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仝太彬

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仝太彬

宿迁市洋河新区交通建设局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园林绿化,除了原本绿化环境的作用外,更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环境不同自然,全都是人工设施,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许多产业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就是要治理环境、减少污染,其中可持续发展方针是核心。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本文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增强绿化意识;遵循生态发展原则;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2 城市生态环境概述

生态环境所包含的对象不仅是人与自然。从大环境来看,其是指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相互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而城市生态环境指的是人与生物、非生物之间的关系,人类为了适应生活环境而建造出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极不相同。城市生态环境以人为核心,城市中的一切都是人工制造,因此会因为高流通特性而造成许多环境污染现象或者无法自助调节。因此,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比自然生态环境,需要进行调节。

3 园林绿化概述

园林绿化是一种生态调节方式,虽然也都是人工调节,但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调节整个环境。从美观角度来看,其可以塑造城市美感;从作用来看,其“调整”环境,让居民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对于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来说,园林绿化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4 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1 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园林绿化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满足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园林绿化的游憩效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分别体现在对人的行为方式、生理健康和精神状态的改善上。人与环境都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含义,园林绿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发挥园林绿化中的生态性、文化性、艺术性与科学性,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满足人对环境的综合需求。因此,园林绿化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更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工作,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4.2 保障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保障一个城市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也关系到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1]在过往城市化建设中,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动植物种类单一,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而生态绿化工作的开展,能够营造接近于自然环境的园林绿地,为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提供舒适的栖息地,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人口增长和资源的高度消费带来的城市发展困境。园林绿化在丰富物种多样性的同时,确保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更加稳定,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4.3 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

园林绿化中的绿色植物,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以此应对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和人工环境等,共同组成城市生态系统,园林绿化在发挥其生态效益的同时,有助于实现居住环境的美化,为人类营造舒适的游憩空间。另一方面,在重大火灾和地震的疏散中,城市园林也能够为人类提供逃生场所,发挥其公益性的功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园林绿化的发展,是拉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 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5.1 行业管理混乱

在园林绿化中,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破坏景观、占用绿化用地和踩压草坪灯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城市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浪费公共资源,而且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园林绿化建设的责任不明确,责任机制与奖惩机制的缺失,导致工程建设中专业性和规范性较差,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府部门没有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政策与制度,导致不法行为缺乏约束,使得园林绿化行业陷入混乱状态。

5.2 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我国园林绿化工作的起步较晚,不仅相关政策与制度匮乏,而且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较低,很多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资格,导致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受到限制。很多开发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设计与施工的盲目性,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不能够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

5.3绿化植被单一

在园林绿化中,通常为了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合理增加植被种类。但是,很多地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为了降低资金投入,通常会选择较为单一的绿化植物种类。另一方面,在植物种类的搭配上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导致绿化植物的共存出现问题。当前很多城市的绿化面积远远没有达到城市建设要求,这也使得城市经济发展始终以生态破坏为代价,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6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6.1 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对城市绿化的管理,是推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改革的关键措施。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大力宣传,积极贯彻并执行相关政策。加强城市绿化管理的法制建设,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2 做好城市的绿化保护措施

绿化管理的首要条件在于保护,要保护好城市的生态风貌、植物种类、绿地面积、名木古树等。在城市绿化的保护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应的规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3 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绿化不仅美化城市,而且意义深远。要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建设,仔细考量每一处园林的规划是否符合当地环境需求,是否有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要求。要明确生态环境、园林绿化都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建设的同时对居民生活造成麻烦,那么应当重新进行规划。另外,建造园林时,不需要华而不实的建筑,只需要简约、美观、有效便可。

6.4 遵循生态发展原则

在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应该严格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实现城市环境的改善。为了保障园林绿化的公共性,需要提升城市公共地域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满足城市居民的不同绿化需求。促进近郊区、远郊区和城区形成综合城市生态系统,发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涵养水源等功能。在过往园林绿化工作中,生态建设往往存在较强的孤立性,导致生态效益受到限制。

因此,应该在园林绿化中形成网状结构,打造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系统,有助于增强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促进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6.5 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园林绿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只有从园林绿化的设计规划、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才能够逐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尤其是在新时期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很多新技术与新工艺逐步得到应用,只有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够促使新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应该主动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转变绿化理念的同时,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在工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7 结语

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中心要点,意义重大。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通过基础设施、人为意识、法制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善,提升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成效。

参考文献:

[1]孙龙飞,贾东坡.中牟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园艺,2016(19):87-89.

[2]杨帆.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8(2):161.

论文作者:仝太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仝太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