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新型行车记录仪

基于ARM的新型行车记录仪

一、基于ARM的新型行车记录仪(论文文献综述)

陈岳煜,师文庆[1](2020)在《基于Coretex-A53和Qt的智能车载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5G时代的来临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车载系统行业迎来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车载系统功能较为单一,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目前市面上智能车载系统的功能进行整合,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智能车载系统。该设计基于Arm的Coretx-A53架构的GEC6818硬件平台,利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优秀的管理内核与外设功能,搭建了一个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平台,通过Qt开发环境,设计智能车载系统的功能和GUI界面美化。该系统支持音乐播放、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语言切换、天气状况、时间设置等功能,实现了集安全、休闲、娱乐、实用性强和可靠性高等多种优点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智能车载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实现了预期功能,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李志宇,胡莉燕[2](2020)在《一种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的实践与研究》文中认为本实践研究是基于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定位的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的终端,包括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终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终端内设置有接收信号天线单元、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以及人机交互单元,所述接收信号天线单元、所述射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以及所述人机交互单元依次连接,还包括I/O模块,所述I/O模块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北斗/GPS双模定位系统和3G/4G通讯模块,实现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录像下载、报警录像等功能,且本实用新型设置GPS和北斗二合一的天线,可以使用GPS或北斗双

张云云[3](2020)在《基于S32K144的事故数据记录仪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每年发生大量的交通事故,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居高不下,而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的认定以及事故的成因大多由交警部门根据车速、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再结合分析人员的工作经验来分析、取证,但仍缺乏直接的数据支持,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对事故分析过于片面,分析结果不准确等,最终导致事故责任无法明确认定,事故的成因无法准确推断。研究学者依据飞机“黑匣子”的原理研究了车辆事故数据记录仪EDR(Event Data Recorder),以往的数据记录大多记录安全气囊控制模块的数据信息,信息单一,并且各制造商出于保密,数据记录的格式各不相同,该数据仅用于对安全气囊方面的改进。出于对事故碰撞的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取证以及对事故再现的研究,要求EDR碰撞事故数据记录的数据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碰撞发生时车辆的运行状态,对EDR记录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本文设计的数据记录仪主要应用于机动车辆,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用于记录事故前后车辆的行驶参数以及驾驶员采取的具体操作,EDR数据包括车辆速度、发动机转速、安全带使用情况、制动踏板情况、日期等。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通过分析EDR数据,可以客观地分析车辆的运行参数,不仅为司法机构公正、高效地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为道路事故重现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以往记录仪所记录的数据较片面,分析结果不准确等缺点,本文设计的数据记录仪以2017年起草的强制性标准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为依据,并对数据记录仪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一种以CAN总线为通信媒介的数据记录系统。本设计选用NXP公司的S32K144作为主控芯片,利用其内部集成的CAN控制器和TJA1042T高速CAN收发器引出两路CAN接口,形成CAN总线通信模块,外围传感器模块负责检测碰撞阈值,一旦达到触发阈值,利用CAN总线通信模块进行碰撞数据的采集,最后将所采集的碰撞数据存入Flash存储器中。本文设计的数据记录仪主要由硬件部分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主要设计了CAN总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以及SWD模块的电路。软件部分采用标准C语言,对CAN总线的接收和发送、传感器模块以及Flash的存储和擦除等模块进行软件设计并编程,驱动程序可以直接控制硬件电路的工作。最后结合硬件和软件部分对系统进行CAN通信模块测试和Flash存储性测试。试验表明,本数据记录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且能够完整记录目标数据,为事故的司法鉴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冉述[4](2020)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车载感知系统设计实现》文中认为物质生活逐渐丰裕,汽车保有量也逐年上升,随之带来了交通安全事故数量增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无法立即应用到市场提高汽车行驶安全的情况下,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是目前帮助驾驶员安全驾驶的普遍选择,国外研究结果显示行车记录仪也能从约束驾驶行为角度提高驾驶安全。无论哪种电子技术方法来提高汽车行驶安全都离不开对行驶的汽车周围环境进行感知,所以视觉感知技术,成为了各零部件供应商及行业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感知系统的产品定位、应用场景和研究发展状况分析,从对驾驶员预警和提高行人闯红灯违法成本两个角度,来保护行人安全是可行的。市场上现有的ADAS行车记录仪也具备驾驶员预警功能,但存在预警准确率低的问题。所以,具体目标是设计一个包含硬件和软件的完整系统,从视觉和运动姿态等方面感知环境,实现采集并保存数据、ADAS驾驶提醒、上传数据到平台等功能,还需要达到休眠时功耗低、实时性好、鲁棒性高、方便扩展和移植等性能目标。硬件方面,电源设计为多路并行供电,保障大功率单元稳定运行,并方便控制。数据处理板卡承担图像采集、视觉检测算法运算、文件管理等任务,MCU处理部分实时性高数据密度低的传感器数据,并管理系统电源供电。为更好地检测识别环境关键元素,以YOLO V3算法为基础,结合GIo U更好地阐述边框重合度,重新设计了损失函数,利用交叉熵改善对小目标的检测问题,并在计算服务器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软件方面除改进算法外,还根据需要在移植操作系统过程中编写了相应驱动程序,设计了基于Qt平台的可视化程序,包括实时录制、文件管理、系统设置、视频播放、系统信息等界面,可方便查看文件、上传数据、设置功能开关等。最终通过实验室验证测试,系统硬件和软件均能正常工作。工作模式下各路电源电压误差小于50mV,休眠模式系统功率约1.2mW,在4G信号强度大于30%时数据传输延时小于2s,对驾驶环境关键元素识别Recall达81.38%,处理速度能稳定在30fps。未来会采用双目摄像头来改善距离不敏感的缺点,加入目标追踪算法,并增加检测识别的关键元素种类,使系统更加完善。

