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重建微循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循环论文,必由之路论文,生态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有两种思路:一是整体论。长期以来我们试图从整体上、宏观上、高层上来对人居环境进行系统地设计、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这种思路并没有错,因为我们缺乏从复杂科学的办法来对人类聚居的模式进行整体地、系统地把握与分析。另一方面,应立足于组成城市的最基本元素——人与人和人与物微观行为分析。复杂科学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即一个自组织系统为什么会产生转型、涨落和演进等现象?组织机制是根植在这个系统中最基础的元素,也就是人居环境中人的能动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导致了城市特定的演进轨迹,这是理解人居环境科学的另一个着眼点。所以宏观与微观这两种研究思路都不能偏废,该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在于宏观的整合协调与微观的能动性分析相结合,在于人的积极性的涌现,系统才会涌现。
由此可见,复杂科学为我们研究人居环境科学提供了两方面的思路:一是宏观上的系统性;二是微观上的能动性。正因为考虑到微观上的能动性,可以设想,正步入生态文明新世纪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重建微循环。城市作为一种人类的聚居模式,脱胎于农耕文明,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但是,仅300年的工业文明发展却导致了城市与自然隔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及与自然对抗。从某种意义上看,城市已成为破坏大自然的一种最暴力的推土机。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应着眼于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这两者是融合的,是不可区分的。
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次次的转型。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微循环再造具有什么样的转型条件呢?一是我国大城市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基本框架,经过30年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和规划建设已经基本定型,城市的扩张边界也已清晰可见。所以,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初步确定城市的边界,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城市大型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或者已经做出了规划。比如说城市主要道路框架、给排水管网、城市能源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等都已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三是城镇化初期大拆大建的弊端已经充分显现。这既是不人性化的,也是造成“建筑短命”、资源能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更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四是市民对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改善的愿望日益提升。过去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是居住空间的需要,现在则是居住质量的需要。所以质量型的城镇化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应因势而导。未来几个五年规划我国追求的就是质量型的、以人为本的质量型城镇化。当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其核心内容即是以人为本的质量型城镇化。五是以城市作为单元来实现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日益明确。这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城市产生了80%的废物、废气、二氧化碳气体。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聚集到城市,是因为城市生活更美好。”但是想不到被工业文明绑架的城市已经成为地球毁灭最大的罪魁祸首。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城市转型去寻找答案。
城市转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就是要从300年的工业文明的深刻教训来汲取智慧。人类几万年的农耕文明能始终与地球和谐相处,但仅300年的工业文明就把地球资源消耗得差不多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也达临界,生态环境也濒临崩溃的边缘。由此可见,工业文明是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人类社会必须转向生态文明,核心在于城市转型。具体来说,第一,从工业文明推动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生态文明来改造城市促进城市转型;第二,从对废弃物集中机械式处理转向分散有机化处理;第三,从热衷于建造大、高、集中的市政设施转向小型的、分散的、廉价适宜的设施;第四,从单向度的生产、浪费排放处理转向循环利用;第五,从设施间相互分离转向综合利用和共生;最后,从强调从上而下规划建设城市转向上下结合,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因为智慧来自于基层。
我国城市发展不仅需要转型,而且具有紧迫性。第一,美国在城镇化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蔓延,导致一个美国人所消耗的汽油相当于5个欧盟人。而且这是“刚性”的错误,即使奥巴马倡导的绿色革命也无法纠正。这类的错误在我国一定要避免。城市发展模式是千变万化的,但紧凑是第一要义,因为一旦出现过度郊区化,后人难以纠正。当前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防止城市低密度蔓延是当务之急。第二,大多数决策者仍迷恋于巨大尺度的构筑物和“大变”的政绩观,这在城镇化初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到城镇化中后期仍然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是与以人为本对立的,更与和谐的自然观相冲突。第三,工业文明遗产的影响难以消除,如追求城市清晰的功能分区和让城市规划适应汽车等貌似正确的策略,已造成日益严重的石油危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这种单一的功能主义的方法已经被历史证明,或者正在被证明,是无效的。第四,集中式处理对应于福特式大规模工业生产体系,已成为城市废弃物处理的基本模式,“3R”(reduce,reuse,recycle)式处理方式难以启动。福特式工业体系所形成的观念力图将所有的城市“动脉”和“静脉”产业活动都纳入大型流水线,而且这种集中式城市废弃物的处理模式形成的利益集团过于强大,产生了思路和利益“锁定”,使得“3R”这种与自然和谐的废物处理模式迟迟不能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基于“规模效益”的废弃物、污水处理厂、核电站、煤气厂等集中式处理设施,在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加入或产生有毒、易燃、腐蚀性强的化学物质。这些中心式的巨大设施一旦失效或受到人为破坏,就会使城市的运行陷入瘫痪,以至于有人将其比拟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①并认为,那些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国家,因为广泛存在此类大型设施而格外脆弱。第五,我国前期城镇化的成就巨大,使得部分规划师满足于“精英式决策”。威下达斯基和亚历山大针对西方城市规划师的狂妄症所作的批评对我国规划师仍有启示作用,他们认为:“如果规划是无所不包的,也许它一钱不值,如果规划不是无所不包的,也许它还有点用。”(If planning is everything,may be it is nothing.If planning is not everything,may be it is something.)因为城市规划不应成为无所不包的行动方案,才能为规划创新留下了空间,以工业为本的传统城市才有条件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规划自身也才能成为一种注重“过程”的科学规划。我国城市现阶段有哪些微循环变革趋势正在发生呢?
