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脚步越来越快,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深基坑施工技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起到了对上部结构进行承载的作用。但是不同地区的地下条件也不同,在深基坑施工过程当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难度都很大。采用支护的方法对深基坑施工进行更加安全的保障,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同时也会提高深基坑整体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为建筑企业降低成本,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加稳定的发展。
1建筑工程范围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分析
建筑工程之所以能够顺利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深基坑技术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对较大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多种深基坑支护技术,但是较为常用的只有三种类型:①地下连续墙的设计;②深基坑钢板桩的支护结构;③柱列式的灌注桩排桩支护建筑设计。其中地下连续墙设计主要说的是,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让整体建筑的强度得到提高,让建筑的防渗透性更好,其可以充分的运用在地质结构相对复杂的建筑施工环境中,比如在沙土和软粘土层中的使用效果相对较好。深基坑钢板桩支护结构其自身特点是投资较低,操作简单以及其所使用的土层大多都是适用在软土层中。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建设设计,其可以分成两种形式:①密排设计;②疏排设计。这种知乎设计是相对复杂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桩顶中,对所浇筑的截面钢筋相对较大,其混凝土梁冒的连接要紧密。若是出现地下水或者是孔隙,那么有可能会让很多的杂质进入其中,这样会导致深基坑的质量有所降低。在实际建筑期间若是能够充分使用高压注浆的方式能够让注浆的效果变得更好,除此之外,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提升深基坑支护的性能,要采取多种支护方式,锚杆喷射支护以及土钉墙支护等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这样能够让其质量得到保证。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支护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开展勘察工作,支护工程的施工是地下的,所以一定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水质状况等周围环境进行勘察,同时对其承重能力进行测试。勘察工作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这些数据能够使设计工作更加科学,从而提高设计质量。然而在实际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没有重视勘察工作,导致设计不合理,影响施工效果。由于设计质量的降低,能够看出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对当地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从而使得施工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2.2施工步骤不合理
在开展建筑工程支护工程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管理规范进行施工。但是,在工作期间,有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施工标准开展工作,并且还有随时更改技术和施工步骤的现象,导致施工与设计图纸存在很大出入,所以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后期,工作人员也没有按照标准对工程进行养护,支护的强度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2.3地下水带来不利影响
支护工程主要是在地下施工,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如果支护工程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受地下比较黑暗潮湿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导致支护使用时限的缩短。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的施工人员没有重视施工质量,进而导致滑坡沉降问题的出现。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并没有及时掌握地下施工水文情况,进而使得施工过程中受地下水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科学设计。首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保证支护施工前期工作的质量,并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支护技术的了解,从而全面掌握整个工程建筑施工各方面的情况,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此外,在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时,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因为施工材料质量影响整个深基坑支护的效果,保证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3.2规范深基坑支护施工工序
为确保基坑支护施工满足设计标准,深基坑开挖施工通常需要分层、分区、多次进行。在选择基坑支护方式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土质、施工环境、地下水、基坑深度和其他施工条件等,确保支护合理、有效。在基坑开挖时,应按照支护结构设计规定的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分层开挖,按分区、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开挖。平面尺寸较大的基坑宜结合支撑平面布置、地下室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缝等分区跳挖。开挖前应对支撑强度、加固土强度、锚杆拉力等的支护质量进行试验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开挖。基坑开挖可采用全面分层或台阶式分层开挖方式,分层厚度根据土质确定,一般不大于2m,淤泥质土不得大于1.5m。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开挖,可以有效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以减少基坑空间效应。基坑开挖至底板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垫层设置,垫层延至支护结构边,条件允许时基坑周边8-12m适当加厚至250}350mm,使之形成有效的坑底支撑,减少围护变形,提高基坑的安全性。基坑开挖的速度、顺序与方法需结合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后及时调整,避免求快求全,以安全为第一。
3.3防止地下水的干扰
深基坑支护施工时,经常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导致施工时基坑密实度、强度等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时地下水位变化程度选择科学的解决办法,从而降低对深基坑结构的影响,有效的改变施工区域内的土壤结构,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3.4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能够对护坡桩施工技术进行有效落实,就需要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借助螺旋钻机,对其进行开钻。另外,在进行灌浆过程中,需要注意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进行。然后以此为基础,对骨料以及钢筋笼进行投放,最后,对其进行相应补浆。使用此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施工效率,规避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地质环境进行详细勘察,从而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其中,对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管理来说,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降低施工投入,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方式也非常的落后,因此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加强对各种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真正的使深基坑支护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伟军.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17(24):87+89.
[2]高彦琴.试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51):5-6.
[3]张银兄.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7(12):105.
[4]张海毅.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12):166.
[5]李令明.浅议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
论文作者:汪博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下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