王俊杰[5](2019)在《基于行车记录仪功能的北斗导航娱乐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记录仪功能的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的车载电子设备,它集北斗导航功能、语音娱乐以及行车记录功能于一体。系统在实时记录车辆行驶状态的同时可实时的显示当前路线上的道路交通状况,提醒驾驶员提前更改路线从而避开拥堵路段,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规避交通事故的发生;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的记录仪功能能够记录事故发生过程,其所记录的视频信息可作为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佐证,从而客观的保障受害人的权益、避免碰瓷事件以及事故原因判定不公等情况的发生。本文的目标是开发设计一款带行车记录仪功能的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实现在享受导航定位服务的同时兼顾语音娱乐以及行车记录的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了前装带记录仪功能的北斗语音导航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框架设计,介绍了满足车规认证的相关硬件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并深入研究了在设计测试阶段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所设计的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不仅具备后装市场记录仪的功能,还综合了对应的车载导航,车载语音娱乐等功能。系统以ARM最小系统为核心,配合使用相关的车规级芯片和模块,构建了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和行车记录仪系统两个分系统。其中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通过车载天线接收卫星数据,通过北斗处理模块将接受到的卫星数据进行初步编译后送入单片机中,由单片机将其数据进行进一步解析,透传给核心ARM处理模块,通过ARM处理计算后直观的在地图中显示当前位置信息,通过对应的应用软件APP算法实现其定位导航功能。记录仪分系统借助强大的信息网络,最终使其成为一种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实时信息记录、监控并且为车辆提供科学、合理调度的管理系统,在确保现代道路交通安全运输和高效物流动态营运管理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本文详细介绍了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的组织构架,对各部分的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并对其主要的框架进行了介绍。最终实现了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

