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统一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影响_发展中国家论文

欧洲统一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影响_发展中国家论文

欧洲统一大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大论文,欧洲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商品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从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欧共体大市场计划实施后,发展中国家向欧共体出口商品的增长速度快于欧共体从其它西方国家的进口,以及欧共体国家之间的相互进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呈现出极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者从贸易转移与贸易创立效应相抵后的净效应和进口收入弹性理论角度解释了导致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出口量增长及其构成变化的内在原因。同时指出,由于第三世界内部发展不平衡,大市场计划对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生的是一种“重新分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通讯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科院欧洲所(100732)

战后以来以欧共体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始终对南北经贸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这一进程的发展演变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向欧共体出口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贸集团,欧共体吸收了发展中国家1/5以上的出口,而这又成为后者参与国际分工, 吸引发达国家资金技术,获取外汇,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手段与途径。80年代中期以来,欧共体开始实施举世瞩目的统一大市场计划(亦称1992年计划),即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边界、技术与税收三大流通障碍,以于1993年1月1日实现商品、劳务、人员、资本的自由流通,最终实现罗马条约早已提出的宏伟目标。统一大市场计划的启动,曾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其关注的问题之一是,该计划实施带来的市场效应,指因共同体内部市场流通障碍的消除对外部世界产生的贸易创立了贸易转移效应,对第三世界商品出口的影响究竟如何?笔者认为,时至今日,鉴于大市场框架已经确立,确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认真研究。为此,本文拟分三部分,对统一大市场实施以来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变化、原因与部门效应,及其对第三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作一实证性的初步考查,以利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统一大市场实施前后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出口量及其构成的变化

任何研究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恩格斯语)。为了较为准确地估计大市场的影响,有必要先行考查统一市场实施前后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出口的变化。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参见附表1和附表2),如果把全部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1985年以来其对欧共体的商品出口总量增长幅度居于相当突出的地位。

从附表一和附表二可以看出,大市场实施后,欧共体的进口增幅,包括成员国之间相互进口、从其他发达国家进口、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三个方面,均快于80年代中期以前即大市场实施之前。而在三者之中,又以发展中国家状况的改善最为明显,即不仅改变了大市场实施前对欧共体国家之间的相互进口。如果以欧共体1985年八大类商品(根据联合国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的进口总量为100,那么,1979 年时欧共体成员国相互进口,从欧共体外发达国家进口,和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量分别为85、86和140,年均递增率为2.7%、2.5%和—5.5%,即唯有发展中国家在当时的欧共体进口中呈下降趋势且幅度较大(从140 跌至100);而在大市场逐步实施后的1992年,三方面的进口量依次为142、137和157,年均递增率则分别达5%、4%和6.7%。由此可见,自从1985年以来,来自第三世界的进口非但转呈明显回升趋势,而且其增长速度还跃居三方面之首。

如果进一步具体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构成变化,则可以看出,初级产品增幅,(主要指农产品、原料、燃料等,即联合国标准国际贸易分类中的零类到四类商品),大多变化不大,有的甚至还由升转降:从附表一和附表二可见,1979年欧共体食品、活畜、饮料、 烟草(0+1类商品),非食品原料、动植物油脂(2+4类商品), 燃料产品(3类商品)从第三世界的相应进口量分别为89、97和190(仍以1985年为100),年均递增率为2%、0.5%和-10%;至1993年时, 上述各类商品的进口量相应为131、86和108,年均递增率仅分别为3.4%、-1.9%和1%(据附表一数字计算)。由此可以看出, 相对增长较快的仅为零类与1类商品;而3类商品,尽管扭转了统一市场实施前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增长仍较为缓慢;至于2+4类商品,则由85年前的正增长变为负增长。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却呈现出极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的主体部分。如附表一和附表二所示,1979至1985年期间,第三世界制成品对欧共体的总出口量,包括化工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与运输设备、其它各类制成品,即标准分类中的5到8类商品,从83增至100, 年均递增率仅为3.2%;而从1985年到1992年,出口量却从100跃至244, 即年均增长率高达13.6%!这一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大市场实施前发展中国家自身对欧共体出口的增长速度(几达近4 倍)而且为同期欧共体制成品相互进口和从欧共体外发达国家进口速度的2.5%倍左右(分别为5.5%和5%),从而成为欧共体外进口速度超过欧共体内进口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1985年至1992年,来自欧共体外的进口总量增幅超过欧共体内进口量增幅,而同期欧共体内成员国相互进口增速高于来自其它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速1.1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制成品进口量增长对非欧共体成员国进口总量增长的推动作用〔1〕。 对此,欧共体执委会文件曾指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同时伴随着1992年计划的发动,欧共体外部进口已成为欧共体贸易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制成品这一关键领域更是如此:即,来自第三国的出口者似乎更能利用内部市场完成所创造的机会,而较其欧共体内部的竟争者表现得更好”〔2〕。

