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许多工程招标的计价由传统的定额计价转变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标控制价,即为招标人所能接受的最高交易价格,是中标单位的基础,因而在招标活动组织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招标;控制价;准确性
影响招标控制价准确性的因素有其组成的复杂性,编制的难度性;地方造价部分颁布定额滞后性,企业定额缺乏;工程造价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偏低;还有图纸设计质量和深度不够等。提出正确设立招标控制价的对策:应注意关键环节,掌握正确的编制方法;加强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督,提高图纸设计质量;加快建立企业内部定额体系,完善工程计价办法。
一、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规定与依据
1、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规定
1)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人应编制招标控制价,并应当拒绝高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报价,即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若超过公布的招标控制价,则其投标作为废标处理。
2)招标控制价应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工程造价咨询人不得同时接受招标人和投标人对同一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
3)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对所编制的招标控制价不得进行上浮或下调。在公布招标控制价时,除公布招标控制价的总价外,还应公布各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4)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招标人应将其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这是由于我国对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实施的是设计概算审批制度,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原则上不能超过批准的设计概算。
2、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是指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需要进行工程量计量、价格确认、工程计价的有关参数、税费的确定,工程项目所需的基础性资料,主要包括: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与专业工程计量规范;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拟定的招标文件及招标工程量清单、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发布的,参照市场价。
二、招标控制价确定中存在的问题
在招标活动组织过程中,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可遏制工程超概的问题,同时减少投标人与招标人间的信息不对称,且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但在招标控制价实际确定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首先,部分招标人对招标控制价编制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其仅是预防投标人报高价的参考数字,不必耗费精力保证其合理性,就此影响到了招标控制价的准确度;其次,由于部分招标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继而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造成编制深度不足,甚至存在工程量清单漏项、数量错误、清单项特征描述不完整等问题,就造成招标控制价确定的不准确;再次,由于招标控制价的确定需参照计价定额、取费标准、分项工程量清单等指标,一旦税费收取不合理或者分项工程量清单利润考虑不周全、材料设备价格偏离实际,均将影响招标控制价确定效果;最后在招标控制价确定过程中,如若工程量清单中定额子目、组价子目等存在错套、楼梯和重复计算问题,也将影响其编制质量。
三、提高招标控制价准确性措施
1、重视招标文件研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招标活动组织过程中,为了通过科学的招标控制价有效预防编制超概、围标等问题,需在招标控制价实际编制过程中,重视招标文件的研读。首先,应抓住招标控制价以定稿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特点,从各种渠道获取与招标控制价编制相关的信息,分析招标文件中风险、责任等的规定,从根本上保证招标控制价计算口径、费用标准,满足招标文件中施工条件、工程特点、质量、工期等要求;其次,在招标文件研读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控制招标控制价准确性,应充分了解招标工程中招标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内容、招标工程量清单等要素。若招标图纸的设计不符合标准,应及时提醒招标人,对招标文件内容进行及时补充或者修订,力求招标控制价反应内容与招标图纸内容一致性,继而在招标工程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除此之外,由于现场实际条件也与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准确性息息相关,因此在研读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应安排编制人员到现场调研水文、经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综合调查信息,调整招标控制价中项目费用等,保证其编制的准确性。为了更好地发挥招标控制价超概问题等控制作用,做好招标文件的研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2、合理把控关键部分。由于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为了提高其编制的准确性,应合理把控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关键部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通过调研方式,深入了解工程总体计划,明确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费用。然后对其进行分类整理,遵从“可行性”、“条理性”原则,进行可能发生项目的列项计价。且在计价时,做好同一项目的分情况列项工作。
(2)在招标控制价编制期间,为了控制不确定的价格因素,应合理化完善价格编制依据。即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确定预算定额。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项目认识、预估风险、解决问题等能力,最终在实际招标控制价编制中,可更好的解决不确定价格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达到准确、合理、高效的控制价编制效果。
(3)在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招标控制价变动的控制,应该注重在施工招标文件明确表明各项费用风险由招标人和投标人均摊,由此满足招标工程开展需求,并更好的发挥招标控制价围标、超概等问题的控制作用。
3、重视招标控制价的审查。在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注重做好其审查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首先,在招标控制价审查期间,应参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定》,判断招标控制价与工程量清单是否一致。同时认真审查招标文件中清单项目划分、单项特征描述等合理性,遵从组价原则实施计价工作。例如,风险费用计价等,从根本上避免招标控制价与工程量清单间脱节,达到准确的招标控制价编制效果;其次,当招标项目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工作内容时,工作人员应在招标控制价编制期间,了解施工现场工艺工序,充分考虑工程中消耗量和预留值,计算预算定额项目工程量和综合单价,且与实际招标控制价进行对比。如若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不符合标准,应对其进行及时修改;再次,在招标控制价审查工作开展期间,也应核查材料价是否符合实际市场价。由工程造价职能部门参照招标文件中计价规定,审查工程量清单所有项目,并利用全面审查法、重点审查法,判断清单计价计算准确性,达到最佳的招标控制价编制效果,且通过招标控制价的准确编制,体现招标项目活动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最终就此实现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的共赢,即为双方争取更大的利益空间。
总之,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合理性与招标项目公平、公正的体现息息相关,关系着工程项目市场价格水平的真实反映。在实际招标控制价编制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趋于合法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应从市场实际情况角度出发,调整招标控制价,且在招标控制价编制时,从重视招标控制价的审查、重视关键部分把控、重视招标文件研读等层面入手,提高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准确性,并发挥招标控制价作用,控制项目投资,同时规避非法竞争行为。
参考文献:
[1]郑晓虎.清单计价规范下招标控制价中其他项目费编制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14(8):54-57.
[2]余朝霞.编制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过程中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4(33).
论文作者:赵小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招标文件论文; 工程量清单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定额论文; 项目论文; 准确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