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粮食产量论文,状况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1949~199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七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其中1989~1993年尚未能够确定为一完整周期。分析表明:(1)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长度一般为5~6年,且波幅较大;(2)引致波动的原因除了一般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政策和体制的偏差;(3)粮食产量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有着极强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4)未来几年里我国粮食产量将可能出现滑坡,最好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5年内出现,最坏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1~2年内出现。
粮食种植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由于多种原因,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频繁的波动,尤其是在粮食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的粮食产量又出现了非平稳增长的势态,这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给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中国粮食产量波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探讨粮食产量波动的内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平稳增长的对策①,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1949~1993年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状况②
(一)分析方法
描述粮食产量波动通常使用总产量指标或总产量增长率指标,但是由于它们各自的缺点,本项研究引入了“粮食总产量残差百分比”这一新指标,并作为描述粮食产量波动状况的主要手段。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确定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回归方程:Y[,t]=Q[,0]X(1+r)[t],其中t为年份,Y[,t]为t年的粮食总产量,r为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
第二步:计算t年的粮食总产量趋势值Y[,t]。
第三步:计算t年的粮食总产量残差百分比d:d=,其中Y[*][,t]为t年的粮食总产量实际值。
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导致的粮食总产量长期增长趋势,从而便利于更深入地研究波动的原因,而且可以同时用来研究古典型波动和增长型波动。其缺点是在确立回归方程时,时期的长度选定较为困难而且计算繁琐;尽管如此,这一方法仍然不失为迄今为止的一种最为有效的分析方法。
(二)波动状况
1.波动周期。根据上述方法,我们通过对1952~1984年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得出下列粮食总产量趋势增长函数:
Y[,t]=12456.84×(1+3%)[t],t[,1949]=1
依据这函数方程,我们将1949~1993年的粮食产量波动划分为8个周期:①1949~1954年,1952年波峰,1954年波谷,6年;②1955~1961年,1956年波峰,1961年波谷,7年;③1962~1968年,1966年波峰,1968年波谷,7年;④1969~1972年,1971年波峰,1972年波谷,4年;⑤1973~1977年,1975年波峰,1977年波谷,5年;⑥1978~1981年,1979年波峰,1981年波谷,4年;⑦1982~1988年,1984年波峰,1988年波谷,7年;⑧1989~1993年,1990年波峰,波谷可能属于1992年或1993年之后的某一年,尚不能最后确定。
2.波动特点。第一,周期长度比较规则。在无法确定1989~1993年是否为一完整周期的情况下,仅从1949~1988年之间的七个周期来看,最长的周期为7年,最短的周期为4年,平均周期长度5.57年,周期长度离差1.294年,波长变异系数0.232。由此可见:(1)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长度变异不很大;(2)我国粮食产量波动一般以5~6年为一个周期。
第二,扩张期稍长于收缩期。在经济周期理论中,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常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此我们将粮食产量波动的复苏、繁荣阶段合并称为扩张期,而将衰退、萧条阶段合并称为收缩期。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扩张期平均为3年,离差为0.926年,变异系数为0.309;收缩期平均为2.57年,离差为1.294年,变异系数为0.503。由此可见:(1)我国的粮食产量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滑坡,即由衰退转入萧条,从而显示出粮食产量的滑坡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2)我国的粮食产量在由复苏转向繁荣的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它同时说明两个问题,即粮食产量一旦滑坡,那么从低谷上升到一个新的增长高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而粮食产量一旦出现恢复性的增长,那么就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增长趋势,若不居安思危,繁荣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衰退。
第三,粮食波动的周期幅度大。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落差(波峰与波谷的垂直距离),最高为41.52%,平均为19.04%;但从时间序列上看,则有波幅逐渐减小的趋势,这说明政府对粮食生产调控力量的逐渐增强。
二、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一)分析方法
粮食产量是粮食生产者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成果,因此要分析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必须寻找到粮食生产者所面对的以宏观经济为背景的、从生产要素供给开始直至粮食产出过程结束为止的经济传递链条,并以这一链条为基础,分别从要素供给阶段、要素配置阶段和粮食产出阶段来探寻引致粮食产量波动原因的方法可称之为“经济传递链条分析法”。一般来说,对任一特定周期的粮食产量波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
