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探索与创新--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考官分析_高考论文

坚守 探索 创新——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师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考语文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命题,有其特定的背景:第一,作为受众面最广的试题,严谨、大方、稳定是最为基本的要求;第二,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这一权威命题部门的作品,引领学科未来走势,是每一位从业者的应有期待;第三,作为课程改革形态下的首次高考,课程标准卷的出台已成千呼万唤之势;第四,作为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举行的一次国家级大考,全国卷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亦为众人瞩目。

如何以更为成熟、练达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何以积极、审慎的态度来探测未来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的发展方向?如何充分显现课改成果,为更多进入课改实验的省区指明方向、保驾护航?如何完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世代传承的历史使命?……

命题者在评判考生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接受全社会的评判?下面,我们从全国卷和课程标准卷两个方面浅谈200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命题的重要价值和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又是一年好风景

——全国卷命题管窥

200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命题共计三套: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等省区使用的甲卷;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区使用的乙卷;宁夏、海南两省使用的课程标准卷。这三套试题,从命题的内容与形式上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沿袭了过去命题理念的普通试题,主要指甲、乙两卷试题和课程标准卷中的大部分必考试题;一是课程改革要求下的新形(型)试题,主要指课程标准卷中的选考试题和贯彻新课标精神的其他试题。我们将这两种试题分别称为全国卷试题和课程标准卷试题。

下面,笔者按照高考语文命题的三大板块——语基和语用、阅读、写作——的顺序,来浅谈对2007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的认识。

一、语基和语用

200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对语言知识的考查,遵循全面、典型、平实的原则,字音、字形、词语使用、语病辨析等传统试题,忠实于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错类典型,错点清晰,难度适中,不存争议。

值得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主观性试题。这组历来带有“实验田”性质的试题群,较往年而言,对《考试大纲》相关考点的考查更加精严,更加灵活,更加注重综合。

1.精严

例1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19题)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5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__改为__;(2)将__改为__;

(3)将__改为__;(4)将__改为__。

答案(1)“家父”改成“您父亲或令尊”;(2)“犬子”改成“儿子”;(3)“小有名气“改成“很有影响”;(4)“有幸”改成“应邀”。

2.灵活

例2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8题)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①将__改为__;②将__改为__;

③将__改为__;④将__改为__。

答案①将“惊悉”改为“获悉”;②将“造访”改为“探望”;③将“阁下”改为“您老”;④将“馈赠”改为“敬献”。

[评析]

所谓“灵活”,指对考生在规定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出考查。它不考术语和原理,而是关注考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上面的例3,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具体的情境是:对象——“余爷爷”;场合——日常生活;性质——“便条”。这就要求措辞须礼貌、客气、自然、亲切。“惊悉”的夸张,“造访”的疏远,“阁下”的生硬,“馈赠”的对象不当,这些均不够得体,均不符合特定情境的要求。“本想写得有点文采”,怎样才算有文采?所谓的“文采”是不是在任何情境中都适用?语言表达主观性试题的灵活考查,实际上呼唤着考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具备适应复杂生活的能力。这无疑是具有很高价值的。

3.综合

例3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9题)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5分)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①食品,外出就餐的②频率也③高了,这④都将⑤给肠道传染病的⑥发生埋下了隐患。某市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9%的⑦痢疾患者有过⑧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的⑨不洁物多为不干净的⑩熟食,冷荤或剩米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1%的患者曾在外就餐,13%为(11)有野炊经历。

(1)必须删去的是:__

(2)不能删去的是:__

答案(1)必须删去的是:⑤(11)

(2)不能删去的是: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评析]

