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宏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乡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城市工业化、人口城市化的关键在农村。农民收入能否保持较快增长,关系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因此,可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乡镇企业的特征
乡镇企业指由乡(镇)、村(街)、组、联户、个体兴办的包括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饮食服务企业及其它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它是分布在我国广大农村,主要由农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商品流通以及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它是一个独特的经济类别,它脱胎于农村,和农业保持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经济联系;乡镇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是由农民转移而来,管理人员主要也是来自乡村里的农民。乡镇企业同时又处于许多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它不同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基层单位。
第一,从所有制结构看,具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特征。乡镇企业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的所有制结构。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构成中,乡村集体企业占67%,其他经济成份占33%。从发展趋势看,其它经济成份发展较快,各种经济成份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较为明显。
第二,从经济内容看,具有农村经济的特征。乡镇企业根植于农村而脱胎于农业,和农业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它靠农村的原始积累启动、产生;发展、壮大后又支持了农业的发展。现在,它对农业的支持已从单纯的资金补农向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转变,逐步与农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以农产品的加工、运销、贮藏等乡镇企业为龙头,组成“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集团和“公司+农户”型贸工农综合体,使农民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系。这种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使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有利于农业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好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使乡镇企业与农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第三,从产业结构看,具有综合经济的特征。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的五大部门和工业的各个行业,在乡(镇)、村或一些大的企业一般又都进行跨行业、跨产业的综合经营,有的已成为举足轻重之势,如原煤占45%,水泥占80%,中小农具占59%。乡镇企业还创造和发展了一大批各类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商品市场,使生产和流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
第四,从经济部门的联系看,具有边缘经济和交叉经济的特征。乡镇企业既是农村经济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又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工农联盟的桥梁,还是各个行业的一部分。特别是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互为依托、互为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使国有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优势与乡镇企业的机制、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构成了我国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较为合理的企业结构。目前乡镇工业为国有工业的配套率在40%以上,乡镇工业与国有工业之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五,从经营机制看,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乡镇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20年前,乡镇企业发育成长处于农村自然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的时候,农民靠商品经济历史性冲动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内在要求的合力,冲破了自然经济,领先一步跨入了市场经济,并逐步形成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机制。所以,乡镇企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完善,乡镇企业也存着很大的不稳定性。
第六,从生产力布局和技术结构看,具有小型、分散的特征。乡镇企业大多数设备较为简陋,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较为原始和落后,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经济布局地区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规模效益差,改造任务繁重。
第七,从经营动机看,具有自发性的特征。由于乡镇企业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利益导向重,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虽然活力大,生命力强,但容易产生投资冲动和短期经济行为,存在着盲目性。
二、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决定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已达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8600亿元,1990年到1994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净增5743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新增部分的90%,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1994年,乡镇企业从业职工达到1.2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6%。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9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来自乡镇企业。1994年平均每个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为33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元的27%。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乡镇企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具等生产资料,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运输、供销等服务,直接支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仅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564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乡镇企业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为农村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乡镇企业已成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在世界先进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史长河中,各国有其不同的模式。我国建国49年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60%以上。但严峻的现实是全国还有大量的劳动力集中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衡量工业化的标志包括工业的产值比重、工业劳动力的比重、劳动生产率、国民收入的构成等,我国离实现工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国的国情又决定了不能用使农民破产的办法、向外掠夺的办法来实现工业化,据国家劳动部门测算,国家安排一个劳动力需要投资2万多元,现在两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投资4万多亿元,相当于国家10多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显然,这也是不可能办到的;如果将这些剩余劳动力和他们的家属向城市转移,则会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造成住房、交通、生活供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一连串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只能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离土不离乡,就业不进城”的道路。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已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乡镇工业实现总产值3233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同时,一大批新型农村小城镇伴随乡镇企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截止目前,全国已有小城镇5万多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的小城镇已达5467个。
