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角度理解企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角度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作用于人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之上,以物质和精神的融合为最高表现。有文化作为基础,可以看出中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和日本人,都具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从更狭义的观点看,他们都具有为人处事、特人接物的个性特征。这样的文化就体现在人们对价值标准的表现上。价值标准对经理们十分重要,因为价值观是任何人,特别是管理者说话和办事的本质特征,是人类行为的中心,实际行动的反映。具有深刻文化价值意识和审美分析能力是高层经理和管理成功的关键。因此,最一般的行为就是其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否则,他们对外环境的变化和复杂性就难以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每一个社会都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观念,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如同一个小社会。从员工行为特征的共性中可以看到其文化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典型色彩。
学术界与企业界对企业文化的实质,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些专家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一种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群体意识和集合。它能促进企业整体员工的精神发展,以至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和无形资产,驱动企业生产经营的成功;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的凝聚与总和,是企业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从而构成企业群体共同的行为准则,使企业员工朝着共同目标努力;还有的专家学者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一种经济文化,认为企业文化反映企业在经济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群体经济文化观念,应从群体对经济利益的认识程度上看文化观念、目的作用、价值习惯等,经济文化下如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消费文化等一样同行并存。但在企业界与理论界多数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系统,它构成企业特色,使之区别于其它企业。企业群体中一般或典型的行为方式和生产经营风格即为该群体企业文化的表现。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能够渗透整个企业,唤起人们的忠实感,指明企业未来方向,产生战略实施驱动力。企业文化可把企业员工的微观行为与企业宏观分析联系起来,使规章管理与精神风范统一起来。因此,企业文化被看作一种群体共享的价值和信仰体系,一种生产经营行为和控制的标准体系。
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共有的行为哲学,期望事业做好的态度和标准。这种期望的态度、标准或哲学把一个组织中的全体人员组织在一起,使群体中的每个人产生认同感。例如青年结婚典礼仪式,在一个区域中依据同一种方式进行。青年男女无形中都沿用几乎类似的仪式举行着庆典,不同的行为总会引来许多人的议论。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经济文化、传统文化。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这是审美的基础。因为只有审美观念才是决定其它一切因素的关键和实质所在,有了高尚的价值认识,才能为企业带来优秀的精神认识、管理范式、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规则。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硬件与软件的总和。硬件指物质文明,软件指精神文明,其价值观念是文化深层内涵。因为企业文化一方面同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刺激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经营方针制定、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和行为互助等精神表现密不可分。
因此,企业文化被看作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部分。物质文化部分包括生产资料和过程、仓储运输、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员工构成、厂容厂貌、物资与资金分配等形式与风格;非物质文化包括企业方针、目标、价值认识、审美观念、信念、形象、行为标准、工作与服务态度等。从狭义上看,企业文化仅包括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等内容。通过一个企业特别与众不同的表现风格,与其它同类企业区分开来,并从思想认识、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三方面来把握企业的结构及生产、运作等企业行为。思想认识上的价值和标准是一切行为的指南,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运作维系在价值标准、模范人物、庆典仪式和信息网络的体系中,价值标准决定了模范人物的类型,庆典仪式加强和驱动企业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信息网络使企业员工相互交流沟通和传播文化,并使几种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