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政治的三种模式及其发展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走向论文,政治论文,模式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3)05-072-05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再次重申了党带领人民为之奋斗的“双百愿景”:即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引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走向。由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于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来之际,主导我们这个社会的将是“80后”、“90后”,是被现在的媒体、社会舆论所品头论足的、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新生代群体。无论我们现在如何地期待或者不期待他们、信任或者不信任他们,也无论我们如何地放心或者不放心他们,他们终将会走到社会的前台,去指点江山。毫无疑问,今天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的思想倾向、价值取向、知识基础、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未来的面貌和走向,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双百愿景”是不是能够如期实现。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有必要研究青年,研究青年政治,研究青年与政治的关系模式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一、青年政治:一种群体政治的视角
青年政治的概念是由群体政治研究所提出的问题,群体政治的理论及其视角为青年政治研究提供了基础。政治是人的行为,甚至可以说也是人的生活方式。而人具有社会性的特性,天生需要过社会生活,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动物。群体性是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荀子就说,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的社会性、群体性,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曾说,“现实的人是构成政治社会的前提”,因此,任何关于讨论政治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以及最终归宿必将回归到对“人”的问题的探寻。同时,马克思强调人是社会存在物,任何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都要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才会发生,单个的人不能谈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有明确的表述,他指出,“这是因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也曾明白无误地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这充分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是解释任何关于社会政治的一个普遍真理和基本前提。
可以认为,社会性或者群体性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在历史和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人,都不是单个的、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与他人的特定联系中的人。因此,考察“人”的问题也必将根植于人所处的社会或者群体之中去寻求答案。基于此,有必要将“人”作为观察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将“人”嵌入到具体的群体之中去考察,这是群体政治的一个基本观点。
“群体”是一个多学科的词汇。从一般社会学意义上说,群体就是由一定规模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组成起来的集合体。社会学按照群体规模分为小群体和大群体,按照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分为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按照形成的缘由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学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等。从心理学意义上说,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可见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就像勒庞所说的:“千百个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共同目标,只能看成一群聚在一起的人,这群人并不因为聚集就称其为群体,比如传统节日里的聚会、交易商品的集市,比如协作劳动的集体。”[2]
政治学者对社会群体的关注则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书中对于群体有过这样的描述,“由男女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首先组成家庭,为了适应更广大的生活需要而由若干家庭联合组成的初级形式是村坊,由若干村坊组合而为城市(城邦),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得到完全的自给自足”,[3]并且,在亚氏看来,“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所以能够不期而共趋于这样高级的组合”。[4]此后,整个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政治学者沿着亚里士多德强调的“自然演化”路径继续进行着人走向群体和社会的逻辑推演,不管是霍布斯还是洛克、孟德斯鸠还是卢梭,他们都将人置于一种“自然状态”,为了种种便利或者不便,通过订立某种形式的“社会契约”而组成社会。马克思也关注到此类问题,他从现实的人出发,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从简单关系进而步步走向群体、家庭、村落、民族直至国家。
把青年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是从社会群体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分层的一个基本观点。与其他以职业、利益或其他因素为依据来分析群体的方法不一样,本文所认为的群体概念是一种类型学意义上的,和传统的阶级、阶层分析概念相比较,它是一个更为中性的词汇。群体与阶级相比,不是依据经济划分而主要依据身份来划分,是一个类别性的概念;群体与阶层相比,它是更为微观的社会分类方法,并且群体没有阶级、阶层的高低序列之感,呈现出一种整体性。因此,所谓青年群体,其所依据的仅仅是年龄,是一个概念清晰但界限又相对模糊的年龄段的人群。
群体政治研究正是基于群体的概念而提出的问题。与群体政治相关的一些概念如集团理论、精英理论、理性选择理论、集体行动理论等,都是为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研究领域的学者所关注的问题,而且已经有了很多较为成熟的研究。本文所关注的群体政治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和群体分化而产生的一种政治形式,它用群体分析来考察社会结构,工人政治、农民政治、学生政治、军人政治都是群体政治的不同表现形式。群体政治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蕴含极大的政治势能和政治意蕴,并日益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展现其功能和意义”。[5]也正是由于其青年的群体特征,而且由于这个群体与政治的关系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青年政治作为群体政治研究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大学生政治:青年政治的一种主体形式