乡镇企业同城市工业之间联合与互补作用的实践,证明了实行城乡一体,工农一体,工贸一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道路。
(三)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归根到底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乡镇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一个新的迅速扩大的增长点,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富裕了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1995年,乡镇企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500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按可比价格计算),1995年上缴国家税金为15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31%。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县(市)、乡(镇)财政收入的70%至80%左右来自乡镇企业。1995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达399.7亿美元,出口交货值为3398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3强,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仅1990至1995年,乡镇企业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资金就达91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乡镇企业把现代工业文明注入广大农村,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二、三产业大军,使传统农民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提高了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成为稳定农村、稳定社会、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坚实经济基础。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来看,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大事。在前10年经济翻番和实现“八五”期间各项经济指标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乡镇企业需要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
三、乡镇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企业的历史与现状
建国49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早在50年代乡镇企业就开始萌芽,50年代至70年代曾有一定的发展,当时称为“社队企业”,但那时由于指导思想的“左”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随便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棍子任意打,结果使这一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终于又把亿万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了,乡镇企业终于异军突起了。尽管这20年中,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曾经历艰难曲折,但由于其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因而还是靠着其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发展壮大起来了。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乡镇工业产值平均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发展,上缴国家税金和企业利润也以平均每年25.7%和33.3%的速度增长。乡镇企业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提升,在我国农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越来越深远。1996年全国对乡镇企业排序后发现,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利税达到300万元的乡镇企业已达1万多家。发展势头强劲的乡镇企业一年内提供了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净增量的40%以上、税收净增量的一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出口商品总额的45%。乡镇企业在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效益、速度、贡献基本保持同步发展,实现了高速、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乡镇企业总体实力迅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并出现了以下发展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过程。1983年至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每年都在30%以上,最高的1983年达68%。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1989年至1990年增长速度回落,按可比口径计算的总产值1989年比1988年增长14.4%,是80年代增长速度较低的年份,比增长速度最高的1983年低53.6个百分点。1990年的增长速度又进一步下降到13.9%。1991年增长速度开始回升,为18%,其中工业为20%。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从9518亿元增加到42588亿元,5年增加了33070亿元,出现了又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近年来乡镇企业逐步走上了生产持续发展,效益稳定增长的新阶段。
第二,企业的规模由“小、土、低”逐步向“高、大、外”转变。乡镇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方式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在全国已占有相当的数量,到1994年全国乡镇出口企业达13万家,已有321家乡镇企业得到进出口经营权;乡镇三资企业达2.94万家,利用外资156.85亿美元;到境外办企业886家,投资总额25.64亿美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引进了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带动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经济增长的质量逐步提高,企业内部改革走向深入。乡镇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由粗放型的、数量上的增长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仅“八五”期间,我国约有60%左右的专利技术被乡镇企业购买使用,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对产值贡献率达50%,比1990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继续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乡村集体企业完成了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1996年第二季度有关部门抽查表明,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达到75%,涌现出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1995年,乡镇企业产销率为92.6%,实现利润总额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30.9%,乡镇企业资产利税率达到20%。
乡镇企业的改革已由内部制度改革向产权制度改革深层次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已有20多万家乡村集体企业通过试点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有效地明晰产权,迅速聚集和优化配置了生产要素,理顺了政企关系,完善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联合越来越普遍,并以资产为纽带向集团化发展。1995年全国性的企业集团已达200多家,省、地级企业集团大批涌现,较好地发挥了龙头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的优势,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企业承包、租赁、拍卖、破产等项改革措施配套进行,盘活了存量资产,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第四,工业小区开始形成,东西合作得到重视。依托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相对集中地发展乡镇企业的格局开始形成,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分散的状况。目前全国已建或在建各类乡镇工业小区4万多个,给乡镇企业带来了聚集效应,尤其是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1995年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达14%,第三产业职工所占比重达19.5%。为了尽快缩短东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东西合作工程普遍得到重视。目前,农业部已经批准建立了12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小区”,中西部省区积极选择项目和工业小区,与东部地区结对子,搞联合。不同地区间乡镇企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不仅推动了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提高。1994年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增长速度比东部地区高出20个百分点。
