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信息高速公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摘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比较,提出了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对策和具体建设及措施。
关键词 中国 信息高速公路 对策
信息高速公路是以高速数字式传输的光纤通讯电缆、计算机、家用信息产品、信息资源、应用程序与软件、网络标准与传输编码等信息基础设施组成的一个庞大社会系统,它是人类由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之前必定要创造出的一个先进神经中枢系统。未来的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竞争,都维系于这个大容量、高速度的先进神经系统之上,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国防。中国要在21世纪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必须建设自己的先进神经中枢系统。而要建设好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又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状况,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对策。
1 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成就与差距
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取得成就是从“七五”开始的。“七五”期间,我国政府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仅对国家经济、科技、银行、邮电、电子、铁路、民航、海关、气象、人口等十二个国家信息服务系统,就投资200多亿元人民币。此外,1万多个企业投资300多亿元人民币,建成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在中、 低速信息传输网络建设方面,已建成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和DDN 网,将国家和省、市、地区以上都基本覆盖了。
“八五”开始后,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1993年,全国电话交换机容量超过800万门,且一年的增机容量相当于1978 年以前全国公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的两倍。更令人欣喜的是,全国邮电通信业务量迅猛增长,1985~1993年以年均20%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1993年,全国通信业务量增长高达59%(其中电信业务量增长70%);1994年全国通信业务量预计也将在50%左右。从1989年以来,中国话机增长率一直高于GNP增长率的2~4倍,电信业务总量增长率一直高出GNP增长率4~5倍。在高速信息通道——光纤通信网——建设方面,建设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1993年,京汉广(架空)、粤桂、粤琼、成昆、京济宁、郑西、西成以及中日海缆这八条光缆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全国长途光缆已达1.4万公里。据国家安排,“八五”期间国家将建成22 条国家一级干线光缆,使我国省会城市之间的干线通信全部由光缆覆盖,初步形成我国的高速通信网平台。
从1993年3月开始, 中国的中、 高速信息网建设也拉开了帷幕。 1993年3月12日,朱镕基副总理主持会议, 部署建设国家公用信息通信网,这就是举世瞩目的“金桥”工程。这项工程的建成,将为“金关”、“金卡”、“金税”工程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建立信息业务系统提供一个技术上比较先进的、经济上比较合理的公用信息通道。作为我国的信息通用国道,它是一个以光纤、卫星、微波、程控和无线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空地一体的网络结构,与邮电系统数据互为备用,并与金融网以及其它信息数据专用网互联互通,以便把分散在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单位间的专用信息公路支线联成一体。“金桥”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与政府各部、委,30个省、市、自治区,500个中心城市,12000个大中型企业,100 个计划单列的重要企业集团,以及国家重点工程联接的国家公用经济信息中高速信息网络。除了“金桥”工程外,我国政府又在“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指导原则,即在基础产业中“有重点、分层地大力推进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纳入我国90年代的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无疑会推动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
尽管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原有的基础太差,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与地区目前正在加紧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相比差距则更大。
就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差距而言,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1992年,全国通信网普及率只有1.6 %,近几年估计每年也只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全国目前有上百万个电话待装户,平均装机等待时间要6个月左右; 全国电话普及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千人电话机数只有7台,大大低于亚太地区日本的444、澳大利亚的435、香港的424、台湾的375、新加坡的370、韩国的304、 马来西亚的140;国家在“八五”期间安排的电子信息投资, 还不及“七五”期间国家的一个大型钢铁企业。
再就与西方发达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目前正在加紧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差距而言,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技术水平方面去看都十分明显。美、英、法、日、韩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将网络伸入每一个家庭、学校、企业、办公室,而我国目前的“金桥”工程则只限于将网络连接政府部、委,30个省、市、自治区, 500 个中心城市, 12000个大中型企业,100个计划单列的重要企业集团。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仅需要联接的家庭就达9600万户,其工程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而且,美、英、法、日、韩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仅仅是在现有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简单联接,它还涉及研究开发新的信息转换、存取、处理、传输、控制等一系列的高技术及高技术产品。例如,目前各国竟相研制的将完全运动图像、动画、图片、声音、图文、数字处理等技术加以结合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应用于教育、培训、出版、娱乐、电子语言、图文邮政、远程会议、大众信息传递(如电子购物)等众多领域。而我国目前的“金桥”工程则是一个光纤、卫星、微波、无线移动相混合的工程,并不是一个完全以光纤通信网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网,且基本没有涉及到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紧密相联的高技术开发与应用。
2 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对策