所谓“综合”,指在多个考点的同时驾驭或多种技能的全面调遣上加强考查力度。上面的例3,表面上是词语运用的问题,其实它涉及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标点的使用和语病的辨析等多个考点。这段文字共两句话:第1句以“隐患”收尾,是总述;第2句由冒号和分号可知是对第1句两种“隐患”的分述(“外出就餐”和“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品”是肠道传染病发生的两个原因)。因此,第③处的“也”和第④处的“这”,一表并列;一表强调,均不能删。这是从标点的角度做出的判断。第⑤处的“将”与此句中的“埋下了”在时态上相矛盾。第(11)处“为”后应跟“……者”,而“有野炊经历”已将意思表达清楚了。故这两处均必须删去,否则便造成语病。这是从句子的角度做出的判断。第⑥处“的”明确了中心词“发生”,第⑨、⑩两处“的”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表修饰或限制,均不能删。这是从上下文的搭配关系角度做出的判断。第⑦处“的”用在百分数与中心词之间,也不能删去。这是从使用习惯的角度做出的判断。如此看来,本题考查的不是死记硬背、总结归纳虚词有哪些用法,而是以标点、句子、句间连贯等视点为突破口,综合性地去解决问题。

语言表达主观性试题,作为选拔性试题,多项考点的结合,多种素质(如知识、思维、技巧)的结合,多种能力(阅读、表达)的结合,甚至多个学科的结合,均可使题目呈现较强的综合意味。这是近年语用试题颇为突出的特点。200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彰显了这一特点。

二、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高考语文学科的两大重镇。2007年全国统一卷语文阅读试题,表面看似无波澜,而在相对稳定的考查形式背后,命题思想的深化表现得颇为执著,值得玩味。

1.古文阅读

今年全国甲、乙两卷古文阅读的测试文本分别选自《新五代史》和《后汉书》。作为人物传记,这两个文本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乙卷的传主宋均)和命运的多变性(如甲卷的传主安重荣)。

古文阅读,延续了以“理解能力”为主要立意的命题思想。古文阅读中的“理解”,包括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

(1)语言理解

例4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诘:追问

答案C

[评析]

近年来,全国卷对古文阅读的考查是颇具匠心的。从表面上看,命题的内容、形式沿袭的是多年以来的老路,但细细揣摩,便不难发现其分明的导向意义。以今年古文阅读中的实词理解为例,这种思路体现得很清晰。上面例4中,对C选项“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一句中“谨”的考查,其意图不在于记忆,而在于合理推断。如果考生将视野扩大一些,便会观察到更为广阔的语境: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可见,高祖的“谨”是与契丹的“骄”相对的,是与重荣所批评的“屈中国以尊夷狄”“万世之耻”相关的。因此,“谨”在此处的意义为“小心,谨慎”,是说高祖对契丹赔尽小心,不敢动怒,而绝不是什么“严格”之意。再参照文中与此同义的另一个句子“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谨”的意思就更加分明了。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并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字典义项和语法知识,以一种“记忆再现”式的观念来解决问题,而是要求考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借助相关信息合理判断词义、句意。这便是以阅读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思想的体现。上面两例也许能够提示我们:所谓语文积累,固然包括字词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一种阅读能力的积蓄。而这种积蓄尤其需要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得到落实。

(2)内容理解

例5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11题)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答案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例6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0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因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答案D

[评析]

古文理解,除了语言外,更重要的还是内容。语言与内容的关系较为复杂,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两点最基本的认识:①过语言关,是为了弄懂文章内容;②对内容的正确把握反过来可以更准确地推断语意。近年来,高考古文阅读的命题,在不断地强化这两点基本认识。

上面例5的翻译考查,在大意正确和要点(文句与答案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准确两个方面赋分。这个句子中涉及三方:契丹,高祖代表的晋朝廷,安重荣。通过内容可知,这三者互有矛盾:重荣属高祖,高祖怕契丹,契丹怕重荣。但最为突出的矛盾还是敌我矛盾——契丹与晋朝廷的矛盾。在契丹看来,晋内部越乱则对自己越有利,甚至想借高祖之手除掉重荣(故下文还有“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等信息)。上述这些意思正是翻译“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这句话的基础。明乎此,无论译出大意还是译准要点,都不是什么难事。

