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6100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9月到2006年8月收治的24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部分皮栓塞术予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①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②术后随访5-7年,仅3例复发,复发率为12.50%。结论 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部分脾栓塞术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溶血性贫血疾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其主要特征是不同程度贫血、脾肿大、间发性黄疸等[1]。HS的发病率较低,但可见于世界各地。在临床治疗中,传统方法为脾切除术,但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随着部分脾栓塞术的应用,在HS的治疗中逐渐被人们认可。我院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H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9月到2006年8月收治的24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12-43岁,平均年龄为(26.12±5.94)岁。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外周血涂片、血液生化、腹部B超、骨髓细胞学、脾脏病理检查等。
1.2.2 手术方法
①行常规消毒,实施局部麻醉,待麻醉药物起效后,行股动脉穿刺,将5F脾导管插入,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导管插入脾动脉主干,先注入碘海醇3-4ml,然后将对比剂注入其中,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弄清楚脾脏和血管分布情况,并以此为根据对栓塞范围进行判断;②将导管送至脾门外,在透视下缓慢注入名叫海绵混合液(包括明胶海绵、碘海醇20ml、头孢哌酮2.0g),促使栓子沿着血流分布,相应口径的脾动脉分支得以阻塞;③通过目测脾动脉血流速度对栓塞面积进行评估,判断标准如下:栓塞面积约为30%-40%者,血流速度稍有减慢,50%-60%者明显减慢,70%-80%者蠕动式前进;④术后行DSA检查、摄片,结果显示达到要求时,停止栓塞,并行拔管、止血、包扎操作,完成手术治疗。
1.2.3 术后处理
术后让患者卧床24h,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同时观察其腹痛、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抗生素、止痛剂等药物;术后每周复查外周血直至出院;术后2周行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脾脏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监测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2)术后5-7年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版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组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4例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变化情况
经检测结果显示,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详见表1。
2.2 24例患者的远期疗效
本组24例患者术后随访5-7年,结果显示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2.50%。其中,术后2年复发1例,术后5年复发1例,术后7年复发1例。2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
3 讨论
HS最早见于比利时两位医师的报道,即Vanlair和Masius,男女皆可发病[2]。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HS在北欧的美国的发病率最高,大约为1/5000[3]。HS的基本特征是溶血,而红细胞的破坏与脾脏存在很大的关系。H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的异常,即红细胞膜缺乏足够的锚蛋白,造成其不能连接于区带3蛋白等,其双层脂质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被膜骨架支持的脂质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从而丢失,大大减少红细胞表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球形[4]。在人体微循环的作用下,球形红细胞被脾脏截获,进而引发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出现脾肿大、贫血等临床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1887年,临床上首次采用脾切除术治疗HS,它可以减少红细胞的破坏,进而控制溶血发生,减轻或纠正贫血,同时还能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该方法被大家认可,认为是治疗HS最有效、可靠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此外,据研究发现,使用该方法治疗后,患者体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均显著降低,特别是IgM,故而经常引发感染等[5]。
部分脾栓塞术用于HS的治疗中,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栓塞脾动脉分支,促使脾实质出现缺血性梗死,进而发生萎缩,缩小患者脾脏的有效面积,降低脾脏对红细胞的破坏能力。一方面,部分脾栓塞术具有传统脾切术的治疗作用,具有控制溶血的功能;另一方面,它还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解决传统脾切术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一缺陷。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1个月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从长期疗效来看,24例患者在术后7年的复发率仅为12.50%,治疗总有效效率高达87.50%,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HS,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清,薛军.成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08):603-605.
[2]刘忠民,封蔚莹,赵振华等.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母子二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6):3001-3002.
[3]王彦丽,吕鑫.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远期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0):807-809.
[4]耿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12,12(06):87-88.
[5]李磊,贾新建.脾切除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7例[J].陕西医学杂
志,2010,39(10):1392-1393.
论文作者:李向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红细胞论文; 栓塞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遗传性论文; 球形论文; 脾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