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论文_孔祥芝

(山东省曲阜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73100)

【摘要】目的:围绕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1-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哮喘的58例小儿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样本,以住院期间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手段的差异将样本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30例,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临床治疗与护理。在相同周期的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小儿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水平,并对于预后过程中症状改善有效性展开分析。结果:经临床对症治疗,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4.29±2.45)%>(91.05±2.43)%],P<0.05。预后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有效性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性为71.4%(20/28),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过程中,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症状,缓解病情,其中氧驱动雾化吸入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优,值得深入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小儿哮喘;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249-02

哮喘为典型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且在小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威胁到了患儿生命质量乃至安全[1]。伴随当前环境污染的逐渐加剧,小儿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病,尤其对于中、重度患儿而言,如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病情控制,极易诱发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症状,应引发临床高度重视[2]。为围绕小儿哮喘临床治疗展开深入分析,在本文中笔者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58例确诊的小儿哮喘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以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开展临床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有效性与预后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临床实验中,笔者选取我院儿科自2017年1-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哮喘的58例小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女性患儿分别29例,年龄范围3-11岁,平均年龄(6.0±1.0)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2.0±0.5)年,所有小儿患者均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家族遗传史。基于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样本分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28例、30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4-11岁,平均年龄(6.5±1.0)岁,病程范围1-3.5年,平均病程为(2.0±0.5)年;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3-11岁,平均年龄(5.5±1.0)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2.0±0.5)年。经检验,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用作本次临床样本。

1.2方法

自入院伊始,两组患儿均接受临床病情诊断,并给予常规的止咳、平喘、抗炎、化痰等基础药物治疗及护理[3]。同时,为对照组患儿提供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为实验组患儿提供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过程均雾化吸入0.8ml复方异丙托溴胺、1ml生理盐水、0.5mg布地奈德气雾剂。不同的是,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以空气为动力,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以纯高压氧为气源(设置7L/min氧流量)。所有治疗均2次/d,10-15min/次,7d一疗程。

以德国拜瑞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设备、美康科贸氧驱动雾化吸入设备为本次临床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基本操作顺序为,在选择好雾化器后,注入药液,并将其与空气压缩泵、氧驱动器相连接,开电源,由患者吸入[4]。吸入过程中,患儿行坐位,由家长、设备操作人员共同陪同,且要密切关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呼吸道顺畅程度,同时以患儿应征为依据进行吸入速率的随时调控。雾化治疗结束后,患儿漱口、洗脸,由医护人员将患儿临床症状具体情况(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反应)详细记录,并以此作为后期疗效判断依据。

1.3评价指标

以患儿治疗后血样饱和度作为判断临床疗效指标;以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性为预后质量评价依据(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所述)。其中,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性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级。显效:经临床治疗后,患儿气喘、咳嗽症状显著改善,且肺部鸣音基本消失或显著缓解[5]。有效:患儿气喘、咳嗽有所缓解,肺部鸣音表现出一定的缓解。无效:患儿气喘、咳嗽、肺部鸣音未有所缓解甚至加重。有效性=(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病症均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平均值为(94.29±2.45)%,对照组仅为(94.29±2.45)%,P<0.05。同时,预后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有效性较对照组理想程度较高,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有效性

3 讨论

小儿哮喘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攀升之势,作为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小儿哮喘发作反复,患儿往往伴随喘鸣、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加之小儿机体免疫能力差,极大提升了患儿病情反复甚至加剧的几率[6]。当前,临床在治疗小儿哮喘过程中,通常为其提供β受体兴奋剂治疗,通过雾化吸入,并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的炎性反应能够得到较好的缓解与控制。雾化吸入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方式,以其起效快、较少引发不良反应、用药量相对较少等优点引发了临床的高度重视,如何通过优化药物雾化吸入方法,实现药物作用于患儿机体并产生直接影响有待于深入研究。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我院儿科于近年来收治的58例小儿哮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样本,基于患儿住院期间临床治疗手段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28例),实验组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30例),一个疗程后,对于患儿血氧饱和度平均水平、预后症状改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4.29±2.45)%>(91.05±2.43)%],且症状改善有效性也明显较为理想(93.3%>71.4%),P<0.05。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在应对小儿哮喘炎性反应缓解与控制方面效果理想,而氧驱动雾化吸入相比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所表现出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降低甚至消除患儿炎性反应,改善生命质量,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极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岑惠玲.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J].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 12 (2) :124-126.

[2]张俊丽.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 7 (4) :115-117.

[3]张翠平.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 11 (11) :203-204.

[4]王慧琴,王天锁,李冰.对比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 2016 , 32 (15) :41-42.

[5]严建佳,钟秋兰,郑亚文.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J].临床医学, 2016 , 36 (8) :103-105.

[6]陈强.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 27 (14) :2614-2615.

论文作者:孔祥芝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论文_孔祥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