蒋平帆[6](2019)在《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的硬件实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频已经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摄像头在采集视频图像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得视频图像质量下降,不能清晰地呈现出图像信息,从而对后续的图像处理以及分析带来不利影响。伴随着生物视觉科学的发展,基于生物视觉机理的仿生智能算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图像问题,但是目前该类算法大多在PC机上进行实验仿真,便携度低、效率低,并且没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目前,半导体技术和硬件电路工艺正在高速发展,市面上涌现出许多高性能的芯片和硬件平台,如何将生物视觉计算模型应用在小型硬件平台上,并且能够对低质量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增强处理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视网膜中的主要结构和两条视觉信息通路:垂直信息通路和水平信息通路,根据视网膜中两条信息通路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建立一个适当模型,用来实时增强逆光或者弱光等情况下拍摄的低质量视频图像。根据目前存在的一些芯片和硬件平台的特点,本文分别选择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和基于FPGA的硬件平台来实现本文提出的生物视觉计算模型。对于ARM平台,本文采用NVIDIA公司生产的Jetson-TX2硬件嵌入式平台来实现算法模型,利用Linux内核中V4L2多媒体框架搭建一个对摄像头实时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处理的框架,然后将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移植到该框架中,最终在基于ARM的硬件平台上实现对视频图像的实时增强处理。对于FPGA硬件平台,本文采用Altera公司生产的高性能芯片,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了视频图像实时增强处理系统的电路与逻辑框架。针对FPGA特殊的计算特点以及内部架构,本文对算法模型进行合理的量化处理。由于电路中存在一定的热噪声,所以对视频图像进行生物视觉计算模型处理之后,还对视频图像进行了中值滤波。最后利用SignalTapII逻辑分析仪检测本系统中视频图像的输出时间,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对低质量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增强处理。

左黎明,陈兰兰,周庆[7](2018)在《高铁传感器系统数据安全传输协议》文中指出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以云计算和实时在线分析为基础的高铁数据安全传输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针对高铁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安全认证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国密SM2签名算法的高铁传感器系统数据安全传输协议.以SM2签名算法为核心,基于安全协议将传感器网络收集的行车状态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平台,实现了高铁行车记录仪和云服务平台之间的安全交互,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最后对安全传输协议进行实验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协议在高铁数据传输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邵杰敏[8](2018)在《基于OV4689的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辆上,不仅能够存储、记录车辆速度、里程、时间等车辆运行相关的安全状态信息,还能够直接地建立驾驶员与车辆信息中心的联系,遏制驾驶员疲劳行驶、车辆超速等危险行为。在此概念上,行车记录仪摄取良好的图像质量直接决定了驾驶员的辅助驾驶视觉体验,为行车安全做了进一步保障。目前,国内外使用到CCD图像传感器的车载行车记录仪占有很大市场,但是CCD图像传感器造价高,图像质量的实现效果一般,相比较CMOS图像传感器来说优越性差。此外,当前市场上的行车记录仪普遍使用普通光学镜头,这种镜头成像存在视觉死角,会增加不安全因素。因此,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超广角摄像头成为行车记录仪的最优选择。为了提高行车记录仪的图像效果,本文提出了更优化的方案,采用OV4689图像传感器的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不仅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特性,而且保证车内复杂电磁环境下能稳定运行,不出现图像质量问题。在课题设计中,首先,选用CMOS图像传感器OV4689以及相匹配的超广角鱼眼镜头,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OV4689的特性参数、鱼眼镜头的参数匹配设计做了详细说明;其次,对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做了重点说明,主要包含图像传感器的外围电路、电源电路、时钟电路等的原理图及PCB设计,引入电路分析方法、电偶极子模型、细长直天线模型对EMC防护分析整改等;然后,根据图像配置调节需要,对系统的软件配置及处理算法做了简单说明;最后,通过图像质量测试、相关可靠性实验得到达标测试结果。最终设计的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不仅能有高清的图像效果,而且在电磁环境多变、电路复杂、干扰强大的条件下,能正常稳定运行。

