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研 智慧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苏州论文,工业园区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品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姑苏城外金鸡湖畔,是园区管委会投资建设的目前规模最大的全日制现代化小学.目前,学校有49个班级,132名教师,2400名学生.我们数学教研组共有29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大市学科带头人2名,园区学科带头人6名,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10名.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人生奠基”.我们认为只有以享受的心态教育,以研究的视角教学,才会过一种品质化的教育生活.只有遵循学生的情智特征,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我们的教学才能卓有成效.在此理念指引下,我们数学教研组工作的思路是——品质教研,智慧发展,力图让老师们做有追求、有思想、有品位、有幸福感的数学教师.何为品质教研?那就是教研活动要有品质,内容上要丰富,形式上要创新,方法上要科学,理论上要提升.何为智慧发展?那就是尊重教师的需要,分层式发展,找准实践中的难点,针对性突破.在平时的校本教研中,我们主要的实践与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智慧引领
1.家族式的结对模式
在教师的培养机制方面,我们采用了家族式的师徒结对模式名特优教师收骨干教师为徒,侧重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其影响;骨干教师收青年教师为徒,侧重从教学实践层面手把手对其辅导.我校这种家族式的教师培养模式先后被《上海教育科研》和《教育科研论坛》等杂志推介.这样的培养模式一方面按需辅导,让不同的老师得到不同的发展,另一方面使整个教研组的人际氛围显得非常和谐.
2.实施名师引路工程
渴望成长,年青、有激情,这是我们数学团队总的特征.为此我们想到了用名师执著的教育情怀感染老师,用名师真实的教育经历激励老师,用名师现场的课堂教学启迪老师.近三年来我校已经举行了十次“名师引路”活动.“名师引路”教学系列活动已成为我校最有魅力、最有特色、最受老师们欢迎的教研活动.如吴晨耘校长在活动中,为老师们做“我的教育观”专题讲座,还与老师们一起畅谈国际理解教育,为数学教研掀开新的视角.特级教师徐斌曾多次为老师们做精彩的教学展示,与老师们一起分享他的教学主张.
3.组织名师沙龙、笔会
在对教师的引领上,我们还多次组织名师沙龙、笔会.在名师沙龙上,舒缓的音乐轻轻流淌,浓浓的咖啡柔柔飘香,大家畅所欲言,真诚交流心灵,激情碰撞思想.整个沙龙活动,老师们体验着,反思着,收获着,点燃着内心那一份教学研究的热情与执著!在笔会中,对年青老师交上来的教学论文,从主题的确定到各个要点的阐述,甚至某个词语的推敲,我们的骨干老师都会细致入微地进行辅导.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教研方式,我们组内每位老师每学期都至少有一篇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每年数学组都有40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教育类报刊上.
4.“三代磨一课”研课方式
由于我校是一所很年轻的学校(2004年开办),新聘的年轻老师较多,学校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使每一位年轻老师渴望快速成长.为了使他们在赛课的活动中成长起来,我们想到了“三代磨一课”的研课方式.如我校刚参加工作一年的高俊老师要参加区里的优课比赛,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就会行动起来,为他制定磨课计划,在一周内初定教学预案,完成课件制作,让高俊老师自己先试上,然后数学组进行集体会诊,寻找对策.接下来,高俊的师傅、学校教导主任刘斌老师再亲自上示范课,供徒弟高俊学习.当大家在斟酌课堂细节时,刘斌的师傅——特级教师徐斌,再给徒孙亲自进行教学演示.在这样的“三代磨一课”中,充分展示了我校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快速地提升了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聚焦有效课堂
课堂是每一个老师的主阵地,关注课堂研究应该说是每个教研组都是非常重视的,我们数学教研组对课堂的研究是分阶段分层次分主题进行层层推进式研究的.从2004年到2007年的时间里,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快乐课堂”,也就是侧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从2007年到现在,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有效课堂”.追求有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减负增效的今天,聚焦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更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
1.认真学习理论
为对有效教学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学校校长室、教科室整理下发了“有效教学理论文章专辑”.在带领老师们认真学习的同时,还要求老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撰写有关对有效课堂理解的经验性文章.以低、中、高备课组为单位,发现典型做法,深入交流思考,并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整理成册供全体老师参考学习.
2.进行专题研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结构性很强的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教学方法也是有区别的.为了让老师们对教材更好的理解,增强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数学组每学期都会专门对某一主题进行专项研究.迄今为止,我们对“计算教学”“概念教学”“解决问题教学”三块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并总结了许多可操作的经验.比如说计算教学中如何处理估算,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自觉验算,如何渗透算理等等.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处理同化与顺应的关系,如何让学生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何感悟策略的价值,如何提升应用策略的意识等等.通过这种专题研究,一方面激发了老师钻研教材的欲望,同是也增强了老师们对不同类型教学内容教学的有效把握.
3.追寻无痕教育
和谐,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无痕,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在经历“快乐课堂”“有效课堂”“智慧课堂”的三层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觉得,无痕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原的追寻.为此,教学无痕已成为我们课堂追求的主旋律.“四大关注”已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特色:关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关注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深度洞察,让学生在“不露痕迹中理解”;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组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关注对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让学生在“春风化雨中提升”.
