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兼论方言中卷舌元音的来源论文

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
——兼论方言中卷舌元音的来源

武 慧

(西藏民族大学 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摘 要: 山西晋语中元音高化现象分布普遍,类型多样,而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不仅具有晋方言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文章通过列举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进而探讨沁县方言元音高化的原因、元音高化对沁县方言声母和韵母系统的影响,最后探讨沁县方言中卷舌元音的来源。

关键词: 沁县方言;元音高化;舌尖化;裂化;卷舌元音

一、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

元音高化是对汉语语音发展规律的一种看法。王力在《汉语语音史》中就元音的变化提出了高化、低化等看法。[1]元音高化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个侧面。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即舌面高元音[i][y]分别高化为舌尖元音[ɿ][ч],以及根据元音高化现象来分析方言中卷舌元音形成的原因、过程。沁县方言属于晋语区,本文记录的是沁县县城的方言。材料来源以本人亲自调查的材料为主。

沁县方言中舌尖元音韵母[ɿ][ч]的的来源主要有蟹摄开口三四等、止摄开口三等、遇摄合口三等,个别曾梗通摄入声舒化字如“亿剧玉”等。与舌尖元音韵母相拼的声母有:帮组的[p][ph][m]、端组的[n]、精见组的[ʦ][ʦh][s]、日母以及疑云影以的零声母。下面通过沁县方言中舌尖元音韵母的例字来看元音高化的大致情况。

由表中可看出沁县方言中[i][y]发生了舌尖化。但[l]声母字除外,即来母以外的蟹开三四、止开三、遇合三读舌尖元音韵母。同时,笔者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蟹开四泥母的“泥”字沁县方言读为[mɿ],即除了韵母发生了舌尖化外,声母也发生了改变。

通用多学科资源服务平台国外主要在图书、期刊,大型出版集团或期刊社起家,历史悠久,基本在百年以上,兼顾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国内知网主要在期刊、工具书、年鉴等,万方主要在学位、期刊、方志等,维普主要在期刊、超星主要在图书、期刊。国内主要以数字出版集成服务商起家,历史在30年内,发展后进行了部分纸质期刊的布局。

此外,朱晓农在《汉语元音的高顶出位》一文中提到了一种比较少见的后显裂化(如:ɿ>ɿə)。后显裂化是“低化”的结果,是一种回复到混元音这个调音初始状态的回归变化。后显裂化不如前显裂化那么普遍,但在吴语西南部的处衙仍很常见。他举了五种后显裂化的例子 (1)ɿ>ɿə>ɿə/ɿɣ>ɿe,(2)i>ie,(3)y>yə/yɣ/ye,(4)ɯ>ɯə/ɯə>ɣə,(5)u>uə/uɣ。[2]笔者发现,沁县方言也存在这一种后显裂化现象,即ɿ>ɿə,ч>чə。前面对于沁县方言韵母的音值说明也提到了这一现象,[ɿ][ч]在发音时后面会带一个ə的音,实际音值为[ɿə][чə]。如:皮[phɿə]、西[sɿə]、自[ʦɿə]、池[ʦhɿə]、虚[sчə]、语[zчə]等。裂化也就是复化,是单元音变为复元音的过程。由此说明,沁县方言可能经历了元音高化再裂化的过程。

二、沁县方言元音高化的原因

(一)链式音移

按照拉波夫,元音链移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长元音高化;(2)短元音低化;(3)后元音前化。拉波夫把这三条看作是元音链式音移的通则。其中以长元音高化最为常见,而且几无反例。[3]乔全生也认为是由于假摄和效摄的链式高化推移,使得来自止摄、蟹摄及梗曾摄白读的前高元音[i]变成了舌尖元音[ɿ],这是系统为保持音类之间的区别而调整的结果。[4]笔者认为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也是经过这样的链式音移。