例6同样是个深度理解内容的问题。D项的错误分析,不是一个依靠简单的“原文比对”便能发觉的。“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一句,表现出宋均的人生感悟。而这种感悟,又是贯穿于宋均一生行为之中的:任上蔡令时不施丧禁;任九江太守时退奸贪,去槛阱、除课制,禁巫扰民;任河内太守时,实行教化……这些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说明宋均“法为民而设”的思想——一个官吏,是否廉洁守法和是否祸害百姓无必然关系。因此,D项将其释为两种不同人的思想行为,与文中人物的观念、态度相悖。此题涉及对全文的理解,是一道考查阅读能力的上等题目。

古文阅读训练不等于古汉语知识学习。它以读懂内容为出发点和根本归宿,以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态度为主要方向,这是2007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2.古诗鉴赏

今年全国甲、乙两卷的古诗鉴赏,依然以唐诗宋词为测试文本,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终身阅读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古诗鉴赏,听起来文学意味颇浓,但作为基础教育要求下的大规模的书面测试,2007年高考全国统一卷古诗鉴赏命题,立意的重点仍非修养,还是思维。

(1)思维的整体性

例7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睛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睛”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评析]

所谓思维的整体性,指能够抓住重点,准确且全面地解读一首诗。它包括两个基本点:①确认文本的核心性信息;②理清文本内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上面例11对王维《新晴野望》的解读即是如此。文本的核心信息首先见于标题:“新晴”,天气状况;“野望”,作者行为。虽无直接抒情,标题的4个字却框住了作品的内容,将天人相契的意味传达出来。全诗4联8句,首联不仅点题,且是全诗总述;后3联为分述,写新晴所望之景。分述写景,既有全景,也有特写,既有山水,也有人事。如此一来,以“新晴野望”为根,以所望之景为枝叶、花木,便构成了解读此诗的基本思路。后设二题,以鉴赏为主。第一小题赏析“最精练传神的字”,循着“字——句——篇”的思维路线作答(与2003年全国卷古诗鉴赏试题《过香积寺》赏析“诗眼”异曲同工),落脚点仍是“新晴所望之景”。第二小题虽问在“尾联”,却关涉全篇——“有什么好处”自当是指对“新晴所望之景”所起的作用,这就又回到了作品的“根”上。可见,整体把握,寻根理叶,是阅读鉴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2)思维的合理性、深刻性

例8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单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1)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茶聊以自慰吧!(2)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评析]

所谓思维的合理性,指作品赏析应言必有据,唯其如此,结论才准确可靠。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指作品赏析不能浮于表面,应符合“这一首”的实际情况,唯其如此,结论才妥当周全。上面例8,第一小题遵循的是“由言揣意”的原则,引导考生以具体词语为抓手得出结论,比凭空设问更能促进考生的合理思维,难度也有所降低。第二小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景”为表,“情”为里,由表及里;“春未老”是美景,“思故国”是哀情,由一般的情景关系深化为“这一首”中的情景关系。“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等诗学概念,若不能在一首具体作品中“坐实”,便成了毫无用处的标签。我们的古诗鉴赏训练,如果不能变搬弄术语标签为提高思维品质,就永远无法适应高考试题的严峻考验。整体性地思考,合理地思考,有深度地思考,是2007年高考全国统一试题为我们下达的任务。

3.科学类现代文阅读

今年全国甲、乙两卷的科学类文章阅读,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作为信息阅读,命题立意都只有一个——考生精读的意识与能力。而精读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精要性信息和细节性信息的分析、筛选、辨别、推断上。

(1)精要性信息

例9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5题)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答案C

例10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第7题)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

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

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B

[评析]

