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1500
【摘要】目的 观察斜入皮内注射法【1】在新生儿、婴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2014年来我院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婴儿合计209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斜入皮内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卡介苗接种法。观察两种注射方法一次进针成功率和标准皮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注射方法比较在一次进针成功率,标准皮丘情况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 斜入皮内注射法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卡介苗接种。具有一次进针成功率高、标准皮丘的优点。
【关键词】斜入皮内注射法;卡介苗;预防接种
[中图分类号] R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427-01
卡介苗接种是计划免疫接种的疫苗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结核性脑膜炎及血行播散性结核,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是出生时在产院完成接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负责辖区内出生时由于各种原因未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婴儿。由于在接种过程中常出现皮丘不明显或针头注射过深过浅、穿透皮肤、针头斜面外露等现象,影响接种质量。为此,我对卡介苗接种法进行探讨,采用斜入皮内注射法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2014年在产院由于各种原因未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婴儿合计209名(体重≥2500克,无发热(T﹤37.5℃),无明显先天畸形,无呕吐,无病理性黄疸,无心脏病或其他皮肤病﹚,年龄在15天至6月龄。月龄3个月后的婴儿需5IUPPD试验阴性方可接种。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4例,两组新生儿、婴儿在年龄、体重、出生至接种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接种方法:
1.2.1用物:疫苗剂量0.5ml为干粉疫苗,注射用水(上海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使用随疫苗统一配发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规格为2ml,1ml自毁型注射器。
1.2.2操作方法:
①常规接种方法:家长抱紧婴儿,露出左上臂三角肌部位,用1ml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三角肌外下缘皮肤应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操作者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肤,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2】
②斜入皮内注射法:家长取坐位抱婴儿,将婴儿右侧卧位于双腿上,家长面对孩子左手固定孩子左胸肩部。婴儿左臂在上,约呈45度角斜卧家长怀中。脱去婴儿左臂袖子卷起放入腋下,使上臂水平放置充分暴漏,同时另一家长用手遮挡婴儿面部,(防止卡介苗溅入婴儿面部)。三角肌外下缘皮肤应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操作者左手食指将三角肌皮肤用力下压且向内上方牵拉,拇指向外下斜拉绷紧固定皮肤,其余三指自腋下握住婴儿左上臂,用左手肘部轻轻压住婴儿下肢,将婴儿牢牢固定住,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食指抵住针栓,针柄尾部置于右手大鱼际肌处,针头自外下向内上方,与上臂15-45゜角,与皮肤5゜角进针,挑起皮肤后立即放平针头进针,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左手不动,仍握住婴儿手臂绷紧皮肤,由右手用大鱼际肌缓慢推注药液,均匀注入疫苗0.1ml。接种部位形成一个皮肤变白毛孔变大的皮丘约5-6mm,接种后针管逆时针旋转180゜角稍停1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1.3 判定标准 接种效果判定:进针一次成功,推药后皮肤出现一个皮肤变白毛孔变大白色隆起的皮丘直径5-6mm,判定成功;不成功的包括:进针一次成功,推药时皮肤出现皮丘,直径<5mm;进针一次或一次以上,针头脱落或刺破皮肤,推药后皮丘直径<5mm或无皮丘。
1.4数据处理 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注射方法在成功率方面比较见表1:
表1可见观察组接种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70.19%),两种注射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3.1 两种皮内注射法的主要区别:①常规卡介苗注射法采用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松开左手绷紧固定皮肤的拇指去固定针栓。松开的皮肤发生复位,可致针头移位,易出现刺入皮下组织或穿破皮肤等情况,导致操作失败。②斜入皮内注射法采用左手食指把隆起的三角肌下压且向内上用力牵拉皮肤,拇指则向外下斜拉绷紧固定皮肤,使注射部位相对平坦,利于进针操作。③斜入皮内注射法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左手不离开固定的部位,绷紧固定的皮肤不松开,由右手大鱼际肌缓慢推药液完成注射。操作时左手不离开固定部位,即使在进针后婴儿哭闹扭动,针头亦不会发生移位,避免了针头斜面脱出或刺入皮下组织或穿破皮肤等情况,提高了一次进针成功率。表1可见斜入皮内注射法种成功率93.33%,与常规卡介苗注射法成功率70.1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3.2 卡介苗接种后一般护理:告知家长留观3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去。注射部位2天保持清洁干燥禁止沐浴。接种4周左右局部出现红肿侵润,随后中央部位软化形成白色小脓泡,可自行吸收或破溃后结痂自愈,结痂脱落局部留有一永久疤痕,此为正常过程,一般8-12周,一般不需处理。但注意清洁防止感染,穿脱衣服和洗澡注意保护切忌用手抓。
4 结论
在新生儿、婴儿卡介苗预防接种中,斜入皮内注射法注射卡介苗采用单手推注药液,另外一只手牢牢固定操作部位,提高了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了新生儿、婴儿的痛苦。所以斜入皮内注射法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卡介苗接种。
参考文献:
[1]黄静仪,黄瑞莹.捏起斜入注射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3):231-232
[2]卫生部文件.预防接种工作技术规范.卫疾控发.2005.373号,101
论文作者:于书春,李素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卡介苗论文; 针头论文; 婴儿论文; 皮肤论文; 新生儿论文; 部位论文; 斜面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