三、践行特色活动
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与特色活动相融合.我们始终做好以下几方面特色活动.
1.关注培养自学能力
关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近一年来我们数学教研一着在做的重点工作,我们已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具有我校特点的经验做法,我们以专题研究课题的形式,规范展开.首先,我们制定了我校自学能力的系列达成目标.各备课组都能围绕商讨制定后的达成目标,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与本年级组的老师齐心协力,一起展开研究、进行实践.其次,多种途径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多鼓励学生进行自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多表扬善于自学的学生,树立模范典型;多与家长联系,督促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多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学.最后,我们还继续开展以指导自学为主题的轮教课研究,每位老师都要上好这样的一节自学指导课.大家轮流展示,互听互学,共同思考如何在每日一节的数学课堂中,教给孩子一种方法,形成一种习惯,从而真正促每个孩子爱学习、会自学.
2.推进课堂特色研究
前几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对有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经历了“怎样教很重要”“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的目标追寻之后,我们又提出“为什么教比较什么还要重要”的高位目标.不断探索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有效课堂,使得每位老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去教,还要思考我为什么这样教.能够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联系起来,心中清楚每一节课上,要教什么、学什么,要怎样教、怎样学,要怎样检测学生、怎样评价和改进教学.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倡导备课组“同题异构”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通过不同老师对同一课题教学的演绎,在比较中形成教学研究上的共识.
3.提升命题研究能力
命题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必要的基本功,为此我们始终抓好命题的教研工作,一方面使命题研究常态化.各备课组按照“四加一”的模式(每学期只实行四次阶段性练习和一次期末综合性练习),安排好每一次命题人,在备课组活动中,让命题者讲解命题意图,备课组成员再集体讨论分析,认真思考命题中出现的问题,帮助理清教学思路,调整复习重点.另一方面进行命题专项比赛,命题比赛采用层层推进的研究方式,无论参赛与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既有命题者的反思,也有骨干教师的点评,还有名特优教师的总结指导.通过这样的研究方式,老师们对命题的设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4.深入研究个性作业
一年来,我们数学科学教研组不断深入开展了“个性化”作业研究,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入手,从创新的角度思考探索并设计学生喜爱的“个性化”作业.各备课组都能提前商讨制定出本学期的个性化作业形式、次数,设计意图,并收集整理好个性化作业,在我们学校的校园网站上,频频有我们各个数学备课组关于个性作业的精彩报道.
5.精心打造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但数学的理性特征决定着表现形式上的枯燥,常给人冰冷的感觉.只有创新数学活动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去应用数学、体验数学,才能真正将“冰冷的美丽”化为“火热的思考”.
(1)布置实践作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是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测量”“调查”“操作”等实践性强的活动,使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如学过《人民币的认识》后,让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进行有计划地购物.认识“毫米”单位后,让学生测量、记录大蒜的生长情况.学过《比例的应用》后,让学生测量小区楼房的高度.学完《圆的认识》后,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份圆在生活中应用的调查报告等等.
(2)开设专题研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结构性很强的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内容所体现的数学方法、思想也有区别.为此我们尝试开设了一些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对不同的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如在四年级学完“角”后,开设了“走进角的世界”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角的史料知识,再以小组为单位,对角的起源、发展、应用进行归纳整理.在五年级学完《圆的认识》后,开设“感受圆的魅力”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一说,一些形体的表面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并以对圆的周长、面积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提升.在六年级学过“转化”策略后,开设“体会策略价值”专题研究活动,对四至六年级所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回顾整理,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数学思想的提升.
(3)点击世界名题.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问题是思维的核心,而那些数学经典名题就像就数学王国里闪闪发亮的钻石,永远散发着数学的魅力.如:鸡兔同笼、余米推数、村姑洗碗、韩信点兵、丢番图的墓志铭、国王的重赏、巧分遗嘱、托尔斯泰的算术题、一笔画问题等等.我们根据题目的难易度,分散到不同年级,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点击它,尝试解决它.这样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4)引导数学反思.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一方面让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让学生把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点滴变化记录下来.这种数学日记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上课时的听课感受,可以是解题过程中的快乐体会,可以是应用数学的事件描述,也可以是对数学的奇思妙想.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数学小论文,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引导反思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5)打造数学节日.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数学的活动中来,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我们以学校的层面精心打造了学校的传统节日——数学节.我校数学节上开设的系列活动有:童心寻找身边的数学、数学小报漫画展、我是小小设计师、花样竞拍、数学小博士智力大比拼、数学大王比赛、数学家影片展、班级内互动小游戏、“走进数学家”故事大王比赛……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张张数学小报传达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一份份数学小论文凝聚了学生对数学的深思;一项项实验报告记载了学生探究的经历;一件件创意设计显示了孩子过人的才智.我们感受到学生之间精彩地互动、激烈地比拼、愉快地欣赏……
标签:数学论文; 校本教研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素养论文; 智慧课堂论文; 智慧教育论文; 命题逻辑论文;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