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学者研究刘宝楠《论语正义》成果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陆骏元[1](2021)在《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譔作考述——兼论道光戊子二刘新疏之约》文中研究说明历来学界限於材料不足,对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之成书背景、撰修过程之详情多有不明。上海图书馆藏有其初稿本卷一与卷五两卷,又有誊清稿六卷。据此二稿,知《考正》初稿完成於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二年间,初厘爲十二卷,复於道光五年、十二年各有一次集中修改,改爲六卷;道光十四年,刘文淇誊清修订稿,最终定稿爲八卷195条。修订过程之焦点集中於对孔《疏》体例之认识等三个议题。二稿本之发现,不仅更新了今人对《考正》撰修情况之认识,复可证明二刘新疏之约实爲扬州梅花书院诸友活动的延续、推进与总结。自刘文淇撰《左传旧疏考正》,至道光八年诸君子爲新疏之约,适爲其由专门之学转向全面疏证《左传》之过程,前後乃连贯的发展脉络。
张永俊[2](2021)在《刘台拱《论语骈枝》研究》文中指出
杨兆贵,吴学忠[3](2021)在《朱子、刘宝楠、钱穆对《论语》礼说的注释——以《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新解》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手材料,其学术、思想、文化地位极其重要,成为万世不刊的经典,历代学者对此屡加注释。其中,朱子(1130—1200)、刘宝楠(1791—1855)、钱穆先生(1895—1990)①三位都穷一生的精力研读《论语》,并加以注释。他们的着作分别是《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这三本不仅是《论语》注解的权威之作,而且代表宋、清、现代三个不同时代的治学风气、思想与典范,也蕴含着他们三者的思想、治学方法与态度。作为思想巨擘的朱子、钱穆,他们的影响力更是无远弗届。钱穆又特尊朱子。这一切已使《论语》学内涵更丰盛,更有时代意义,贤人与圣人的思想交集,擦出闪亮的火花。下文先分别对三位大师注释《论语》经过及学界研究做一简单的回顾。
牛萌萌[4](2021)在《《论语》所涉部分史事考论》文中认为《论语》作为一部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有很多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从《论语》中所涉相关史事入手,对先秦两汉时期典籍如《左传》《史记》《孔子家语》《说苑》《庄子》《荀子》等与《论语》相关的文献记载,加以汇辑整理。这些典籍中的记载多有不同,本文就是对这些与《论语》相关但又不尽相同的史事进行一些考辨。儒家学说担任着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核心,《论语》一书作为儒学的经典,历代学者对其加以注疏研究,着作不胜枚举,如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以及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和程树德撰写的《论语集释》等等,单就对《论语》作的注来看,诸位学者对某些相关史事也各有不同的观点。论文以《论语》所涉及的部分史事为主,结合先秦两汉典籍和诸多前辈学者对《论语》作的注疏,对一些史事进行考论。研究内容涵盖孔子家人、周游列国、孔子弟子以及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物,最后包括崔述《洙泗考信录》对《论语》相关史事考证补说。本文考论的事件以及人物不能涵盖所有,仅择取其中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与人物,致力于围绕某一点充分结合相关典籍记载以及学者的考辨成果展开讨论。对于《论语》与其他古籍中相对应的史事加以考论,前人已有不少相关研究,如清人崔述的《洙泗考信录》,利用古书记载对相关史事作了考辨,他大胆质疑《论语》中所记载的相关史事,对后来的“疑古思潮”影响很大。我们不能否定崔述的“疑古”具有进步性,然崔述作为清代人,没有看过后来新出土的文献,无法利用新材料对史事加以考辨,而且当时所用的研究方法也是传统的学术范式,这就为我们今天进行这方面问题的探讨留下了一定的空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一书中有许多章节对崔述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后来的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崔述的立论也多有不同之处。但有关《论语》史事考辨的论文,多是就某一问题展开研究,没有经过系统整合。而有关着作对《论语》中的史事虽然涉及到一些,但一般不会专门深入考辨某一件史事。本文将把这些零散的材料整合到一起,对已有研究成果中尚有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考辨。
