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种群论文,群落论文,教材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稳态与环境》模块第4章“种群和群落”中阐述了以稳态这一核心概念统领的群体水平的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以下是对本章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本章共分4节,在内容的安排及呈现方式上与大纲教材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材对部分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增添,同时又相应的增加了一些操作性强的学生活动。二者内容差异比较分析如下:
与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第1节“种群的特征”主要变化包括:(1)将科学方法的教育置于重要的地位,通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使学生领悟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2)增加了迁入率和迁出率这一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3)教材用楷体给出了种群空间特征的3种形式,为群落分布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将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放在突出的位置,旨在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并尝试进行模型形式的转换。增设“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活动建议,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知识的理解,并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3节“群落的结构”,增加了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课标中的具体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进而深化对系统的认识。同时,教材还增加了探究活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除学习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外,还从感性上认识到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第4节“群落的演替”是课标和教材新增的内容,包括演替的类型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两部分,除探讨群落的演替规律外,还探讨了人类的行为对于群落演替的作用,让学生认同我国政府制定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
另外,从授课课时数来看,课标教材用时7课时,而大纲教材只要求2课时。与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探究活动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增加和变化,更加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总体安排及过程建议
由于本章的活动较多,如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与安排教学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表1是对本章的课时安排和教学活动建议。
三、重点、难点分析及具体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在群体水平上探讨了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旨在让学生通过分析、探究和思考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领悟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的影响,认同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政策。
在“种群的特征”一节中,对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教学应有轻重详略之分,重点是种群数量的核心特征——种群密度,其他特征与种群密度的联系及其影响可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概念图(如图1)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种群各特征的内在联系。
对于标志重捕法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领悟该研究方法。例如,讨论如何在短时间内估算出塑料烧杯中黄豆的数量?如发现学生不能自觉使用标志重捕法,教师可进一步提示:只用一支中性笔能否完成对黄豆数量的估算?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领悟标志重捕法。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关于数学模型的建构方面,课标要求“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尝试是模仿水平的技能性目标动词,教材通过设置“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探究活动,使学生领会建立数学模型是认识生物现象及特征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同时学习数学模型建构的一般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指导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时,可设置一些问题,如培养酵母菌需要用什么类型的培养液?如何计数?预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用数学公式和曲线如何表示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等。本探究活动中,血球计数板的正确使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说明和演示,见表2。
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建议由种群增长的实例构建出这两种种群的增长模型,先让学生对两种曲线有一个整体认识,再对两种曲线进行列表比较,比较的重点是两种增长模型的适用条件和增长特点,然后针对“λ”的认知进行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J”型曲线中增长率λ是不变的;而在“S”型曲线中的“λ”在不同发展时期是可变的,在K/2时“λ”最高,所以在渔业养殖中可据此进行适时捕获。
“群落的结构”这一节的教学,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列举植物与动物的事例进行说明,其中植物群落中的典型垂直结构,如森林中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的存在,其意义在于各个层次的植物能实现对空间和光的充分利用。动物群落的成层性可从食物(主要)和小气候的影响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水域生物(如水体中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及森林中鸟类在树冠和草本层中分布的图片或录像来加强学生对生物分层分布意义的理解。
“群落的演替”一节内容的学习重点是群落演替的过程,同时通过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来让学生认同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观看裸岩上群落演替的过程录像或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群落演替的过程,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分析演替的特点,即阶段性、方向性和最终形成了各种适应生存环境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的对比,归纳演替的两种类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内容可由教师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搜集当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具体事例,并及时渗透环保教育,人类活动在对环境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的同时,环境也在对人类进行着无情的惩罚,人类也在不断地反思并改善自己的行为。我们应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时注意提高他人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章内容的教学一般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的后半阶段,由于临近期末考试,教师们常常因此而压缩课时,将本章的探究活动删减或直接变更为讲授,以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这种做法有悖于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编者的意图,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方法的领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面对课时紧张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例如,“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国庆节放假期间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假期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交流与评价。
由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探究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7天),因此,活动的管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由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在课堂上交流。当然,全班学生也要进行具体操作,像学习计数的基本方法等,但不要求学生得出明确的结论。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而不是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性或简单的重复实验。我们可以利用自制简易的烘虫漏斗,材料包括网孔为20目的土壤筛、直径稍大于土壤筛的钵(塑料或不锈钢材质)和白炽灯泡,利用土壤中的小动物怕热和怕干的特性,驱赶其向土壤下层运动,最终掉落到酒精瓶中。对采集回来的土样中的小动物(如跳虫等)进行分离、观察和统计,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土壤中动物类群组成及特征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本章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STS教育,群体水平的稳态与环境的相关内容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当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例如,联系有关蝗灾、鼠灾的报道,让学生讨论蝗灾、鼠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进行防治?等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亲自调查或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再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相关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公众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