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树立[1]2000年在《经岩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岩骨小脑面及与其毗邻的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为临床开展经岩骨SS前迷路后入路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1.随机选用保存完整的颅骨标本32例(64侧),制成颅底标本,并在显微镜下磨出PSC,观察GSS、EAVA、IAM、PR、JF、PSC等结构,用测标卡尺等测量各结构相互间的空间距离,以及IAM到岩尖、岩斜交界等部位的距离,所得数据利用SPSS 8.0进行均数分析,并将双侧数据配对进行卡方检验。2.选用成人完整头颅标本20具(40侧),按照正规SS前迷路后入路开颅后观察小脑、脑干、椎基动脉及其分支、后颅窝静脉窦、CNⅤ-Ⅻ等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并测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脑外硬膜内的长度及其间的最大距离、三叉神经和面神经到展神经的最大距离等,所得数据进行均数分析。 结果:1.成功制成颅底标本并测得岩骨后侧面主要骨性标志间的各种距离的均值及标准差,其中乙状窦的宽度、深度及EAVA到GSS和JF的距离双侧对比有显著差异。2.顺利完成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的开颅及显露观察相关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并进行了相关测量。 结论:经SS前迷路后入路是处理岩斜坡区、桥小脑角区病变理想的手术入路;研究和熟悉手术入路中的解剖结构及部分变异对指导手术十分必要;岩骨内测面的骨性结构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空间关系;顶乳缝前角是SS和TS转接处在颅外的标志;IAM和PSC等结构可以作为手术中的重要骨性标志;以PSC确定岩骨的磨除范围是较安全和可靠的,但亦可以结合影像检查,以内耳道和乙状窦前缘为基点判定切除范围,如果操作空间足够,过分强调磨出半规管是不适当的;右侧GSS的宽度和深度较对侧大,SS前置和颈静脉球高位较对侧多见,这些都对右侧入路有不利的影响,但仍可以进行手术操作;三叉神经和面神经间隙及面l 神经和舌咽神经间隙方便到达斜坡并处理病变。l
许东辉[2]2008年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斜区位置深在、毗邻的解剖结构复杂而重要,斜坡区是颅内肿瘤的多发部位,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难点之一,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岩斜区病变的常用手术入路。文献报道了一些岩骨的磨除方法,但标准不一。颞骨岩部内有诸多重要的结构,且位置常有变化,因而使其临床应用常常遇到很大的困难。岩斜区与脑桥、延髓的腹侧、第Ⅴ~Ⅻ对颅神经、颈内动脉、基底动脉、颈静脉球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毗邻且关系复杂,正常手术时由于手术显微镜的观察呈直线,使某些部位和角度成为观察死角,常难以直接观察被听神经和小脑绒球遮挡的面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等,这些都大大地限制了该入路的临床应用。目前对于颞骨岩部的磨除,面神经管和半规管保护,术中合理的选择颅神经、血管间隙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利用成人尸体头颅湿标本10具,并以外耳道上棘为标志点,测量乙状窦前壁、乙状窦-横窦移行处、后半规管后壁、面神经管后壁至其的距离;测量三叉神经-面听神经间隙、面听神经-舌咽神经间隙的面积,通过这些数据为手术中安全磨除岩骨、合理选择手术间隙及扩大岩斜区术野暴露范围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经岩骨后部入路的操作方法,为该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林海蜂[3]2011年在《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的目的是:1、寻找岩斜区颅骨的解剖标志,并对其结构进行量化。2、结合减少术中正常组织损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治疗宗旨,对现有的岩斜区手术入路进行剖析、总结并进行改良,希望获得更佳的手术入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寻找更合理的岩斜区手术入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在尸头上模拟改良后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和传统的乙状窦前入路。得出结论为1、通过两个关键孔(顶乳突缝前角和星点前下方约4.67mm处)基本能够锁定幕上下联合入路的骨窗;2、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只需磨除岩骨嵴内侧部及中间部骨质后与乙状窦前入路两者在手术最大视角和操作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3、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骨窗面积较乙状窦前入路显著缩小(P<0.05);4、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脑干腹侧中间隙暴露长度明显大于乙状窦前入路而在桥脑腹侧中点所需牵开颞叶的角度明显小于乙状窦前入路(P<0.05);5、利用传统乙状窦前入路的切口创造出改良的颞枕开颅经小脑幕经岩骨嵴入路;6、提出顶乳突缝前角作为颞枕开颅的关键孔,减少了颞枕开颅的骨窗面积;7、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对岩斜区肿瘤基底暴露好,可早期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缩小,质地变软,出血减少,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施炜[4]2006年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在岩斜区手术中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目的:对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及岩骨内部重要骨性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探索各重要解剖结构的定位方法,为开展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干性成人漂白颅骨标本10例(20侧)。