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娜 青岛市崂山区东泰小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情境教学来自于小学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教学实践。李老师先是从外语的情境教学中得到启迪,创立了情境教学法。其后,借鉴我国文论的“境界学说”,逐步建立了情境教学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向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学习的成功范例。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 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基础,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创造使用的一种教学新法。这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情感、开发智力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景”的论述,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到了清代,《人间词话》更有精辟的阐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现代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为大家所知晓。本文所指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统一在情境中,并凭借学生进入情境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使其受到道德品质、审美情感及意志的陶冶,从而保证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文”与“道”两方面教学任务的完成,促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所谓“带入情境”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学语文就会感到“易”、“趣”、“活”。因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儿童发展的探索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中运用,即通过创设情境,把“言”和“形”结合起来,进行句子或片断训练;第二阶段是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创设一个“恰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从而提高作文训练的效果;第三阶段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生活、实物、音乐、图画、扮演、语言”等不同途径,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情境中,使学生由感受美而入境,到爱美而动情,至理解美而晓理;第四阶段是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运用“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启发性”情境教学三原则,进一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分析
1.直观教学法。老师可借助照片、挂图、板画、实物、模型、标示、多媒体创造直观形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教学《桂林山水》,把桂林山水通过电视片、网上下载制成录相片,使学生静中见动。直观展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正确理解课文,深刻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境也就水到渠成了。
2.演示实验法。不少说明性课文,特别是科普文章和科学小品,均可借演示实验重现情境,进而理解其知识的内核。如《琥珀》,演示“琥珀”形成的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而且能从课内带向课外,让学生阅读《煤》的形成等科普文章,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而终身受益。
3.即兴表演法。在帮助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可让学生分角色利用简单的头饰、面具表演教材内容并组织评议,在评议中,对照课文,反复研读,加深理解。表演是学生喜欢的项目,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就要认真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语气,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创设情境,使全体学生能够从喜闻乐见中更直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充分发挥了参与表演者本身的创造才能。
4.利用自然法。即走出去,让学生面对社会和自然界的实际,从而理解课文。如教学《阿里山的云雾》一课时,有意识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江汉平原深秋时节雾的变化,太阳出来前的雾,太阳出来时的雾,雾散后的广袤大地……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景写成小作文。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品味欣赏作者描绘阿里山云雾的佳句,由学生来自行修改习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根据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可适度诱导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潜能。比如,开展寻找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竞赛,为课文配插图展览等等。如此,使“情境教学”达到了“愉快教学”的境界,生动有趣,富于想象与创新。
“罗森塔尔效应”说穿了是一种“期待效应”。“情境教学”所需要的是要求老师尽可能把期待面扩大到全部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形式,如通信期待、言语期待、神态(微笑、眼神)期待、动作期待,根据期待对象的个性特点,予以不同期待的构思。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法,关键是有利于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动力,为学生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条件。情境教学法,既要创设得当的情境,又要让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和讨论,然后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情境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普尺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J].中国素质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08期。
[2]赵德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J].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上半月),2014年07期。
论文作者:陈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课文论文; 期待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是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