大学生——曾经所谓的“天之骄子”,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精英的集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群体已经在青年群体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因而,大学生群体基本上能够代表青年群体,大学生政治也就成为青年政治的一种主体形式。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学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五四运动起正式踏上中国政治舞台,每一代大学生群体都肩负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迅速壮大的群体,并且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大学时代正是青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是青年从“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他们从“社会人”转为“政治人”的关键时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其精英中的“精英”将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掌握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必将成为国家和政府未来的主导者,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政党延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群体本身蕴含着独特的政治意蕴。
就大学生政治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还非常薄弱,国外学者对学生政治,尤其是对于轰轰烈烈的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进行了各学科的分析和解释,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例如代际理论、结构功能主义、文化革命理论等。刘易斯·费尤尔认为“青年学生的抗议是年轻人仇恨父辈生活方式升华的象征,任何学生运动都是老一辈丧失权威的结果,学生运动是代际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艾森斯塔特在其著作《从一代人到又一代人》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对青年群体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学生运动是一种结构化的冲突。罗斯扎克是文化革命理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60年代学生运动的主张是一种与现有文化不同的新文化,这一全新的文化革命将会把美国从科技对精神世界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并创造出一种新的政治文化体系。”[7]还有学者从社会运动理论分析学生政治的发生机制,阿尔蒙德就认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晚期大规模年轻人的骚乱是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复杂影响相结合而产生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这两种影响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得政治反抗具有爆炸性,另一方面,青年人数急剧膨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和经济繁荣,再加上因电视而产生的直接反馈效果,青年人在很多方面对政治刺激作出了迅速反应。”[8]
无论如何,作为群体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青年政治的一种主体形式,大学生政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学生政治作的理解为:“学生在政治中一贯起着激进作用,譬如在1848年革命中就是如此。从未有过的大量年轻人聚集在学院和大学内,脱离了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的直接影响。他们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压力集团……学生政治最为突出的表现方式就是以学生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9]学生的政治行为由来已久,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学生的政治行为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学生政治往往以学生运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因而许多学者将学生政治等同于学生运动。本文认为,大学生政治应该包括学生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文化等内容,它只是青年群体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主体形式,但具有群体政治的相关特征。
群体政治具有一定的政治势能和政治能量。大学生具有“社会精英”的特征,他们掌握先进的知识技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组织性,在一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将具备一定的政治能量,随着招生录取人数的增多,这个群体将具有更大的能量。
群体政治具有一般代际政治的特征。政治是人的活动及其生活方式,而人由于其自然的特性,具有天然的代际特征。一代人之所以被称为一代人,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的时间范围内,而不同时间范围的人由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不一样,所以往往形成不同的代际差别,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存就很好地诠释了代际政治。在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察不同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分析这些特点在政治发展传承中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从政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教育和培养问题。
群体政治具有不同的政治表现形式。大学生政治作为群体政治的一种形式,可能在不同时代、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的政治形态中,大致体现为这样三种主要的关系模式:接班人政治,代际政治,反叛政治。由于上述群体政治具有较大的政治势能和政治能量,一旦学生政治通过反叛政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将具有较大的社会破坏性,同样,一旦学生政治完全以代际和接班人政治的形式展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某种僵化趋势,可能造成大学生对于现行政治体系的某种“臣服”。
