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锁超市管理的思考_连锁经营论文

关于连锁超市管理的思考_连锁经营论文

关于对超市连锁经营管理的思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经营论文,超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流通领域也日益发生变化,国际上各种通行的经营形式也相继被引进。其中,超市连锁经营便是一种新兴而又发展迅速的经营形式,已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关注。本文仅就当前超市连锁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超市连锁经营管理的特点

(一)从企业看:

1.联合性。所谓连锁就是若干家超市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国际上小型标准化连锁店少则由数十家组成,多则由成千上万家分店组成。这种联合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优势就是实现了规模经营。超市采用连锁形式,就可以集生产、采购、加工、仓储、零售于一身,实现大量生产与大量销售的结合,从而使规模经营带来规模效益。

2.统一性。超市连锁店大都实行集中管理与标准化经营。组织机构的设置往往由总部和店铺构成,总部作为管理中心往往对行使销售职能的店铺实行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总部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承担着为整个连锁店系统统一组织采购、加工、保管、配送商品的职能。同时,统一性还表现在统一标识,即在店微、内部装潢、外部装修、标牌色彩、广告宣传用语都是统一的;统一价格,即超市中的各类商品销售价格统一确定;统一核算,即各店铺以内部报表方式向总部报帐,店铺的经营成果、成本费用、资金的筹措、周转与使用均由总部核算与控制。

3.齐全性。超市连锁以上两个特点使得其经营范围极大,而且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度高的商品成为连锁店的主营方向。国外往往把超市的经营指导思想概括为顾客可以一次购齐所需的生活用品(oncstop shopping)就是这种特点的体现。例如上海的华联超市店就将超市的“超”字解释为“全”,该店经营品种齐全,大到冰箱、彩电,小到瓶塞、缝衣针等日用小商品,共计19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

(二)从顾客方面看:

1.直观性。超市采取的是一种开架自选销售方式,使商品与顾客贴近。这种商品陈列的直观性极易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可避免人际磨擦,从而达到减少营业人员,降低流通成本,节约购买时间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2.灵活性。超市连锁店的商品种类繁多,往往同一种商品也有多种品牌供顾客选用。同时,连锁店还附带有系列特色服务项目。如出售图书、杂志、音像制品、代售日报、邮票,开设专业医药品专柜,代收公用事业费,免费供顾客使用雨衣、雨伞、打气筒、微波炉等等,从而使网点密布的各连锁店都能吸引到很多的顾客,使居住在周围的消费者出门购物极为方便。

二、超市连锁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超市连锁店在经营管理中有着以上突出的特点,才使得这种经营形式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就目前我国超市连锁店的经营管理状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观念落后,对超市连锁经营方式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

超市连锁经营方式的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在于它所形成的完备的流通体系环节,通过足以与专业批发相比的采购组织和众多分散的零售商,最终实现其它商业经营形式无法比拟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于这种方式的出现,使包装、称重、记价等商业劳动可以在工厂或商店中预先完成,将这部份劳动物化于商品之中,实现了商业劳动与顾客购买活动的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这两方面的本质表现被世人称为流通革命的两大标志。在我国目前的超市连锁经营中,能很好地体现这两方面本质的超市连锁店却并不多,大多数还未实现规模经营。一是分店少,大型的连锁店不过具有分店十几家、二十几家;二是店铺分布面过窄,大多数店铺群是由上下级隶属单位组成,多数都是分布在同行、同一区县、或同一城市,很少有跨地区,跨省市和跨行业的,至于全国性的就更少了。所以,许多连锁店因失去规模进货的优势,也就失去了低成本优势,最终失去了销售价格优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进销合一的经营观念根深蒂固,往往与市场经济的“大量生产、大量流通、从而实现大量消费”的观念不相适应,许多人还无法接受超市连锁高度集中管理,进销分离,实行标准化经营的做法,甚至认为收回各分店的采购权是侵犯企业的自主权。

(二)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多数超市连锁店规范化程度还不高,虽然店名、店貌、店徽等已经统一,但各加盟店的进销业务仍然是独立开展,并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配送中心和渠道。即便有些超市连锁店建起了配送中心,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统一配送率较低,多数企业在60—70%之间;还未达到经济配送规模,平均每辆车只承担2至3个店铺的送货,有的只能保证一辆车一个店;配送速度不够高,多数企业的配送速度较慢,平均为24—48小时送货;缺乏配送技巧;现代化程度极低,离配送自动化还有很长的距离。不仅如此,许多超市连锁店的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管理职能的分工与协作方面还极为落后,有的连锁店也根本没有建立起销售点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订货、库存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记帐系统和自动化最佳运送路线选择系统等连锁经营手段。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看,营业人员虽然达到了形象上的统一与规范,但整体素质与现代市场经营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经营管理受体制约束,无法合理布点发展。

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地区、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造成企业无法发展和规模经营。如北京希福连锁店二十个分店全部“驻扎”在一个区内。各部门、各地区均按照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自行规划,兴办连锁店,使得“条块”分割,形成连锁网点发展“跨行业难”、“跨地区难”,最终导致在原有的同一行政隶属关系内封闭经营和发展。

三、对解决以上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一)加快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必须让管理人员了解到,超市连锁经营形式是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而出现的一种先进的经营形式,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无法实现企业效益的。为了更新观念,发挥出超市连锁经营的优势,必须努力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一方面要加强在职职工包括管理人员的岗位技能考核与培训,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用先进合理的制度促进经营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行业会员组织,充分发挥中介作用。

随着超市连锁这种经营形式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成立这方面的全国性的行业会员组织势在必行。象上海,已有自己的自选商场协会。行业会员组织具有服务、沟通、协调、监督、规划、研究和公证功能,可在增强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行业基本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制订我国超市连锁企业的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经济立法等方面建议、向会员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与发展动态、举办各种超市连锁管理与技术交流和研讨会、举办各种职业培训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建立健全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

上海最有影响的联华超市连锁公司经理曾表示,要在今后几年之内,使该企业的网点分布全国并发展到国外。可以说,如果我们不从法律和政策上规范和调整其经营管理环境,那么,象联华企业家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应尽快建立保护商业连锁经营利益的法律法规,要用法律阻止地方保护主义对商业连锁经营发展的制约,使这种经营不受地域、行业、部门的限制。要尽快建立起支持商业连锁经营的政策系列,诸如发展现代化的网点政策、资金政策和税收政策。

标签:;  ;  ;  

关于连锁超市管理的思考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