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桥梁建筑业地快速发展,桥梁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高强度钢材和各种耐候钢的普遍使用以及各种先进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加强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重点分析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产生的病害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技术
1 市政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病害及产生原因
1.1 常见病害种类
1.1.1 功能性病害
这类病害的产生多半原因是由于设计中出现问题导致的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受到损害。由于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会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气候和条件下,因此这类病害发生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的问题暴露裂纹、凸起、坑陷和泛油等问题。
1.1.2 结构性病害
这类病害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发现问题,但是在桥梁或者道路达到一定负荷之后就会使工程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桥梁道路无法正常的使用,如果不能及时维修或者重建会引发事故的发生。
1.2 产生病害的基本原因
1.2.1 裂缝
市政桥梁道路能够遇到的最为常见的病害问题就是裂缝,能够引起裂缝的因素也很多,一般包括建筑材料本身特性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混凝土的抗拉伸能力比较弱,导致桥梁道路在经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裂缝。能够导致裂缝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原因能够将裂缝分为很多种类型,我们常见的有安全裂缝,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北方的道路上很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勘察和维修即可;还有非正常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式由于施工或者材料的问题等造成的,属于工程质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此外还有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裂缝、结构与非结构裂纹等等。
1.2.2 腐蚀
腐蚀主要带来的危害部位是在桥梁或道路的外观上,经常会出现酥松起皮、剥落或者麻面等现象。主要引起腐蚀的因素多为自然因素,比如风沙,雨水或者天气炎热寒冷等。一旦桥梁或者道路的表面发生腐蚀现象之后,内部结构就会失去保护层,被腐蚀和破坏的机会就会加大,因此应该及时修复。
1.2.3 锈蚀、碳化
钢筋发生锈蚀现象和混凝土被碳化是对桥梁路面损毁最大的威胁,当钢筋被锈蚀之后表面会发生膨胀现象,这样混凝土就会受到很大的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之下路面会发生开裂的现象,这时外界的空气和水分会进入到路面的内部,造成内部被腐蚀是钢筋产生生锈的情况,长期的腐蚀会使桥梁或者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给安全问题带来巨大的隐患。
1.2.4 地基下降
市政道路在建设的时候往往也会考虑到边远地区或者气候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会出现地基潮湿或者在山体上面修路的情况,因此地基的修建往往受到当地地型和环境的影响会造成下降的现象,在地基的处理方面呀有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设计,并且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地理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修建,尽量避免由于地基下降所带来的灾害发生。
2 针对目前的问题采取的处理技术
2.1常见病害处理
2.1.1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要确保工期的准确,同时还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选择施工材料时,要确保固定的机料场,避免工程的进度受到材料供应上的影响。只有将施工材料的极配控制在固定的范围以内,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其次,是要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沥青材料,确保其质量。由于受到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要选择标号较低的沥青,或是采用同一种沥青来作为沥青混凝土的用料。
2.1.2做好破碎与松动混凝土的处理工作
及时清理好表面出现的腐蚀与疏松等存在质量问题的混凝土,同时还要清理好钢筋下方中的混凝土,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修补材料填充到下方,而这也是保证病害有效处理的基础环节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就是要及时将钢筋表面中所存在的锈迹等进行全面的清理,同时还要做好表面的处理工作,如可以用水泥基防锈材料来进行涂抹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暴露在外面的钢筋不会出现锈蚀问题。
2.2裂缝修补
目前经常使用的裂缝修补技术有涂抹、灌浆、填充和表面修补。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裂缝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修补办法,很小的裂缝可以直接在路面的表面涂抹丙酮或者酒精然后使用环氧树脂浆,每五分钟进行一次涂抹直到厚度达到一毫米即可。在桥梁的表面由于超过应有的负荷而出现表面裂痕并且裂痕比较浅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表面修复的方法进行修补。面对比较宽或者很深的裂缝时,表面的修补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在裂痕中加入填充物质,这样能够使桥梁的稳固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3 加固增强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有于沉降所造成的病害之中,沉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路基的不均匀产生的,这样直接受到损害的是桥梁的结构,这时如果使用桥梁的加固技术处理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主要办法是对桥梁上方的结构进行加固,从而是整个桥梁的结构能够更加的稳固。桥梁加固的一般方法包括增加桥的截面积或者在桥的外部黏贴覆盖等办法。
2.4 实现设计的合理化
在实行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时候要对设计进行合理化,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在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选择优质的材料,数量上必须保证充足的供应,避免由于材料无法充足的供应而导致的工期拖延问题发生,对于质量不能够满足国家相关要求的材料要避免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完成。
2.5 及时清理混凝土,保护暴露的钢筋
在桥梁的表面经常会出现表层由于腐蚀等原因造成的疏松脱离现象,这时应该及时对劣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工作,同时应该清理的还有下面钢筋部位的混凝土,并且能够及时的填充进去新的物质。这是对病害修复的常用技术。另外暴露在外面的钢筋极容易受到腐蚀,因此对钢筋的表面进行及时的清理和干燥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使用钢筋的时候在钢筋的表层加上特殊物质,比如涂抹保护层是十分有效的防治钢筋受到锈蚀的有效办法。在建筑使用的钢筋应该尽量避免在风吹日晒或者雨淋的地方保存。
2.6 加强日常的道路桥梁养护工作
在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建设工程,却忽略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政府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发生病害的概率增加,对于桥梁和路面,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修复是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年限的有效办法。在工程完成之后,相应的交通管制工作也应该及时进行,尽量避免由于经受超负荷的情况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害造成桥梁或路面的损坏。
2.7提高施工作用人员的综合水平
在道路桥梁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是最基础最基本的要素。不但是工程组织者与施工者,也是施工质量保障与工程事故控制的源头。首先,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整个过程中,要明确每一位施工人员的权限与工作内容和职责;其次,要严格控制道路桥梁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部分施工企业在道路桥梁施工期间,因资金条件的制约,使用专业技能较低的施工人员,甚至没有掌握基本知识就匆忙上岗,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在正式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培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持有上岗证情况下,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并参与道路桥梁施工工作。
结束语:
综上,只有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各个部位的刚度达到要求并且结构强度加大才可确保其承载能力,避免其出现变形和挠曲现象。针对于道路桥梁出现的病害情况,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其实际来采取合理的措施,从而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行车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杰.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病害与加固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1).
[2]张军.探究道路桥梁的常见结构病害及加固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0):00090-00090.
[3]李昂,杨智淳.浅谈道路桥梁结构病害与加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6(1):95-95.
[4]李歆,杨艳山.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9):268-268.
[5]王小飞,韩涛.浅谈市政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6):71-71.
论文作者:何木森1,黄海燕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桥梁论文; 病害论文; 道路论文; 裂缝论文; 钢筋论文; 表面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