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123例病人肺心病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论文_王晓敏,王海鹰

1、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 266300;2、山东省胶州市妇幼保健院 266300

摘要:目的 总结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再次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较高,1年内再次住院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心病;康复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肺、支气管病变反复发作,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目前临床对于肺心病尚不能完全治愈,病情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探讨了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23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83±4.26)岁;体重53~78kg,平均体重(62.32±3.75)kg;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6±1.73)年;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0例;原发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65例、肺气肿22例、支气管哮喘15例、肺结核12例、支气管扩张9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6例、高中45例、初中48例、小学22例。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临床表现,入院时心率超过110次/min,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研究对象剔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交流障碍、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护理工作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2例。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性别、原发疾病、文化程度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缓解呼吸困难。指导患者抬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流。控制探视人员和时间,以避免发生感染。经鼻导管给予1~2L/min持续低流量吸氧。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出现头痛、烦躁、神志改变、心律失常、血压急剧升高等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2]。

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每日早晚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肺栓塞、便秘、肌肉萎缩、褥疮、压疮等。采用散步、太极拳、气功、腹式呼吸运动等温和的运动形式,宜循序渐进,不引起疲劳,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病情严重、不能下床活动者可在卧床时进行深呼吸、收缩腹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保持舒适的体位[3]。

指导患者低盐饮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烟、酒等,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防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4]。

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始终,告知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引起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肺心病病情不利。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5]。

1.3评价指标

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等8个维度36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较高,1年内再次住院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本研究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同时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掌握肺心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调整情绪,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本研究中加强康复护理者SF-36评分较高,再次住院率较低,这一结果提示对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发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参考文献:

[1]廖洁梅,陈海容.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对慢性肺心病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59~160.

[2]黄丽君,曾秋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2~143.

[3]季维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2):4907~4908.

[4]占校平,汪昕鑫.护理干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19~420.

[5]唐恭贺,程锐芹.肺心病患者34例心理分析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089~1090.

论文作者:王晓敏,王海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123例病人肺心病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论文_王晓敏,王海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