观察测量颞骨外表面外耳孔、颞骨颧突起始部、顶乳突缝前角、乳突上嵴等结构之间的距离,观察测量岩斜区特征性骨性结构破裂孔、弓状隆起最高点、岩斜裂、三又神经半月节压迹、内耳孔等结构之间的距离。测量岩骨内部上半规管、后半规管,总脚、耳蜗,面神经迷路段、鼓室部之间的距离。结果:外耳孔前缘至颧弓根处平均距离为13.80±1.33mm,上缘至其上方骨性隆起的距离为6.18±1.20 mm,后缘至项乳缝前角的距离为26.18±3.90mm。破裂孔外缘至弓状隆起最高点距离为32.74±1.79mm,至三又神经岩尖压迹中心距离为6.62±1.66 mm。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最高点的距离为14.15±2.93mm,至岩骨嵴的距离为11.79±1.00 mm。内耳孔后缘至弓状隆起最高点的距离为14.56±3.48 mm。内听道位于弓状隆起和岩浅大神经央角平分线上(或弓状隆起成60°),或与岩骨嵴的长轴成约45°。内听道上壁口至底距离为8.28±1.64 mm。岩骨内结构总脚至内听道口后缘距离为9.30±0.58mm,耳蜗底圈至岩骨嵴距离为8.00±1.07mm,后半规管上肢中点至岩骨嵴距离为4.30±0.60mm。颈动脉管上缘至岩骨嵴距离为10.47±1.34 mm。结论:通过外耳孔与颧弓根、外耳孔上方的骨性隆起及顶乳突缝前角之间的距离来定位外耳孔以免损伤。乳突上嵴后端隆起部的后方约1cm处可定位横窦乙状窦转角的部位。为了避免损伤膝状神经节和面神经膝部,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中将面神经管裂口作为岩骨前表面硬膜剥除的前界,剥除的范围为距岩骨嵴10mm以内。磨除颈动脉管和耳蜗上方的岩骨时,磨除的深度分别不能超过10mm和8mm;磨处外侧部半规管区域的岩嵴时,磨除深度控制在4mm之内。第二部分Labbé静脉的显微解剖和CT静脉造影对Labbé静脉位置判断的研究目的:研究后颞部Labbé静脉的解剖形态和位置。探讨通过CT静脉造影(CTV)的方法来判断Labbé静脉的形态和位置,为术前决定是否适合应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帮助。方法:成人湿头颅标本共10例(20侧)。观察头颅标本Labbé静脉形态,测量其与静脉窦角(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交界,STP)的距离。5例志愿者和7例岩斜肿瘤患者术前行CTV检查,测量CTV中Labbé静脉汇入静脉窦点与STP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术中实际观察测量到的Labbé静脉形态和位置来验证CTV对Labbé静脉位置判断的准确程度。结果:20侧Labbé静脉可分为单根型、双根型和多根型三种类型,1侧Labbé静脉缺如。单根型Labbé静脉占40%,双根型占35%,多根型占20%。Labbé静脉静脉窦汇入点和STP的距离平均距离为22.91±8.09mm。Labbé静脉汇入点和STP的距离小于10mm(前置型)的共2例,占10%。术前CTV所显示的Labbé静脉形态与术中实际观察Labbé静脉的形态完全一致。CTV中测量Labbé静脉汇入点至STP的距离和术中实际测量距离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结论:Labbé静脉的解剖形态及其回流到静脉窦的位置是决定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术中颞叶能否牵开的关键因素,对于Labbé静脉前位引流这种类型不适合应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相对于MRV和DSA,CTV检查可以术前更方便准确的判断Labbé静脉位置。岩斜区肿瘤的患者术前有必要进行CTV检查以明确Labbé静脉的位置,从而决定是否适合运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对岩斜区结构的暴露改善情况。对术后头颅标本进行CT颅底超薄扫描,比较两种手术入路在暴露内听道下方、中脑腹侧中点时所需对颞叶牵拉的程度。结果:以内听道为中心分中间部、内侧部、外侧部来磨除岩骨。中间部内听道上方的岩骨磨除深度5mm见内听道上壁,磨除长度8mm后可暴露到内听道底。内侧部岩骨嵴向前方磨除宽度10.47±1.34mm及8.00±1.07mm可分别暴露岩骨颈内动脉水平段和耳蜗。内侧部后半规管距离岩嵴最近的距离为4.30±0.60mm,总脚距离内听道后缘的距离为9.30±0.58mm,磨除总脚与内听道后缘之间的骨质深度约5mm后接近内听道底部。通过磨除适当范围的岩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可以暴露出外展神经进入Doller's孔部;面听神经及伴随的小脑前下动脉襻进入内听道口的部位;内听道口周围和岩斜裂周围的岩骨。颞底经岩经天幕入路磨除内听道上唇和其上方岩嵴后,暴露内听道下方岩骨只需要抬起颞底24.5±4.59°;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磨除内侧部岩骨后,对于中脑腹侧中点的暴露几乎可以不用抬起颞底就能观察到。结论:颞底经天幕入路中对于多数岩骨后颅窝面的观察仍然受到阻挡。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从硬膜下磨除适度范围的岩骨可以明显改善对岩骨后颅窝面及邻近结构的暴露,并减少对颞底的牵拉。以内听道为中心,将岩骨磨除区域分为中间部、内侧部和外侧部三个区域。中间部分安全磨除范围长度为8mm,深度为5mm,宽度为5mm(内听道底为2mm);内侧部分磨除范围深度为10mm(靠近内听道前壁的深度在8mm以内),长度为15mm;外侧部分磨除的范围在以内听道、弓状隆起、总脚与内耳口之间岩嵴为三条边的近似三角形区域中,长度为9mm,深度为5mm,磨除三角形区域以外的岩骨时深度不能超过4mm。第四部分应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目的:在对岩斜区结构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临床运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治疗该区域的脑膜瘤,探讨这一手术入路对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优点和注意点。方法:从2002年4月至2006年2月间收治岩斜区(骑跨中后颅窝)脑膜瘤和三叉神经鞘瘤21例,分别运用颞底经天幕和颞底给天幕经岩入路手术进行肿瘤切除,重点对比分析两种手术入路对岩斜脑膜瘤的治疗效果。结果:7例三叉神经神经鞘瘤采用颞底经天幕手术入路均获肿瘤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100%。