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的重点是培养熟练的榜样和生物教学的结合_孟德尔论文

引导的重点是培养熟练的榜样和生物教学的结合_孟德尔论文

重在引导 旨在培养——巧借榜样的作用与生物教学的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榜样论文,作用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08)06-0034-03

在生物新旧教材的比较中不难发现,新教材中编进了不少科学家的姓名和科学发现事迹,这不仅是对科学家的一种尊重和褒扬,更是对青年学生的一种引导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科学家人格魅力、科学态度、工作精神和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启发与感召,也是科学发现的再现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有选择地利用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以榜样的科学发现经历来引导学生,则能起到潜在的驱动力,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了解生物学知识的再现过程,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效地让学生学习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起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求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1 列文·虎克的科学发现告诉我们: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源泉

1.1 列文·虎克的科学发现

生物学的进步离不开显微镜,对此立下不朽功勋的是17世纪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他出身贫寒,16岁便当了学徒。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形形色色的小生物,如蜜蜂蜇人的“针”,蚊子叮人的“嘴”、小甲虫的腿等等,还观察了牙垢、唾液、精液等。他把自己的发现报告给当时世界最权威的科学管理机构——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吸收他为会员。一个小学徒终于成为受人尊敬的科学家。1702年,他在观察轮虫时,偶然发现雨水中有微生物。这些生物是怎么来的呢?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做了一个实验:收集开始下雨时的雨水进行观察,里面并没有微生物。到了第四天再观察,就有了许多微生物出现在水中。列文·虎克得出一个结论:风能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带入水中。后来精心研究,他进一步断定:微生物不是由泥沙尘埃产生的,而是和动物一样,有完整的生活史。这一有趣的发现使他更出名。

1.2 教学引导

1.2.1 增强好奇意识。好奇心,是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好奇而感兴趣。它是由新事物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究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等等。这正是孩子们充满了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才使得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而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而当他们知道了“这是什么”后,又会追根究底地追问“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知识就是在不断的“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探究中习得。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也就更旺盛,好奇心也更强烈。列文·虎克正是好奇,才有了很多重要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列文·虎克的经历来引导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好奇意识,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1.2.2 强化观察意识。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学生最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直接用眼或借助实验仪器去看,而从中了解到科学知识,了解到疑惑的答案。从列文·虎克的科学发现经历中,我们了解到:科学实际就在身边,科学就在手边,就看你有没有观察的意识、观察的欲望。

1.2.3 诱导问题意识。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产生兴趣,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激起探究的欲望。正如列文·虎克对雨水中有没有生物这个问题产生疑问,并进行了主动探究,从而发现了动物的生活史。所以说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并提出问题十分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孟德尔告诉我们:科学的探究精神是科学发现的灵魂

2.1 孟德尔的探究精神

孟德尔,1822年7月22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附近的农民家庭。他从小爱好园艺,由于家境困难,没有读完大学,就到一所修道院当院士。1847年获得牧师职位。在朋友的资助下,于1850年到维也纳大学深造。1853年夏天,他回到修道院,担任动植物学教师。他结合教学,从事植物的杂交实验工作,经历了八年时间终于发现并总结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并在1865年的布尔诺自然科学协会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但却被埋没,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认识。孟德尔的这两个遗传基本定律就是新遗传学的起点,孟德尔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2.2 教学引导

2.2.1 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孟德尔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丝不苟地观察试验,缜密地思考着每一个问题,运用了统计学原理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得出的科学结论更严密,更具有说服力,他的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值得学生学习,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好榜样。

2.2.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材中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的再现过程综合了推理和联想,运用了创造性思维,才得出了正确结论,找出了现象之间的联系。他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了本质特征规律,才得出这两个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孟德尔等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与帮助,以达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2.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孟德尔积极投身于科学探究之中,不仅仅是对科学的热爱,更为重要的是科学探究精神,他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面对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锲而不舍,利用了长达八年的时间才总结出两个遗传的基本规律。他热爱和探究科学的精神和执著,敢于接受失败的考验,激励着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3 摩尔根的实验告诉我们:敢于质疑才有科学发现的创新突破

