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研究中实物分析法的使用
——基于对教师教学状况的分析
汪 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实物分析法是质的研究中的一种主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其能为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物质依据。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对实物资料的收集对象、实物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实物分析机制的阐释,可以为教师教学状况的分析提供物质依据,并能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促进教师改善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 实物分析法;教育研究;教师教学
实物分析法是质的研究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它是指研究者对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物品进行分析,阐释具体实物的意义,并从中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质的研究方法中,访谈法和观察法是最主要、最常使用的资料收集方法,而实物分析法却往往作为观察法、访谈法的辅助手段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育研究中,相比借助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运用实物分析法获得的资料因“不加修饰”而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因此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实物分析法收集教师教学的相关资料,能更加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的效果,从而对教师教学状况做出更加准确、可靠的判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物分析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一、实物资料的收集对象
实物资料的收集对象是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物品,它们既可以是人工制作的物品,也可以是经过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研究者通过阐释其中实物的意义,而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那么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研究,需针对教师这一主体,收集与教师相关的实物而展开研究。但由于能够收集到的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实物资料数量过多,因此,这里仅以与教师教学关系最为密切、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师教案、作业批改语、教后记为例,将其作为实物资料的收集对象进行解读。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用于课堂讲授及组织教学的重要蓝本。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方向的指引与方法论的指导。对教案开展实物分析,能考察教案的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课前的备课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案的书写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运用实物分析法分析教师的教案,研究者不仅要把研究重点放在教案的整体框架和内容上,以分析教案的结构是否完善、内容是否具体,而且要重视教案的细节部分,如教师写作教案的时间节点、完成教案所需的时间、教案的篇幅、是否为一次性写完一节课的教案等,以此详尽了解教师在教案写作上的投入情况。另外,研究者还需分析教案的整体工整情况,进一步获悉教师书写教案的环境及心情,判断教师是否认真对待等,以更好地分析教师写作教案的情感态度,从而掌握教师后续的教学情况。
在房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至关重要,希望在今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发挥出更重要的价值,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作业批改语
作业批改语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是教师的一门工作学问和艺术,是教师与学生间一种无言的沟通。详细分析作业批改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而且能获悉教师在学生作业批改方面的现象与问题。
分类总结的过程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从不同层面解读资料,从不同角度对资料进行提炼分析,使资料本身所蕴含的多重意义通过多重视角显现出来,并且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重新梳理,赋予其概念和意义,最终以全新方式组合在一起。这一过程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的判断力、洞察力和想象力,既要迅速抓住资料的性质和特点(特别是隐藏在语言之下的深层意义),又要快速地在不同概念和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例如,对教师教案的分类总结可以划分为优质教案和一般教案,优质教案通常会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教学条件的准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学时间设计等,而一般教案则会缺少重难点分析、缺少明确的教学设计程序,甚至会缺少专门的板书设计等。这样在对教师教案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研究者再将实物资料进行编码分类,以形成全新的组织形式。
(三)教后记
教后记也称“教后感”“课后分析”和“教学心得”,是指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回顾、反思与总结,将经验教训及心得体会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过程。以“教后记”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实物分析对象,可方便研究者了解教师自身对课堂的反思回顾,从而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境界,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资料。
对教后记进行实物分析,研究者不仅可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及教师的处理情况等,也可以掌握学生上课的接受状况,如学生如何回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是否对课堂教学存有疑惑等。因此,研究者对教后记的实物分析,一方面要分析教后记的内容是否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进行撰写,另一方面要总结教师教后记的形式,诸如经验归纳式、阶段回顾式等。除此之外,研究者要根据教后记的记录时间,判断教师是否及时书写教后记,以及是否持之以恒地进行记录,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育研究中,实物分析的对象需围绕研究主体进行选择,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收集研究所需要的、真实典型的实物,分析这些实物对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实物所体现出的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境界。
二、实物分析法的基本原则
实物分析法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单纯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而很多研究者在实物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注意到相关的细节部分,导致研究结果产生误差而脱离真实性。因此,在运用实物分析法的过程中,研究者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与实物所有者达成共识
实物的制作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时应将实物置于其被生产、被使用、被重复使用或被抛弃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也就是说,在进行实物分析时,研究者要尽量将实物“放回”到特定的时空里,否则,实物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就不易找到存在的理由,即使加以分析也难免存在误读与失真。