14例脑膜瘤中采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4例均达到SimpsonⅠ类全切除,采用未磨除岩骨的颞底经天幕手术入路9例中无1例取得SimpsonⅠ类全切除,取得SimpsonⅡ令切除的6例,肿瘤次全切除3例,分别占采用该手术入路的66.7%和33.3%。19例患者获得随访,7例三叉神经鞘瘤术后恢复良好,遗留面部麻木1例(占14%),经常性角膜炎1例(占14%)。12例脑膜瘤患者中,运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现都生活自理且已重新工作,遗留面部麻木和复视1例;运用颞底经天幕入路手术患者1例于术后13个月时出现严重肺部感染最后死亡(占8.3%),1例一侧肢体肌力差行走不便(占8.3%),其余患者均生活基本正常。结论:颞底经天幕入路中由于岩嵴的阻挡使得对岩骨后颅窝面等部位暴露仍然存在死角,采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通过在岩骨安全区域中适当磨除岩骨,消除了岩嵴对岩斜脑膜瘤基底“帽檐样”阻挡,在直视下铲除肿瘤基底,达到SimpsonⅠ类全切除,运用该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满意。
吕新文[5]2010年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岩斜区肿瘤切除的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岩斜区位置深在,周围有许多重要的血管及神经组织,手术难度大,尤其对于巨大肿瘤的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的巨大挑战,主要原因是相关解剖较复杂,尤其涉及岩骨,神经外科医师不熟悉,因此,大大限制了对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本实验通过测量相关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为手术中安全磨除岩骨、合理选择手术间隙及扩大岩斜区术野暴露范围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经岩骨后部入路的操作方法,为该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并且明确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所能显露的手术范围,以期通过此解剖数据能为临床手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6例12侧10%甲醛固定成人新鲜湿性标本,头架固定,模拟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手术,尽量接近实际手术过程。头位:侧卧位,头转向手术的对侧,顶部较水平位低15°-20°,额部位置略偏低,使乳突部位于最高点,保持视路沿颞骨岩部方向。取绕耳的大问号形切口,切口前端起自耳前颧弓中点,向上绕耳廓,距耳廓上约3-4cm,向后行于乳突后2-3cm,止于乳突尖下约1cm(图1)。可根据病变位置灵活调整,若中颅窝病变较大,则切口向前扩大,若后颅窝病变较大,则切口在横窦上就靠中线些,向下延长些,使后窝显露范围增大。沿帽状腱膜下层翻开皮瓣,皮瓣翻向外耳道方向,将颞浅筋膜、骨膜和胸锁乳突肌附着点一起翻起。骨孔的选择有两种:第一种4孔法,基本上以星点为中心放射状钻4孔。采用1孔位于顶乳缝前角(关键孔);2孔在1孔的平行线(平行于横窦)向后靠近皮缘;3孔位于2孔下方约1.5cm(跨横窦);4孔位于1孔的下方约1.5cm处。颞部钻3个骨孔,颅后窝钻1骨孔,用铣刀先沿颞部骨孔铣开,再沿后颅窝骨孔铣开,最后小心磨开跨窦区骨质,整个骨瓣翻开。(如图3)第二种2孔法,即在关键孔处钻一孔,沿横窦平行线向后钻一孔。先将颞部骨瓣铣下,然后将横窦前方后方小心从横窦沟剥下,脑压板在骨瓣下方保护,铣刀将后颅窝骨瓣铣下,形成颞部、后颅窝两块骨瓣。(如图5)用微型磨钻磨除颞骨岩部后壁。磨除乳突表面骨皮质,逐步出现乳突小房(图6)。自乙状窦后方1cm处开始磨除骨质,保持一致的深度,直至显露出乙状窦,在此处可见到乳突部的导血管与乙状窦相通,剪断此血管。用金刚钻沿乙状窦磨向颈静脉球,使其表面仅剩一层薄薄的骨皮质。轮廓化乙状窦,向前、上方去除乳突小房,显露颅中窝底的硬膜。进一步向前磨除乳突小房,磨出鼓窦,小心向周围磨除骨质,鼓窦内侧壁出现质硬、色泽淡黄的骨质区域时,提示接近外侧半规管;如明确看到乳白色质硬的象牙骨提示到后半规管最后部。后半规管的方向平行于颞骨岩部后壁,其前内侧为外半规管,而面神经管的水平段则位于外半规管的后下方。小心轮廓化骨迷路及面神经管后,继续向下磨除乳突尖区的小房,使乙状窦前硬脑膜、颅中窝硬脑膜和窦-硬膜角均完全显露出来,在横窦和乙状窦的交接水平面可见岩上窦(图67)。平行乙状窦前缘切开后颅窝硬膜至颈静脉球上方,硬膜牵向前方,显露乙状窦前间隙;沿颅中窝底横行切开中颅窝底硬膜(图8),抬起颞叶;于岩上窦、乙状窦交汇点前方0.5cm处结扎、切断岩上窦;由岩上窦切断处向内剪开小脑幕,至滑车神经入硬脑膜处稍后方的幕切迹,将小脑幕推向后方。进一步抬起颞叶,略微牵开小脑和乙状窦,暴露岩斜区,观察并测量数据。结果:1、颅骨表面标志间距离:星点到顶乳缝前角距离28.9±3.7mm;星点到外耳道后上嵴的距离43.2±1.6mm;顶乳缝前角到外耳道后上嵴的距离25.8±4.2mm。2、窦硬膜角到各标志点间距离:窦硬膜角到后半规管的距离18.6±3.1mm;窦硬膜角到颈静脉球的距离27.9±1.9 mm;窦硬膜角到外耳道后上嵴的距离28.8±3.8mm。3、颅内各组颅神经长度及主要颅神经之间的间隙:动眼神经颅内段距离14.4±1.9mm;三叉神经颅内段距离12.1±1.4mm;面听神经颅内段距离11.3±1.8mm;舌咽迷走神经颅内段距离17.7±1.9mm;动眼神经与三叉神经的距离12.9±3.2mm;面听神经与舌咽迷走神经的距离10.22.9mm。4、岩斜区所显露范围的测量:本实验中,向中颅窝显露最深可见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测量岩尖到其距离,代表术野可显露的中颅窝范围,岩尖到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距离为:10.2±1.7mm。岩斜区所能显露最下方可见舌咽、迷走神经,因此后颅窝范围,即岩尖到舌咽、迷走神经的距离,岩尖到舌咽迷走神经的距离为:30.8±5.9mm。结论:1.体表标志:眼外眦、外耳道上缘与枕外粗隆连线可标志横窦位置;2.骨瓣:星点可定位横窦位置,顶乳缝前角可作为关键孔定位乙状窦上曲。根据横窦位置进行双骨瓣开颅安全、省时;3.乳突及岩骨磨除时标志:对于非硬化性乳突,根据骨质、颜色定位后半规管。硬化性乳突,主要根据鼓窦内侧壁间接定位后半规管;4.手术可以很好显露小脑幕缘上下区域,向中颅窝可以显露鞍旁、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向后颅窝,可显露到椎动脉、舌咽、迷走神经高度。由于角度问题,对于岩骨后面自弓状隆起以前显露不佳;5.术前必须行一些必要检查,明确Labbe静脉回流横窦位置、颈静脉球高度、骨半规管、乙状窦位置等,否则,这些解剖结构位置偏离将严重影响术区的显露范围;6.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可以很好显露中上斜坡及小脑幕裂隙区范围。