张修军,肖宇,张诗艺[9](2017)在《一种基于ARM-A53的嵌入式新型行车记录仪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ARM-A53设计并开发了一款自组网智能型车记录仪,本记录仪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计算图像内车辆的运动趋势,并通过自组网功能与北斗定位功能将前方车辆识别信息传递给后方车辆的行车记录仪从而让后方车辆的行车记录仪可以具备更广的视野和全局安全识别能力。该记录仪由信息采集与处理平台、车辆自组网、人机交互平台构成。该记录仪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刘宽[10](2017)在《基于ARM的智能行车记录仪的研制》文中指出行车记录仪作为监控和记录汽车行驶状态的仪器,对约束司机驾驶行为、遏制交通违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事故发生后的证据可以帮助处理交通事故。本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开发系统,配合Android程序实现智能行车记录仪的各项功能,以实现视频监控和智能操作的目的。行车记录仪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视频等信息采集端、系统操作界面和移动应用控制端。本文首先对汽车行车记录仪进行背景分析,进而提出需求,确定本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接着设计了整体方案,并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了三星公司的S5PV210处理器,以该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接着以S5PV210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中心电路和外围电路,对电源电路、通信电路、存储电路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并对摄像头模块、GPS模块和USB WWi-Fi进行选型。然后开始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从U-Boot、内核配置移植和搭建根文件系统几方面一步步实现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植,其中要配置摄像头模块驱动、GPS模块驱动和USB WiFi模块以实现视频录像、GPS导航、WiFi网络功能。最后详细阐述了 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的开发。首先是需求的分析,然后做出功能设计,从界面到功能模块实现从原理层面进行分析,并展示具体实现的界面。完成了课题所预设目标,并在Android应用程序和行车记录仪开发方面有一些实际作用。

二、基于ARM的新型行车记录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RM的新型行车记录仪(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retex-A53和Qt的智能车载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硬件实现
    1.1 Arm Cortex-A53
    1.2 LCD电容触摸屏
    1.3 USB摄像头
    1.4 HC-SR04超声波模块
2 软件实现
3 结果分析
    3.1 结果
    3.2 分析
4 结束语

(2)一种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的意义
    (1)研究可以提高驾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研究可以为消费者节约不必要的更新升级系统的成本。
    (3)研究可以实现智能手机与车机的无障碍连接。
    (4)研究可以为消费者节约不必要的更新升级系统的成本。
    (5)研究可以实现智能手机与车机的无障碍连接。
2 实践与研究的措施
3 实践与研究的技术方案
4 实际与研究将采取灵活的合作机制及明确的任务分工
5 目前实际与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