对教师教学情况的研究,首先,研究者要确定实物资料所有者的个人情况。全面梳理这位教师的职称、教龄、专业水平、家庭情况等相关信息,以对研究对象形成整体认识,进而理清实物产生的目的,并从主观目的和客观目的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例如教师的教案,主观目的通常是为了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客观目的一般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等。其次,研究者需描述实物产生的过程,包括实物的制作与收集。如教案的书写环境、花费时间、教案内容的安排等,都是实物分析法需要加以考虑的要素。最后,明确实物的使用情况。研究者既要描述实物是被一次性使用,还是被反复使用,又要描述实物被使用后的变化。
(二)确保分析过程的客观性
在医学领域,计算科学已从最初的生理仿真建模、医院信息管理、数字医院的应用,逐步发展到生物信息学、虚拟人、健康物联网、医学大数据等新型交叉学科以及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并日益凸显出对医学发展和研究的促进作用。
第一,要保证实物资料本身的客观性。实物资料的收集一定是在明确研究目的之后进行的,因此,保证实物资料客观性的前提是研究者要明确实物与主体、研究目的的关系,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主体与目的的不同,避免研究方向的偏离;第二,要保证实物所有者的客观性。实物所有者要对实物进行客观描述,避免制作者及所有者本人所奉行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身固有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身心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实物造成的主观影响。另外,实物制作者或所有者在对实物资料进行描述时,不应过度渲染,注意甄别有关实物资料的话语真实性;第三,要保证研究者自身的客观性。研究人员的主观认识、学识、理解辨别能力、考证手段、价值观及方法论水平各不相同,导致其对同一实物资料的分析可能会不尽相同,这样较易造成研究结果的失真。因此,研究人员在分析时既要“跳进去”深入分析实物资料,又要“跳出来”,避免自己的主观想法对研究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实物分析机制
实物分析的过程总是遵循着一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分析机制对实物进行解读。在实物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依靠研究者对实物进行分析,难免会带有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因此,研究者需要借助访谈法了解研究对象内心深处的感受,以更好地把握实物分析的客观性。笔者现以教师教案为实物资料,探讨运用实物分析法进行研究的分析机制。
(一)还原分析时空
实物收集有一条总的原则,是收集实物必须获得当事人的同意。只有获得当事人的同意,与实物所有者达成共识,实物所有者才会更好地配合研究,如此才能顺利开展实物分析。
具体而言,研究者首先要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并获得拜访的许可,以走进实物资料,了解实物资料的存在背景;其次,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在获得实物所有者许可的前提下需对实物进行拍照存档,如教师的私人日记、信件、学历学位证书等;最后,在收集实物的同时,研究者要注意考查实物的用途、价值以及所有者对实物的安排等。
(二)分类总结
50例地中海贫血组:男女之比为29:21,年龄平均(5.89±0.71)岁,最大11岁,最小6个月。针对各项资料对比而言,两组差别较小,P>0.05。
在将实物还原到原有时空以及对教师教案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研究者需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并编码分类。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与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类似,包括登录、寻找“本土概念”、资料系统化等程序,笔者为此简要分析实物分析法中资料的分析过程。
过程的客观性,与最终的研究结果密切相关。实物分析法属于质性研究,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保证分析过程的客观性,为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那么,如何确保实物分析过程中的客观性呢?这与实物资料相关的三个主体有关。
对作业批改语的实物分析,一是需评判教师是否采用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进行作业批改工作,比如教师是单一使用了“甲、乙、丙、丁”“好、较好、差”“A、B、C”等象征性的批改语言措辞,还是进行了相应的创新,采用更加规范化、多样化的作业批改语,实现了评价方式激励性和诊断性的融合;二是查看教师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作业批改。单一的词语点评远不及表情、图像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更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学习潜能。最终在对作业批改进行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后,研究者可进一步探讨教师平时作业批改的习惯及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作业态度,以激励教师在作业批改方面勇于改变与创新,并采用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三)分析结果的撰写与运用
分析结果的撰写贯穿于实物分析的整个过程,研究者不仅要在研究结束后进行结果的撰写,在分析过程中也要对研究进行记录。
式中:mj为提升主机不包括天轮和电动机的变位质量,kg;v0t为各个阶段的初始速度,m/s;t为各个阶段运行时间,s;mt为天轮变位质量,kg;md为电动机变位质量,kg。
研究者在对教师教案进行分析时,可以分为计划写作和自由写作两种。所谓计划写作是指有明确的写作目的,严格按照研究前的预设撰写计划,并且选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适宜的形式写作,写作完成后可展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整体结构按照结果报告规范书写,这种写作一般会在整个研究结束后进行。而自由写作是研究者在分析实物时不讲求文体,不用经过成熟的思考、编辑,而是边分析边写作。这种写作有利于教师个人阅读,目的是为后续的编码分类提供依据。分析教师教案时,研究者需对教案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对于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更需研究者及时记录,最后通过频率的多少来提炼教师教案书写中的普遍问题。在对所有教师教学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之后,研究者要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描述,且要得出有效结论,以形成完整而成熟的教案分析报告。
3 每餐食物都要有一定质和量的蛋白质 人体没有为蛋白质设立储存仓库,如果一次食用过量的蛋白质,势必造成浪费;相反,如果食物中蛋白质不足时,宝宝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影响。
综上所述,实物分析法在做有关教育研究的研究中非常重要。按照实物分析法的步骤,研究者首先要对实物资料的收集有前期预设,即对资料的收集有清楚的认识;其次在分析实物资料时要严格遵守分析原则,保证研究顺利进行;最后要按照实物分析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对实物分析法的使用研究的分析,力求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能更好地运用实物分析法,掌握更加全面而真实的研究材料。
从暴雨发生的风场背景来看,苍南地区8日20时(图2a)850 hPa仍为偏东气流,流场速度<12 m/s,到9日08时(图2b),研究区域上空已转为东南气流,风速>12 m/s,低空急流轴压至,说明东南风急流在8日20后开始逐渐建立,苍南位于低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十分有利于上升运动。到9日20时(图2c)虽风速所有减弱,但仍维持东南气流,与实况中降水仍持续相符合。到10日08时(图2d),急流形势维持但对应的风向已转为偏南风,说明水汽输送渠道变弱,对应的降水实况为间歇性小的阵性降水。
参考文献:
[1]白 芸.质的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曹周天.教案写作的概念、问题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
[3]张典兵.对教师教学研究的另一种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4).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郑现军,华丽珍.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6).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0X(2019)12-0010-04
【责任编辑 孙小梦】
标签:实物分析法论文; 教育研究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