(二)先擦化后高化

山西晋语中元音高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山西中西部的11个县市,而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沁县方言中[i][y]发生了舌尖化,但[l]声母字例外。现通过下表的几个例字来比较一下在晋方言元音高化过程中,[l]声母与[i][y]相拼后的结果。

从心理分析来讲,造成狂士的原因是一种自恋情结与自我亵渎。“在狂士,怀才不遇也许更带有一种风流自负的意味,它更多是一种自我伟大感”,而这种“自恋是建立在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格基础上,所以这种自恋是最容易在现实的挫败感的驱使下走向自渎一极”[23](P79-80)。从现实层面来看,陆游一生宦海沉浮,经历丰富,深切关注国家与社会命运的儒家修行观念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与实践[24]。狂士的心理是放翁以履践天下为己任的儒家道德观念,在不如意时精神上的创伤,这即是“儒家入世的苦行”[25](P501-511)。

(三)晋方言的共性特征

根据乔全生的研究,晋方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后鼻音韵尾[ŋ]在《切韵》开唇元音后的丢失。而后鼻音韵尾的丢失也成为了晋方言元音高化的强势基因。晋方言除了经历了官话方言的元音高化过程之外,还出现了许多官话方言未曾经历的元音高化现象。[4]在山西元音高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的11个县市中,即文水、偏关、汾阳、榆社、武乡、沁县、离石、祁县、寿阳、临县、介休,元音高化现象有同有异。沁县方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元音高化特点。比如:沁县方言中[i][y]发生了舌尖化,但[l]声母字例外,[l]声母与[i]相拼大多读为卷舌元音[ɚ],[l]声母与[y]拼合大多读为卷舌元音[ɚ]。又如,沁县方言也存在一种后显裂化现象,即 ɿ>ɿə,ч>чə。后显裂化的原因可能是调音器官回复发音初始状态造成的。这说明沁县方言经历了元音高化再低化的过程。

三、元音高化对沁县方言音韵结构的影响

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使得舌尖元音[i][y]与声母辅音构成了新的组合关系,与其他舌面元音构成新的音位对立。所以这个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将会动摇方言音系的格局,对沁县方言声母和韵母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i]:艰间简羡腱言

(一)对声母系统的影响

问题1(2)与原题中的第二问相同,命题者把第一问中的AD=3换成AD=m,这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以下是几种正确的解法:

1.精组和见系在蟹止遇摄[ɿ][ч]韵母前合流。沁县方言中存在[ɿ][ч]引起的[tɕ]组声母舌尖化,变为[ʦ]、[ʦh]。试比较北京话与沁县方言:

5.流摄开口三等

与标准设计组联系,提供了转子重量、磁拉力、转子最高转速、轴伸直径、铁心中心与轴伸端和非轴伸端轴承中心距离等有关资料,并与相关轴承制造商沟通,确定了最终的轴承型号。

(二)对韵母系统的影响

当蟹止遇摄的[i][y]高化为[ɿ][ч]后,有其他音类演变成了[i][y],填补了舌面高元音的空档。沁县方言中演化为[i][y]韵母的中古韵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咸摄开口二、三等

[i]例字:咸鹹焰剑俨腌

2.咸摄开口四等

由图5可知,掺加粉煤灰对混凝土在28 d时的水、气体渗透系数的影响大体规律是一致的。掺量在30 %以内,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混凝土水和气体渗透系数均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有较明显的降低,表明粉煤灰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与气体渗透性。而粉煤灰掺量超过了30 %后,则混凝土的水与气体渗透性有所增加。因此,大掺量粉煤灰不利于降低混凝土的水和气体渗透性[4,9]。但总体上,掺加粉煤灰之后,混凝土的水和气体渗透性均低于对比组1的,其中,降低混凝土气体渗透性的最佳掺量是30 %,而降低混凝土水渗透性的最佳掺量是40 %。

