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针提抖法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论文_黄东

黄东

(云南省江川县中医医院针推科 652600)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采用滞针提抖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初诊时间(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针刺+止痛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滞针提抖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上,对颈椎病患者采用滞针提抖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患者治疗时间较短,见效也比较快,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滞针提抖法 颈稚病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363-02

颈椎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诱因也较多,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退变、相应软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等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颈项、肩臂等疼痛,肢麻,头晕,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手术后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并且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昂,非手术治疗无效才做考虑;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高效、安全、简便、低廉的方法在临床上并不多,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滞针法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在我科自2012年l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0例颈椎病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就诊资料进行分析,排除脊髓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本次实验中,共有男性患者51名,女性患者49例,患者年龄在39-84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9.1±1.2岁。这些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钩椎关节处增生、颈曲改变,椎体失稳,部分患者颈椎椎间盘突出、项韧带钙化等,但没有出现脊髓症状。两组患者的年龄、就诊时病情等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患者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针刺+止痛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滞针提抖法治疗。治疗组具体方法如下:医者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让患者保持坐姿不动,患者前面放一治疗床,床上放一个枕头,让患者前额枕曲伏在枕头上,双上肢曲屈放于枕边。医者站在患者身后,右手拿毫针对准患者颈椎夹穴(一般2-3穴)、阿是穴刺入(一般1-5穴),一穴一针一消,在针刺得气后将针柄用右手拇指、食指朝一个方向旋转致使肌纤维缠绕针身,再提抖针柄,每穴20秒左右,提抖的幅度、频率、时间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控制。患者出针时可边逆转边出针,并在针处按压片刻。针后患者即刻有眼睛明亮、疼痛缓解的感觉,5次为一疗程,患者一次性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住院前相比稍好,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不见好转,甚至有加重现象。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分析,然后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表示。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痊愈,23例患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存在轻微症状,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n(%))

3.典型病例

患者刘XX,男,41岁,教师。2013年2月15日初诊。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2月。2月前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自服活血止痛药及推拿疼痛无明显缓解,行颈椎MRI提示:C4-5椎间盘轻度突出。为求系统治疗,遂到我科就诊。专科检查:颈椎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活动轻度受限,颈4- 5棘旁两侧压压痛(+),叩击痛(-),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左侧(-)、右侧(+),旋颈试验(±),双上肢肌力正常,肱二、肱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双侧霍夫曼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肩外俞、天宗、肩胛内上角内侧沿压痛明显。舌暗苔白,脉弦涩。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病,属气滞血瘀。在4- 5棘旁两侧各取一点、肩外俞、天宗(右)、肩胛内上角内侧沿压痛点(右)、曲池(右)进行滞针提抖法治疗,每次每穴操作15-20秒,连续治疗5次,诸症消失,活动自如。嘱伏案工作不宜过久,加强颈椎功能锻炼。随访半年无复发。

4.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公认为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退变、相应软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等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因此,临床治疗就针对不同的病理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及资料收集中,通过患者对不同治疗前后影像学的比较,发现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后,虽然患者症状消失、功能自如,但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退变并无改变,而颈项肩背等部位的肌筋等软组织有了明显变化。原来颈椎病诸多症状不是“骨”出问题,而是“筋”出问题,这里的“筋”包括肌肉、韧带、腱膜等。颈部经筋病变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致病因素之一。现代脊柱病因学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了颈椎病治疗经筋的作用机制,提出“筋骨失衡,以筋为先”建立了“先治筋、后调骨”“筋松则骨正”的脊柱病预防与治疗思想。因此,“松筋解痉”则为治疗颈椎病的关键。

笔者采取滞针提抖法,正是按“松筋解痉”、“筋松则骨正”的原则以达治疗颈椎病的目的。滞针法是针刺手法之一,来源于古代的“搓法”。它是在行针过程中,将针进行单向捻转,使肌丝紧紧缠绕于针身,提拉针柄可感觉到针下沉紧,不能拔出,同时病人可有强烈而持久的针感,其具有催气,行气,加强针感,松懈粘连,提升中气,牵正纠偏的作用。笔者在滞针的基础上加入提抖手法,更能得气迅速、针感强烈、刺激持久。对松解紧张痉挛的肌肉血管,舒展张力过高的肌筋膜,消除无菌性炎症水肿疗效显著,临床上用此法治疗颈椎病事倍功半。

值得注意的是,此法操作要选用质量好,无缺损的针具,手法切记不可粗暴,以防断针、晕针;出针时若出现滞涩难出针,此时不可强制拔针,应按滞针出针法操作。此外,还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坚持合理的锻炼,以达有效的防治。

综上所述,采用滞针提抖法治疗颈椎病,能够有效、快速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此法快捷不留针,安全易操作,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武震;孙树椿;唐东昕;于栋;张军;颈肌因素在颈椎病发病中的意义[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姜淑云;房敏;左亚忠;严隽陶;;颈部周围肌群在颈椎病中的作用[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3] 华栋,陈强;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J];按摩与导引;2003年01期.

[4] 叶添文,贾连顺;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与颈椎病的关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2期.

[5] 王永红,段俊峰,宁俊忠;颈肌与颈椎病关系浅析[J];颈腰痛杂志; 2004年01期.

论文作者:黄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5

标签:;  ;  ;  ;  ;  ;  ;  ;  

滞针提抖法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论文_黄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