1.要素供给阶段的影响因素
A.影响土地供给的因素。从表面上看,影响粮食生产土地供给的因素是其他生产项目或产业与粮食竞争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但其背后还存在着更为深层的因素:(1)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和比较收益;(2)区域经济布局及产业发展政策;(3)土地由粮食种植业转向其他生产项目或产业的制度约束程度;(4)新垦土地的潜力及能力。
B.影响资金供给的因素。从国家投资来说,有两方面的因素:(1)财政状况;(2)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的背后是收入再分配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的总体目标和结构性目标。就集体及企业投资而言,其主要方式即所谓的“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2)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的联系方式以及地方政府对发展农业的偏好程度;(3)乡镇企业支持农业对乡镇企业及其有关负责人可能带来的利益大小。而农户对农业投资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1)粮食的纯收入和比较收益;(2)农户的积累和储蓄水平;(3)农户的经营习惯和技术优势程度。
C.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劳动力供给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主要因素有:(1)人口增长因素;(2)城乡就业政策,特别是与之相联的户口与身份制度;(3)粮食与其他生产项目和产业的收入差异程度;(4)粮食以外的农业生产项目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状况;(4)农户的经营习惯以及年龄、技术的影响。
D.影响技术及管理供给的因素。一般而言,管理可以归属于技术范畴,即技术进步也包含着管理技术的进步。技术供给的直接影响因素是:(1)农业科研;(2)农业推广;(3)农业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其间接影响因素是:(1)农业科研及推广体制;(2)农业教育体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1)科技管理与投资体制;(2)一般教育体系及其管理体制;(3)农业中的就业与身份制度;(4)农业中的技术需求。
2.要素配置阶段的影响因素
要素配置从两方面决定粮食的最终产出:一是要素配置状况;二是劳动的有效程度。
首先,要素配置状况表现为数量比例、结合程度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粮食生产项目中的分配,其影响因素有:(1)要素供给状况,它决定了配置要素的总量、结构、质量等,并且由于通常存在的劳动力过量供给而带来了劳动力与其他要素结合程度的降低,即劳动力的边际报酬MRL0;(2)不同粮食生产项目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收益,其核算指标是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与市场价格,它影响着既定的粮食生产要素在不同粮食生产项目之间的分配。这又与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体系的合理与规范程度相联系。
其次,劳动的有效程度是决定粮食生产要素生产率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因为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情况下,能否使粮食产出最大化,除去自然因素外,最关键的就是劳动要素的利益偏好。而影响劳动有效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它又可分解为:(1)生产组织与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微观生产组织规范等;(2)流通组织制度,包括粮食价格制度、流通管理制度、粮食流通企业制度等;(3)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与保护程度,包括风险基金制度、粮食储备制度、价格补贴制度、农业信贷制度等。
3.粮食产出阶段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影响粮食生产要素供给和要素配置的因素必然同时又是影响粮食产出的因素;另一方面,在粮食产出阶段,又存在着几种特定因素的影响:(1)自然灾害因素;(2)产后损失因素。这两大因素有时具有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与投资能力之下,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有一技术合理程度,但这种技术合理程度是通常难以达到的;此外,一定的价格水平代表着粮食作为财富的稀缺程度,从而也就影响着粮食产后损失的数量及比例。
(二)1982~1988年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1.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由表一可知,1982~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2~1984年的扩张阶段和1985~1988年的收缩阶段。这两个阶段在80年代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因为1982~1984年通常被称为“高速增长阶段”,而1985~1988年通常被称为“增长停滞阶段”,正是由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存在,才有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样,正是由于增长停滞阶段即连续四年徘徊阶段的存在,才有了人们对我国粮食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值得一提的是,1985~1988年也正是中国经济改革难以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时期。
表一 1982~1988年的粮食生产
年份播种面积 总产单产 趋势总产残差备注
(万吨)(万吨) (公斤/亩) (万吨)(%)
1982 170194 35450
208.3
34031 4.17
1983 171071 38728
226.4
35052 10.49
1984 169326 40731
240.5
36103 12.81波峰
1985 163268 37911
232.2
37186 1.95
1986 166399 39152
235.3
38302 2.22
1987 166902 40473
242.5
39451 2.15
1988 165184 39408