王乐[5](2020)在《实践·交流·快乐·宽容 ——论《论语·学而》首章之学》文中提出“学而时习之”章作为《论语》开篇,历代注解不胜枚举,尚存诸多争议,所以还需继续探讨。本文将“学而时习之”章三句话分为三章,从字源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先秦时期的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分别进行诠释。第一章首先梳理学者对“学而时习之”章逻辑关系的两种理解思路,一种是无逻辑关联的思路,将此章理解为学习之悦、朋来之乐、不知不愠是君子这三件事;更多学者认为“学而时习之”章逻辑紧密、含义贯通。笔者以为“学而时习之”章层层递进、一以贯之。然而前人解读不一,鲜有令人满意的回答,因此,本文拟重新讨论“学而时习之”章,以期得到准确理解。第二章分析学者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不同解读。从字源学角度考察字义,“学”意为“学了”,“习”含“践行”之意,“说”意为“言说”;这一句意为“学了然后时时实习,不是可以和别人交流吗?”为了验证上述解释,笔者考察了这些字在《论语》以及同时期《左传》中的含义。“说”字体现了与人交流的为学方法,与后一句紧密衔接,由此引出第三章关于朋来之乐的讨论。第三章以“朋来之乐,所乐何事?”为题。历来对朋来之乐主要有朋友远来之乐、朋友讲说学问之乐、教化之乐等不同解读。笔者认为“朋”指品行良好且志趣相投的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有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朋友从远方来,与我一起切磋讲说、交流学习,不是很快乐吗?”因此,所乐之事是朋友讲说学问之乐,这在《论语》以及《礼记》、《易传》中都有体现。第四章讨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将这一句译为“即便我所说的朋友不理解,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人不知”承接前面两句,“不愠”是君子为学过程中德性修养的体现。第五章总结前文,“学而时习之”章理解为:学了然后时时实习,不是可以和别人交流吗?有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朋友从远方来与我切磋讲说,不是很快乐吗?即使我所说的朋友不明白,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如此全章意蕴集中,就为学而言,孔子强调了学习实践、与朋交流的为学方法、快乐的为学感受以及不知不愠的宽容气度,这与孔子的仁学思想和礼的主张密切相关,实践、交流、快乐、宽容的学礼过程就是行仁、体悟仁道的体现。最后笔者简述了“学而时习之”章所体现的孔子为学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荀子·劝学》对于君子学进行了系统论述,后来《礼记·学记》、《大学》以及理学与心学对为学工夫和理想人格培养论述丰富,这些都肇始于先秦,是对孔子为学思想的发展。
葛宁[6](2020)在《孟子外交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孟子外交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和他生活的时代有关,也与他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外交思想亦带有儒家的思想特色。战国以降,周王室的影响力几乎丧失殆尽,天下分裂,战国七雄的均势局面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局势控制在大国之手,一方面,各国君主纷纷致力于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以增强国家实力;另一方面,纵横家活跃在当时的国际外交舞台,合纵连横一度成为战国“国际社会”的重要外交活动。孟子具有治乱交替的历史观,他认为当世为乱世,而结束乱世的关键在于王道政治。从具体内容上看,王道政治是孟子外交思想的政治归宿,其外交思想围绕王道政治展开,以实现王道政治理想为目的,形成了与霸道思想相对的外交理念;王道思想讲求“以德服人”,重视道德和道义,道义至上是孟子外交思想的内在依据,他并非排斥利益,但二者在价值选择上是先义后利、义大于利。另外,孟子的天道观、天命观在其外交思想中也有所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孟子借助外在的超越性力量对大国进行约束和规范,体现了他反对国际强权的态度,同时,将天意和民意、民心相连,体现了孟子的重民、民本思想。孟子的外交原则主要有“以大事小”和“以小事大”、修内以安外、道义干涉等,强调外交中道义的至上性要求,行为的动机应从道义出发,国家同样需要道德上的修养,通过内治、内修而近悦远来,以德的“吸引力”使天下归服。得民心、使人“心服”是孟子王道天下的关键方法,也是孟子外交思想的重要指导。孟子外交思想和他的王道主义一样带有非常明显的理想色彩,尽管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孟子外交思想也有着时代局限和不足,但他的外交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孟子的外交思想是以整个天下的治乱为考量,并不局限在一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广阔的天下观,这种天下观视野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合作愈益频繁的当下世界,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其次,道义至上、重视国家外交和国际事务中道德的作用,对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带来启发;最后,孟子重视民意、民心在政治和外交中的作用,为当下世界治理提供了合法性上的思考。
