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国有企业的“武汉之路”--武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实施情况调查_国企论文

振兴国有企业的“武汉之路”--武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实施情况调查_国企论文

振兴国企的“武汉之路”——关于武汉市国有企业实施资本营运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市论文,之路论文,武汉论文,国企论文,国有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以资本营运和资本重组为突破口,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振兴国企的必由之路,它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最近,我们到实地进行了调查。

“武汉之路”的产生

武汉,是湖北省的特大城市,工业重镇,也是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数量较多,资本存量集中,同时也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烙印比较深的地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很快。国有企业经过简政放权、利改税、经营承包、三项制度改革和转机建制,带来了较大的变化。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扩大,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加剧。1995年,武汉市的决策者们从深层次分析,认为国有企业主要面临着三大矛盾:

一是结构性矛盾。武汉市2228户国有企业,拥有资产总额1012亿元,分布在33个行业中,其中大中型企业156家,拥有资产595.6亿元,占58.86%,其它资产都分布在中小企业。据对1383户小型企业统计,每户国有资产平均仅100万元。同时,资产存量集中在市属单位达870.69亿元,占86%,区县属单位141.1亿元,只占14%。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和小生产方式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趋同化、分散化状况,使不少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效益低下。1995年全市预算内企业资产利润率为1.32%,收益率为6.95%,企业资产净值率为4.2%,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

二是体制性矛盾。武汉市乡及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市总固定资产原值的87%。其中国有独资企业占有的资产又占国有总资产的80%以上,股份制企业、合资合作企业占有的资产比例很小。这种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单一化状况,不利于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利于形成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更不利于国有企业去吸纳更多的外资和社会资金。因此,企业的资金补充仍然停留在“企业找市长、市长找银行”的狭窄圈子里。1995年上半年,市属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利息支出高达1.46亿元,同比上升12.86%利息占销售成本的比重上升9.88%,使银行运行步履艰难,企业生存也难以为继。

三是经营性矛盾。改革开放以后,企业的经营方式经历了由产品经营向商品经营的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要实现从商品经营到资本经营这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许多人还认识不足,意识不到,甚至“语言不通”,抑或是有点意识,也只是局限在增量资本这一块,没有看到存量资产这一大块。因此大量的企业存量资产处于凝固状态,国有资产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运行,致使国有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武汉市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1%,扣出不良资产后,资产负债率更高,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资不抵债。

面对国有企业的三大矛盾,武汉市的决策者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这些矛盾的存在,都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产品经营方式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矛盾,光靠简单地解决人财物、产供销已不能奏效,光靠单个企业的产品经营和商品经营也不能奏效,必须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丢掉幻想,面向市场,大胆地运用资本营运理论,大刀阔斧地推动资本流动和资本重组,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张旗鼓地对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重新配置存量资产和劳动力资源,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舍此别无他途。

“武汉之路”的特点

决策作出之后,武汉市委、市政府将资本营运理论用于实践,将决策化为行动,以巨大的改革勇气,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武汉之路”。

这条路子的主要特点是“三三制”:

一是“三个层次”。在资本营运机构上,全国有三种模式:一是“上海模式”,即国有资本的营运和管理统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二是“深圳模式”,即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授权国有资产行业公司经营;三是“武汉模式”,即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授权国有资产综合公司经营。具体讲,“武汉模式”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第二个层次是国有资产综合经营公司,在国资委的委托授权下,行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权;第三个层次是国有全资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在国资公司的委托授权下,行使企业法人财产权。三个层次,实行三权分开、三权制衡。即在第一层次实行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资委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在第二层次实行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业管理与国资公司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分开;在第三层次实行国资公司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与企业法人财产经营管理职能分开。“三权制衡”,即以产权为纽带,以国资公司为资本营运主体,以契约为依据,将三者资本营运的责权利连接起来,实行刚性管理。即国资委与国资公司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明确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对国资公司的董事长实行年薪制,对连续两年达不到指标的,予以降级或免职;国资公司与企业法人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重点考核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利润率三个指标,明确责权利,年终实行奖惩兑现。这种“三个层次、三权分开、三权制衡”的国有资产营运体制,明晰了产权,强化了责任,保障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至1996年底,武汉市国有资产综合经营公司授权经营的24家股份公司,总资产由授权时的57.5亿元增长到80亿元,净资产由10.6亿元增长到14.4亿元,1996年实现利润3.2亿元。

