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许立梅

初中生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许立梅

许立梅 甘肃省永登县中堡镇初级中学 730301

摘 要:学习焦虑是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表现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本文选取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并因时、因地、因情境地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以此来判断引起学生焦虑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的心理。

关键词:初中生 学习焦虑 研究 

一、学习焦虑的表现 

对学习课堂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常见的三个焦虑表现有:交际畏惧,负评价恐惧和考试焦虑。交际畏惧指的是个人对于他人的真实或者预期交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心理。典型交际畏惧的行为模式是交际回避或者退缩。负评价恐惧是指对他人的评价有畏惧感,对负评价产生沮丧心理及担心他人会对自己做出负评价的预期心理,它会挫伤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比较明显的焦虑,导致迟疑退缩的行为。考试焦虑是带着恐惧心理来看待考察过程中成效不充分的倾向,即学生担心考不好。考试焦虑对考试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学习焦虑的成因

1.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是导致学习者焦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态度温和、语言生动幽默、教学过程轻松活泼,那么学生就不大会感觉紧张焦虑。相反,如果教师过于严肃,没有笑容,学生出错时便加以斥责,甚至讽刺挖苦,那么学生就难免会产生焦虑和学习心理障碍,从而压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待问题的正确性的态度方面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关于新课程改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国上下正掀起一股课改热潮,这种改革的大方向是好的,但实践出真知,每一种改革都少不了实践,脱离不了实践的检验。尤其是现在的各种实验教材,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由于教材本身的原因,增加了造成教师在驾驭教材中的难度,肯定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也就可能对学生学习焦虑产生影响。

2.学生自身的因素

(1)我今年担任的是七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及了解,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小升初不适应症,使学生产生学习焦虑。因此,作为七年级老师,时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这种不适症进行诊断,帮助学生认识初中学习节奏特点,避免或减少学习焦虑。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掌握或者不会根据需要灵活机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产生学习焦虑。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帮助他们经常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协助他们反思学习和考试中的得失,不断提出改进策略,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

(1)来自家庭的压力。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等亲人都将自己的希望和关注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对孩子抱有极大的希望。一旦孩子的学习不理想,家长就会在言语之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紧张、担忧、焦虑的情绪。家长、亲朋好友的焦虑情绪通过各种载体传递给学生,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焦虑情绪。此外,还有些家长喜欢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往往只看到别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时刻责备孩子,促使孩子生活在一种提心吊胆的学习氛围之中。

(2)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是每位中学生的迫切愿望。家长和老师时时为他们敲响优胜劣汰的警钟,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初中生对学习的敏感性加强,焦虑程度偏高。其次,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早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突出表现在学习要求过高、作业量过大、考试过于频繁。频繁的练习和考试不仅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且逐步产生了恐惧心理。

三、学习焦虑的研究对策 

1.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舒适、无压迫感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焦虑感。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的原则;改变简单、生硬、不耐烦的态度,给学生提供合作性的课堂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坚持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得到肯定,走向成功,获得幸福感。 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自信心。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耐挫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通过集体活动和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有意地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任何细微的进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变化,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消除焦虑和抵触情绪,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都会遭到重重阻力,要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地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总之,采用何种办法来缓解学习过度焦虑心理,还得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家长和老师要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调整好学生的焦虑情绪,使学生的过度焦虑转化为适度焦虑,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效,又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许立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初中生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许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