所谓“精要性信息”,指一个阅读文本中最有价值的核心性信息。就今年的命题情况来看,精要性信息主要有两种:一是知识概念性信息,一是思想观念性信息。上面的例9便属前者:“生物多样性”是什么?文本首段首句即明示“生物多样性是……复杂性的总称”,而非“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群体的总称”。对基本概念认识的模糊,是误读的直接原因。例11属于对作者的思想观念认识不清。例11中的A项:“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这同样是一个与作者思想精华相脱离的推断。文本第3段的观点很分明:“古琴艺术的价值……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可见,“沟通”真正原因是“美学”与“哲学”观念,而非“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随者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问题已由纯知识问题变成以知识为基础或缘起的文化问题。因此,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作者所收获、树立的文化思想、文化观念,也便成为我们要解读的核心信息。今年的命题充分显示了这一特征。

(2)细节性信息

例11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6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D.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答案A

[评析]

所谓“细节性信息”,指文本在对象、范围、程度、情态、数量等方面显示出来的相关信息。对细节性信息的准确把握,显示了阅读者对文本的精确认知。上面的例12中,B项“主要原因在于人类”、C项中“利用必然导致灭绝和破坏”、D项中“一种灭绝就会使10-30种灭绝”均与原文表述不符。通过一词一句之间的比照分析,树立精读的意识,培养精读的习惯,是近年高考语文命题者的意图所在。切实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对于考生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4.文学作品现代文阅读

今年全国甲、乙两卷的文学作品阅读,仍以散文为考查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阅读承担着区分考生的任务。因此,选文的规范性、设问的层次性、答案的客观性应是散文阅读测试的基本特征。就今年两卷的散文阅读命题来看,基本思路可定位为:以理解为基础,以鉴赏为重点。以思维的深刻性和周密性为区分考生的主要依据。

(1)基础与发展——思维的序列性

例12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4~17题)

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4.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15.(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16.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17.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评析]

散文阅读的考查同样是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在散文阅读涉及的4类试题中:“是什么”(问作品中某一词、句的意思或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属于阅读理解层面的设问,是基础性设问;“怎么写”(问作品的写作思路或写作技法)、“为什么”(问作品中某一笔的写作目的或作用)和“怎么样”(问作品中某一笔是妙笔还是败笔)属于鉴赏评价层面的设问,是发展性设问。上面的例13中,第14、15小题属“是什么”;第16小题包括“怎么写”和“怎么样”两种思维属性;第17小题属“为什么”。可见,今年全国乙卷的散文阅读命题,不但考查全面,且序列分明;这4道小题中,鉴赏评价层面的问题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理解得准确,方能鉴赏得到位、评价得中肯,这是今年试题对考生提出的殷切希望。

(2)表层与深层——思维的周密性

例13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海南杂忆》第14~17题)

14.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6分)

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

16.作者认为,王佐诗的结尾“海外之美产,中原知味不?”是“含泪微笑”式的,为什么?(4分)

17.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8分)

答案14.(1)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②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③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2)①“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②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③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15.①“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②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③“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④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16.①天南星本是一种草药,当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拿它充饥,情状悲惨。②王佐似乎赞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独有的“美产”,但实际上是对搜刮百姓行为的反讽。17.①古代的海南岛被当作险恶之地,流放到此的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海南岛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在此安家立业,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②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天南星当作粮食,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它喂畜牲,且有比它更好的饲料。

[评析]

除了思维的序列性外,思维的层次性是近一两年来高考阅读命题格外看重的。随着散文阅读题目分值的增大,一题多问、一问多点的试题成为热点。同一个问题,有表层答案,也有深层答案,它考查的是阅读者思维的周密性。而这周密性又是怎么体现的呢?上面的例13——今年全国甲卷的散文阅读试题《海南杂忆》为我们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回答。《海南杂忆》所设的4道小题中,每道小题少则2个要点,多则4个要点,按点赋分,区分严格。思维的周密体现在4个方面:

①思考词语的本义与比喻义、引申义。例如第15小题对“道旁石”与“补天手”的理解。

②思考旧有认识与新生认识。例如第14小题对“这哪里是天涯”的理解。

③思考实物形象与联想意境。例如第14小题对“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的理解。

④思考客观现象与主观态度。例如第16小题对“‘含泪微笑’式”的理解。

……

将这些不同层面的认识兼收并蓄,便有可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思考方向和尽可能全面的理解、认识。

思维的合理、准确、深刻、周密,不仅是统一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所遵循的方向,也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和美好期待。

三、写作

作文命题向来最受人们关注。就全国卷而言,自2006年起,延续了7年之久的话题作文“引退”,究其原因有三:第一,一个材料可引出的话题不止一个,它具有多义性;第二,多年的话题作文命题,造成考生重话题而轻材料的趋向;第三,话题作文的“无限开放”使抄袭之作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新的材料作文在2006年浮出水面。新材料作文,依然秉承了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保证了考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的权利。它与旧材料作文的区别在于,后者强调中心角度立意,新材料作文主张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在中心角度与非中心角度立意,都视为符合题意。2007年全国甲、乙两卷和课改卷的作文命题都属于新材料作文,它们对考生的写作思维提出了三项较高要求:

1.有效解读材料以发现问题

例14 (2007年全国高考宁夏、海南课程标准卷第2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对这道作文试题,目前听到的评价概括起来大致有两个意思:一、这道题好写(或者说平时写过);二、这道以“创造”为核心的试题本身并无甚创意。

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题目所示的材料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故事,一部分是对此的评论。故事之中并没有现成的观点;“对此的评论”(“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又点到即止,没有更多的阐释与分析。换言之,材料中留有很多“空白”等着考生去发现、填补。这正是命题者要考查的。

“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看来,创造与好奇心有关,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平时的积累、思考为助力。

“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看来,创造需要用联系的观念来看事物,不同领域之间可以“跨界”思考,彼此促进。

“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看来,创造表面上有时候呈现一种意外,而在“妙手偶得”的背后是长时间的思考与准备,别涅迪克除了这个烧瓶之外,还有一大堆贴着各种标签的“宝贝”,它们的价值又怎可估量呢?

在看到材料中这些话之前,考生对“创造”有过这么多认识和感悟吗?此“创造”并非彼“创造”。它要求我们不满足于旧有的空洞概念,而是在对材料的解读中找寻问题,逼着考生深入思考一个自以为懂了的问题。这就是“创造”体现的创意。

2.多方寻找角度以展现个性

例15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1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材料作文中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画。对于看图作文来说,领悟图画含义是很重要的。命题者在选图时,至少有两个标准:第一,图画须通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猜谜语;第二,画意须多元,有较为广阔的叙写空间,而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高考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是看得懂看不懂画。当然,通俗不等于浅薄与单调,如果不能从多角度对一幅图画进行开掘,立意的新颖、深刻,文章的创意便无法显现——高考作文对考生才智水平、思维能力的区分便无从谈起。

所以,图画作文和所有作文一样,具备很广阔的创新空间。此例中,全国乙卷命题者说得很清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那么,材料的“内容”是什么?材料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从表面上看,材料所示图画反映的内容是教育问题。我们都知道,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因此,这幅图画的深层含义,呈现了在“摔跤”问题上个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如果我们再从肯定性和否定性两个角度对问题做出个性化的判断,创造的空间就出来了,让我们聊举几例:

①从三个举牌人的角度,可证:教育要靠学校、家庭、社会并肩携手,合力完成。

②从三个举牌人的角度,可证:教育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出了事再来告诫。这是一个否定性的评判。

③从三个举牌人的角度,可证:教育忌空洞说教,要善于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时候再给予最有力的教育。

④从三个举牌人的角度,可证:在教育问题上,家庭、学校、社会有时应该“三权分立”。当一方出现误诊,其他方应想办法救治,不使孩子举目无亲、走投无路。

⑤从孩子的角度,可证:要善于接受大家的教育,不要等出了事再后悔。

⑥从孩子的角度,可证: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意见、建议,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亲自试试怎知出不出事?有时候错误也是美丽的。

⑦从西瓜皮的角度,可证:对孩子的教育忌讳小题大做。一块西瓜皮算什么“事”呢?连这都成了“事”,还怎么做别的事呢?