周庆九[6]2013年在《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2)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3)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方法:1)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经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2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该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进行分析。2)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6例和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8例,对34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两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3)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2例,同时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的显微镜手术的岩斜区脑膜瘤12例做为对照,对24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两种手术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1)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切除32例岩斜区脑膜瘤,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8例。全切除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最高(P<0.05),而次全切除与大部分切除相比,其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2)34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组16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8例;内听道上入路组18例,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内听道上入路组肿瘤的全切除率高于乙状窦后入路组(P<0.05)。与乙状窦后入路相比,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没有增加术后的近期并发症(P>0.05),同时可以降低术后的远期并发症(P<0.05)。3)神经内镜组12例岩斜区脑膜瘤,全切6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显微镜手术组12例岩斜区脑膜瘤,全切2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7例;神经内镜辅助组岩斜区脑膜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手术组(P<0.05)。神经内镜辅助组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与显微镜手术组没有差别(P>0.05)。结论:1)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适合于肿瘤的主体在中颅窝,少部分向后颅窝生长的岩斜区脑膜瘤(I型);选择次全切除肿瘤是一个合理的治疗策略;2)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适合于肿瘤以后颅窝生长为主,少部分向中颅窝生长的岩斜区脑膜瘤(II型);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与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相比,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手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
何鹏[7]2008年在《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至岩斜区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岩斜区病变位置深在,毗邻神经血管结构复杂,外科手术治疗难度大。如何充分暴露病变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是该区域显微外科手术最大的难点。为了使神经外科医生熟知此区域显微解剖特点,本研究利用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对中颅窝底及岩斜区相关显微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方法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及红、蓝硅胶灌注。在手术显微镜下严格按照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模拟手术,掀起中颅底及岩前硬脑膜,保护岩浅大神经(GSPN),磨除岩骨前部Day菱形区内骨质并暴露岩斜区。观察并定量相应解剖结构的关系。比较并探索岩尖磨除的安全范围。提出适合国人的内听道定位方法和数据,并对比新的内听道定位方法与传统定位方法的差别。结果1.中颅窝底及岩骨前方、岩骨内解剖结构可以用两个扇形加以概括。“前扇”以三叉神经孔为中心,将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概括其中,“后扇”以膝状神经节为中心,将岩浅大神经(GSPN)、弓状隆起(AE)、内听道(IAC)、耳蜗(Coch)、颈内动脉(ICA)、岩上窦(SPS)有机地结合起来。两个扇形相结合,就可以把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涉及的所有解剖结构联系起来。