第五,从“秘密武器”变为“王牌武器”。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低速徘徊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被国际经济界称为“奇迹”。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推动者,被称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1981年至1993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以每年33.6%的速度增长,乡镇工业产值以每年33.4%的速度发展,上缴国家税金的年增长幅度为33.2%,近七、八年间乡镇企业出口商品交货额以57%以上的速度增长。“七五”以来乡镇企业每年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提高了2至5个百分点,正是乡镇企业的加速发展和逐年壮大,给我国经济注入了快速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实力。一些经济专家指出,如今乡镇企业也不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而是名副其实的“王牌武器”。目前乡镇企业已迅速向房地产、金融、信息、旅游、外贸、能源、交通等领域拓展,已有数十家乡镇企业在全国各个行业的经济实力排行榜上进入前100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乡镇企业将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将是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保证。
了解乡镇企业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乡镇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协调城乡工农关系,加快农业发展和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在我们正确总结和评价乡镇企业的战略地位和深远影响,肯定乡镇企业的巨大成就时,也不能回避和忽视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1.从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趋势看,各地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仍很明显。这个不平衡性与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本一致。从整体上说,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并且这种差距仍在扩大。从乡镇企业的发展来看,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基础的差距。到1995年底,东部乡村集体企业自有资金总量达到4016亿元,相当于中部的341倍,是西部的17.77倍;东部户均自有资金为55.78万元,中部为14.5万元,西部为20.55万元,东部比中、西部分别多出41.28万元和35.23万元;东、中、西部1995年银行贷款余额分别为2099亿元、799亿元和160亿元,东部贷款规模比中、西部分别高出1300亿元和1939亿元;企业户均贷款规模,东部为29.15万元,中部为9.86万元,西部为14.55万元;东部1995年底企业户均固定资产拥有量为64.42万元,分别相当于中、西部的3.14倍和2.25倍。东、中、西部在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规模和固定资产拥有量这三方面的差距,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差距。
二是发展速度的差距。尽管中西部乡镇企业从纵向看,企业户数、人数、规模、效益同历史上比,增长幅度高于东部,但从横向比整体规模速度差距依然很大。以企业资产总量为例,1995年东、中、西部资产总量较上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3.6%、41.07%和43.61%,表面上看,中部和西部均比东部快,但是,由于东部企业整体基础分别是中、西部的3.43倍和17.37倍,所以,东部每增1个百分点,其绝对值就是111.5亿元,中部和西部每增1个百分点,分别是32.5亿元和6.4亿元。按西部1995年度资产总量实际增幅高于东部15个百分点来计算,西部增加64.8亿元,仅为东部增加1个百分点的58.1%。用东西部1994年资产净增量与全国1994年底资产总量来计算增长速度,东部地区增长速度为25.3%,西部仅有1.89%。
三是效益的差距。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东部与中西部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东部向社会提供财富和服务的总量高于中西部。1995年底,东部乡村两级企业创造总产值(现价)为2.2万亿元,中部为7560亿元,西部仅863亿元,东部比中西部合计还高1.38亿元。东部产值相当于中西部产值的2.64倍。其中,东部向社会提供工业产品总量119.9万亿元,为中部的3.5倍和西部的34.7倍。
2.从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乡镇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一是资金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乡镇企业贷款在全国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1995年仅为8.5%,1996年还在继续下降,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一些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发挥。二是增本减利因素增加。近年来,乡镇企业贷款利率提高,原材料、能源及运输价格大幅度上涨,各种社会负担有增无减,使许多企业难以承受,加之新税制的推行,更使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了困境之中。三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使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范围、领域扩大,竞争对手更多更强。同时,许多被人们看作是乡镇企业的优惠条件和发展优势已经弱化,而一些制约因素和自身弱点已经初步显露出来。当乡镇企业处于发展初期,国家对它的发展采取扶持的态度,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优惠。但当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城市经济,特别是城市工业的时候,势必会在政策导向方面,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多种表现形式的阻力。与此相对应,乡镇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也不断恶化;不可名数的摊派,纷繁复杂的产权纠纷,难以排除的人为障碍,都将影响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3.从乡镇企业自身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乡镇企业机制需要强化、创新。在乡镇企业过去的发展中,产权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这还仅仅是个开始,许多难题和关键环节还没有突破,一些乡村企业出现机制弱化、退化现象。二是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粗放,有的还处在经验型、家庭制管理阶段,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三是产业、产品结构和企业布局不尽合理。从产业结构看,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产品结构看,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和优质品率相对较低,初级加工产品和中间产品多,最终产品和中高档产品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布局看,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向小城镇和工业小区集中,但是绝大部分仍然分散在村落,延缓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四是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据农业部统计,1996年前三个季度,乡镇企业的亏损面为7.58%,亏损企业总数超过10万家,比上年同期高出3.7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物价上涨、税赋增加、贷款利率提高、工资成本上升,同时也有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资金占用多、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产销率不高等原因。总之,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总体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从整体上说,乡镇企业是以密集的劳动投入来代替资金投入的,这是在我国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不足、劳动力大量剩余情况下的现实选择。而且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毕竟还不长,尚处于开拓阶段,还需要逐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宏观环境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乡镇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热情支持,积极帮助的态度,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