⑧从西瓜皮的角度,可证:我们应去找真正犯错的人。为什么不去追究丢西瓜皮的人呢?孩子的很多错误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吗?

⑨从图画的含义角度,可证:对那些不守规矩、思想行为越轨的“异类”,我们对其“摔跤”持怎样的态度?是盼其出事而后快还是相信他们欣赏他们爱护他们?

⑩从图画的含义角度,可证:当所有人都对“摔跤”的你怀疑、失望甚至嘲笑、讥讽,你还会不会坚持走下去,追求站稳或面对下一次“摔跤”?

……

简简单单一幅画,可做的文章很多,上面任何一条路都不违背画意;当然,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更多合理的角度与合理的思想。材料以其多元的思维空间,不仅向考生的智力提出挑战,同时也向阅卷者的智力提出挑战。如果我们的阅卷者用自己有限的智商去限制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聪明的大脑,那就真糟蹋了这道题。

3.悉心优化内容以追求精彩

例16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21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帮助”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该不该帮助他人?”这是个小学生都会回答的问题。“该不该获得回报?”不同的时代也许有不同的回答。“如果没有回报怎么办?”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回答。“用什么来回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境界也许有不同的回答。以上的问题大部分是提给丛飞、小李等施恩者的;那些受人之恩者又该思考哪些问题呢?我们这些想帮助他人者和不断得到他人帮助者又做何选择呢?人与人之间如此,团体之间呢?国家之间呢?人与自然之间呢?……如此看来,“帮助”这个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也许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有的人担心这个题目会造成考场作文的材料“泛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这样的,但对于高分考生来说,对题材的精选、优化常常是胜利的关键。而思路的开阔,又常常是精选、优化,造就精彩之作的保证。

总之,2007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具有更大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究性,这也是与高中新课改的精神相吻合的。

敢问路在何方

——全国课程标准卷蠡测

2007年高考语文命题引人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是课程标准卷的出台。

作为3年前第一批进入新课改实验的四个省区,今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了语文课程标准卷的洗礼。其中,海南和宁夏两省区采用全国高考语文课程标准卷,广东、山东两省分省命题。全国高考语文课程标准卷根据《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课标考纲》)命题,主要变化及导向作用体现在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

一、形式——试卷格局的新面貌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程标准卷,一改以往由语基语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模块组卷的编排方式,而是根据《课标考纲》精神对考查内容进行重组,分成“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大板块。此种分法,不仅符合学科知识体系,而且更将“阅读与表达”推至中学语文教学主体内容的位置上。尤其是第Ⅰ卷中,“古诗阅读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部分内容,分值有所提升(分别为11分和25分),则更成为今后教学的重点。

二、内容——考查要点的新面貌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程标准卷,在内容上的变化表现在3个方面:

1.强化必考内容的基础性

例17 (2007年全国高考宁夏、海南课程标准卷第10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置杯焉则胶,__。(《庄子·逍遥游》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李白《蜀道难》)

(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骄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老夫聊发少年狂,__,右擎苍,锦帽貂裘,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答案(1)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2)枯松倒挂倚绝壁砅崖转石万壑雷(3)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4)左牵黄 千骑卷平冈

[评析]

“名篇名句默写”,以往遵循的是课内外兼顾的原则,今年课程标准卷则限定了范围,即课程标准推荐的64篇诵读篇目(其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14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50篇)。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课程标准卷考查的名句都在此范围内。这一调整,对于标明基础底线、减轻学生负担、传承祖国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第Ⅰ卷阅读必考题中,现代文本阅读板块,全国高考语文课程标准卷由以往考查科学类文章阅读变为考查论述性文章阅读。无论科学类或论述性,均以精读为考查立意,不仅符合学科规律,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论述性文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这样一种考查就更加切合教学实际;同时,也对未来的阅读教学实践提出较为清晰的训练指向。