2.利用颧弓颞突起点、棘孔后缘为定位标志定位内听道。国人成人尸头湿标本上,颧弓颞突起点、棘孔后缘与内耳门前缘所成角为97.62°±11.4°(81.3°—114.7°),颧弓颞突起点、棘孔后缘与内耳门后缘所成角为82.57°±10.82°(67.0°—105.0°)。颧弓颞突起点、棘孔后缘与内耳门前缘所成角约为90度。3. Kawsae三角(10.17±0.85mm)×(15.80±2.49mm)×(17.49±2.70mm)。Day菱形区(20.92±2.90mm)×(12.74±1.99mm)×(15.80±2.49mm)×(10.17±0.85mm)。岩尖五边形区域由V3、GSPN、Coch、IAC及SPS构成,面积(4.90±1.10mm)×(6.94±1.32mm)×(6.64±1.02mm)×(6.84±1.16mm)×(10.17±0.85mm)。4.磨除内听道后三角,可以扩大后颅窝及内耳门外侧暴露范围。可暴露的后颅窝硬膜范围(10.05±1.51mm)×(5.89±0.82mm)×(7.38±1.44mm),面积约为20.12±3.94mm2。5.利用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可充分显露内听道内侧和外侧、中上斜坡、岩尖、Meckel’s囊等岩斜区域,并可见基底动脉全程、椎-基底动脉交界以及大脑后动脉分叉。结论1.利用颧弓颞突起点、棘孔后缘为定位标志可以定位内听道。尤其是使用岩骨前侧方入路时,解剖标志明确易见,定位简便,是一种定位内听道的新方法。2.岩尖的五边形区域及内听道后三角内无重要结构。磨除岩尖五边形区域可以提供到达岩斜区的通道,磨除内听道后三角可以暴露内耳门外侧结构。3.“两个扇形”将中颅窝及岩骨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系统,便于理解与记忆,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4.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在处理中上岩斜区及骑跨岩尖病变有一定的优势。5.描记法可以简单、准确地测量解剖结构之间所成的角度。受空间限制小,所需器材简单廉价;经骨窗即可进行测量,无须环锯颅骨切除脑组织,避免了对其他部位脑组织损伤。因此,标本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科研成本。
杨杰[8]2016年在《内镜辅助与显微镜在视交叉后和桥脑小脑角区的解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由于手术显微镜所提供的直线手术视野仅能显露镜头前方的术区,对于镜头侧方结构和深部被浅表神经血管遮盖结构,显微镜不能暴露。单独显微镜下,术者为获得满意暴露,常常需要加大对脑组织的牵拉力度,结果可能导致脑组织挫伤或脑组织缺血梗死,损伤神经功能。神经内镜具有侧方视角,体积小,可以经浅表神经血管间隙绕过浅表结构,对深部结构进行暴露和操作,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同时可以增加局部照明,对近距离神经血管组织细节的显示尤为清晰。由于神经内镜的上述优点,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但由于内镜视野图像为2-D平面图像,术中缺乏显微镜下图像的3-D立体视野;内镜仅能观察到其镜头头端神经血管组织,镜头后方神经血管组织可能在移动内镜时被损伤:在操作内镜时,术者需一手持内镜,只能用单手对术区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术中处理神经血管病变的能力:单纯神经内镜技术主要用于脑室手术和经鼻蝶窦入路手术中。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在显微镜监视下导入内镜,将内镜置于合适的区域后将内镜固定,术中术者既可以保持显微镜的3-D立体操作视野,双手操作所带来的便利,也可以观察到单纯显微镜时所不能暴露的视野死角区,并可以在内镜下对术区死角进行操作。但在神经外科中,其对具体手术部位有哪些优势,是否适用还需要具体研究。视交叉后区神经血管结构众多,是神经外科中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其解剖学边界在上方为视觉通路和三脑室前方的视隐窝,在后方为乳突体、脚间池、基底动脉及其发出的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在两侧为后交通动脉及其发出的穿支动脉、动眼神经。对此区域的手术入路较多,如经鼻蝶扩大手术入路,经额、经翼点终板入路等。我们分别采用了眶上入路和经岩后入路到达此区域。目前已有上述入路到视交叉后区的报道,但较少有内镜辅助下的报道。桥脑小脑角区的空间狭小,视野狭窄,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此区的手术是神经外科中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切除此区的病变,目前神经外科中以乙状窦后入路最为常用。对此区域神经血管结构解剖知识的掌握对于神经外科医生十分重要。关于此区域的显微解剖和内镜解剖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对于此区的显微镜与内镜辅助显微外科的的比较解剖研究较少。基于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具有一系列优点的假设,我们将内镜辅助技术结合具体手术入路应用到上述两个区域的解剖模拟手术中,设计了如下实验对上述两个区域进行了内镜辅助解剖模拟手术研究,并与单纯显微镜下显微解剖模拟手术进行了比较,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并试着找出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在上述区域的具体入路中使用提供解剖学依据。研究方法:1,比较显微镜与内镜辅助显微外科经单侧经眶上入路对视交叉后区的暴露和操作情况。4例防腐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1)双侧额部冠状切口,单侧眶上开5×3cm骨窗,(2)在硬膜外将眶上板轮廓化,(3)磨除前床突,(4)床突段颈内动脉移位,(5)磨除鞍结节,显露视交叉下方区域。挑选视交叉后区如下神经血管结构,鞍隔,鞍背,后床突,垂体柄,乳头体,灰结节,动眼神经,脑桥基底部,基底动脉顶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分叉。按照评分标准分别在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对上述结构进行暴露和操作评分。模拟手术操作内容为(1)剥离神经血管表面蛛网膜等结构,(2)血管和神经缝合,(3)模拟肿瘤切除,(4)电凝血管结构。评分标准为:当所评估神经血管结构不可见,记0分;可见,但不能对其进行操作,记1分;可操作,但操作困难,记2分;对神经血管中,术者操作较为便利的神经血管结构,其评分记为4分;介于操纵困难和操作较为便利之间的神经血管结构,其评分记为3分。