238.6
40635 -3.02波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阶段1:1982~1984,产量扩张的原因
Ⅰ、要素供给原因
A、土地供给减少。1984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82年减少了868万亩,削减了5‰,幅度较小。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是政策性的。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的高速增长不是由土地供给增加带来的。
B、资金供给略有增加。这一阶段的资金供给存在结构上的差异:(1)国家和集体投资减少,由于这两部分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对近期的粮食生产影响不是很大;(2)农户投资增加,农户投资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投资,因此对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减少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的非农化导向;集体减少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和集体力量的削弱以及农村非农产业起步阶段资金积累的要求;农户增加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以联系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初步完善了农业收入分配制度,既使农民增加了储蓄,也调动了农民在非农产业尚不发达情况下的农业投资热情。
C、劳动力供给总量略增,比重下降。1982年农业劳动力为32013万人,1985年增加到了32538万人,净增525万人,增长率1.6%;但农业劳动力占农村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则由1982年的71.6%下降为1985年的68.4%,下降了3.2个百分点。这说明,劳动力供给也不是这一阶段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
D、科技进步因素。据测算,在这一阶段,技术变革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0~30%。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指标值的增长变动趋势来看,也说明了这一点。
Ⅱ、要素配置原因
首先,由于要素供给决定了配置要素的总量、结构、质量,而且由于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制度限制了其流动性,因而要素配置的基本特点是:(1)劳动力剩余,MRL<0,这同样说明了土地的稀缺和农业资本金的不足;(2)劳动力素质较低,并且通过需求约束抑制了现代农业生产新要素的供给,从而使得粮食生产在低技术含量和低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增长与发展。所以,要素供给通过要素配置而对粮食产量的作用,除了有限的技术进步因素外,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基本上没有多大贡献。
其次,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阶段粮食的产量扩张主要依赖于要素配置过程中劳动有效程度的提高。之所以出现劳动有效程度的提高,原因有:(1)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分配制度,从而在利益关系上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改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既部分放开了粮食市场,又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纯收益;(3)政府增加了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使粮食再生产有了基本的资金准备。
此外,这一时期基本是风调雨顺,粮食生产未遇上全国性的特大自然灾害,从而保证了粮食生产的迅速增长。
阶段2:1985~1988年产量收缩的原因
同样按照上述分析方法,对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的下降可以直接列出下列原因:
第一、土地供给大幅度减少。1985年与1984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6058万亩,减少幅度为3.6%,此后虽逐年增加,但直到1988年,粮食播种面积仍比1984年少4142万亩。以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为粮食总产量的构成因素,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1988年与1984年相比)所减少的1323万吨粮食中,有70%是由土地面积减少引起的,其余30%是由单产下降所引起的。可见,土地供给的减少是这一阶段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二、物质投入略有增加,但物质投入报酬率下降。与1984年相比,1988年农业物质投入增长了70%,但是扣除同期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只增长了36%,平均年增长率只有7%左右。与此同时,农业物质投入报酬率出现了递减趋势,每元物质投入所产出的粮食由1984年的8.38公斤下降为1988年的6.25公斤。
第三,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与1984年相比,1988年农业劳动力减少了1082万人,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是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程度迅速提高的必然结果,对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来说,它无疑会扭转劳动边际效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局面、并进而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质量普遍下降的趋势,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大多是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未能转移出去的老弱妇幼劳动力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结果是劳动有效程度的大幅度降低。
