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芪论文,病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根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基和根部。染病植株叶变黄枯萎,茎基和主根全部变为红褐色干腐状,上有纵裂或红色条纹,侧根已腐烂或很少,病株易从土中拔出,主根维管束变为褐色,湿度大时根部长出粉霉。 2.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镰刀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病菌借水流、耕作传播,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叉根分枝裂缝及老化幼苗茎部裂口处侵入。地下害虫、线虫为害造成的伤虫口利于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风不良、湿气滞留地块易发病。 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控制土壤温度,防止湿气滞留;进行轮作,进行条播或高畦栽培;防止种苗在贮运和移栽过程中造成伤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虫。(2)药剂防治。①药液浸苗。用50%多菌灵与利克菌1:1混配200倍液浸苗5分钟,晾1~2小时后移栽。②药液喷淋。发病初期喷淋或浇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二、白粉病 1.症状。黄芪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片正、反两面产生圆形白色粉状霉斑,叶柄、茎部染病也生白色霉点或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致叶片干枯或全株枯死。 2.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豌豆白粉菌。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传播蔓延。此外在芽上越冬的菌丝,翌年也可发病。 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秋冬季及时清除病残体可减少越冬菌源,注意田间通风透光。(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40%氟硅唑悬浮剂1万倍液、12.5%志信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3次。 1.症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病叶正面出现褪绿色斑,背面淡黄色小包斑。包斑表面破裂后露出锈黄色夏孢子堆布满全叶,后期产生深褐色冬孢子堆。发生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2.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锈菌目单胞锈菌。病菌有转主寄生现象,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寄生于大戟属植物,在芦头病残叶内存活越冬。生长季节以夏孢子反复侵染危害。田间种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高湿多雨有利发病。 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坡、土质深厚的沙壤土种植。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越冬菌源基数。(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25%粉锈宁600~8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或用敌锈钠喷雾防治。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标签:黄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