必修与选修的分离,使必考内容更为基础,更为实在,更易于师生的把握。

2.强化必考内容的现实性

例18 (2007年全国高考宁夏、海南课程标准卷第23题)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级“十大公德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在横线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不超过25个字。(5分)

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5年获得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董劲松同志__。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号,他应是当之无愧的。

答案做好本职工作、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评析]

“压缩语段”是传统考点,今年课程标准卷对这个考点的命题方式做了改革,便出现了例18这道试题。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前面文字的核心精神,更主要的是从语言表达准确的角度对考生提出的要求。这段推荐材料,从3个方面介绍了董劲松的事迹:①“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5年获得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②“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③“他还担任业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用鲜明的词语对这3句话分别进行定位,再将其整合,便是本题的答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有文采当做追求的主要目标,无论仿写和扩写均在修辞技巧上做文章。而今年全国课程标准卷的这道题,在表达的“漂亮”和“实用”之间强调了后者,将“准确、鲜明”视为语言表达的重要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此外,今年全国课程标准卷虽未用选择题的方式考查汉字,却在作文中对汉字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1个错别字扣1分),也是务实之举,不赘述。

3.探求选考内容的科学性

新课标的特点之一,便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阅读提出的要求是:“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规定选考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实用类包括新闻、传记、报告、科学小品等文体。这两类文体体现着高中学生不同个性倾向的发展需求。

如何将上述理念落实到高考试题中,我们仅就“探究”能力一项来浅析今年全国四省区3套课程标准卷(全国课标卷、山东卷、广东卷)的命题思想。

所谓“探究”,乃探索研究之意。常识告诉我们,探索研究可以有固定甚至唯一的答案,也可以没有。换言之,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既可以要求考生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也可以引导考生发现无限丰富的可能。事实上,定向探究与发散探究在今年的高考命题中都有所体现。

定向探究

所谓“定向探究”,指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科学解读,对作者心理、精神做出准确、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例19 (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答案 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例20 (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6分)

答案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的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和再创造)。

[评析]

广东卷的两道探究性质的阅读试题,并不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探究的外在标志,而是以读懂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深邃的思想认识为目的。第18题,作为文学类作品阅读,探讨的是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第21题,作为实用类作品阅读,探究的是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它们不但符合新课标精神,更符合作品实际。

发散探究

所谓发散探究,指通过对未知领域的发掘,对语文问题特别是阅读问题做出多层次、多角度、个性化、有创意的解释与分析。

例21 (2007年全国高考宁夏、海南课程标准卷第14题)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

答案要点: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例22 (2007年全国高考宁夏、海南课程标准卷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答案要点: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评析]

今年全国高考课程标准卷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在对作品的多元理解上。《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就上面两个例子来看,无论是小说还是传记,命题者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做出了“三给”:①给评价,以两段引文为考生提供探究的方向;②给依据,指令考生根据文本内容来探索、思考;③给标准,即阅卷时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探究,即可视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有了这“三给”,考生的作答与教师的评阅便会理性得多,从而保证此题可能具有的良好区分度。

例23 (2007年高考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例24 (2007年高考山东卷《梦碎雅典》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

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著,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评析]

今年高考山东卷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在对作品的个性解读上。《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就上面两个例子来看,无论是散文或新闻报道,命题者的考查重点是“你怎么看”,即考生的个性化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考生做出积极的引导,也为了便于大规模集体评阅的有效控制,这两道试题均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对于积极人生态度的推崇,对于虽败犹荣者的礼赞,均为考生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思考方向,从而保证了探究能力考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200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命题和部分省区语文自主命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艰苦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其创造智慧和时代精神定会载入高考命题改革的史册,也定会对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  ;  ;  ;  ;  

坚持探索与创新--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考官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