[i]:谦歉嫌

3.山摄开口二、三等

品管圈(QCC)是医院重要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法,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广泛[2]。尤其是在医院药学质量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我院急诊药房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开展了主题为降低急诊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表中可以看出,[l]声母与[i]、[y]相拼,各方言是存在区别的。沁县的[l]声母与[i]、[y]相拼没有发生舌尖化,但是却出现了卷舌元音[ɚ],这种现象在山西各方言中是独一无二的。

[i]:笺千前先弦燕

2.端组与精见组在蟹止摄[ɿ]韵母前合流。沁县方言中,声母舌尖化超出了[tɕ]组声母的范围,[t]、[th]声母也发生了变化,变为[ʦ]、[ʦh]。如:

舌尖韵母与[ʦ]组声母关系十分密切,汉语方言音系中最常见的是 [ɿ]韵母只有一种拼合关系,即[ʦɿ]组。而沁县方言[ɿ]韵母有多种拼合关系:[pɿ phɿ mɿ]、[nɿ]、[ʦɿ ʦhɿ sɿ zɿ],而且舌尖韵母反过来同化声母,使得与之相拼的[t]组(端组)、[tɕ]组(精见组)声母变成舌尖声母[ʦ]组。

[y]:流刘留扭忧幼

方言的共时差异可以反映各韵类演化的历时过程,我们从沁县方言中可以看到两种演化的结果:咸山摄 ian→i,流摄 iou→y。

四、沁县方言中卷舌元音的来源

(一)沁县方言[l]声母与[i][y]相拼的特殊

根据朱晓农的研究,舌尖化更可能是摩擦化进一步高化的结果。前元音舌尖化可以是直接从i>ɿ,但更可能是通过擦化的iʑ这个阶段。擦化的舌面元音iʑ和yʑ如果继续高化而不堵塞声道的话,就会变成舌尖元音i和ч。[2]笔者认为沁县方言很有可能也是经过了先擦化后高化的过程。按说舌尖元音的收缩点并不比舌面高元音更逼仄,但它产生一种更高更紧的感觉,这里可能有三个原因:(1)翘起舌尖有一种提高的“通感”,(2)舌尖元音的的舌位和发音已经很接近于辅音了,(3)由于这个元音变化,还导致了声母变化(ʨ>ʦ),齿音ʦ的能量集中区频域远高于龈颚音ʨ,听感上更高,更尖锐。例如:沁县方言“鸡”字(ʨi>ʦɿ)等。

4.山摄开口三四等

(二)沁县方言中卷舌元音的来源

卷舌元音[ɚ]是近现代北音区别于中古音的重要特征之一。卷舌元音[ɚ]在明代可能形成。[5]卷舌元音[ɚ]的来源有两个:日母、来母。对于来自日母的ɚ的音变过程有许多讨论,徐云扬、李思敬都认为来源于日母的卷舌元音[ɚ]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元音[ə]和[ʅ],其发音是从[ə]向[ʅ]的过渡。[6]而沁县方言中的卷舌元音[ɚ]来源于来母,那么沁县方言的[l]声母与[i]、[y]相拼为什么会出现了卷舌元音[ɚ]?方言中来源于来母的卷舌元音[ɚ]是如何出现的?是否沁县方言中现在所有[l]声母与[i]、[y]相拼都读为卷舌元音[ɚ]呢?

沁县[l]声母与[i]、[y]相拼会出现卷舌元音[ɚ],可能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方言自身演变的结果。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沁县属黄土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虽然沁县与武乡等地距离很近,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还是使得它的元音高化表现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出现了[l]声母与[i]、[y]相拼读为卷舌元音的现象。

郑州市郑东新区热电有限公司2#炉200MW机组前级干式除尘器为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器出口排放≤30mg/m3,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湿电布置在吸收塔上方,壳体采用碳钢+玻璃鳞片防腐,正六边形导电玻璃钢阳极管。本项目于2016年1月1日开工建设,2016年6月竣工,并于2016年7月12日顺利投运。后经第三方测试,在100%负荷时,燃烧设计煤种烟囱出口的排放值为1.99~2.26mg/m3,达到了设计保证值要求(≤5mg/m3)。