程希[7](2019)在《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书香门第,五百年忠厚人家。宝应朱氏作为明清江淮间名门望族,历经二十余代、五百余年,向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风雅不辍、弦歌不息,几于代代有作、人人有集。明清两代朱氏一门共造就学人70位、着述260种,现存者亦达110种之多,群星璀璨、着作如林。其着述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对经学、文学、史学、文献学、小学、金石学、医学、农学、水利学等门类均有涉猎,合义理、考据、辞章三门学问,而尤以文学、经学、理学名世,诞生了朱应登、朱曰藩、朱克生、朱经等诗文名家及朱泽沄、朱彬、朱士端等经学、理学宿儒,成就卓着、泽被后世,堪称明清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学术世家之典范。宝应朱氏绝大多数学人及着述产生于清代,其涉猎之广、研探之深、影响之远,在清代学术史上颇为罕见。朱氏家学顺应时代学术发展之主潮,呈现出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脉络,又深深植根于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吸收历代先贤尤其是扬州学派诸儒的学术精髓,同时打上了宝应学术以宋学为特色的地域文化烙印,为窥探清代学术发展奥曲之窗口。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在外部广泛汲取吴派、皖派及其他学派、学人之优长,择善而从、视野广阔,既重视考据、义理,又不废辞章,不别门户、不畏权威,以朴学为主而兼取宋学之长;在家族内部宝应朱氏家学传承有序,历来主张谨身节用、注重实学,并与宝应、扬州等地学术世家互相联姻,取长补短、砥砺共进,为家学传承持续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保障了宝应朱氏家学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长力。理学方面,宝应朱氏自明代即有理学传统,至清初朱泽沄力倡程、朱,排抵陆、王,与亲密学侣王懋竑一道以考据之法精研朱子之学,为当时及后世学人所称道和取法。其朱子学为清代理学史之重要一环,其学术统系为宝应学人如刘台拱、成孺等接续,又为扬州学派汉宋兼采的融通之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来源,其考据方法亦被族人朱彬、朱士端等取法并发扬光大。创辟之功,足可称道。朴学方面,朱彬、朱士端作为清代朴学主流流派——扬州学派的代表学人,在礼学、《说文》学、金石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彬《礼记训纂》一书为清人新疏十三经不可或缺之重要一种,体现了扬州学派以汉学为主而兼采宋学,视野宏通、惟善是从、求古学之是的学术特色,为清代《礼记》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礼学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而朱士端以小学为根底,兼以金石学考合经、史,考据之学愈加精纯。此外,其《说文校定本》《强识编》等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纠驳亦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说文》学领域理当占据重要一席。文学方面,宝应朱氏首先即以文学世家的面目闪耀于世,名播江淮,如明代朱应登,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引为同调,跻身“十才子”之列;其子朱曰藩,与何良俊、黄姬水等人开创“金陵六朝派”,亦引领一时风会。至清代,宝应朱氏在辞章之学上亦不稍懈,不仅参与人数多、着作数量众且广涉诸体,在诗、词、文、赋、诗文评等各领域均有作品问世,其中朱克生、朱经、朱士端之诗歌,朱彬、朱士端之古文,朱宗大、朱彬之诗话,朱彬、朱士端、朱效靖之家集编纂,皆各具面目,为人称道。此外,清代宝应朱氏学人在史学、文献学上亦有建树。如朱克简、朱泽沄之政论、史论,朱克生、朱士达等参与方志纂修,朱克生、朱辂、朱百遂等对谱牒、传状的编撰,或有裨时政,或以古鉴今,或保存史料,均为世所需,去取得当,为有用之学。概而言之,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众多、着述宏富,在理学、朴学、文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在方志、家谱、年谱、行状等地方文献及家族文献的编纂上亦有重要建树,无愧“江淮文献巨族”的称号。其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家学传承脉络又与明清学术潮流暗合,为明清学术世家的典型范例;其躬行实践、不慕荣利、实事求是、宏通广大的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亦足堪后世学人取法效仿。