分别记录并比较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显微外科对上述结构的操作得分。2,比较显微镜与内镜辅助显微外科经岩后入路对视交叉后区的暴露和操作情况。4例防腐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1)耳屏上方及后方“?”状头皮切口,(2)颞骨Kawase's手术入路方式开骨窗4×5cm(3)磨除乳突,完成迷路后入路,(4)结扎岩上窦,沿岩上窦水平方向向前剪开硬脑膜(5)分别完成迷路后入路下显微镜下和内镜辅助下显微外科对视交叉后区的暴露于操作评分,(6)磨除上、后半规管和岩尖骨质,完成部分迷路切除岩尖切除手术入路,(7)分别完成部分迷路切除岩尖切除手术入路下显微镜下和内镜辅助下显微外科对视交叉后区的暴露于操作评分。将视交叉后区分为(1)手术同侧,(2)手术对侧,(3)漏斗后方,(4)三脑室四个区域,按照评分标准分别在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对上述各个区域神经血管结构进行暴露和操作评分。模拟手术操作内容及评分标准同实验一,分别记录并比较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显微外科在两种不同岩后入路亚型中对上述各区结构的操作得分。3,比较显微镜与内镜辅助显微外科经乙状窦后入路在桥小脑角区三叉神经减压术中对可能责任血管的暴露和操作情况。4例防腐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1)在星点上方约3cm处切开头皮,头皮切口止于二腹肌沟下方2cm处,(2)开骨窗,上缘至横窦上缘,前缘至乙状窦后缘,下缘至下项线下方3cm,后缘至乙状窦后4cm处,(3)在横窦下和乙状窦后方打开硬膜,(4)将三叉神经分为Meckel's囊、脑池和神经根区3段,分为上、外、下、内4个象限,(5)在不切断岩上静脉(SPV)情况下,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分别观察记录血管与三叉神经接触情况,对三叉神经分为进行暴露和操作评分,(5)在切断SPV后,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分别观察记录血管与三叉神经接触情况,对三叉神经分为进行暴露和操作评分。操作内容为模拟将神经血管结构分开的动作。评分标准为以象限为单位,手术操作内容为在CNV各象限模拟将血管与三叉神经分开。手术操作评估以象限为单位,在某一象限上可自由操作记为3分,在某一象限上可以暴露但不能操作记为1分,其余情况视为操作受限,记为2分,不能暴露记为0分。比较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显微外科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操作中的得分。4,比较显微镜与内镜辅助显微外科经迷路后-乙状窦后入路在桥小脑角区的暴露和操作情况。4例防腐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1)和实验三中一样,对尸头标本进行乙状窦后开颅,(2)将桥小脑角区分按上、中、下和前内、中间、后外分成9个区,(3)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分别观察评估其对每个区域神经血管结构的暴露和操作情况,(4)在上述入路的基础上,磨开乳突,迷路后入路开颅,(5)将内镜从乙状窦前方硬膜开口导入,从乙状窦后硬膜开口对神经血管结构进行操作,观察评估此方法下每个区域神经血管结构的暴露和操作情况。暴露评分:不能暴露,记为0分;可从1个角度暴露,视为暴露受限,记为1分;可从多个角度暴露,视为多角度暴露,记为2分;可全方位暴露,记为3分。模拟手术操作内容为(1)剥离神经血管表面蛛网膜等结构,(2)血管和神经缝合,(3)模拟肿瘤切除,(4)电凝血管结构。操作评分标准为:不能对其进行操作,记1分;可操作,但操作困难,记2分;对神经血管中,术者操作较为便利的神经血管结构,其评分记为4分;介于操纵困难和操作较为便利之间的神经血管结构,其评分记为3分。比较三种方法中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显微外科对桥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结构的暴露和操作评分。结果:1,显微镜下总的得分情况是8±1.20分。在所选的结构中,乳突体,漏斗,动眼神经根(出脑处),基底动脉顶端,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6个结构得分为0,即在显微镜下无法看见。内镜辅助下对所选结构的评估总得分为48.88±1.46。所选神经血管结构均可在内镜辅助下清楚显示,并可以较方便的操作。统计学显示,经眶上入路,内镜辅助与显微镜对视交叉后方的漏斗区的暴露与操作存在差异(p<0.05)。内镜辅助经眶上入路在暴露和操作视交叉后方的漏斗区优于显微镜经眶上入路对漏斗区的暴露和操作。2,内镜辅助下部分迷路切除岩尖切除手术入路得分最高,为82.13±3.40,其次为内镜辅助下迷路后入路,为43.75±1.67。显微镜下部分迷路切除岩尖切除手术入路和迷路后手术入路的得分分别为39.75±2.12和32.38±2.56。总体的暴露和操作情况为,内镜辅助显微外科较显微镜下更有利于对视交叉后去的暴露,无论是在迷路后入路(p<0.05)还是在部分迷路切除岩尖切除手术入路(p<0.05)都是如此。但仅在部分迷路切除岩尖切除手术入路中,内镜辅助显微外科较显微镜下更有利于对视交叉后去的操作;在迷路后入路中,内镜辅助仅能改善暴露,对术区操作没有改善。3,SPV切断情况下内镜辅助组得分最高,为11.25±0.71,其次为SPV完好存在情况下内镜辅助组,其得分为10.75±1.04。显微镜组在SPV完好和SPV切断情况下得分分别为9.37±1.30和7.88±1.64。总的来看,内镜辅助组要好于单独显微镜组,无论是在SPV完好(p<0.05)还是在切断SPV情况下(p<0.05);甚至是SPV完好+内镜辅助组与SPV切断+显微镜组相比较,内镜辅助下得分依然较高(p=0.02)。在内镜辅助情况下,切断SPV对操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42)。但切断SPV可以在单独显微镜操作时方便术者操作(p<0.05)。4,内镜辅助下联合入路操作情况得分最高,为62.25±1.28,高于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得分45.50±2.62(p<0.05)和内镜辅助下得分45.75±1.49(p<0.05);乙状窦后入路内镜辅助下操作情况评分与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操作情况评分无差异,p=0.79。内镜辅助下联合入路暴露情况得分为46.00±0.93,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暴露情况得分为45.38±1.