三、青年政治的三种主要关系模式
所谓青年政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青年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青年与政治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关系模式。
(一)接班人政治关系模式
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应该是接班人政治关系模式最为传统,持续时间也最长。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其基本的特征就是接班人政治模式,子承父业、嫡长制继承制就是接班人政治的最为典型的特征。在接班人政治模式下,接班人是指接替前辈继承发展事业的人。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也始终强调关于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根据2006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接班人政治模式中,大学生作为主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严格来说,接班人政治也表现为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抽象形态,一是具体形态。宏观意义上说,代际传承应为自然规律,因而这种整体上的“接班”也为政治发展之常态。这种抽象意义上的接班尚不是典型意义的接班人政治。典型意义上的接班人政治常常是指那种具体形态的接班,即基于传统或者惯例,具有特定的身份或指定特定的对象接替政治领导人的形态。
(二)代际政治关系模式
政治是人的活动及其模式,而人由于其自然的特性,是具有代际特征的。一代人之所以称之为一代人,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的时间范围内,而不同时间范围的人由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不一样,所以往往形成不同的代际差别,这就形成了代际政治的问题。当然,代际政治还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概念,它往往还是一种文化政治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代际政治反映的是一种代与代之间所形成的文化权力关系。所以理解代际政治,首先要把握代际中“代”的含义,这里的“代”不仅仅是自然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而且还包含着社会文化方面的意义。就特定的国家来说,代际政治往往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一种特殊政治形态。由于自然属性形成的主要政治人物的新老交替,形成了以两代人为基础的政治差异,并进而逐步形成代际政治。
(三)反叛政治关系模式
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政治相对不发展的国度,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往往是以反叛政治的角色发生作用。这种反叛可能表现为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也有可能表现为价值观和知识的冲突,并以这种冲突为基础,在他们走上政治舞台之后,实现与旧体系的决裂。一般而言,青年总是代表着前进的方向,代表着发展的未来。青年思想活跃,具有理想、抱负和追求,往往期待变革,期待发展。相对来说,现存的政治体系又往往具有保守的特征。在现存政治体系的保守性达到了一定程度甚至规避变革阻滞发展的情况下,青年群体的反叛冲动就会产生,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导致反叛政治模式的形成。
上述三种青年与政治的关系模式只表现为一定的倾向性,而不具有非常明晰的界限和差别。由于“代际”问题的客观存在,更由于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青年群体未来所面对的问题,与现时代的问题一定不在一个时空点上。即使是所谓接班人政治,也不可能完全原封不动地“复印”原来的东西,而一定会显现出代际特征。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不同的侧重。相对而言,在接班人政治模式中,“复印”、“仿效”的成分多一些;而在反叛政治模式中,“决裂”、“打碎”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当属代际政治模式。
四、从青年政治到公民政治:现代政治发展的走向
由于不同的政治环境以及政治制度,青年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关系模式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关注到人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特定的人群影响着乃至于主导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政治发展又塑造着适应特定政治模式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社会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作为现在和未来政治发展进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政治知识化和政治技术化的时代,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化进程,努力将其培养成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现代政治文明的“政治人”,无论是成为政治领袖还是普通公民,这对我国现在和未来的政治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接班人政治还是代际政治抑或反叛政治,都不能代表现代政治发展的方向。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公民政治,即以公民为政治主体,并赋予了现代政治理念的政治关系模式。公民政治的主要特征在于:第一,公民政治是以权利为核心的政治。在现代公民政治条件下,法律上承认每一个合法公民所具有的平等权利,即承认每一个公民在国家政治层面的平等地位。国家的一切政治活动,都要以维护以及保障公民的权利为基础。第二,公民政治强调公民的自主性。政治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社会成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而应由公民自己来创造、来经营。当然,所谓公民的概念是一个复合性的抽象概念,它是由千千万万个具有合法地位的社会个体所组成。所以所谓的公民自主性,通常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来自主参与政治生活的资格和权利。第三,公民政治以代际信任为基础。上述无论是接班人政治、代际政治还是反叛政治,实际上都程度不同地隐含着某种代际不信任。这一辈的人不大能够放心下一辈人继承这辈人开创的江山事业,同样,下一辈的人似乎也不大信任这一辈人能够有能力解决这一辈人所面临的问题,如此等等。而公民政治以代际信任为基础,尤其是这一辈人,应当确立一种基本的信念,即下一辈人应该比这一辈人更有能力、更有知识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选择、规划、营造他们自己的政治生活,不仅他们自有主张,而且也是他们的权利所在。
从现代政治发展的方向来说,青年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应该是一种以接班人政治为基础,以公民政治为发展方向,并且充分考虑代际政治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避免反叛政治出现的一种政治模式。而这样一种模式必须要充分把握青年特征,从政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当代青年的政治教育和培养问题。
[收稿日期]201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