此外,沁县方言中的卷舌元音[ɚ]很可能经历了一个这样的发展过程。从[i]开始高顶出位,元音[i]变为[ɿ],然后进一步高顶出位变成自成音节的[l](山西东南区),[l]再卷舌化,变为自成音节的卷舌边音[?]。然后,元音性加强,变为了卷舌元音[ι]。卷舌边音声母发音时调音部位进一步分立,摩擦成分完全消失,辅音声母脱落,经[lɚ]变为了卷舌元音[ɚ]。[7]由此可以猜测,沁县方言中的卷舌元音[ɚ]是与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分不开的,一定也是受到了元音高化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发展。

(三)“李、例”等字的演变

根据本人调查,沁县方言[l]声母与[i][y]相拼现在并不是全读为卷舌元音[ɚ]。下面通过蟹开四、止开三、遇合三的来母字与[i][y]相拼,看一下大致情况。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沁县方言[l]声母与[i]相拼大都读为卷舌元音[ɚ],少数几个字读为[liə],这可能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普通话[l]声母与[i]相拼,读为[li]。[l]声母与[y]相拼有两种情况,一种读为卷舌元音[ɚ],一种读为[luei]。与沁县距离很近的武乡、榆社[l]声母与[y]相拼也读为[luei]。由此可见,沁县方言[l]声母与[i][y]相拼现在并不是全读为卷舌元音[ɚ]的原因在于在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与人来往密切,受到了周围方言以及普通话的影响,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加强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遏制农村不良财政现象的有效方式,是实现新农村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农村经济的财务审计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重视,只有保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过程性得合理合法,才能保障农村财务各项支出的合理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

五、小结

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是比较典型的,它既受到了晋方言共同特征的影响,也有语音系统自身的调整。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以及方言中出现的卷舌元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它对研究汉语方言语音结构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语音史[M].商务印书馆,2012:606.

[2]朱晓农.汉语元音的高顶出位[J].中国语文,2004,(5):442-447.

[3]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民族语文,2005,(1):1.

[4]乔全生,余跃龙.文水方言百年来的元音高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9-50.

[5]周赛华.徐孝《等韵图经》中卷舌元音之再探——兼说卷舌元音与儿化韵的关系[J].语言研究,2003,(2):24.

[6]于珏,李爱军,王霞.上海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卷舌元音声学特征对比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8,(3):98.

[7]朱晓农,焦妮娜.晋城方言中的卷舌边近音[l]——兼论“儿”音的变迁[J].南开语言学刊,2006,(7):33.

On Vowel Height Phenomenon in Qinxian Dialect——on the origin of rolling tongue vowels in dialect

Wu Hui
(College of Humanities,Tibet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Xianyang Shaanxi 712082)

Abstract: The vowel heightening phenomenon in Shanxi Jin dialect is widespread and has various types,and the vowel heightening in Qinxian dialect not only ha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Jin dialect,but also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lists the phenomenon of vowel heightening in Qinxian dialect,and then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vowel heighten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vowel heightening on the initial and vowel systems of Qinxian dialect.Finally,it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curly vowels in Qinxian dialect.

Key words: Qinxian dialect;vowel height;tongue tip;cracking;rolling tongue vowels

中图分类号: H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014(2019)01-0027-04

基金项目: 西藏民族大学高水平研究生计划科研项目“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兼论方言中卷舌元音的来源”(GSP2018227)

收稿日期: 2018—08—25

作者简介: 武慧(1993— ),女,山西沁县人,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藏双语及方言研究。

(责任编辑 史素芬)

标签:;  ;  ;  ;  ;  ;  

沁县方言的元音高化现象-兼论方言中卷舌元音的来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