第一,微降解。当前,必须十分关注城市要按照自组织的原理来重建失去的环节,也就是对废弃物的降解。现代城市为什么和自然严重对立?简言之,在自然界中生产、消费、降解三个环节是平衡的。正因为自然生态作为一种恒久存在的自组织系统这三者是均衡的,所以本质上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系统(图1)。这种循环系统就使得大自然在没有城镇化之前,可以承载众多种类生物生存和繁育。人类历史中农耕文明长达数万年甚至更悠久并没有对大自然造成多大的破坏。但是短短的300年城镇化和工业化就造成了大气环境突变、能源的枯竭和生态的毁坏。残酷的现实迫使我们进行这样的思考:为什么人类创立的最大构筑物城市忽视了建立降解者?比如说生活垃圾、污水、工业废弃物等等,如果像自然界那样一切都可以再生循环利用起来,不需要通过大型的三废处理工厂花大本钱进行处理,城市就不会成为毁灭自然生态的推土机了。如果每个城市社区和基本细胞——家庭和工厂自身能够对废弃物进行降解、产生微循环,城市对大自然的冲突就可消除或减少。就废弃物而言,把垃圾资源化进行分类,再通过市场化进行回收利用,是实现“3R”原则的必由之路。现在西方有些专家向我国推荐那种投资非常庞大的集中式生活垃圾真空处理系统。即在城市的地下建设巨大的管道输送系统,然后用真空输送的方式将垃圾定期推到垃圾处理厂,这些设备看起来机械化程度高,非常的宏伟,也符合一些地方领导大工程偏好的思想。但这类系统的另一面是投资大、能耗高、对维护和管理要求高。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还未实现垃圾分类,如果盲目推广应用这类系统时一旦发生管道堵塞以后怎么清理也将是个棘手的难题。所以,我国的垃圾处理模式应该建立在分类的基础上,尽可能把有用的东西分类回收,再将有机垃圾和厨余垃圾收集后就地降解、就地回收,尽可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再比方说水资源循环,只要将建筑产生的废水分成灰色水和黑色水,灰色水是可利用的水,指的是厨房、洗衣机和洗澡的废水再加上雨水收集,并通过简单的生化处理,1立方米水处理成本低于一元人民币,然后循环用于冲马桶。冲便以后变成黑色水,再经城市污水管网收集或小区污水处理装置就地处理回用于绿化,这样就可以节水30%以上。北京市区的年均缺水量约为5亿吨,通过这种方式节水可以节约6亿吨以上。如果北京有一半建筑实行灰色水和黑色水分离和中水回用,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就可以节省投资了。
图1 生态循环模型
在污水处理方面,世界银行给我国开出的药方往往是建大规模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即一个城市建立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用管网把所有的污水输送几十公里到大型污水处理厂,再将尾水往江河湖海里一排了事。这就要求在污水长距离传输的过程中间要加压输送,所有的污水管道要耐高压密封,沿路污水进入管网也必须加压才能泵入,结果排污系统极其昂贵费能(图2)。实践证明,这种“福特式”污水集中处理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国际水协曾对此类错误的策略进行过批判并认为城市污水系统应分散高效地进行科学布局设计(图3)。日本20年前实施的 STCC碳系载体生物滤池技术,每天能够处理5000吨到10000吨的污水处理系统,占地很少,可以建在地面之下(图4)。与集中式的污水处理设施相比,采用此技术投资造价低,能耗和运行成本也很低,结构也非常简单,污泥量只有传统污水处理方式污泥产量的二分之一,而寿命可达20年以上。此外,来自美国获奖的“阿科蔓”(Aquamats)的水生态技术着眼于在水体中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氮、磷在食物链中逐级消化传递,并最终带离水体。阿科蔓生态基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非常充分,污泥量比传统技术减少70%以上。这正是基于阿科蔓生态基的表面积达250m[2]/m[2],是湿地和天然植物5m[2]/m[2]的50倍②。这些“小型化”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原理非常简单,并不属高科技,只需加以精心地设计,系统就能“无人运作”。如果每个社区单元都采取污水就地收集和处理、就地回用的做法,城市的污水处理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应在我国现有的城市集中处理设施基本建立的基础上,现在再采用分散式的循环降解办法来拾遗补缺,优化系统的整体可靠性,这种共生式废弃物显然是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发展观的。
图2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
图3 分散式就地处理模式
图4 STCC系统合肥一中项目应用