3.1 摩尔根的质疑

创新需要有勇敢的精神作为基础,要敢于怀疑现有的观点,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敢于接受失败的考验,敢于抵制世俗的偏见和环境的压力,坚忍不拔地追求真理。摩尔根一开始并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对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理论更是怀疑,因为缺少实验依据。正是由于摩尔根的质疑促使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理论的正确性,不仅证明他们理论的正确性,而且在实验中还得出遗传的第三定律。摩尔根的追求真理、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3.2 教学引导

3.2.1 创设质疑情境。质疑,简单地说就是提出问题。现代问题教学法强调:问题意识应该转向,即由以往的教师问学生答转向为学生发问,由教师或同学来回答。但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为学生多创设质疑条件,激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多向老师发问,向老师陈述自己的观点或疑惑,而且要随时给予学生质疑机会,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随时可以提问。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即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处理好问题之间的关系,还要把问题较好地延续下去,因为解决问题不是最终目的,要在现有问题的基础引出更好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2.2 敢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与教师之间还是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其实有很多想法及疑惑,可是并不敢正面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从来未问过教师问题,有些学生问得很少,原因是:①觉得教材上的东西都是正确的,就算有些问题想不通,也是跟着教材自圆其说,不相信自己。②如果问的问题过于简单,觉得没面子。③觉得老师威严,问老师问题时总是紧张,思维混乱,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自己理不出头绪,还是不问的好。④觉得提不出好问题等等。根据以上情况可想而知,学生还是想提问的,但是有一定顾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不论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因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且教师要放开架子,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怕”,要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因为学生的发展同样促进教师的成长。摩尔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敢于质疑,提出挑战,他的敢于质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2.3 精神鼓励。学生如果敢于向教师质疑,不论问题是大是小,是哪方面的,教师一定要认真引导,想法为其解决,并且在解决的过程中,要多问他是怎样想的,为何这样思考,不论是好的想法还是一般的想法,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表扬,来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越来越浓,自信心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敢提问题了,提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新颖,学生也会更喜欢发问,师生之间的接触也会越来越频繁。

4 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创新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

4.1 达尔文进化论形成的简单经历

1831年夏天,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植物学家Henslow的推荐下,以一名不拿任何报酬的博物学家身份随英国海军探测船“贝格尔号”参加了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所见所闻对其生物进化思想、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变异与遗传的关系,提出了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学说,系统地论述了物种形成的机制。该书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因而达尔文被称为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4.2 教学引导

“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生命科学的发展是思维的转变、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向旧势力的挑战。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英国天主教势力奋战了25年。正因为有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重要贡献,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才不断进步。这些史实,正是我们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的良好素材,达尔文等科学家为学生树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5 沃森、克里克告诉我们:合作是科学发现的关键

5.1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沃森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的X射线实验室工作。在那儿,他遇到了正在同一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的克里克。两人志趣相投,于是就DNA的结构问题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他们受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鲍林建立蛋白质分子模型方法的启发,也借助模型来解释当时由皇家学院的富兰克林、威尔金斯等人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及其他科学家得到的有关DNA的各种实验数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经过多次失败和反复研究,他们终于建立起一个构型巧妙,既符合各项已知实验结果,又能解释DNA自我复制问题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项工作1953年4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后,立即在国际生物学界引起了轰动。随后许多学者的大量工作证明,这个模型是正确的,用它既可以解释自然界生物性状的千变万化,又可以解释DNA在传递遗传性状时是怎样进行复制的问题,它从分子水平上给生物学带来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为70年代出现的基因工程开辟了道路。

5.2 教学引导

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富兰克林、威尔金斯等人的帮助,更是两人精诚和谐合作的结果。他们合作探究的和谐伙伴关系值得广大师生的学习。不论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要重要,因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能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从和谐合作的实践中得出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另外,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施莱登和施旺也是如此,他们的个性和经历尽管迥然不同,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真诚的情感促成了他们多年的合作,从而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总之,如果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科学家的科学发现经历,将会帮助学生学习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起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标签:;  ;  ;  

引导的重点是培养熟练的榜样和生物教学的结合_孟德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