(3)基于S32K144的事故数据记录仪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据记录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记录仪的发展现状
        1.2.2 数据记录仪的应用现状
        1.2.3 数据记录仪相关标准的制定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2 数据记录仪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 系统整体设计技术分析
        2.2.1 数据记录仪的性能指标
        2.2.2 碰撞事件阈值要求
    2.3 记录数据元素表
        2.3.1 A级数据元素表
        2.3.2 B级数据元素表
    2.4 本章小结
3 数据记录仪硬件电路的设计
    3.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3.2 嵌入式微控制器
        3.2.1 ARM Cortex-M4F微控制器的特点
        3.2.2 ARM Cortex-M4F微控制器内部结构
        3.2.3 主控制器S32K144
    3.3 引脚配置
    3.4 加速度传感电路的设计
        3.4.1 基于AIS2120SX的传感电路设计
        3.4.2 基于SMI540 的传感电路设计
        3.4.3 基于SMA660 的传感电路设计
    3.5 基于CAN总线的通信模块设计
        3.5.1 总线局域网(CAN)简介
        3.5.2 CAN总线规范的分层结构
        3.5.3 CAN总线的特点
        3.5.4 CAN总线收发器
        3.5.5 基于CAN总线的接口电路设计
    3.6 SWD接口电路设计
    3.7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7.1 电源模式
        3.7.2 电源电路的设计
    3.8 时钟电路设计
    3.9 本章小结
4 数据记录仪的软件设计
    4.1 开发工具介绍
    4.2 构件化设计
        4.2.1 构件设计的思想
        4.2.2 构件设计的原则
    4.3 软件设计的总体流程
    4.4 传感器模块软件设计
        4.4.1 AIS2120SX传感器软件设计
        4.4.2 SMI540 传感器的软件设计
        4.4.3 SMA660 传感器的软件设计
        4.4.4 SPI协议及数据读取
    4.5 FlexCAN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4.5.1 FlexCAN模块的结构
        4.5.2 CAN总线通信协议
        4.5.3 FlexCAN初始化
        4.5.4 FlexCAN总线的发送程序
        4.5.5 FlexCAN总线的接收程序
        4.5.6 FlexCAN总线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4.6 Flash存储器的软件设计
        4.6.1 Flash存储器概述
        4.6.2 Flash存储器的结构及功能
        4.6.3 Flash初始化
        4.6.4 Flash命令
        4.6.5 Flash擦除程序
        4.6.6 碰撞数据存储
    4.7 本章小结
5 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CAN通信模块测试
        5.1.1 物理层测试
        5.1.2 数据链路层测试
    5.2 存储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车载感知系统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行车记录仪
        1.2.2 交通信号灯识别
        1.2.3 行人检测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及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性能需求
        2.1.3 需求分析
    2.2 系统设计
        2.2.1 硬件结构设计
        2.2.2 关键硬件选型
        2.2.3 数据板卡软件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键算法研究
    3.1 目标检测算法
        3.1.1 传统机器学习目标检测方法
        3.1.2 基于候选区域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
        3.1.3 基于一体化卷积网络的目标检测
    3.2 基于YOLOv3的目标检测
        3.2.1 YOLOv3网络基本结构
        3.2.2 改进目标检测算法设计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系统具体实现
    4.1 硬件设计
        4.1.1 电源设计
        4.1.2 接口设计
        4.1.3 位置传感器电路设计
        4.1.4 MCU电路设计
        4.1.5 硬件电路板
    4.2 MCU软件实现
    4.3 数据板卡软件实现
        4.3.1 Linux操作系统移植
        4.3.2 行人闯红灯判断
        4.3.3 可视化界面程序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验证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算法验证实验
        5.1.1 实验环境
        5.1.2 数据集
        5.1.3 实验流程
        5.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功能验证
        5.2.1 硬件电气特性验证
        5.2.2 传感器数据验证
        5.2.3 目标检测验证
        5.2.4 上传数据验证
    5.3 性能验证
        5.3.1 实时性及正确性验证
        5.3.2 休眠模式低功耗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基于行车记录仪功能的北斗导航娱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系统的整体设计
    2.1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2 系统各个组成的分系统
        2.2.1 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部分
        2.2.2 行车记录仪部分
    2.3 各分系统的模块的选择
        2.3.1 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部分
        2.3.2 行车记录仪部分
    2.4 本章小结
3 北斗导航语音娱乐系统部分硬件设计
    3.1 系统主要部分硬件框图
    3.2 系统主要的芯片的选择和介绍
        3.2.1 无线收音机模块
        3.2.2 DSP音频处理器
        3.2.3 主控MCU
        3.2.4 蓝牙模块