第二,微能源。这种新的能源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建造,着眼于能源的就地采集,就地循环使用。这与大家所熟悉的现代大能源系统是完全不一样的。推广微能源系统能使建筑的形式从单纯的耗能转为产能。如果把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进行设计与建设,就可使得发电端和用电端直接联系,这样可以把传统“发电—输送—变电—用户”模式70%的输电消耗减除了。尽管当前太阳能光电转换的效率还不足20%,但是要扣除传统集中发电系统的高线损,整体效率还是很高的,因而发展潜力巨大。再比如说电梯下降能利用可以节能50%,我国建筑电梯使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10,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生物质燃烧发电、地热能与地质储能等等都可以与建筑、小区一体化进行规划建设(图5)。我国大多数的地质都是片层的岩石结构,这种岩石结构按照国外地质学家的观点来讲是属于最好的储能物质结构。把夏天建筑物制冷所产生的热量储存到地底下,冬天再释放出来,可实现全年建筑能源的平衡利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布式的能源规划,把风能、太阳能、电梯的下降能、垃圾的沼气化发电等等与建筑和小区的设计组合起来,并用微智能电网连接调控,再加上家用电动车的储能缓冲,就构成了城市微能源系统(图6)。
图5 水源热泵示意图
图6 MGS微电网系统
被动式太阳房已经在乡村得到应用(图7),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组合的建筑在我国已经成为潮流(图8)。如果我国建筑屋顶有10%被利用为光伏发电,就可以产生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如在建筑屋顶上实现光电和光热应用,把覆盖屋顶的材料改为可光电或光热的材料,太阳能就可以非常高效地在建筑中得到利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就因为能效高而省钱深受老百姓欢迎,当前我国使用量已占全世界的70%,每年节约的能源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一个小规模国家的碳排放量(图9)。
图7 被动式太阳房
图8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
图9 太阳能热水器数量变化
第三,微冲击。微冲击是城市与生态基质的共存之道。指的是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尽可能不改变地表水的径流量分布,不干扰原有的生态敏感区,尽可能使地表透水,也就是说尽可能少的干扰地表和地下水系的模式来规划建设城市。如果城市中大多数工厂、商店、办公楼和居民小区都能实现雨水收集、节水和污染水的零排放,整体上城市就能与周边原有的水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城市低冲击模式的水循环原理与传统给排水规划设计模式不一样。传统的给排水规划要求的是城市雨水积水排得越快越好。微冲击原则就不一样了,城市降雨以后,首先屋顶储水,建筑储水,小区再储水,溢满出来再进入街道地下沟储水,然后再溢到城市排水系统。一般50毫米的降雨,街道可看不到积水。城市就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有效地吸收雨水,要过几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产生地表水的溢出而且很少挟带泥沙和污染物。传统的城市只是一个不透水的水泥构筑物,往往只要20毫米的降雨街上就满是积水,而且初期排水中COD含量非常高的污水对自然水系生态造成严重冲击。这就是一种干扰极大的城市建设模式。反之就被称之为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图10)。这就要求传统的给排水规划设计进行变革,使雨水尽可能地收集使用并与地下水系及建筑用水相互循环使用,每一级排水都是不直接相连的,只有溢满出来才连接排放。
图10 低冲击开发模式
但这种微冲击的思路显然是经过大工业生产模式洗礼的城市规划师们难以接受的。这里有一个被中止的反面典型,就是深圳的“大截排”方案。几年前,深圳市政给排水与水利合并成立水务局,首任局长是学水利学的(不少水利学者往往偏爱“大工程”),他提出要在深圳市实施“大江大河式的治水方案”。计划在城市的下面挖一条35公里长的巨型的隧道,把原来分散布局的9个污水处理厂取消7个,然后把污水雨水集中收集输送到珠江口经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图11)。这个系统仅设计就花了2000多万,用了2年多时间。但论证结果是这个大截排的方案是不中用的。第一,污水雨水大截排以后怎么样使水资源循环利用?如果把水从珠江口再打回来循环利用就浪费能源了。第二,大截排之后深圳河上游就没有水来源了,深圳河和深圳湾靠什么来维持原有的水生态功能?第三,这么多的污水集中在管网里可能会产生的沼气堆积在城市管道中,一点火就会爆炸,如何防范?第四,巨大的污水量要在珠江口排出去,对附近海湾的水生态将产生巨大的冲击,是原有水生态不能承受的。
图11 被终止的深圳“大截排”方案
