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疼痛的影响论文_樊瑞清

樊瑞清

呼市妇幼保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就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疼痛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重点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子宫肌瘤介入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及布氏舒适评分法(BCS)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者舒适度进行评估,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NRS及BC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过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可以使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舒适度提高,效果显著。

【关键词】子宫肌瘤;栓塞;疼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84-01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盆腔良性肿瘤,发生率约占女性良性肿瘤的5178%,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1]。本文将对比观察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以期为今后护理实践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纳入对象80例,为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均经临床MRI、B超及病史诊断确诊,无手术禁忌症,年龄28~54岁,平均(405±228)岁,均为经产妇,其中肌瘤直径<5cm 41例,≥5cm 39例;多发性26例,单发性54例;主要位于黏膜下18例,肌壁间30例,浆膜下12例。以上病例排除严重心脑肝肾功能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全部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以上80例局麻下,采用Seldinger’s技术右股动脉或双侧股动脉穿刺途径,将4F或5F导管选择插入对侧子宫动脉造影后,在透视下分别给予500~700μm微粒球栓塞剂至血流减缓,无反流,术毕退出导管,术后常规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就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

1221术前指导:排除恐惧有利于减轻疼痛,护士应在术前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术中配合和术后发生疼痛的原理,让患者有所了解疼痛是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对疼痛感受性的积极应对。

1222术后心理支持:积极进行术后疼痛评估,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听取患者主诉,确认患者痛苦程度,并准确向主管医师反馈。允许并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3],利用发泄来减轻疼痛;尽量多陪护患者,积极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技巧,利用安慰性语言及治疗性触摸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减少担忧,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1223身体放松疗法:教会患者如何进行放松训练,以减轻患者对疼痛的自我体验,可采用视觉、听觉分散法或自我暗示来放松情绪,如看电视、读小说、听音乐、听广播等,避免持续沉浸在疼痛的感受中;指导患者选择某些特殊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疼痛反应,如两眼微闭,腹式呼吸,进入冥想,去想象一些令人欢愉的场景以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提高患者的痛阈。

1224物理止痛法:根据子宫平滑肌对物理作用敏感的特点,给予患者下腹部适度按摩、热敷,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促进致痛物质的吸收。按照不同的手术时间允许术后及早给予舒适利于缓解疼痛的不同体位,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促使胃肠道早期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

13效果评价:术后疼痛评估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3]:0度:无痛;Ⅰ度:轻痛或间歇痛;Ⅱ度:持续痛并影响睡眠;Ⅲ度:持续剧痛,无法忍受。评价工具采用疼痛评定采用数字分级法(NRS,0~10分)数字范围为0分~10分,0代表无痛,10表示剧痛,数字1~9表示疼痛的严重程度逐渐提高。临床评分以0分~2分为0度,2分~4分为Ⅰ度,4~6分为Ⅱ度,≥7分为Ⅲ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在NRS及BC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舒适程度比较(χ±s)

3讨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通过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栓塞微粒,阻断肌瘤血供,使肌瘤缺血变性、吸收、肌瘤瘤体萎缩,从而消除一系列临床症状[3],达到治疗目的。介入栓塞术后下腹部往往出现持续性,近似于宫缩样痉挛性疼痛,发生时间为术后即时至术后10d之间,其原因主要是与肌瘤缺血、水肿有关,因缺氧、充血、水肿,导致子宫组织细胞内外流的K+、组胺等刺激痛觉,加之推注造影剂和栓塞剂进一步牵拉增加了子宫张力,加之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等导致疼痛,其疼痛的强度和时间与神经分布及传导有关。据统计[4],本组子宫肌瘤栓塞术后患者80例,疼痛多出现在术后72h内。其中单发肌瘤患者较多发肌瘤疼痛程度稍低,瘤体大者疼痛高于高于瘤体小者。显示护理干预达到了消除或缓解疼痛的目的,其临床意义不仅在于消除患者躯体疼痛本身,更重要的是患者在疼痛感受降低后,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减轻,休息睡眠、食欲、精神状态等均得到改善,舒适度提高,加快了神经功能及全身免疫系统的恢复,为身体的全面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锦秋,张薇.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0,14(7):544546

[2]李冰,白玉州.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21(12):12811283

[3]王贺兵.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9,35(7):389

[4]樊佑山,刘国英.多瑞吉与美菲康控制癌症疼痛的近期影响[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9,20(2):102107

论文作者:樊瑞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疼痛的影响论文_樊瑞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