(二)统一大市场实施的净效应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首先应指出的是,内部市场实施后发展中国家出口增加、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增加较快的原因十分复杂,如经济形势、汇率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状况有所转变等,均对出口增长有所影响。但与此同时应着重指出的是,1992年计划实施的净效应,亦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从经济理论的层面讲,除比较优势理论外,西方有关专家学者判断1992年计划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影响的依据,大多主要基于大市场实施后对贸易转移与贸易创立效应(或可以分别称之为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的估算与两者相抵后产生的净效应,以及进口的收入弹性理论。所谓贸易转移,是指由于大市场计划实施产生的静态效应,主要是欧共体内部种种流通障碍的消除,导致成员国之间交易成本降低,最终促成与第三国贸易转向欧共体内部贸易;所谓贸易创立,则是指因共同市场实施而产生的动态效应,包括市场一体化促成规模经济、竞争激烈化,导致区域内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技术创新与进步加快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最终造成国民收入提高和进口增加。因此,进口得以增加的幅度,取决于国民收入提高的程度,特别是进口商品的收入弹性,即国民收入每增加1%时某一类商品或某一种商品进口增加的具体程度。显然, 进口弹性愈大,贸易创立的效应也就愈大。由此可见,1992年计划对欧共体外商品进口的影响,取决于贸易转移效应与贸易创立效应相抵后所产生的“净效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的出口将趋于减少,反之,则将增加〔3〕。

依据上述理论,大致可以解释第三世界对欧共体出口量增长及其构成变化的内在原因。首先应当指出,如上所述,贸易创立的基本前提是1992年计划将促进国民收入增加(世界银行报告亦称:“单一市场效应的大部分很可能将来自收入增长”〔4〕, 尽管西方学者对增加幅度的估算有所不同,(如对制造业部门较为悲观的估计仅为2.5%, 最为乐观的估计则高达10%),但对1992年计划可以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均无异议,且这一点也确实为大市场实施的发展实践所证明(这在80年代末表现得特别明显)。此处应当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析,则大致基于欧共体执委会对国民收入提高幅度的估算下限,即为5%(执委会有关研究指出,单一市场完成对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额外增长的推动作用于5到7年间可在4.5%和7%之间,具体幅度则因各成员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而异〔5〕。

显然,确认大市场实施对国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之后,各类部门、各类产品的进口弹性就成为决定对欧共体出口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例如,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关于贸易弹性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关系的估计——即所谓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于贸易创立的估算至关重要),并由此可以说明何以初级产品部门不能成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于下列原因,包括:(1)农产品本身的收入需求弹性即较低;(2)欧共体对欧洲农业的高度保护政策(通过农产品进口关税和特别税);(3)环境保护的需要,特别是节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使西欧对燃料产品的进口需求有所下降,致使近年来共同体许多初级产品的时口弹性远低于制成品〔6〕。根据统计表明, 初级产品的收入弹性,即食品、原料、燃料、矿石与金属的相应数字分别为0.4,0.3,1.0,和0.7, 因而也就成为出口增长不及制成品(详见下文)的主要原因。对此,世界银行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收入弹性低的出口商品(大部分为初级商品)将不会获益较多”〔7〕。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制成品本身的收入需求弹性即较高,从而使得欧共体对制成品的进口收入弹性普遍高于初级产品。据世界银行根据以往欧共体的实际进口量计算,欧共体对外部世界全部制成品进口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2(这意味着长期的贸易增长应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2倍),而对发展中国家则有着更高的收入弹性,约在4到5 之间,即使考虑到种种负面因素,对90年代发展中国家制成品进口弹性“较为稳妥的估计也应在3到4之间”。显然如前所述,较高的进口弹性势必导致较高的贸易创立,使之往往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因而使贸易净效应为正数,最终促成第三世界制成品出口现出较为强劲的势头〔8〕。

通过附表3可以看出,根据1975至1985 年欧共体生产增长与进口增长的实际相关数额计算,欧共体全部制成品的进口收入弹性为2.9%; 同时,因1992年计划产生的贸易创立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为+4.5%(当然,这仅是一种约略估算),由此可以说明制成品成为第三世界出口增长主导部门的根本原因。

如果进一步分析制成品各部门对出口增长的具体作用,应当指出以下两点:其一,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重要推动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中,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比重, 仅纺织品与服装类就占约1/3,实系出口强项。因此,1992 年计划的市场效应对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影响如何,就成为有关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实际发展表明,总的来看,统一市场计划本身并未对此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于此享有比较优势,如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迫于进口冲击压力,欧共体各国的纺织业与服装业早在1992年计划实施前即已基本完成了“结构改造”,包括“欧共体一级的高度市场一体化”,因此,对欧洲企业而言,统一市场效应,包括规模经济、部门内部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等,均不明显,由此导致新的贸易创立效应与转移效应都较为有限(通过附表3可以看出, 纺织品与服装业的贸易创立效应约为13,转移效应为-7.1,净效应为+5.9,低于表中的大多部门),从而使第三世界的相应出口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尽管欧共体对此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9〕。