国际水协总结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污水治理经验教训提出十六字方针:“适度规模、合理分布、深度处理、就地循环”。修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首先要适度规模,认为单个处理厂20万吨到40万吨日处理能力是足够的,不能片面追求单个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否则污水收集输送系统投资庞大。第二,合理分布。污水处理厂服务区范围应就近从20万人口到50万人口,可节约管网投资,而且系统的可靠性也会提高。第三,深度处理。倡导将处理工艺从中国的“一级B”转向“一级A”。“一级A”处理出来的就是可循环利用的中水,再流经自然湖泊、河流、湿地净化后就可达到三类水的标准。三类水体是直接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水源。第四,就地回用。就近补充地下水、地表水,并实现水资源的就地循环利用。这“十六字方针”体现了部分微冲击的概念,但还有改进的余地。事实上,当人类关注那些大工程的时候,或者用大生产模式来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水的时候,就把城市水资源自组织的循环体系完全摒弃了。单纯认为工程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其实是违背了城市自组织发展规律的。这就是一个应当引以为鉴的反面例子。
第四,微更生。倡导旧城有机更生,不仅能避免大拆大建,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建材的循环使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也是保护城市历史街区和历史文脉的基本通径。城市是一种文化的容器,历史与未来是共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吴良镛先生倡导的“有机更生”③——北京菊儿胡同及上海的新天地、鞍山小区的微改造和丽江地震后重建,都已获得成功(图12)。城市史已证实,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欧洲这些国家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资源。日本学者在战后也提出社区魅力再造的计划,至少有7个城市的社区实现了由下而上的动员,居民参与,恢复了许多历史与生态景观,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独特的社区文化和空间形态④。像欧洲这样的城市比比皆是,而且这类城市的魅力在全球化时代正与日俱增(图13)。
图12 北京菊儿胡同、丽江老城
图13 欧洲的历史古城
第五,微交通。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应确保市民在住所与工作场所之间的交通循环畅通与低能耗低排放。传统的城市交通理念只注重大交通系统的建设,如高架桥、宽马路、快速环线、立交桥、地铁等等。事实上,这些“大交通”的大量建成并投入使用并没有缓解城市拥堵,反而使城市适应了汽车出行而使市民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尾气污染和拥堵之中。城市内部有限的空间对交通来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越是紧凑的城市其交通资源越紧缺,那就要按照交通工具的空间利用效率和生态化的程度重新进行布局。微交通工具,比方说自行车的空间使用效率高于私家车20倍,理应把更多的空间和道路资源划给自行车。现在恰恰相反,许多城市机动车道正在日益侵占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例如,原来上海马路非常窄,骑自行车上下班比现在开私家车到达的时间并不晚多少,因为自行车的空间利用率比私家车高得多。现在全国适用老年化的电动自行车使用量已超过亿辆,任何国家部委都没有给予扶持,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已是星火燎原,谁都难以阻挡,而它百公里能耗只有私家车的零头,而且不排放任何废气。香港的步行系统穿街入楼,非常方便。步行系统的效率很高。蚂蚁在狭窄复杂的蚁巢通道中通行为何不会拥堵?道理就在蚂蚁之间相互之间能同步运动而不相互干扰。这也是人类城市智能交通应加以模仿的对象之一。又比如PRT(personal rapid transit),也就是个人快速交通系统,这种新交通系统在城市预建好轻型轨道,这些轨道上面跑的是6座自动驾驶的车,市民出行时只需按一个传呼器,就可上就近等待的PRT车辆,上车后把目的地输入以后,在计算机的统一调度下它顺着轨道可很快到达目的地(图14)。
图14 地铁站口的自行车停放点和PRT系统
