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祥云[1]2018年在《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燕卜荪复义理论集中体现在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中,该理论作为新批评中的重要一环,前承瑞恰兹的理论工作,后启新批评其他理论范畴的提出。该理论的研究在新时期以来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在中国的接受研究相对贫乏,本文以Seven types of Ambiguity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综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燕卜荪复义理论中国化进程,分析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现状,即深入分析在传播、研究和运用方面产生的问题及对问题的修正与反思。提出并解决问题,不但有助于对燕卜荪复义理论的全面接受,还能纠正学界对该理论的理解偏差,进而为该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向与可能性。绪论部分对《朦胧的七种类型》的内容概说之后,从传播、研究和运用叁方面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现状。已有的论述均是较为零星而散乱,还未有论者全面、系统、集中、辩证、动态地探讨过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问题,至于具有针对性地发现其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更乏其人。第一章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有燕师讲学、着述译介和教材阐释叁种途径。《朦胧的七种类型》中第一章,也是复义的第一类型,因其在书中的重要地位最先被翻译过来,从而获得较多、较早的关注。在高校教材中,学界对第一章的解读在比喻型复义和暗喻型复义之间摇摆不定,究其根本,后者为正解。同时,传播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对语义分析批评忽视的问题,这种传播选择的片面性导致中译本出现的滞后。第二章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分为本体研究和比较诗学研究两个方面。本体研究中,复义七型成为研究者的研究核心,但同时各有侧重。研究过程实现了从一开始分述七型内容到关注七型之间关系的转变,关于何为复义关注焦点出现分歧,观其复义成因,燕卜荪从文本出发将复义关注的焦点落在读者而非作者意图。同时,比较诗学研究中,因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隐”与燕卜荪提出的“复义”有相似之处被论者广泛关注。“隐秀”和“复义”共同提倡多重意义的各义项具有相同指向性。第叁章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理论观照文本的文体实现了从诗歌到小说转变。运用过程中,出现了“理论+文本”嫁接式拼贴、各义项关系断裂的弊病。针对此,在理解和吸取复义理论精髓的前提下,立足批评实践,学习借鉴前辈的细读之作,关注文本的前后结构,字斟句酌,不机械照搬,但尽显批评之精髓,真正做到化理论于实践。
洪秀芸[2]2007年在《隔世重洋的叛逆女性解构》文中认为狄金森和李清照分别被誉为美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一个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过着隐居般的日子却在死后一举成名,一个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宋代,早年生活优越,晚年却颠沛流离,两人都留下了不朽的词作和诗篇。她们虽年代相隔近八百年,生活在迥然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却体现了一个相同点:反传统。评论者从韵律、意象、修辞、语言、题材、成就等方面分别研究过这两位女诗人。本文专门从主题这一角度入手,采用英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解读两位女诗人不同主题的文本,揭示出她们反传统思想的成因及其异同,以此体现中西思想文化传统的差别。在简要介绍两位女诗人及其作品的研究情况之后,论文首先比较了她们爱情诗的异同。两位都是敢爱敢恨的女性,在作品中大胆表达对真爱的渴望但是在程度上又有很大的不同。其次,比较了两人的自然诗,两人独特的自然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次,分不同的主题来分析、比较两人的其他作品:狄金森的死亡诗、宗教诗以及哲理诗;李清照的政治诗、爱国词、哲理诗词和词论。着重分析两位女诗人如何用不同的主题体现其反传统思想。再次从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爱情婚姻观等方面分析了她们各自反传统思想的成因及异同,体现其进步性,同时折射出中西文化和时代的差异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王颖[3]2017年在《叶嘉莹女性词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研究的世界着名学者,叶嘉莹在中国诗词理论研究方面建树颇丰,其研究成果在广大诗词爱好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学术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自1948年起至今,叶嘉莹往返辗转于台湾、美国、加拿大、天津等地高等学府,矢志不渝地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词学理论方面,叶嘉莹结合中国词学批评传统和西方文学理论,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词论思想。其中包括以词的审美特质发展为线索的词史观点,以探求词体美感特质形成因素的本体观,以及以“兴发感动”为中心的词体鉴赏批评观点等。在对词的本体研究中,叶嘉莹充分调动了深厚的中国传统词学功底和西方文论的理论储备,创造性运用了女性主义文论的观点,以《花间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词的美学价值和美感特质进行了界定,并深入研究了词体美感特质在后世词体演变中的体现和深化,形成了独到的女性词学思想。本文将以该思想为研究对象,全面探析叶嘉莹对词之美感特质的理论解读。绪论部分介绍叶嘉莹的学术生涯,叶嘉莹女性词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当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创新突破。第一章从叶嘉莹的词体发展史观点入手,以词体发展进程为线索,探析叶嘉莹的中国传统词学困惑。叶嘉莹根据词体美感的变化,将词体分为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在此发展过程之中,传统词学留给了后世一定的困惑,歌辞之词的“郑雅之惑”、诗化之词的“变体之惑”、赋化之词的“美感之惑”叁个不同阶段的不同困惑,使得词体的美感特性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和深入阐释。第一重理论困惑便来自于最早的文人词集——《花间词》,也就是歌辞之词之中。歌辞之词的“郑雅之惑”是叶嘉莹女性词学思想的起点和基础,文章将结合花间词派的诞生背景,对此困惑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内容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后世的“变体之惑”和“美感之惑”。第二章以传统词学对女性词美感特质的评价为切入点,结合叶嘉莹西方女性主义文论背景,从女性形象、女性语言、双性特质等角度深入探析词体美感特质形成的原因。叶嘉莹认为传统词学困惑的原因便是词体特有美感形成的原因,如何解释词体美感特质的内涵和原因就是解决传统词学困惑的关键。在长期的海外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中,叶嘉莹对西方文学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发现了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与解释词体美感特质之间存在的暗合之处,于是便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对中国传统词学中的第一重困惑进行了观照,这构成了叶嘉莹女性词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叁章根据前面章节对第一重词学困惑的剖析,重点论述叶嘉莹提出的女性主义词学思想核心——“兴发感动”和“弱德之美”。“兴发感动”是叶嘉莹女性主义词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叶嘉莹对词体美感特质的女性主义解读研究,其本源也是“兴发感动”。本章内容将结合叶嘉莹女性词学思想对“兴发感动”的起源发展、外化形式和叁层境界展开分析;“弱德之美”是对词学美学特质“要眇宜修”的升华,本章内容还将结合叶嘉莹的治学经历,针对“弱德之美”产生的现实背景,对“弱德”之中蕴含的“美”与“悲”的关系进行解析。第四章在对“弱德之美”的“美”与“悲”的辨析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对叶嘉莹女性词学美学特质的“美”与“殇”的辨析,分析了叶嘉莹以“兴发感动”为核心思想的女性词学思想体系构建的内在因素,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1]. 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边祥云. 重庆师范大学. 2018
[2]. 隔世重洋的叛逆女性解构[D]. 洪秀芸.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 叶嘉莹女性词学思想研究[D]. 王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叶嘉莹论文; 狄金森论文; 人格特质论文; 文化论文; 诗歌论文; 文学鉴赏论文; 读书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 文学批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