    3.3 电源部分设计以及对应的车身信号的检测电路设计
        3.3.1 车身电源BATT保护电路
        3.3.2 车身信号ACC、IGN检测电路
        3.3.3 倒车检测电路
        3.3.4 驻车信号PARK
        3.3.5 驻车信号PARK检测
        3.3.6 速度脉冲信号SPEED的检测
    3.4 单片机部分设计
        3.4.1 MCU电源管理以及系统的优先级设定
        3.4.2 数据交互
    3.5 嵌入式最小系统部分设计
        3.5.1 ARM部分的性能指标
        3.5.2 ARM部分软件设计
    3.6 存储部分设计
    3.7 北斗导航模块设计
    3.8 测试部分设计
        3.8.1 测试指标与方法
        3.8.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9 关键电路的设计
        3.9.1 关键的软件检测流程
    3.10 本章小结
4 行车记录仪部分设计
    4.1 系统说明
        4.1.1 主要功能说明
        4.1.2 紧急录像功能说明
        4.1.3 其他辅助功能的说明
    4.2 系统硬件框图及对应的配套的技术
        4.2.1 系统的各功能单元
        4.2.2 对应系统的基本框架图
    4.3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4.4 复位设计
    4.5 嵌入式最小系统部分设计
        4.5.1 CPU控制器
        4.5.2 DDR模块
        4.5.3 NandFlash存储模块
        4.5.4 电源上电时序
        4.5.5 电源下电时序
    4.6 图像采集部分设计
    4.7 软件框图设计
        4.7.1 系统初始化
        4.7.2 录像模块
        4.7.3 抓图&事件录像模块
        4.7.4 紧急录像
        4.7.5 参数设置
        4.7.6 存储卡管理
    4.8 系统细节设计
        4.8.1 系统热设计
        4.8.2 系统EMC, EMS设计
    4.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的硬件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生理基础
    2.1 视网膜基本结构
    2.2 视网膜垂直通路
        2.2.1 光感受器
        2.2.2 双极细胞
        2.2.3 神经节细胞
    2.3 视网膜水平通路
        2.3.1 水平细胞
        2.3.2 无长突细胞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的ARM实现
    3.1 ARM实现系统总体方案
        3.1.1 Jetson-TX2 的简单介绍
        3.1.2 Video For Linux2 框架
    3.2 生物视觉计算模型
        3.2.1 算法分析
        3.2.2 算法仿真
    3.3 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的Jetson-TX2 实现
        3.3.1 摄像头输入图像格式选择
        3.3.2 Jetson-TX2 视频图像处理开发流程
        3.3.3 系统实现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的FPGA实现
    4.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2 视频输入模块
        4.2.1 OV5640 摄像头模组
        4.2.2 OV5640与FPGA进行通信
    4.3 像素整合模块
    4.4 视频缓存模块
    4.5 视频图像格式转换模块
        4.5.1 YUV图像格式与RGB格式
        4.5.2 YUV422转RGB888
    4.6 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的FPGA实现
        4.6.1 水平细胞处理
        4.6.2 归一化处理
        4.6.3 双极细胞处理
        4.6.4 中值滤波模块
    4.7 视频输出模块
        4.7.1 VGA简介
        4.7.2 VGA显示模块
    4.8 系统实现结果与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基于OV4689的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车载成像系统的研究价值和研究背景
    1.2 车载行车记录仪的发展
    1.3 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形式
2 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概述
    2.1 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组成
        2.1.1 摄像头工作原理
        2.1.2 摄像头系统构成
    2.2 图像传感器
        2.2.1 CMOS图像传感器
        2.2.2 CMOS图像传感器与CCD图像传感器的差异
        2.2.3 OV4689的介绍和关键参数说明
    2.3 鱼眼镜头的设计
        2.3.1 鱼眼镜头的参数及初始结构
        2.3.2 鱼眼镜头的镜头像差校正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电路原理图设计
        3.1.1 图像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1.2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1.3 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3.1.4 静电保护与地的处理
    3.2 系统的PCB板设计
        3.2.1 PCB布局
        3.2.2 PCB布线
    3.3 FPC屏蔽设计
        3.3.1 技术难度及要点
        3.3.2 设计过程及创新
    3.4 EMC设计
        3.4.1 串扰
        3.4.2 传输线路
        3.4.3 接地
        3.4.4 环路
        3.4.5 阻抗匹配
4 成像系统的图像处理与调试
    4.1 调试环境硬件实现
    4.2 成像系统的成像配置及中心标定
        4.2.1 图像成像调试
        4.2.2 摄像头中心标定
    4.3 畸变校正算法
5 成像系统性能测试
    5.1 成像质量测评
        5.1.1 CMOS感光测试
        5.1.2 成像质量测试
        5.1.3 成像质量评价
    5.2 EMC测试
        5.2.1 EMC测试过程
        5.2.2 EMC测试结果分析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9)一种基于ARM-A53的嵌入式新型行车记录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方案设计
2 图像识别方案
3 Open CV库的移植与运动目标检测
4 无线自组网方案
5 其他
6 结语

