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对政府工作报告有着深刻的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怀:对协调发展的关注太多了_陈淮论文

经济学家对政府工作报告有着深刻的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怀:对协调发展的关注太多了_陈淮论文

经济学家深层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瞻前顾后 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瞻前顾后论文,经济学家论文,协调发展论文,政府工作报告论文,副所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的三大转折

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五年来的经济工作,对此陈淮认为,自1998年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方面大的转折:

——在总量关系上,从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供大于求的失衡成为供求关系的常态。 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从生产领域、供给领域转移到了需求领域、消费领域。这种变化是 我们从未遇到过的。

——在改革层面,局部经济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原有 体制遗留和前期改革措施不完善导致的矛盾在这一期间集中显现。例如两种就业制度的 并轨、纠正“拨改贷”留下的问题等。过去几年陆续实施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债 转股”、“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等政策本质上都是在理顺转轨 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

——在对外开放上,前期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等主要受惠于“开放”的阶段已经转变 为需要重点应对外来竞争和防范外部风险的阶段、更大程度上支付开放“代价”的阶段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入世的挑战、欧洲等国际市场上对中国产 品的“反倾销”浪潮,近期石油安全问题再次尖锐等,都体现了这一变化。

左右大局的经济政策

朱总理在报告中谈到了五年来出台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农业政策等。陈淮将这些经济政策的作用概括为:在左右大局、调控总量、协调矛盾、 应对危机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是通过强有力的扩大内需政策保持了国民经济在高增长区间的稳定运行。在过去五 年中,中国虽然在大多数时间内物价呈现为负增长,但国民经济仍稳定地维持在较高增 长区间运行。这种物价与经济增长的背离应当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坚决执行了扩大 内需的政策。

二是产业结构已经出现明显升级,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 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五年前谁都不敢想象,今天中国会拥有2.8 万公里高速公路,成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排名第二的国家。这要归功于长期建设国债 。没有积极财政政策,很难筹集这么多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除了收入增加,还应当注意到很多非货币收入和制度性 保障的改善。例如城镇职工的节假日闲暇时间大大增加,城市普遍实行了最低工资保障 制度和最低生活费制度等。

五是在国际竞争中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主动权。从1999年中美之间签订了关于中国“入 世”的双边协定起,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问题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是 ,很多人们担心的产业正在显现出新的潜力。

成功的实践 宝贵的经验

陈淮说,朱总理在报告中谈了五年来主要工作体会,其实很多都是成功的经验,我觉 得总结得非常到位。我个人认为,过去五年特别值得总结的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

就业政策。1997年下半年开始,国有企业职工大量、普遍离开劳动岗位是“九五”计 划始料未及的。但“下岗”高潮出现以后,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和“ 再就业服务中心”这种过渡形式,把确保基本生活来源调整为首要政策目标,这使我们 相当成功地应对了一场社会矛盾激化的危机。更值得强调的是,过去五年是我国农村富 余劳动力转移政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变为积极、有序流动的五年。这 五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的制度性门槛大大降低。可以说,我 们已经成功应对了第一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高潮。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中持续采取了“技术改造财政贴息”的内容。调控总量关系的 短期性政策延伸到了产业发展、产业技术升级等中期性产业政策领域,这是我国政策体 系在宏观调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创造。这个政策不仅极大地放大了财政政策启动投资需 求规模,而且其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效果还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持续显现。

在农业中大力推进“一退三还”、“坡地休耕”等政策,通过财政援助下的资源、要 素退出方式“积极”地平衡粮食供求关系。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退出”政 策将可能是最亟待完善的政策部分。

鼓励消费与促进增收、调整社会公平杠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在连续降息、启动消费 信贷等措施的基础上,给公职人员加薪、建立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以及 完善社保体系等,都对改善社会经济预期发挥了良好作用。“恢复征收利息税并用于完 善社保”的政策也是刺激消费和调整社会公平杠杆并用的有效政策。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及时采取法律性、行政性措施。“九五”计划曾设想主要通过征 收资源采掘费等市场化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但1998年以后采取了全面“禁采”、“禁 伐”等措施,坚决关停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这些经验具有相当长远的意义。

此外,在“国企三年脱困”、防范金融风险、发展与规范资本市场、推进垄断性行业 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就业岗位增加等方面的政策上,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标签:;  ;  ;  ;  ;  

经济学家对政府工作报告有着深刻的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怀:对协调发展的关注太多了_陈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