比较各种机动化工具的能耗,可以看出不同机动化工具的能耗差异极大(表1)。尤其是电动自行车的能耗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汽车的十几分之一。由此可见,在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同时更要扶持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在大中城市发展电动自行车比发展电动汽车意义更大,关键在于电动自行车不仅能耗低,而且其空间利用效率是电动汽车的20倍。如果再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通过太阳能充电桩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就可以实现“零碳”交通。未来的电动自行车结构还可以制造成卡片式的,相互之间可以密集排列,进一步减少停车所占的空间(图15)。正因为顺应了绿色交通和老年化社会的历史潮流,我国电动自行车虽然缺乏国家公共政策的扶持,但是近年来产量却突飞猛进(图16)。
图15 充电桩与卡片式自行车
图16 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变化趋势
第六,微创业。健康的城市化的关键是充分就业。而微创业不仅指大量有效的非正规就业,而且也包括SOHO等在家就业的新模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模拟,信息处理传输的革命(例如云计算等等)使得科技人员的个人创业已成为全球风潮。无线城市与高速信息网已使得人类交往空间越来越虚拟化。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推行无线城市和创业型城市。新加坡提出创业无定所,就是在所有的居住区创业办公司,只要不干扰居民的生活,没有人投诉,公司注册地可以在住宅里。像美国硅谷发展初期,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诞生于简陋的私人车库。城市混合空间的经济活力来源于知识结构空间的合理化,人类头脑中非编码的知识要比可编码的知识强大几百倍。也就是凡是能够讲出来的、写成书的、传输到网上的只是人类头脑中知识存量的2%,更多的知识需要通过面对面讨论,头脑的风暴共振,才会有效交流,进而产生新的知识。所以尽管信息网络非常发达,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是需要的,讨论和争论还是无可代替的。对城市的小摊小贩和跳蚤市场的容忍与引导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管理的潮流,我们再也不能因管理方便采取一刀切来忽视城市多样化真实生活场景的建立和扼杀市民的创业机会。
简·雅各布斯在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死与生》中告诫我们: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城市活力,城市规划必须围绕促进和保持活力来做文章:
1.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最大限度地催生和促进大城市的不同地区中的人及其使用功能的多样性;而要实现城区功用的多样性,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必须有两种以上主要使用功能;小街区;不同年代的旧建筑的同时存在;足够的人口密度。
2.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促进连续的街道邻里网络的形成,它是城市孩子们可以安全健康地成长、大人们可以交流的公共空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空间结构。
3.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打破对城市物质和社会结构有破坏作用的真空边缘带,它们往往由功能单一的设施和机构所造成。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市民对大城市和城市分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通过为原居民的就地脱贫和发展创造条件,来实现城市贫民区的脱贫,而不是靠阉割手术式的、集中安置和大规模拆迁来解决,那样只能使贫民区从城市的一个地方扩散或移植到另一个地方,治标不治本。
5.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珍惜和呵护已经形成的基于功用多样性的城市区域,避免某种强势功能排斥其他有共生关系的弱势功能,导致其向功能的单一化趋势演化。
6.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彰显反映城市功用的城市视觉秩序,而不是形式主义的、与功能不符或者有碍功能的城市化妆。
第七,微绿地。水蒸发所产生的热能微循环和分布均衡性对城市宜居性非常重要,为什么热岛效应会导致大城市中心温度比其郊区要高出好几度?因为大城市中心往往缺乏植物和地表水蒸发来降低地表温度,光照、通风不畅、空调排气、汽车及人类密集活动所带来的能耗所产生的热量使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并形成了恶性循环(图17)。与此同时,紧凑式的城市会放大各种人为的和自然的灾害。就近、分散、合理设计布局的小型公园绿地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城市居民娱乐空间和避灾场所。从美化景观到节能减排,屋顶、立体绿化、行道树、小公园已成克服城市热岛效应的主力军。新加坡李光耀资政曾有一个小发明,就是在高架桥中间开一个口子,让阳光从狭缝中照射下来,高架桥底就可建成美丽的小型公园,植物长得非常的茂盛,造就了许多宜人的街心花园(图18)。人类创造了很多高技术,但是一些传统的低技术低排放模式常被忽视了,很少有人考虑到微绿化产生巨大的减排效应。