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但与单独显微镜下乙状窦后入路暴露情况得分27.75±1.28相比,内镜辅助下联合入路和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对CPA的暴露情况均好于单独显微镜下暴露情况,两者p<0.05均成立。结论:1,在视交叉后区的暴露和手术操作中,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额下入路较传统单纯显微镜下经眶上-额下入路有较大的优势。2,内镜辅助结合部分迷路切除岩尖切除入路在暴露视交叉后区时较单纯显微镜更有优势,在方便术者暴露神经血管结构的同时,利于术者进行手术操作,特别是对于向上侵入脚间窝、三脑室和向对侧生长的占位性病变尤其如此。在迷路后入路中,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同时操作内镜和手术器械,内镜辅助下显微外科仅能使术者更好的观察视交叉后区结构,并不能给术者带来相应的便利操作。3,内镜辅助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有利于发现单独显微镜下难以发现的责任血管,并有利于术中对三叉神经血管进行操作。内镜辅助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较单独显微镜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更有利于三叉神经上象限、内象限的暴露和操作。在单独显微镜操作时,切断SPV,有利于三叉神经上象限的操作,但其操作便利程度仍然不及内镜辅助技术下保留SPV时的操作便利程度。在内镜辅助技术时,切断SPV对暴露和操作没有改善,即在内镜辅助下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切断SPV。在单独显微镜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时,需要特别注意Meckel's囊区,此处血管压迫神经点在显微镜视野下常被忽视。内镜辅助技术有利于发现此处责任病灶。4,内镜的应用有利于暴露桥脑小脑角深部前内侧区神经血管结构。但当相对较粗的内镜和手术器械同时经相对狭小的手术通道进行手术时,内镜可能会妨碍手术操作。内镜辅助下,迷路后-乙状窦后联合手术入路可缩短经乙状窦后方到桥脑小脑角区的手术距离,增加桥脑小脑角区的暴露,便于术中对桥脑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结构的操作。
李胜东[9]2010年在《颞下硬膜下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颞下硬膜下经岩骨至岩斜区手术入路提供相关显微解剖学基础,探索最大切开小脑幕的安全方法。界定硬膜下磨除岩骨的安全范围,探索方便简单的岩骨切除方法。方法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20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手术入路寻找安全有效切开小脑幕的方法,观察小脑幕切开前后的显露范围及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关系,并进行测量拍照。在小脑幕切开的基础上,硬膜下磨除岩尖骨质,观察岩骨磨除前后的显露范围及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关系,观察结果测量拍照。界定岩骨磨除的安全范围。测量岩骨磨除前后手术视角的变化。结果颞下入路切开小脑幕之前,暴露的上界平后床突,下界平小脑幕切迹。包括动眼神经起始部至入海绵窦后壁,后交通动脉全长,大脑后动脉的P1P2段,基底动脉的上部和分叉部。动眼神经及后床突可作定位小脑幕中切迹周围结构的解剖标志。后岩床皱襞与小脑幕缘的交点为标志点可定位滑车神经入小脑幕点。小脑幕切开的最大范围可在平行滑车神经水平切开,至海绵窦后壁。幕切开后可明显改善对幕下结构的显露,如扩大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显露,三叉神经(Trig.N)桥池段,及面听神经的显露。颞下硬膜下经岩骨入路可先根据面听神经的位置结合内听道和岩骨嵴所成的角度判断出内听道在岩骨前表面的投影。以内听道为标志,可以将岩骨分为内听道周围部分和内侧岩尖部分共两部分来磨除岩骨。内听道周围部分指磨除内听道外侧、上部、内侧部。距离内听道管壁约5mm范围内的骨质,磨除的方向平行于内听道的轴线。磨除的最前界接近内听道底部为标准,测量内听道口与底的距离约8.83±0.45mm。这样可避免损伤内听道外侧的上半规管和总脚,内侧靠近内听道底的耳蜗。磨除的内侧部分是指剩余岩尖到岩斜裂之间,包括三叉神经下方的岩尖骨质,最下到岩下窦,最前界到岩浅大神经范围内的骨质。内听道口的内侧壁到岩斜裂的距离是约为15mm,岩骨嵴距离岩浅大神经的最近距离约11mm(11.23±1.31)。硬膜下磨除岩骨后可增大手术的垂直视角大约15°。结论采用颞下硬膜下经岩骨入路可大大增加对岩斜区幕下结构的显露。而且术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磨除岩骨,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此入路能优先显露肿瘤的基底部,早期处理肿瘤的供血动脉。具有显露充分,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适合切除累及幕上下,及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适合处理中脑、桥脑腹侧的病变及基底动脉中上段动脉瘤的夹闭。
吴德俊[10]2009年在《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颞下经岩骨前入路(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PLPA入路)等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实用、创伤小的岩斜区手术入路。提出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并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1)观察该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和可操作空间,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2)将该手术入路与该区上述侧方入路进行比较,探讨其优越性和适应证。方法:1.利用10例(20侧)颅骨干标本对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涉及相关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指导术中岩骨的磨除及岩斜区的显露。