(10)基于ARM的智能行车记录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研究目的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
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软硬件框架设计
        2.2.1 硬件框架设计
        2.2.2 软件框架设计
    2.3 通信方式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硬件设计
    3.1 控制器主电路
    3.2 电源电路
        3.2.1 AMS1086电源芯片
        3.2.2 RT9011-MGPJ6电源芯片
    3.3 时钟与电源监控电路
    3.4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3.4.1 SDRAM存储电路设计
        3.4.2 SLC NAND Flash硬件电路设计
        3.4.3 SD模块电路设计
    3.5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5.1 USB电路设计
        3.5.2 DM9000A以太网通信电路设计
    3.6 重力传感器电路
    3.7 摄像采集电路设计
    3.8 触摸屏电路接口设计
    3.9 GPS模块
    3.10 本章小结
4 软件设计
    4.1 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4.1.1 windows与linux共享文件设置
        4.1.2 交叉编译工具安装
        4.1.3 调试工具安装配置
        4.1.4 TFTP与NFS服务器配置
    4.2 S5PV210启动流程
    4.3 移植U-Boot
        4.3.1 U-Boot分析
        4.3.2 移植过程
    4.4 移植Linux内核
        4.4.1 内核编译过程
        4.4.2 内核基本配置
        4.4.3 调试和烧写内核
    4.5 根文件系统
        4.5.1 根文件系统目录结构
        4.5.2 制作根文件系统
        4.5.3 网络挂载及固化根文件系统
    4.6 WiFi功能实现
    4.7 GPS模块功能实现
    4.8 摄像功能实现
        4.8.1 SCCB总线协议
        4.8.2 摄像头程序
    4.9 本章小结
5 智能行车记录仪客户端功能设计
    5.1 系统功能设计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导航功能
        5.2.2 文件管理
        5.2.3 图片查看和视频播放功能
        5.2.4 音乐播放器
        5.2.5 天气情况
        5.2.6 个人中心
        5.2.7 云端数据存储
        5.2.8 视频传输功能
        5.2.9 其他功能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基于ARM的新型行车记录仪(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retex-A53和Qt的智能车载系统设计[J]. 陈岳煜,师文庆. 机电工程技术, 2020(11)
  • [2]一种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的实践与研究[J]. 李志宇,胡莉燕. 电子世界, 2020(18)
  • [3]基于S32K144的事故数据记录仪的研究与设计[D]. 张云云. 中北大学, 2020(09)
  • [4]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车载感知系统设计实现[D]. 冉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行车记录仪功能的北斗导航娱乐系统[D]. 王俊杰. 扬州大学, 2019(06)
  • [6]生物视觉计算模型的硬件实现技术研究[D]. 蒋平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高铁传感器系统数据安全传输协议[J]. 左黎明,陈兰兰,周庆.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8(10)
  • [8]基于OV4689的行车记录仪成像系统研究[D]. 邵杰敏.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9]一种基于ARM-A53的嵌入式新型行车记录仪的设计[J]. 张修军,肖宇,张诗艺.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7(11)
  • [10]基于ARM的智能行车记录仪的研制[D]. 刘宽. 安徽理工大学, 2017(08)

标签:;  ;  ;  ;  

基于ARM的新型行车记录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