图17 北京城市绿化及热岛效应变化趋势
图18 立体绿化
第八,微医疗。即市民自组织的保健体系使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发生大量经常性的信息循环沟通。首先,高质量的社区医院的医生能成为就近为居民服务的家庭医生;其次,全科医师与现代化的网络诊断相结合,就可以使社区医院具备大医院那样的化验诊断能力,减少误诊。据日本方面报道:使用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在抽水马桶中安装特殊的传感器,能使日常社区医生及时记录和分析特定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救治;再次,从重医疗到重预防,弘扬中医廉价而且能治“末病”的优势,减少慢性病开支,迎接老年社会的保健和医疗需求,应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最后,从医院治疗走向社区治疗,也是减少城市交通流量,实现节能减排的策略之一。我国老年社会能否健康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种社区疾病预防和城乡社区层次医患之间微循环模式的建立。
第九,微农场。城市中的微型农场已成为废水、粪便和其他有机垃圾循环利用的重要基地。除此之外,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型农场还为现代城市带来了众多利益:
一是,应对食品卫生日益严重的危机。福特式大生产体系使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销售的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信息的不透明度越来越高,伪劣食品造成的健康危害就越大。那么什么是微农场的概念呢?比如说现在北京有许多单位在郊外建立一个农场,农产品生产过程都是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的,然后专供本单位职工小范围食用。这种生产供应方式是点对点的,食品质量非常容易监督。从低碳角度来讲,硅谷许多“绿色的公司”,他们自行约定主要食品来源范围不能超过两百公里,这已经成为“低碳生活”的新风尚。在都市里建一些这类农场可行吗?答案是完全可行。这些都市农场采取现代化的水循环系统,不需要化肥农药,产出的是健康食品,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土地利用是高效率的。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在城市中集约化种植蔬菜,只用了农村机械化种植不到1/5的灌溉水和1/6的土地。⑤二是,微农场使城市风景更加多姿多彩。由于微农场可以同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来修复“混凝土丛林”生硬的外观。微农场造就赏心悦目的楼宇景观和楼顶花园,与楼宇绿地相结合的植物工厂,还可作为城市居民寻找田园之乐、品味自然野趣的好去处,也是学生们学习生物知识的好场所(图19)。三是,微农场带来了绿荫,减少热岛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还可净化城市机动化所带来的有毒空气环境。四是,创造就业岗位。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估计,全世界有8亿人在从事城市农业,主要在亚洲。其中2亿人生产的食物主要是为了市场销售,而绝大多数是为了自家食用。⑥
图19 都市农庄
第十,微调控。一个“善治”的和谐社会无疑基于基层政府能否与市民直接沟通、微循环无阻碍的社会。在这方面西方城市管理给了我们若干启示。第一,“熟人社会”的低成本调控。欧美中小城市的市长往往是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兼职性职务,一般没有市政建设管理的决定权,但是大城市的市长与中国一样,都很强势,为什么这样呢?小城市、小社区因为是“熟人社会”,市民之间知根知底,社会的管理成本可以做到很低。所以欧美中小城市的政府一般没有正式的公务员,市长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交通费作为兼职报酬,其主要工作是聘请与住宅小区的物业公司相似的市政企业为城市市政保洁绿化、保安等,所以它们的城市政府都是非常微小的政府。友人的家住在美国东北部一个五万多人口的小城里。市长是位颇富有也很忙碌的商人,自愿报名申请并通过激烈竞选担任了一市之长。他的市政府在一座极普通的五层写字楼的第三层,包括接待室只有三间办公室,其余各层的房间则是该市完全以商业模式操作的各种公司,如供电、煤气、自来水、通讯、交通、市政、环保等,还有部分企业的办公室。警察、税务、法庭、邮政、民政等部门都有自己的办公处,但规模均十分小,甚至有点寒碜。