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湖北恩施 4453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就诊中风后偏瘫患者共54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患者,设定观察组接受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设定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严重肢体运动功能患者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优秀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率、提升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316-02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对人脑伤害较大,可使患者丧失正常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恶性疾病,近年来,众多临床报告及实践表明中医针灸治疗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缺损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显著[1]。本组实验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就诊中风后偏瘫患者共54例作为实验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就诊中风后偏瘫患者共54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患者,设定观察组接受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0例,男性17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8-78岁,平均年龄(61.4±3.8)岁;设定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80岁,平均年龄(62.5±4.4)岁,将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其数据一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在入院时立即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及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②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复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梗死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③患者均未有中风后偏瘫病史,均为首次发病;④所有患者逻辑及言语功能均正常,对本次研究过程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本次治疗过程涉及的药物有过敏症状的患者;②患者合并患有心脑血管、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发性功能疾病;患者具有自主意识功能障碍。
1.2方法
设定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其主要方法为:依次给予患者进行奥扎格雷钠及灯盏花素注射液,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症状,则再给予患者行20%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进行注射,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有其它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则依据症状的不同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针对性治疗;在注射完成后给予患者以适当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卧床康复、活动锻炼以及心理护理。其中卧床康复是指导患者在卧床恢复阶段应多采用健卧侧位,并定期进行翻身,禁止长时间保持卧姿不变,活动锻炼主要包括慢走、半蹲等日常基础性活动训练,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由难到易,逐渐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注意每日的训练时间至少为30min,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对于病情的疑问有针对性的进行回答,舒缓患者的心情,使患者能够积极健康的进行治疗,树立起治疗的信心。
设定观察组接受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并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的主要方式为:选穴,主要区分为硬瘫患者于软瘫患者,其中硬瘫患者选穴包括人中、百会、外关、阳陵泉等主要穴位,软瘫患者主要包括曲池、天井等主要穴位,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必须严格对施针部位及针灸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防止感染,在完成进针后再留针30min,一个疗程持续时间为10d。
1.3观察指标
采用Feg-Mevyer积分评价表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2]。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肢体功能评价指标及生活能力评价指标等信息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表示为均值标准差,技术资料检验值为x2,表示为%,P<0.05代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严重肢体运动功能患者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
表1 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3讨论
脑梗死患者主要发病病灶为组织坏死中间地带及周边缺血组织,其发病状态为脑中心区坏死部分细胞已死亡,其周边缺血组织半暗带中原有的细胞未全部死亡,存活有一部分神经元组织,因此针对该部分存活的神经元组织展开有效地治疗,可延缓脑梗死患者部分存货神经元组织的死亡,对于患者的康复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中西医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补微循环,将原有休眠的组织进行唤醒,从而降低患者发生脑水肿的风险,并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疗效显著[3]。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严重肢体运动功能患者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优秀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临床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率、提升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志荣.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7,32(21):3136-3138.
[2]李馥坚.针灸康复结合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价值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19):22-23.
[3]杨洋.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7):123-124.
[4]张振勇.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价值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8,(45):33.
论文作者:李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肢体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能力论文; 西药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