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水下抛石护岸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即缓坡抛石技术与加固抛石技术。其中,缓坡抛石技术,是针对近岸冲刷较为严重的地段,并且在靠岸附近形成了陡坎的堤段;加固抛石技术,则适用于加固岸坡较缓的堤段。在施工的过程中,抛石的方式有两种,即机械式抛石与人工抛石。其中,人工抛石的方式相对来说较为均匀,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当中,大部分都是采用机械式抛石。由此可以看出,水下抛石护岸加固技术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而选择正确的抛石方式。
关键词:水下抛石护岸;加固技术分析;质量把控研究
引言
水下抛石是一项简单易操作的堤岸工程防护措施,因此,很多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使用水下抛石的方式,避免河水冲刷,从而提高堤岸防护的安全性。为此,必须要保证堤岸的稳固性,以免在冲刷过程中出现泥土滑坡的情况。但这种防护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如在河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水下抛石的方法,就会提高河床高度,导致河道堵塞,从而影响河道的运输。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其中包含河道的流向、水下地形等。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初步的施工方案,再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整体的施工效果和防护效果。
1抛石护岸施工前的准备
第一,施工测量的仪器:经纬仪、回声仪、皮尺、测量绳、标旗、流速仪、GPS全程定位仪器、测量仪等。第二,定位器材的准备,备用普通船只1艘、钢丝、铁锚、揽绳,以及500吨左右的定位船1艘等。第三,准备和选择抛石船只;运用150吨的驳船,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将标准的船型进行定位。根据标准的船型对小区进行划分,再依据不同标准的船型,选择不同的装石船只。一般选择船只的长度为25m,宽度为4.75m,船头位置到货物位置的长度应该为4.5m,后船舱的长度为5.5m,货位的长度为15m。第四,石料的准备:为了可以保障石料供给的有序性、石料的质量,以及节约运输成本等。在开始施工之前,应该详细的考察施工区域附近的石场情况,并且通过招标竞买等方式选择供应商。第五,对水下地形的测量,在工程开工之前,需要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测量单位,对抛石前的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方便后期工程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综合的审批,审批后才可以施工。
2水下抛石护岸加固工程的施工工艺
2.1水下抛石护岸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
水下抛石护岸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为:第一步,在正式施工之前,勘测水下地形;第二步,进行测量、放样;第三步,定位船及定位装石的船;第四步,装石的船准备挂靠;第五步,抛石;第六步,定位船移动,换位置;第七步,装石船再次准备挂靠;第八步,再次抛石;第九步,测量抛石的投放量;第十步,补充抛石的数量;第十一步,在工程竣工后,再次勘测水下地形。在整个施工流程中,需要注意抛石的投放距离,定位之后,准确进行投放,保持均匀的厚度。
2.2施工之前的水下地形勘测
为了了解工程周边的环境和施工条件,在施工之前,必须勘测水下地形,并绘制图纸,再根据图纸的内容及抛石船抛出石头之后投放的长度和宽度,进行现场区域划分,确定抛石的位置和大小。
2.3测量和放样工作
为了实现准确抛石,保证位置的精确性,必须要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对应位置的坐标和高程。在施工现场的河岸上,必须要确定唯一的控制点,使用前方或者后方重叠的方式在河岸上测量,确定一个点,再由这个点进行放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根据测出的正向基准线或者偏向基准线,接着,根据每一个区域抛石投放的长度确定每一条基准线上桩的位置。由基准线桩的位置测量区域之间的分界位置及断面桩,而方向桩需要与抛石投放的程度保持垂直关系。然后,确定各个断面桩上基准线岸上点的位置,确定地下水位的标高和投放位置。再准备测量工具,确定水上护岸的宽度及深度,在深度的基准线上做好标记,再用绳索固定分界桩,测量装石船的挂靠位置。
2.4定位船与装石船的定位
进行定位是为了保证投放的石块能准确投入到设计的位置上。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准确定位船的方位,让装石船慢慢靠近定位船,从而确定抛石的位置。其次,在河岸边进行测量和放样,确定断面桩的位置,并做好标记。再移动定位船,让定位船的下舷与断面桩的位置保持重叠。然后,再使用仪器测量断距。接着,测量抛石处水的深度、水流的速度等,计算投石的差距及提前量,再将定位船移动到断面桩的位置上。然后,调整定位船的位置,让石块能在投放之前到达准确位置。通常情况下,装石船的挂靠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在水流速度比较慢时,选择靠岸的位置,用绳索将装石船挂在定位船的后面;其二是水流速度较快时,可以选择水深的位置,让装石船与定位船保持平行的状态,然后确定投放的位置。
3水下抛石护岸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向监理单位阐述水下地形、水流速度和断面的数据信息,并提交工程分析报告,邀请监理人员到现场核实材料,保证施工单位的采购能力及运输的方式和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如果石块出现裂缝或者风化的情况,必须要进行试验,在试验合格之后,获得监理方认可,才能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数量也需要监理人员进行核实,在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另外,在抛石作业之前,应当模拟投放时的水流速度和深度及投放的差距等,在该环境下进行试验。针对不同的材料和投放方式、施工环境等,投放的差距也不同。所以,必须要确定投放差距,设定投放的提前量,为定位船的移动位置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3.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在抛石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使用的材料分类摆放,保持均匀投放。在施工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控制方式。①保证投放的稳定性。必须要在水底铺底,再用大石压在顶部。②提高投放的准确度。必须让专业人士测量水位的标高,早晚各进行一次检查。当水位变化较大时,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同时,调查水位的深度、水流的速度等。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抛石的提前量和起点。③提高施工的安全质量。在进行抛石作业时,必须由专人进行指挥。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工具,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这样才能参与施工。
3.3质量事故的处理事项
水下抛石的工程比较隐蔽,所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工程的监督力度。在工程竣工之后,需要重新勘测水位,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找出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订解决方案。同时,编制书面报告,在获得监理员的批准后,立即进行补救。在维修工作完成之后,必须由监理工程师重新检验,如果验收质量不过关,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结语
水下抛石护岸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护岸计划。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要注意抛石的精准性和均匀性。同时,加强护岸的稳固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成因,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制订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刘一恒,钟世位.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0):131-133.
[2]戴双锐,徐明.浅谈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9):240.
论文作者:倪俊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水下论文; 护岸论文; 位置论文; 测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地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