其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统一大市场对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部门而言,具有较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得多的效应,亦成为有关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有力推动因素。例如,执委会研究报告指出,1992年计划的动态效应对欧共体制造业各部门的影响并不均衡,约有1/3的欧洲企业有可能受益于统一市场实施后的规模经济效应, 其中受益最大者将集中在制造业的电子产品、办公机械、机动车辆、其它运输设备、机械工程与化工产品等部门。由于这些产品更需要规模经济,故而受大市场实施前贸易障碍、技术规模、民族国家市场分割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反之,一旦统一市场实施,成本降低的幅度也因此最大,效益与收入则将有大幅度提高(这亦对整个国民收入的提高有较大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部门往往具有相当高的进口收入弹性,最终导致贸易创立效应均远高于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相当高的贸易净效应。通过附表3可以看出,全部制成品部门的进口收入弹性、 贸易创立与贸易净效应分别为14.5、2.9、和+4.5,而表中所列的12项具体产品,绝大多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其相应数值都高于全部制成品的平均值。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办公与数据处理产品、金属制成品、机动车辆的贸易创立与进口收入弹性均远高于全部制成品的平均值(分别为7.8和39.0、8.2和41.0、6.4和32.0), 从而达到了很高的贸易净效应,即为30.2、25和20.8。显然,这将促进有关发展中国家相应部门产品出口的大幅度增加〔10〕。

(三)大市场效应对第三世界不同地区、类型出口国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商品出口构成已成为决定第三世界各国能否以及将在多大程度上受益于大市场动态效应的重要因素,进而将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出口国产生不同的影响。显然,它更有利于第三世界偏重于制成品出口的地区和国家,而不利于初级产品出口者。而在前者中,它又更有利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者、特别是有利于针对共同体进口收入弹性高、附加值大的高技术部门出口制成品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指出的是,对于初级产品出口国而言,除弹性问题外,还面临价格偏低、贸易条件不利等问题)。对此,西方学者曾指出:“单一市场计划将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影响将依产品与国家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取决于诸如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类型与规模等因素。总的来看,发展中国家最大受益者有可能是制成品出口者,其各自的收益又与其出口产品的复杂程序成比例。在事情的另一端,一些小农业国与依靠优惠的发展中国家如加勒比岛国实际上会遭受损失”。大市场实施以来的实际发展状况表明,这一断语无疑是正确的〔11〕。

统计资料表明(参见附表4、附表5),由于发展不平衡的存在,第三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各类出口商品在欧共体的市场份额构成颇为不同,进而直接影响到 1985 年以来各自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致使1985年与1993年相比,各类国家在欧共体从第三世界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产生了很大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不同类型国家在大市场实施背景下的损益得失。

非加太、西亚、拉美三大地区对欧共体的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如果分别以第三世界农产品、原料、矿业燃料(主要指石油)对欧共体的出口为100,三大地区各类商品比重相加后依次为77.9%、67.9%和63.5%,而制成品比重分别仅占发展中国家整个市场份额的4.4%、9.6%和12.3%(附表4)。这种状况决定了其出口增长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而且统计表明,三大地区的制成品市场占有份额相对愈高,其遭受损失的程序就愈低。非加太国家与西亚主要产油国分别仅占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市场总额的4.4%和9.6%,其1985年至1993年对欧共体的出口额均为负增长,(分别为-2.8%和-0.4%)。特别是非加太国家,出口额绝对值有明显下降(从226.6亿美元跌至180.09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贸易额比重下降最多的地区(从17.5%跌至8.6%,即下降了约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拉美国家的状况较前两者为好,贸易额绝对值有所上升,但由于增长速度(仅为2%)远不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6.2%),其贸易额比重仍然下降了5个百分点。同时应指出的是,上述地区中的个别国家,由于其出口构成中制成品比重较大,仍然可以是1992年计划的受益者。例如,非洲的毛里求斯是重要的制成品出口国,亦在不同程度上属于这种情况〔12〕。

地中海地区国家的出口构成则呈多样化状态,比较复杂。除因有利的自然条件造成农产品在不少国家的出口中仍占有一定比重外,能源与矿产品仍是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项目(例如1988年时曾分别占到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约旦、叙利亚、埃及五国出口的98%、96%、45 %、 42%和41%)。另一方面,制成品出口亦在某些国家中占有相当比重,如马耳它、土耳其、突尼斯、黎巴嫩等国。但总的来看,由于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出口规模在当地占有较大比重,地中海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额增长幅度并不是很大,仅从1985年的239.4亿增至1993 年的279.8亿美元,其贸易总额比重亦有所下跌,从17.8%降至13.4%。