二是“三个为主”。(1)在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上,以盘活存量为主。1984年以来,武汉市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160多亿元,安排失业职工8万多人。如武汉马应龙药业公司资产存量较大,但增量资产不足,债务负担沉重。后来向深圳宝安集团转让股份1100万股,由此得到少量资金注入,引发了大量的存量资产,使马应龙公司不到两年时间,企业资产由1370万元增加到5238万元,年税后利润由341万元增加到1524万元,被誉为“宝马效应”。(2)在兼并联合与拍卖破产上,以兼并联合为主。全市共有332对企业实行了兼并联合,盘活存量资产10.2亿元,消化亏损企业315家,消化亏损额2.2亿元,安置职工7.7万人。同时截止1996年底,法院受理国有企业破产案件63家,涉及资产7.6亿元,总负债16.3亿元。这部分企业实施破产后,死资产变成了活资产,96%以上的职工得到了安置。(3)在政府配置与市场配置上,以市场配置为主。党政部门主要是实行思想导向、政策导向和信息导向,鼓励国资部门和国有企业放开眼界,放开手脚,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打破界限,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界的资产重组,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具体资本营运和资本重组活动,由国资公司和企业进行。近几年,市国资公司一方面向深圳宝安集团转让了武汉马应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5%的股权,向青岛海尔集团转让了武汉希岛公司60%的股权,向海南赛格集团转让了武汉双虎公司40%的股权。共转让股份7400万股,国有企业变现收入达到1亿多元;另一方面又促成武汉冰川集团划转了荆州市毛纺织总厂51%的净资产,实行了资产的跨地区重组;再一方面,还鼓励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实行资产重组。至1997年5月,全市已有10家民营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控股国有企业,利用外资嫁接的项目达756项,协议外资5.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9亿美元。如武汉火柴厂年年亏损,债务沉重,1996年将该厂以4080万元整体出售给一民营企业,消化亏损710万元,转移债务1560万元,被誉为“蛇吞象现象”。

三是“三个重组”。(1)企业重组。通过兼并、联合、破产、股权流动等形式,推动资产从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靠拢,促进了优势企业的扩张。目前,武汉市已有武钢、长动、武烟等7家企业进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华中电力集团等5家企业进入全国国有企业500强。在品牌重组方面,武汉荷花电器工业公司的“荷花”牌洗衣机,80年代有过辉煌,以后却不断下滑,1995年与无锡“小天鹅”公司合作,定牌生产“小天鹅”洗衣机,当年减亏1200万元,1996年盈利158万元。(2)行业重组。武汉市的行业重组首先从纺织行业开始,全市的纺织行业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七年出现全行业亏损,累计亏损达7.4亿元。去年,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了冰川、江南、一棉三大集团,集中了武汉纺织业80%的生产能力。通过重组整合,从去年6月份开始,亏损率逐月下降,12月份第一次出现当月扭亏为盈。其中三大集团,1996年底与组建初的4月底相比,产值增长55%,销售收入增长11%,亏损减少25%,从而推动了全行业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回升。(3)区域重组。武汉学习上海经验,着眼于整体搞活城市经济,把资产重组与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结合起来,将市中心70多户属于第二产业的加工企业搬迁到市中心以外,利用级差地租,共批租土地51.5公顷,可获批租收入9.39亿元,易地建厂征地57.7公顷,安置职工4.48万人,一批亏损企业通过搬迁改造获得新生。市中心腾出的地盘又发展了一批第三产业。同时,武汉市还从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入手,将市属350家工业小企业划转到区县管理。这些小企业划到区县后,将成立区一级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把小企业的生产重组与城区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整个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武汉之路”的效应

武汉市以资本营运、资本流动和资本重组为突破口,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带来了一系列综合效应:

(1)促进了结构调整,推动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实行资本重组、资本集中,促进了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去年,武汉市15家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利税50亿元。全市55家重点企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8%、24.1%和37.8%。55户重点企业在全市工业企业总户数中只占1.5%,产值却占48.9%,销售收入占56.8%,利税占81.1%,成为带动这个市工业发展的“火车头”。如汉商集团先后6次兼并了6家劣势企业,由一个年销售收入不足5000万元、利税不足3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5700万元的大型商业集团,跻身全国商业企业百强之列。

(2)促进了产业升级,推动了特色经济的发展。实行资本重组、资本集中,促进了支柱产业、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壮大,推动了特色经济的发展。具有武汉特色的钢铁、汽车、机电、高新技术四大支柱产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3.6亿元,比上年净增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同时,服装、食品、化工、建材四大优势产业也发展较快,服装行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超过前几年全纺织行业的总和。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同时,“汉派服装”(冰川、雅琪、太和、劲士)、神龙牌汽车、硅钢片、光纤光缆、健民牌中成药、永光牌香烟、红桃K生血剂、东西湖啤酒等一批汉货精品发展加快,更具特色。

(3)促进了机制转换,推动了股份经济的发展。通过资本重组、资本集中,形成大公司、大集团之后,必然带来股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到今年四月止,武汉市股份公司已达到148家,总股份超过100亿元,其中国家股占37.4%,法人股占47.6%,个人股占15%,国有资产以37%的股份控制和支配了63%的社会资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的支配和调控能力。通过发展股份制企业,共筹集资金4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9家,总股本9.34亿股,流通股3.69亿股,实际募集资金16.3亿元。如武商集团通过股份制改造,1996年与1991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23%,利润增长484%,总资产增长12倍,净资产增长9倍,综合经济效益连续几年名列全国商业企业前茅。

(4)促进了科学管理,推动了集约经济的发展。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实行资本流动和资本重组,促进了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转变。如武汉希岛公司与青岛海尔集团合资组成股份公司之后,引进了海尔的无氟冰箱技术和先进的“过程管理”方法,成功地开发了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冰霸”系列产品,今年计划生产空调5万台、冷柜10万台,不仅盘活了3000万元的沉淀资产,今年还可实现利润1000万元,被誉为“希岛现象”。

(5)促进了素质提高,推动了效益经济的发展。通过资本流动和资本重组,优化了资本结构,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96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6%,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6个和2.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5%,比“八五”期间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6%;财政收入增长21.4%;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与全国持平。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武汉之路”的拓展

武汉市的资本营运和资本重组已经起步,成效明显,但仅是刚刚开始,任务还很艰巨,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拓展:

(1)从理论上拓展。武汉市的决策者们认为,资本营运是企业经营方式的一场革命,资本营运必须在资本营运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的本质特性在于运动,资本一旦停止运动,就生不出金蛋来。现在的问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要认识到资本是个中性词,资本主义可以运用,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资本营运是一种经营方式,资本主义可以运用,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同样,股份制经济是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可以运用,社会主义同样也可以运用。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解决好,资本营运、资本重组就无法拓展,更无法深入。

(2)从范围上拓展。武汉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制订资产流动和重组的整体规划,以进一步加大资本流动与重组的力度,把资本流动与重组从工业企业向非工业企业、从市属企业向区县属企业、从效益差的企业向效益好的企业、从卖企业向买企业拓展。

(3)从空间上拓展。武汉市打算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外地、外国资金的进入,加快嫁接改造老企业的步伐;选择一批企业到市外、省外寻求合资伙伴,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促进企业资本扩张;采用收购、包装、海外上市的办法,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利用外地资本盘活市内资产。

(4)从体制上拓展。武汉市虽然建立了三个层次的资本营运机构,但产权交易市场和法规建设滞后,交易市场的作用发挥不够,服务质量急待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建设急待跟上。同时,在资本营运过程中,还必须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建立健全企业优胜劣汰机制、职工能进能出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保值增值机制、经营者择优录用和竞争上岗机制。

(5)从配套上拓展。资本营运、资本重组是一项系统工程,除经济主管部门和资本营运单位加强工作以外,财政、金融、人事、劳动、民政、工会等各个部门必须同心同德,协同作战,共同把这项具有革命性的工作做好。

标签:;  ;  ;  ;  ;  ;  ;  ;  ;  ;  ;  ;  ;  

振兴国有企业的“武汉之路”--武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实施情况调查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