张建锋[8](2018)在《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诗学的研究范式正在迎来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源于上世纪以来西方诗学的持续涌入与跨文化比较诗学的不断推进所引发的身份危机,另一方面则受益于中国诗学研究者自身在危机之中的主动求变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建构民族学术话语诉求在中国古典诗学领域引发的回响。在这一多维度综合性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语境之下,笔者尝试性地提出“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这一论题。提出这一论题的目的在于,退回至中国诗学的原初状态,将先秦儒家诗学置于“轴心时代”这一共时性语境当中,并从天人视域这一思想史维度出发,以“大文论”的视角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对先秦儒家诗学作一发生学的考察,在勾勒出其起源与发生的基本线索的同时,标识出先秦儒家诗学之于同时期他种诗学的独特话语身份。本论文援引的主要理论框架为“轴心时代”与“天人视域”,前者来自于德国哲学家雅思贝斯的“轴心期”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哲学的突破”理论,后者则是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共享的思维框架。“轴心时代”作为贯通古代文明的基本假定,为古希腊诗学和先秦儒家诗学提供了可比性得以成立的存有域,而“天人视域”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共享的思维框架,则为轴心时代古希腊诗学与先秦儒家诗学提供了可比性得以成立的思想域。具体到先秦儒家,随着思想在存有域中的展开,其天人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周公德本性质的“天人合一”、到孔子仁本性质的“天人合一”、再到孟子诚本性质的“天人合一”以及荀子自然性质的“天人之分”的这一独特历程。以此为主线,先秦儒家在诗学领域也相应地生成了一系列话语表达。这些话语表达的生成与儒家思想的生成基本同步,其最初是内隐的,其后才逐渐走向明晰,并最终初步确定其范型。轴心时代儒家诗学的发生和性质与早期中国国家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在与古希腊诗学与古希腊城邦关系的平行比较中显得尤为明显。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中西古代文明的发展路径是有根本差异的,西方更多是“突破式”的,而中国则较倾向于“连续性”。西方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而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打破,而中国的“连续”则体现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世界以及自然关系的延续。具体到国家的形成时期,则“突破”与“连续”又表现为“革命”与“维新”的不同。西方的“革命”体现在古希腊国家的形成是以“地缘”突破“血缘”;而中国的“维新”则体现在西周国家的形成是在保持旧的“血缘”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地缘”的组织方式,呈现出“血缘+地缘”的复杂形态。由于上述不同,中西古代社会在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文学和诗学领域也呈现出差异。宗法社会的古代中国形成了以抒情诗为主要文学表达样式的抒情传统,并在这一基础文类之上发展出了独有的言志诗学;城邦社会的古希腊则形成了以戏剧为主要文学表达样式的叙事传统,并在这一基础文类之上发展出了独有的摹仿诗学。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第一章依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先秦儒家诗学的起源”、“第二章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与先秦儒家诗学的产生”、“第三章心知性天:孟子天人新范式的生成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新变”和“第四章天人之分:荀子对西周以来天人观的突破与先秦儒家诗学范型的初定”以及“结语”。
冯晓斌[9](2017)在《清代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研究》文中指出《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着作,自东汉列入儒家经典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历代关于《论语》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不乏在学术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巨着,如三国魏何晏等人所着《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等。清代是《论语》研究的高峰期,不仅成果数量众多,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的注疏特色,其中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被誉为“集大成之作”。从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扬州学派《论语》诠释成果非常丰富,有对《论语》文本全面研究之成果,如刘宝楠《论语正义》,有札记之成果,如焦循《论语补疏》、刘台拱《论语骈枝》;有以义理阐释为主,如阮元《论语论仁论》、焦循《论语通释》,有以训诂考据为主,如李惇《群经识小·论语》、朱彬《经传考证·论语》,有以校勘为主,如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等。