维护工作的时间灵活的掌握,做到有效以及及时。保障就是对于发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应急处理的效率,并且降低了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减短了对设备缺陷的处置时间。
3.4构建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体系
将电力设备、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融合在一起,推动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行、检测养护和维修工作的统一管理。构建配电网运维检修自动化管理体系,将配电网设施、供电管理等纳入这一体系。这样既能满足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还能改善配电网输送能力,确保供电质量和效率。
3.5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为有效开展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提高工作水平,供电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构建运维检修平台。进而推动配电网运维检修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引导运维检修的各项工作。同时还要重视信息化设备的利用,利用计算机构建自动化系统,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7]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当中,提升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以居民生产生活的核心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配电运维管理作为影响用电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点。对此,电力企业应在配电运维管理中,通过运维管理制度的完善、创建网络化平台、缩减区域水平差距、加大实地调研力度等策略,将配电运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创新改革的意义落实于实处。
参考文献:
[1]徐丽丽.配电运维过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
[2]杨志宇.解析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措施[J].低碳世界,2016(31)
[3]杨燕豪.影响配电线路高效运行的因素及强化运维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
[4]苏毅伟.配电运维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8(08)
论文作者:王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标准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措施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