第四、农业科技进步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农业机械及电气设备所增甚少,过去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时期所购置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技术状况恶化,未能得到迅速更新,新型农机设备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实际机电作业比重下降,农技推广站数量亦有很大幅度的减少。农业技术的停滞趋势与农业劳动有效程度的降低共同导致了粮食单产的下降。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时期的粮食徘徊导源于政策和体制的偏差:
首先,政府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轻农化的政策取向,并主要体现在投资政策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存在两个背景因素:一是1984年的粮食丰收,导致了一些人认为中国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二是1984/1985年开始,经济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了城市,从而客观上转移了政府对农业的注意力。
其次,农产品价格政策失误。1985年开始实行的合同定购制度通过对粮食实行比例收购价,实际上降低了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一价格信号加上1984年的“卖粮难”引起了农民从1985年开始对种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加上农民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劳动有效程度的降低,导致了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全面下降。
再次,粮食生产经营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在生产领域,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打破人民公社体制的一种制度创新,其制度效率到1984年之后已逐渐达到极限,因而当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之后,粮食乃至整个农业生产在机会成本的推动下成了生产要素大量外流的产业,因而粮食生产的经济外部性在缺乏政策约束和制度创新的情况下削弱了粮食的基础地位。在流通领域,以合同定购为标志的粮食市场化改革初衷是良好的,但是缺乏三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是对粮食计划管理体制的全面更新而不是单兵独进;二是粮食市场主体的成熟和粮食市场体系的完善;三是以农业补贴为基本目标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包括风险基金制度、储备制度等等。
(三)1989~1993年粮食产量波动的简要分析
在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跌入谷底之后,1989年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至1990年出现了一个较强的增长高峰,但是这一增长势头在1991~1992年突然连续衰弱,尽管1993年突破了4.5亿吨大关,但环比增长率仅为3.1%,增长幅度十分有限。
1.1989~1990年粮食产量扩张的原因
这一阶段粮食产量能够跳出连续四年的低谷徘徊并达到一个新的产量高峰和增长高峰,是连续数年政策调整的结果。这些政策包括:(1)调整了合同定购制度,将合同定购恢复了计划统购的性质,从而迫使农民不得不追加粮食播种面积。以1989年为例,因素分析表明,这一年所增产的1337万吨粮食中,60%来自土地面积的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近3000万亩),只有40%来自单产的提高(每亩单产仅比1984年增加1公斤)。(2)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三挂钩”农用物资和农业投资,通过比较利益的提高吸引了农民的物质投入。从而使这两年对农业生产直接进行物质投入有了显著的增加。(3)治理整顿政策压缩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使得大量转移出去的农业劳动力不得不回流农村,客观上导致了粮食生产劳动投入的非常规增长。
2.1991~1992年粮食产量收缩的原因
首先,从经济运行和表层现象看,1991年的粮食减产与这一年的大面积自然灾害直接相关,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自然灾害,那么在1990年延续下来的政策背景之中,1991年的粮食产量绝对不会出现负增长。而1992年粮食产量的增长衰减则是必然的,因为以开发区热为主要标志的工业的高速发展、基建投资的超常规增长,不仅带来了农业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大量生产资源的流出,而且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它与1985年的粮食滑坡有相似之处。
其次,从体制层面来看,1991~1992年的粮食再度滑坡还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对粮食和农业增长的绩效已经达到极限;在没有以产权变革为核心的新的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情况下,规模不经济与劳动有效程度的进一步下降必然会导致粮食产出的逐渐萎缩。(2)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既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增加了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程度和重新配置的机会,农业劳动力和资本大量地流向农村非农产业甚至城镇。(3)现有的粮食市场化改革仅以削减财政补贴、摆脱财政包袱为目标,而未能建立起以保护农业为主要目标的、富有效率的粮食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财政补贴体系,从而当农民面对更大的市场风险而又孤立无助时,必然“用脚来投票”。
3.1993年粮食产量再度辉煌的原因
1993年粮食产量突然扩张,并突破4.5亿吨大关,又一次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
1993年的粮食丰收主要是由于秋粮的增产。在全年增产的1382万吨粮食中,只有不到25%是夏粮的贡献,秋粮不仅贡献了其余的75%,而且弥补了早稻的减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年的粮食增产一方面是由于种植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单产的提高,尤其是秋粮单产的大幅度增加。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92年减少0.4%的情况下,夏粮播种面积略增,秋粮播种面积增加了较大幅度,而削减的全部是产量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籼稻的播种面积。所以秋粮单产的提高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是1993年丰收的基础。