整体呈现出体例丰富、注重传承,唯实求是、汉宋兼采,.视野宽阔、时出新意,会通之志、好学深思等特点。扬州学派在《论语》诠释中所体现的治学理念与采用的治经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示范意义,对经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焦循在着述中表达出经学研究存在“历时视域”与“现时视域”,他认为不同时代的学者都将对“历时视域”的成果总结、反思并且对“圣贤之学”做出符合“现时视域”特点的新解释。两种视域最终统一于“圣人之道”,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所有“现时视域”都不是对经典的绝对意义的诠释,他们所能完成的只是阐述经典的当代意义并作出“现时”的阐述与评价。儒家经典文本的开放性允许两种视域存在,而两种视域的融合也使儒家经典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扬州学派的《论语》诠释成果体现了清代学术变革、发展的特点。康乾盛世,有宝应王懋竑、朱泽沄等遵循朱子之学。乾嘉之中,受政治集权统治的影响,学术研究开始朝着繁琐的方向发展,扬州学派在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有一批学者以儒家思想体系为标准完成儒家经典的诠释研究,王念孙、刘台拱、阮元、焦循、刘宝楠等承袭惠、戴之风,将扬州学术带出小学的窠臼,倡导“经世致用”的经典诠释路径。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了扬州学派自觉的治学理念、自主的治学方法与执着的实践精神,且通过家族、姻亲、师承等各种关系熏陶、承继与发扬。乾嘉之后,有利于学术交流的相对安定局面荡然无存,此时,王引之、江藩、刘恭冕等不断创新,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尤其是刘恭冕、朱彬等《论语》诠释成果体现出由乾嘉汉学往清末今文经学兴起转变的特点。由此可见,扬州学派《论语》诠释成果在清代《论语》学研究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述《论语》文本的成书过程及特点;《论语》诠释的历史发展过程;地域视域下的扬州学派的代表学者、基本情况;从社会背景、学术背景等角度梳理影响扬州学派产生的各种因素;展现扬州学派《论语》研究成果的全貌,从四个角度探析其《论语》研究蔚然成风的缘由。第二章研究阮元之《论语》诠释。从《论语论仁论》、《论语一贯说》、《论语解》等文本分析其义理诠释特点;研究重点是比较《论语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系统的异同,分析《校勘记》的诠释特点及不足;综合分析阮元《论语》诠释的学术影响。第三章研究焦循《论语》之诠释。分析《论语通释》、《论语补疏》的诠释特点;研究重点在于关注《论语补疏》稿本与丛书本的文本差异与流变关系,焦循《论语》研究理念与方法对清以后经学研究的重要启发意义。第四章研究刘宝楠之《论语正义》。重点之一是归纳其文献征引情况,仔细辨析引文与原文的异同,呈现学术传承的脉络且展示不同学者的治学特点与风格。重点之二是分析其注疏内容、方法,揭示《论语正义》注疏特色。第五章汇集扬州学派其他学者《论语》诠释成果,从诠释文本在学术史上的影响以及与《论语正义》学术传承紧密程度等因素考量,选取刘台拱、王念孙、王引之、朱彬、李惇、刘履恂、刘宝树以及刘恭冕等八位学者《论语》诠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诠释内容、方法、显着特点及不足之处逐一分析。总论部分概括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的地域特点,细致梳理《论语》学发展的脉络,厘清学术流变过程中的问题,彰显扬州学派治学精神,突出其对清代学术理念与学术方法的重要影响。通过对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特点的研究可以发现扬州学派不仅继承了乾嘉时期吴、皖两派的学术精华,而且于“明理”与“成德”的高度实现了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将儒学发展提升到新的境界,同时也拉开了近代学术发展的大幕。
伍野春,阮荣[10](2016)在《宝应刘氏研究论着索引(1805—2015)》文中研究指明本索引收录研究刘台拱、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刘岳云及其着述的论着。时间起迄是1805—2015年;国家为中国(含大陆、台湾、香港)、日本、澳大利亚;论着包括着作1部,期刊论文、专书论文、报纸论文63篇,硕博士学位论文16篇,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32个章节,传记27篇,合计139篇(部),其中含10篇外文论着。
二、台湾学者研究刘宝楠《论语正义》成果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学者研究刘宝楠《论语正义》成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譔作考述——兼论道光戊子二刘新疏之约(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之撰修与改定 |
(一)撰修的时间与进程 |
(二)修改之核心议题 |
(三)刘文淇之去取与定夺 |
三、刘文淇与梅花书院之交游 |
四、道光戊子新疏之约再辨析 |
结语 |
(4)《论语》所涉部分史事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行文思路及创新 |
一、孔子家世部分史事考论 |
(一)孔子之兄孟皮史事考论 |