另一方面,统计表明,南亚地区、特别是东亚与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呈现出极为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头,从而成为1992年计划的最大受益者。这主要得力于该地区较强的经济活力和极具竞争力的制成品出口构成。80年代后半期时东亚与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即已占据了欧共体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64.9%(参见附表4。另外, 又据统计,70年代末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对欧共体的出口构成中制成品已达69%,80年代末时更高达90%)。尤为重要的是,其制成品出口构成不仅已相当多样化,而且正日益向复杂化、高技术方向发展,从而成为推动制成品出口增长势头旺盛的重要因素(由于附加值大)。例如,亚洲四小龙在发展中国家各种传统制成品出口(如纺织品、服装、制鞋、木材制品与软木制品)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动生产走向资本密集型和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致使“出口构成已转向工业化国家生产的技术复杂型产品”(执委会文件语)。例如,新加坡在80年代中期曾强烈依赖化工与石化产品,至80年代后期已将重点转向计算机与电子产品,而到90年代中期则又以生物技术与信息业为主;90年代初期的台湾,塑胶、电视机、电脑监视器、电子计算机与视听设备已取代80年代初的食品与饮料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韩国则用电子、集成电路板、计算机辅助设备取代传统的纺织与服装业作为“主要的增长源”。早在8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出口中的高技术产品即已分别达到60%、26%、29%和28%〔13〕。

同时还应指出的是,依靠其高度多样化与竞争力强的工业结构,这些国家还具有扩大或缩小不同制成品部门产量的能力,从而使其产品能较快地转向欧共体进口收入弹性高的领域, 扩大出口量与出口收入〔14〕。

由于上述原因,南亚、特别是东亚与东南亚对欧共体的出口有了相当迅速的增长。1985至1993年,前者增长速度为15.2%,后者更高达19.3%,均远超出同期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平均增长速度(6.2%),由此导致了出口绝对额与出口比重的大幅度提高:南亚从36.7亿增至113.9亿美元,出口比重从2.9%增至5.4%,而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和地区,出口额则从212.3亿跃至874.亿元,贸易额比重从16.4%跃至41.7%,即已接近发展中国家出口总额的半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把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欧共体的1992年计划确实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总量的增加。然而,由于该计划实施的市场部门效应是如此不同,加之第三世界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存在,以致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使得发展层次本已较低的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而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生的是一种“重新分配”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对于由此带来的种种后果,值得发得中国家认真研究。

注释:

〔1〕Eurostat"Externaltrade&BalanceofPaymentsStatisticalYearbook"1993,P.90.

〔2〕"TheEuropeanEconomytheEuropeanCommunityasaWorldTradePartner"No52,1993,P.11.

〔3〕西方学者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参见M.W.SDevenport:TheExternalPolicyofthe CommunityanditsEffectsUpontheManufacturedExportsoftheDevelopingcountries"载"JournalofCommonmarketstudies"1990,No.12,PP.183—189;H.Grnbel:"Effects onthe Rest oftheWorld:TradeDiversion,CreationandWealth",SilvioBorner&HerbertGrubel:

The Europe CommunityAfter1992—Prospects FromOutside"PP.29—44;G.P&P.S ″European IntegrationandTradewiththeDevelopingworld″P.48—49;ParvinAoizade&Manuel Agosin:"ThedevelopginCountries"P.418;AlanMatthews:"ECtradePolicyandthe Third World"p.l.

〔4〕GerhardPohtl&PirittaSorsa″EuropeanIntegrationandTradeWiththeDevelopingWorld″,"PolicyandResearchSeries",No,21,P.48,1992.

〔5〕参见M.W.SDerenport:P.184.

〔6〕参见拙著″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及其调整″,载《西欧研究》1985年第5期;“The EuropeanEconomy"——theEuropeanCommunityasaWorldTrade Partner,No 52,1993,P.9、P.198—200;见GerhardPohl&pirittaSorsa,P.48、P.82.

〔7〕参见GerhardPohl&PirittaSorsa,P.48.

〔8〕参见Gerhard Pohl & Piritta Sorsa:P.49;H·Grubel:PP.375—440;Parvin Aoizadeh &ManuelAgosin:PP.417—442.

〔9〕参见H·Grarbel,P.382、P.418、P.429.

〔10〕参见H·Grabel,P.423—429.

〔11〕GerhardPohl&PirittaSorsa,P.48.

〔12〕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流向统计年鉴》,1992年版,第56、58页;1994年版第72、76页。

〔13〕″TheEuropeanEconomy—theEuropeanCommunityasaWorldTrade Partner",P.81、P.89.

〔14〕H·Grabel:P433.

标签:;  ;  ;  ;  ;  

欧洲统一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影响_发展中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