对1993年的粮食产量的创记录增长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断:首先是低谷增长(残差仍为-3.11),其次是偶然性增长。在秋粮播种之前,专家普遍预测,1993年粮食产量将比上年有所减少,“预计全年粮食面积减少2000万亩以内,总产量将减少200亿斤(即1000万吨)”这意味着秋粮将减少800万亩,并减产数百万吨。但结果是秋粮增种445万亩,并增产1561万吨。
三、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
1.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一、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到工业投资规模的扩张。将1952~1988年的粮食总产量与工业投资指标值作平滑处理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下列回归模型:
IN[,t]=101.49+0.0097FP[,t]-1,t≥1953
其中:IN[,t]——t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FP[,t]-1——t-1年粮食总产量(万吨)
判定系数:R[2]=0.9764
上述模型表明某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前一年的粮食总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764)。仍以1982~1988年为例,1982~1984年粮食产量处于扩张阶段,增长率分别为9.1%、9.3%、5.2%;而1983~1985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也迅速扩张,增长率分别为12.6%、24.5%、41.8%。1985年粮食产量迅速下滑,增长率为-6.9%,1986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也相应回落,由1984年的41.8%急剧下降为15.3%,下降了26.5个百分点。
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是:当粮食产量迅速增长时,意味着农业为工业提供了更多的积累,同时也使政府可以放心地将部分农业投资转化为工业投资;当粮食产量下滑时,意味着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减少,同时出于对稳定市场供给尤其是食物供给的政治考虑,不得不将部分工业投资转化为农业投资。
第二、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工业产出水平。将1949~1988年的粮食总产量与工业总产值指标值进行平滑处理后得出下列回归模型:
IP[,t]=1317.7+0.009147FP[,t-1],t≥1950
其中:IP[,t]——t年工业总产值(亿元)
FP[,t-1]——t-1年粮食总产量(万吨)
判定系数:R[2]=0.9914
该模型表明某年的工业总产值与上一年的粮食总产量也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R[2]=0.9914)。例如,1982~1984年是粮食产量迅速扩张时期,1983~1985年的工业总产值则随之迅速增长;相反,当1985年粮食产量急剧下滑时,1986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长势头则随之衰落,如果不是工业体制的变革,那么1985~1988年的粮食徘徊必然使工业产出也出现增长停滞。
粮食产量波动通过两条途径影响工业产出水平:一是供给途径,即粮食波动通过影响工业投资而制约工业产出规模,并且通过影响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及粮食与食品工业的原料成本来影响工业产出;二是需求途径,即粮食波动带来农民收入的变化,进而通过农村购买力的变动来影响对工业品的需求,并导致工业品生产的扩张或收缩。
2.对粮食生产者的影响
首先,粮食产量波动影响粮食生产者(农民)的收益。这种收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收益,二是间接收益。所谓直接收益是粮食生产的会计利润,所谓间接收益是因增加粮食产出而放弃的其他产业项目的收益或因放弃粮食产出增长而得到的其他产业项目的收益。定量分析结果如下:
(1)当粮食增长处于波峰时,农民种粮的直接收益较高,并带动总收益的增长。例如1984年粮食产量处于增长高峰,每亩利润率达80年代最高水平,为16.9%,当年农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45.56元,增长率为14.7%。
(2)当粮食增长处于波谷时,农民种粮的直接收益较低,但是间接收益则迅速增加,从而带来了农民总收益的大幅度提高。例如1988年粮食产量处于增长低谷,每亩利润率达80年代最低水平,为7.3%;而当年农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82.39元,增长率为17.8%,无论是增长的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是80年代最高的。
(3)无论是在粮食增长的扩张期还是收缩期,农民的收入都能得到较稳定的增长,而由于粮食纯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中份额的越来越小,导致了在这两个时期粮食产量与农民家庭总收益的较低相关性,但在农村产业非农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其相关性则较大。
3.对粮食消费者的影响
粮食产量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量,二是质量,三是支出水平。粮食产量高速增长时间,居民能够以较少的支出充分选择到质量较好的粮食;而粮食产量下滑时,这一状况则会逆转。其中核心的一点是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其价格波动具有传递性和放大作用,即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总水平波动呈现出高度的负相关。
之所以出现这种负相关关系,是因为宏观上的货币传导和微观上的成本传导(详见专题报告之二)③。
四、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状况的基本估计
迄今为止,1989~1993年还不能断定是否为一完整波动周期,从表面上看,1993年为一个新的增长高峰,那么1989~1992年为周期Ⅷ,从1993年起将开始周期Ⅳ。如果1989~1992年为周期Ⅷ成立,那么,1993年作为波峰,从此以后5年内粮食产量将呈下降趋势,即收缩趋势;如果1989~1992年不是一个周期,那么就意味着在出现了1993年这一偶然性增长之后的两年之内必将出现粮食增长的低谷,这一低谷即周期Ⅷ的低谷。总之,从粮食波动周期的一般分析中,会得到下列结论: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产量将面临滑坡,最好的状况是波谷在今后5年内出现;最坏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1~2年内出现。
注释:
*本文为国内贸易部社会科学课题综合研究报告的二、三部分缩写,原文约20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