因为银行、商业、工厂、文化传媒和土地基本为私有,政府除教育、卫生和市政等公益事业外也不存在直接参与市场的职能,因此州市政府均不设管理经济、金融、商贸、土地资源和工业的部门,更没有什么文化局、广电局、招生办、招商局、烟草局或城管局之类的政府机构,质检、审计、交易监督、信用资质认证,甚至连高考之类的事务都由民间或非政府组织负责实施。市政府由市长和他的三个部下组成,一个助理兼秘书,一个接待员兼办事员,还有一个办事员兼打字员。没有副市长、办公室主任、处科室领导,甚至没有司机,每人都自己驾车,规格气派比我国城市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逊色许多。市民有事可随时去市政府面见市长或向他的秘书预约接待时间。市长及市政府严格按市民委员会(因城市较小未建市议会)作出的决议办事,遇有重大事项、花大钱事项或特殊事项,会立即召开市民会议讨论表决。市长本人的薪酬、办公费用也由市民会议确定(市长薪酬还不及他在本人企业收入的零头);市长(包括全美任何级别的官员)的薪酬可在网络上随意查得。而我国现在一个镇级政府的公共经费仅够人头费,管理成本很高。所以,在中小城市或者城市社区,应在城市管理上采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维持城市的日常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再加上现代社区信息网络的建设,就可使得市民与政府之间有一个非常低成本的相互交往、相互交流渠道。政府的起源就是市民的保姆,在这种意义上讲,良治基于信息微循环基础上的对城市社区微调控。⑦政府不能管太多,不能老是想着急风暴雨式的大行动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要倡导润物无声式微调控。第二,城市的地理空间可以用现代数字技术来分割成许多微空间,实现微空间定位与城市管理的系统整合和高效化(图20)。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派生出许多专业管理部门,这些专业都有独特的服务功能、技术和管理法规,但是都必须落到一个微空间上。这个微空间的管理实效可以通过数字城市系统来整合,利用GPS、GIS这些系统的整合,使得对每一个专业管理部门,对城市任何一个空间的管理效率都能做出评价,再加上社会舆论对各专业部门管理效能的公开监督,从而促使政府部门之间开展提高交通的竞争压力。这样的城市整体管理效率就会逐步提高。这两条是很值得我们在创新管理上加以创新推广的。
图20 城市网格化管理
要重建城市的微循环,需要制订一些激励政策来引导。例如,通过评选国家园林城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节水型城市、绿色交通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再上升到中国人居环境奖,再到生态园林城市(图21)。而且每个牌子附有一定的中央财政奖励政策或分开表彰激励。中央纠风办明确提出不能乱发牌子,所发每块牌子必须要严格考核,同时要定期进行复查,各类奖项之间也要有相互关联作用,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城市政府科学理性地向前迈进,逐步重建城市微循环。
图21 城市微循环转型的激励与引导
总之,我国已经从城镇化初期进入中后期的特殊阶段,应从前期注重GDP的数量型城镇化转向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并存的质量型城镇化。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自组织的理念,摈弃初期广为流行的急风暴雨式的“大开大发”、“大拆大建”,推行“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等新理念,重建城市的微循环,这将成为城市规划创建和管理的新原则,也是“两型社会”建立的重要基石。未来将会怎么样,就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
注释:
①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网站2011年3月15日文章,“工业技术或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②参见:阿科蔓水生态系统处理技术,www.doc88.com。
③参见:http://60.chinavisual.com/index.php/2009/09/1996-2009-39-1/。
④参见:“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日]西村寿夫著,王惠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⑤参见:[美]2007世界报告——我们城市的未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6页,第48页。
⑥参见:[美]2007世界报告——我们城市的未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6页,第48页。
⑦参见:联合国,全面审查联合国及其各基金、方案和专门机构内的治理和监督情况,第二卷,治理和监督的原则及做法(草案),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