(二)孔子之子孔鲤史事考论 |
二、孔子仕鲁部分史事考论 |
(一)孔子去鲁史事考论 |
(二)孔子请讨陈成子史事考论 |
三、孔子周游列国部分史事考论 |
(一)孔子在卫史事考论 |
(二)孔子在宋史事考论 |
(三)孔子厄于陈蔡相关史事考论 |
(四)孔子返卫相关史事考论 |
(五)孔子返鲁相关史事考论 |
四、孔门弟子部分史事考论 |
(一)子路史事考论 |
(二)子游史事考论 |
(三)司马牛史事考论 |
(四)澹台灭明史事考论 |
五、孔子同时代人物部分史事考论 |
(一)卫君及南子史事考论 |
(二)阳货、阳虎史事考论 |
(三)公山弗扰以费畔史事考论 |
(四)佛肸以中牟畔史事考论 |
六、崔述《洙泗考信录》对《论语》相关的史事考证补说 |
(一)崔述及其《洙泗考信录》简介 |
(二)《洙泗考信录》中与《论语》相关的史事考证补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实践·交流·快乐·宽容 ——论《论语·学而》首章之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学习之悦、朋来之乐、不知不愠是君子 |
1.2.2 学为君子、授徒讲学、君子为学观 |
1.2.2.1 学为君子 |
1.2.2.2 夫子授徒讲学 |
1.2.2.3 君子为学观 |
小结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学而时习之说 |
2.1 “学”为何意? |
2.2 “习”作何解:温习、诵习、讲习还是践行? |
2.2.1 复习、温习 |
2.2.2 诵习 |
2.2.3 讲习 |
2.2.4 践行、演习 |
2.3 喜悦与言说:为学感受与为学之方 |
2.3.1 学而时习之悦 |
2.3.2 学而时习之说 |
2.4 “学而时习之说”别解 |
小结 |
第三章 朋来之乐,所乐何事? |
3.1 朋与学 |
3.2 所乐何事? |
3.2.1 朋来之乐、切磋讲说之乐、教化之乐 |
3.2.2 朋来讲说学问之乐 |
小结 |
第四章 不知不愠即君子 |
4.1 “不知”什么? |
4.2 君子何以不知不愠? |
小结 |
第五章 论《学而》首章之学:克己复礼为仁 |
5.1 实践、交流、快乐、宽容的为学观 |
5.2 克己复礼为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孟子外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孟子外交思想的形成 |
(一)孟子外交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二)孟子外交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二、孟子的外交活动 |
(一)孟子的政治实践 |
(二)孟子的外交实践 |
三、孟子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孟子外交思想的终极目标 |
(二)孟子外交思想的内在依据 |
(三)孟子外交思想的外在超越 |
(四)孟子外交思想的具体原则 |
四、孟子外交思想的影响 |
(一)孟子外交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孟子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三)孟子外交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一) 宝应朱氏家族文献整理 |
(二) 宝应朱氏家学宏观研究 |
(三) 宝应朱氏家学个案研究 |
(四) 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兴起之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 |
(二) 官方哲学与统治思想 |
第二节 人文渊薮 |
(一) 区位优越,经济发达 |
(二) 文脉深远,学术昌隆 |
第三节 家学渊源 |
(一) 明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二) 明代宝应朱氏学行对后世朱氏家学之沾溉 |
第二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传承谱系 |
第一节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第二节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之特色 |
(一) 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
(二) 理学传家,尊崇朱子 |
(三) 工于诗文,兼善书画 |
(四) 立德修身,家风谨严 |
(五) 与世推移,暗合主潮 |
(六) 家族联姻,优势互补 |
第三章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交游考述 |
第一节 朱泽沄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道 |
(三) 门人弟子 |
第二节 朱彬交游补考 |
(一) 师长辈 |
(二) 友朋辈 |
第三节 朱士端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辈 |
(三) 门人后学 |
第四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理学 |
第一节 清初理学之概况 |
(一) 清代以前之理学 |
(二) 清初之理学 |
第二节 朱泽沄之理学 |
(一) 生平学行 |
(二) 治学方法 |
第三节 朱泽沄理学思想的成就特色 |
(一) 对朱子尊、道齐头用功的论定 |
