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金辉
广东精宏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最常采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在对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对混凝土所具有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对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土木工程施工建筑领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若想提高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施工质量,需要从施工中最常用的混凝土材料结构入手,有效解决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质,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1.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实际上属于一种混合施工材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土木工程中所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裂纹包括: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出现深度的裂纹以及出现贯穿性的裂纹。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纹的原因包括:温度发生改变、水泥产生热化、结构中的钢筋发生锈蚀以及混凝土自缩等。
2.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要素
2.1外界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往往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如果外界温度出现骤然降低时,就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影响。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却保持在一个恒定值,并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形成一个较大的温差。而在温差的作用下,混凝土就会产生温度应力,此温度应力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或其它质量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
2.2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来说,硅灰是混凝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应用材料,但硅灰的加入,会造成混凝土的自缩,在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混凝土断裂,甚至质量问题。随着混凝土湿度的降低,大部分水分从内部蒸发出来,从而使混凝土的自缩问题更加严重,因此会对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
2.3混凝土成分的影响
混凝土成分中,一般对于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宜采用破碎砾石、矿渣等原料,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原料供应商必须是具备正规生产资质的采石场以及矿企,能够控制原料的颗粒大小、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配料比以及颗粒直径比。如果在混凝土中掺入了其它杂质,则容易引进混凝土质量问题,不利于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安全,也会给施工进程造成影响。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3.1.1增强对混凝土温度应力把控
增强对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环节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把控,首先需要控制好混凝土调制配比。因为水泥在水化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但由于受混凝土特性的影响,其热量不能完全释放出来,反而会集中在混凝土材料内部,导致混凝土由于受热出现相应的温度应力。因此在调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泥的使用量。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采用了其他材料代替部分水泥,并且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该地区建筑施工单位还添加一定量的碱水剂,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此外,在调制混凝土时,提高搅拌技术,保证良好效果的搅拌,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全部释放出去。
3.1.2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约束
若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应力持续增大,则混凝土原本的约束力也会相应变大,所以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约束力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建筑公司采用了暖棚法、覆盖法以及蓄水法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保温能力,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此外,在浇筑混凝土时,若同时浇筑的面积过大,则会造成混凝土材料厚度过厚,因此容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基对混凝土材料的约束力。对此,该地区公司通过设置相应滑动层的方式,有效降低混凝土材料的厚度,利用科学合理的滑动层,将外部地基的约束力有效降低。
3.2减小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
3.2.1降低混凝土材料里面的约束力
如果混凝土结构里面的温度应力增大,混凝图内部所具有的约束力也会变大,所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内部所具有的温度应力可以对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里面所具有的相应约束力,使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中的相应约束力始终在标准范围之中。在减小混凝土材料内部所具有的温度应力时,可以全面考虑暖棚方法、蓄水方法以及覆盖方法等进行有效保温的相应措施,使混凝土材料外部温度维持不变,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内部与其外部的温度差值,保证混凝土材料内部的相应温度应力时最合理的。
3.2.2减小外部地基所具有约束力。浇筑混凝土
材料的过程中,当大面积浇筑混凝材料时,会使得混凝土材料的厚度太厚,就会使地基对混凝土材料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因此,为了有效减薄混泥土材料的浇筑厚度小,应该设置相应的滑动层,利用合理有效的滑动层,可以有效减小外部地基所具有的约束力。
3.3加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监测技术
为了防止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问题的出现,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质量监测技术的提高。改善目前的质量检测技术,通过不断改进,加强对混凝土结构中易忽视的技术问题进行检测,防止因隐藏的技术问题而给混凝土建筑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可以采用电子检测技术,通过图示和预警装置提高监测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稳定。还可以加强对于混凝土振捣的质量控制,依据现有的施工图纸以及混凝土成型规范,加强对于振捣作业人员的技术指导,避免因振捣方式不达标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3.4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质
根据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技术水平,结合混凝土结构和性质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质,其中主要包括了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以及合理混凝土的配比等。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调制过程中,适当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质进行合理调整,并且添加比例严格按照标准的添加剂,将添加剂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此外,由于混凝土调制配比也会对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采用合理的配比计算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优化混凝土的调制配比,在确保混凝土结构坚硬的基础上,降低其出现裂缝的概率,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
结论
对土木工程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要确保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文首先分析混凝土施工中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进行有效解决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只有全面掌握混凝土相关施工技术,并在实际施工中合理应用,才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出现,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林.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新材料新装饰,2014,1 (8):296-296.
[2]孟广州.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4,3(21):100-100.
[3]李伙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2):65-65.
[4]刘俊.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3(31):48-48.
[5]杨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1(22):200-201.
论文作者:解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应力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