2.利用10例(20侧)头颅湿标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设计起于外耳道口上0.5cm、耳屏前缘0.5cm的垂直向上再弧向后下的包绕耳廓上缘的倒“U”形小切口,过耳廓后缘后再直向下止于星点附近;分离颞肌,肌皮瓣向下翻开,暴露颞骨鳞部。外耳道上方用铣刀铣下一大小约4×3cm骨瓣(骨瓣上下径3cm,前后径4cm),骨窗后下部大体显露横窦上缘,磨除部分乳突表面骨质,显露岩骨嵴(Petrosal Ridge PR)及附近颅底硬脑膜。①硬膜下操作:在显微镜下倒“Y”形切开硬脑膜并悬吊,观察Labbe静脉及其属支走行,适当游离该静脉进一步观其形态及其在小脑幕上注入点。用脑压板避开Labbe静脉上抬颞叶底部约1.5~2.0cm,必要时可以切断该静脉前部细小分支以增加显露,显露岩骨嵴及附近中、后颅底硬脑膜,沿岩骨嵴走行向前内显露床突后区,向后内显露小脑幕及部分幕切迹。选择在滑车神经汇入小脑幕缘位置点后方,垂直于小脑幕游离缘切开小脑幕并前翻、悬吊,显露幕下结构。②硬膜外操作:用剥离子沿硬膜外分离并向中颅底方向抬起向前内显露,在硬膜外辨认岩浅大神经(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 GSPN)及其裂孔、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 AE)、三叉神经下颌支(V3)等结构,测量GSPN裂孔与岩骨嵴之间的距离;向后内显露岩骨嵴、内听道上嵴。③磨除岩骨嵴:以内听道(Internal Auditory Canal IAC)及内听道上嵴为中心大体将岩骨嵴分为三部分:内侧部、外侧部、中间部;其中内侧部是指三叉神经根外侧至内听道上嵴之间的岩尖部骨质,包括部分内听道上嵴,外侧部是指内听道及内听道上嵴外侧至乙状窦沟内缘的岩骨嵴,中间部则是除去内侧部、外侧部的剩余部分,主要指IAC及内听道上嵴附近岩骨嵴。磨除岩骨嵴遵循由内侧向外侧、自岩骨嵴向中颅底方向磨除,磨除过程中先后于内侧部、中间部、外侧部均遇到坚硬象牙骨质(密质骨),在显微镜下仔细辨认并明确上述坚硬骨质为耳蜗、后半规管(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PSC)、外半规管(External Semicircular Canal ESC),分别测量耳蜗内缘距三叉神经根外侧、ESC外缘距乙状窦沟内缘距离,测量岩骨嵴与耳蜗后缘、PSC后缘距离;外侧部向前磨除显露鼓窦及面神经鼓室段并测量上述结构至岩骨嵴的距离。通过上述岩骨嵴磨除,明显增加了对脑干腹侧、中上斜坡区域,岩骨背侧区及桥小脑角(Cerebella Pontine Angle CPA)区的显露。结果:(1)Labbe静脉:10例标本(20侧)中Labbe静脉出现16侧,缺如4侧,其中单干型4侧、双干型5侧、多干型7侧;共观察到Labbe静脉37条(包括所有属支),其中:横窦组25例,小脑幕组10例,岩部组、横窦上组各1例。(2)数据测量: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中各解剖结构间距离:耳蜗内缘距三叉神经根外缘11.62±2.04mm,外半规管最外点距乙状窦沟内缘10.90±1.26mm,岩骨嵴与以下结构间距离为:滑车神经(IV)汇入小脑幕缘点4.79±0.97mm,岩大神经裂孔13.36±2.27mm,耳蜗后缘7.58±1.22mm,鼓窦后缘7.00±1.30mm,后半规管最后点4.67±1.42mm,面神经鼓室段9.23±1.99mm。(3)结构显露: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通过抬起颞叶,跨岩骨嵴操作,可以显露中颅底鞍区后外侧,脑干腹、外侧区及岩斜区中上部,进一步切开小脑幕及磨除部分岩骨嵴明显增加了对幕下、斜坡外侧、岩骨背侧及CPA区的暴露,显露侧方颅底上述区域内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结论: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通过抬起颞叶,跨岩骨嵴操作,比较容易到达中后颅底,可较好地显露中颅底鞍区后外侧,脑干腹、外侧区,岩斜区中上部;切开小脑幕及磨除部分岩骨嵴后明显增加了斜坡外侧、岩骨背侧及桥小脑角区的暴露,手术操作空间也相对增大。该入路和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PLPA)入路等侧方入路的显露相近;但和Kawase入路相比明显减少了岩骨前部的磨除深度及范围,不易损伤此区内GSPN、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岩骨段及耳蜗等重要结构;和乙状窦前入路相比可据病变部位灵活选择岩骨嵴磨除范围,操作相对简单,无需作乳突全切,且受解剖变异等影响不大;和PLPA入路及改良PLPA入路相比,无需较大范围的开颅,不需磨除半规管及过多乳突部结构,对听器及面神经等功能影响不大,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经岩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梁树立. 第一军医大学. 2000
[2]. 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许东辉. 吉林大学. 2008
[3]. 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D]. 林海蜂. 吉林大学. 2011
[4]. 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在岩斜区手术中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D]. 施炜. 复旦大学. 2006
[5]. 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岩斜区肿瘤切除的解剖学研究[D]. 吕新文. 大连医科大学. 2010
[6]. 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D]. 周庆九. 新疆医科大学. 2013
[7]. 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至岩斜区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D]. 何鹏. 宁夏医学院. 2008
[8]. 内镜辅助与显微镜在视交叉后和桥脑小脑角区的解剖研究[D]. 杨杰. 南方医科大学. 2016
[9]. 颞下硬膜下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D]. 李胜东. 宁夏医科大学. 2010
[10]. 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D]. 吴德俊. 安徽医科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