(二) 对朱子未发涵养工夫的抉发 |
(三) 对朱子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视 |
第五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朴学 |
第一节 朱彬之朴学 |
(一) 广采博收,裁断准确——朱彬《礼记训纂》研究 |
(二) 择善而从,视野宏通——朱彬《经传考证》研究 |
第二节 朱士端之朴学 |
(一) 朱士端卒年及字号考辨 |
(二) 寻许氏源流,正后儒删改——朱士端之《说文》学 |
(三) 考经史文字,征诂训声音——朱士端之金石学 |
第六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文学 |
第一节 以诗阐理与以诗表情——宝应朱氏之诗歌 |
第二节 学至者文不求至而自至——宝应朱氏之古文 |
(一) 增益学问 |
(二) 裨补时政 |
第三节 吉光片羽,亦足可宝——宝应朱氏之诗文评 |
第四节 家族诗文,世世珍藏——宝应朱氏之家集编纂 |
(一) 《朱氏诗文世珍》之成书与版本 |
(二) 《朱氏诗文世珍》之内容 |
(三) 《朱氏诗文世珍》之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表 |
附录二: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图(一至十九世) |
附录三: 朱彬《经传考证》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四: 朱彬《经传考证》引书统计表 |
附录五: 朱士端《说文校定本》引书统计表 |
附录六: 朱士端《强识编》引书统计表 |
附录七: 朱士端《强识编》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八: 朱士端对段《注》之纠驳平议 |
附录九: 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引书统计表 |
附录十: 朱士端年谱简编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8)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题解 |
二、诗学概念及相关理论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本论文的意义 |
四、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依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源头 |
第一节 “以德配天”:周人基于政治理性的德本天人观的形成 |
第二节 以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礼乐文化正统地位的确立 |
第三节 礼乐文化下的含蓄诗学:先秦儒家诗学的起源 |
第二章 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与儒家诗学的正式产生 |
第一节 孔子及其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 |
第三节 思无邪:先秦儒家诗学的产生 |
第三章 心知性天:孟子天人合一新范式的形成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新变 |
第一节 孟子及其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心知性天:孟子天人合一的新范型 |
第三节 以意逆志:先秦儒家诗学主体维度的开辟 |
第四章 依礼立义:荀子对上古以来天人观的突破与先秦儒家诗学范型的初定 |
第一节 荀子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天人之分:荀子对周初以来天人观的绝地天通式突破 |
第三节 依礼立义:先秦儒家诗学范式的定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清代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论语》诠释发展与扬州学派《论语》诠释概述 |
第一节 《论语》诠释发展 |
一、《论语》文本 |
二、清代以前《论语》诠释研究 |
三、清代《论语》诠释研究 |
第二节 扬州学派《论语》研究背景 |
一、地域视域下的扬州学派 |
二、扬州学派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三、扬州学派发展的学术背景 |
第三节 扬州学派《论语》研究概述 |
一、扬州学派《论语》研究成果 |
二、扬州地区学者《论语》研究探析 |
第二章 阮元《论语》诠释研究 |
第一节 阮元《论语》义理研究 |
一、《论语论仁论》 |
二、《论语一贯说》 |
三、《论语解》 |
第二节 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研究 |
一、《论语注疏校勘记》成书过程 |
二、《论语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的比较 |
三、《论语注疏校勘记》校勘特点 |
四、《论语注疏校勘记》的价值 |
第三节 阮元《论语》诠释研究的影响 |
一、研究成果的启发意义 |
二、研究理念的示范意义 |
三、存在问题的推动意义 |
第三章 焦循《论语》诠释研究 |
第一节 焦循《论语》研究背景 |
一、焦循与《群经补疏》 |
二、《论语通释》与《论语补疏》 |
三、《论语通释》版本考辨 |
四、《论语补疏》版本考辨 |
第二节 《论语通释》诠释特点 |
一、以“一贯忠恕”为诠释核心 |
二、以融会贯通自成诠释体系 |
