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11
摘要:目的:明确并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分析选取在2015~2016年度内由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被分为人数为50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中对照组输入异体血,实验组输入预存自体血,手术完毕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康复效果。结果:采用预存自体血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输入患者体内的实验组,相关指标检测和应用恢复效果等方面均高于输入异体血的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对患者采取预存自体血输血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神经外科;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Song Quanchun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Heilongjiang Province,Daqing 163411,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peration. Methods:This study analyzed 100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5~2016. The 100 cases of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umber 5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operation control group in the transfusion of allogeneic blood,experimental group input pre deposited autologous blood,after the operation is finished,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eventually recovered. Results:the use of stored autologous blood in neurosurgical treatment process input in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related indexes and application recovery effec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nput of allogeneic bloo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surgery,the patient to take the pre stored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has a more ideal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stored autologous blood;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
近年来,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对环境造成了许多污染和破坏。在环境日益严重破坏的现代社会,我们人类所需要面临的各种疾病类型也在逐渐增多。目前,我国医用的血源普遍都较为紧张,尽管国家和政府都在大力提倡无偿献血,但是普通民众捐献的血量还是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所需的用量。因此,积极发展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血源紧张现象,还可以减少患者对血源抗体的过敏性。本文此次主要研究的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两组实验比对,并利用最终的比较结果,得出我们所需的结论。至于具体的分析过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来源于在我院2015年~2016年度中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00名患者。这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12.3)岁,体重为45~85kg之间,患者在接受手术前的血细胞比容(Hct)均在35%以上,血红蛋白Hb水平均不低于12.5g/L,且患者均无预存自体禁忌症。100名患者中,有垂体瘤30例,胶质细胞瘤40例,脑膜瘤30例,我们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大组,每组50人,年龄、脑瘤类型等基本临床资料对实验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处理方法
对于实验组的患者,我们必须在其手术3天前,就要进行内行为15~20分钟的400mL经过肘部大静脉的采血工作。患者在采血过程中还需要输注各400mL的菲克雪浓和乳酸钠林格氏液,输注速度要与内行速度相同。采血工作完成后,要将采集后的血液及时置入含ACD保养液的储血袋内中放在血库保存。在正式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之前的30分钟,两组患者都要肌肉注射0.3mg东莨菪碱和0.1g苯巴比妥钠。患者被送入手术室后,也都要进行下肢静脉穿刺,并静脉输入200mL的乳酸钠林格液。对患者进行诱导麻醉,则要以芬太尼1.0~1.5μg/kg和0.1mg/kg维库溴铵等作为麻醉的持续药物。手术过程中要以1∶2的比例输入胶体液与晶体液,实际输血过程的血液用量要结合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输入。两组患者均需要在手术前3天、麻醉诱导前以及手术完成后抽取2mL的动脉血作为试验结果的对比依据。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的数据,都采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于它的数据检验采用t表示。至于要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则使用卡方的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没有。
2结果
2.1 输血情况
患者的实际年龄、患病类型以及其他的身体条件都未给患者的治疗结果带来显著的差异。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实际效用,我们需要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输血情况。经过两组最终的实验对比数据分析,实验组患者术中的异体血输入量、术后引流量和异体血输入量以及围手术期异体血总输入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康复效果也高于对照组,具体的数据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若P<0.05 ,则有差异的显著性,若P >0.05,则并没有差异的显著性。
2.2临床指标
根据手术期、麻醉诱导前以及后期的手术完毕后的三个阶段的血液检测值来看,两组患者手术前Hct和Hb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的Hct和Hb对比则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讨论
对于预存自体血的输血方式,我们按照血液采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术前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术后引流回输技术、术中出血回输技术等五种。这5种输血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中患者对异体血量的输入,还能帮助患者减少对其他血液的过敏危险。通过对这100名脑外科手术患者的最终康复效果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体血的输入,无论是对患者的输血指征稳定性方面,还是最终的恢复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输血指征还应与其临床症状相结合。对于术中失血量不足500mL的患者,如果血流压力动力学指标稳定,则无需接受输血治疗。若失血量在500mL~1000mL之间,仅需输注400mL自体血;若超过1000mL,则要输入一定的异体血。
综上所述,虽然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但是其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大,自存的血液是不够患者使用的,还是需要输入异体血液。因此,一旦患者在脑外科手术中出现了出血量过大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该技术与其它自体血回输技术联合应用,从而增加患者的康复几率。
参考资料:
[1]王壮,李清,高风,李文硕. 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04:625-627.
[2]李玉函,刘剑平,樊雷,李玲,陈斌. 预存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01:25-27.
论文作者:宋全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患者论文; 自体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技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