三、以比较之法体现思深悟锐 |
第三节 《论语补疏》诠释特点 |
一、以互文旁通为经解之依据 |
二、以纠谬补新为经解之途径 |
三、以精实兼具为经解之追求 |
第四节 焦循《论语》研究的影响与意义 |
一、《论语》研究成果被征引 |
二、焦循《论语》研究理念的启发意义 |
三、《论语》研究方法的示范意义 |
第四章 刘宝楠《论语正义》诠释研究 |
第一节 刘宝楠与《论语正义》 |
一、刘宝楠主要着述 |
二、《论语正义》体例与版本 |
三、《论语正义》征引文献 |
第二节 《论语正义》注疏内容与方法 |
一、《论语正义》注疏内容 |
二、《论语正义》注疏方法 |
第三节 《论语正义》注疏特色 |
一、旁征博引 鸿篇巨制 |
二、汰芜存真 谨严峭洁 |
三、避虚求实 辨清源流 |
四、去旧立新 阐发己意 |
第四节 刘宝楠《论语正义》的影响 |
一、《论语正义》对清人治学的影响 |
二、《论语正义》对今人《论语》研究的影响 |
第五章 扬州学派其他学者《论语》诠释研究 |
第一节 刘台拱《论语骈枝》诠释特点 |
一、刘台拱与《论语骈枝》 |
二、《论语骈枝》诠释特点 |
三、《论语骈枝》的学术影响 |
第二节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论语》诠释特点 |
一、王氏父子《论语》诠释内容 |
二、王氏父子《论语》诠释特点 |
三、王氏父子治学特点及影响 |
第三节 李惇、朱彬《论语》诠释特点 |
一、李惇《论语》诠释特点研究 |
二、朱彬《论语》诠释研究 |
第四节 刘履恂、刘宝树、刘恭冕《论语》诠释特点 |
一、刘履恂《论语》诠释研究 |
二、刘宝树《论语说略》诠释研究 |
三、刘恭冕《论语》诠释研究 |
总论 |
一、唯实求是,探寻《论语》诠释本义 |
二、融会贯通,丰富《论语》诠释方法 |
三、传承创新,完善《论语》诠释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语正义》文献征引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宝应刘氏研究论着索引(1805—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索引收录1805—2015年间,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研究宝应刘氏 (含刘台拱、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刘岳云) 的各种论着条目, 其中涵盖期刊论文、专书论文、报纸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相关论着等, 以及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等以宝应刘氏为主题的章节, 亦收录清人所撰宝应刘氏的传记, 以便读者了解此类研究的源流。 |
二、本索引分为生平研究、着述研究、学术思想研究三个大类, 每个大类再依具体内容划分小类, 并按时间排序。 |
三、本索引收录的论文 (计63篇) 条目注明作者、篇名、期刊 (论文集、报纸) 名、出版时间与卷期, 中国台湾、香港报刊前注明出版地;博、硕士学位论文 (计16篇) 条目注明作者、篇名、学校、毕业时间;专着 (计1部) 条目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专书中的32个章节及27篇传记等条目注明作者、章节 (传记) 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外文论着 (计10篇) 附译文, 外国学者在条目首注明国籍。同一论着有不同版本者, 选择最早与常见的并列, 并以 (1) (2) (3) (4) 注明。 |
四、本索引中所涉及的时间均统一采用公元纪年。 |
1.《论语骈枝》研究 |
2.《论语正义》研究 |
3.《念楼集》研究 |
4.《宝应图经》研究 |
5.《何休注训论语述》研究 |
6.《格物中法》研究 |
7. 其他着述研究 |
四、台湾学者研究刘宝楠《论语正义》成果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譔作考述——兼论道光戊子二刘新疏之约[J]. 陆骏元. 文史, 2021(04)
- [2]刘台拱《论语骈枝》研究[D]. 张永俊. 鲁东大学, 2021
- [3]朱子、刘宝楠、钱穆对《论语》礼说的注释——以《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新解》为研究对象[J]. 杨兆贵,吴学忠. 朱子学研究, 2021(01)
- [4]《论语》所涉部分史事考论[D]. 牛萌萌.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实践·交流·快乐·宽容 ——论《论语·学而》首章之学[D]. 王乐. 兰州大学, 2020(12)
- [6]孟子外交思想探析[D]. 葛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7)
- [7]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D]. 程希. 扬州大学, 2019(04)
- [8]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D]. 张建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清代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研究[D]. 冯晓斌. 扬州大学, 2017(10)
- [10]宝应刘氏研究论着索引(1805—2015)[J]. 伍野春,阮荣.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