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近10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比较而言又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才能为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根据我国目前的信息基础设施状况,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国家应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列为基础产业的战略重点工程给予大力扶持。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在我们这样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大国,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搞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把交通、能源、通信列为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基础产业,国家的各项基础设施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八五”期末一直到下个世纪初,国家应该象过去抓交通、能源和通信那样,大力促成推进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因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不仅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交往方式将发生一场信息革命,而且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例如,到2007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使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加3210亿美元,劳动生产率提高 20~40%;电信的应用则能够使美国每年的医疗保险费用减少360~1000亿美元,使传统的高速公路客流量减少30~40%。我国的信息高速公 路建设,可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倍增器”和“催化剂”,并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交通、通信矛盾。另据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来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800~1000美元时期,信息产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进程都有一个实质性的飞跃。按照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也将达到800~1000美元。因此,到本世纪末我国有必要而且有能力花大力气搞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把它列为基础产业的战略重点工程给予大力扶持。
第二,分阶段、有重点、按层次大力推进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项耗资巨大、工期持久的宏大工程,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建设重点、操作层次,可以实行不同的战略。美国、欧共体、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家与地区都把这项工程进行了分解,分阶段、有重点、按层次的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及工业化、信息化状况,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实施有重点、按层次的发展战略。第一阶段(1993~1996年)实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金桥”工程,为“金关”、“金卡”、“金税”工程以及国家各部委、省、市、自治区及500个中心城市、13000个大中型企业(集团)提供一个公用中高速信息通道。第二阶段(1997~2002年)实施一个以科学技术信息传递为内容的“金钥”工程,为全国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及新闻出版发行机构提供一个高速信息网。第三个阶段(2003~2010年)实施一个以娱乐及其它大众传播媒介为内容的“金屏”工程,为全国每一个家庭的文化娱乐消费提供一个高速信息通道。第四个阶段(2001~2025年)实施一个连接全国信息高速公路网为内容的“金国”工程,即建立全国统一的无缝(seamless)信息高速公路网,使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享受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信息资源。根据我国的国情,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应以国家、地方和企业的联合投资为主;第三、第四阶段则应以企业投资为主,国家只起引导、管理和协调作用。
第三,制定一个面向21世纪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
中国式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信息高速公路的涵义及其内部结构关系, 特别是已有的中低速通信平台及正在建设的“三金”工程与信息高速公路的内在联系;(2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及其指导原则、发展战略、措施与步骤;(3 )用户及市场的需求调查、分析,它包括用户及市场对电话、高速数据、图像信息(如有线电视)、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的需求等;(4 )直接与间接经济社会效益调查与测算,它包括重要部门(如政府、教育、医疗)、企业(公司)的效益测算与调查;(5 )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及其合作关系,国家与境外厂商的合作、合资形式,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网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的连接策略;(6 )政府为实现计划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财政预算、投资与税收优惠条件、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金融环境、组织机构、人才培训、标准化、法律与法规等。(7 )信息高速公路的管理与使用;(8)保证国防需要,坚持“军民共建 、统一标准、军民共用、平战结合”的建设方针;(9 )提高全体国民的信息观念意识;(10)可能引起的社会弊端,如无密可保的个人隐私、“智慧的懒人”、冷漠的人际关系等。
第四,加强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
信息高速公路是以光纤通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有的专家认为不亚于国防,因此必须主要靠我国自己的技术力量来完成,不能侈望只靠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来建设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因此,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尽早掌握相关的关键技术。就基础研究而言,我国现阶段应大力开展高速信号发生与传输的新机理、基于全信息的智能理论与技术、虚拟实景技术、大规模软件工程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就关键技术攻关而言,我国现阶段应该大力加速“863 ”计划中与信息高速公路相关技术的攻关进程,全面掌握宽带ISDN技术及其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化,超高速、大规模分布并行处理及高可靠性、智能计算机系统技术、宽带化个人智能化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技术、大容量、高速、分布处理的应用信息系统技术等。
第五,实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GII )相连接的策略。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GII)这一构想是由美国政府在1993年9月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近一年多来得到了欧共体、日本、韩国等国家与地区的支持。按照这一构想,全世界的高速信息通道(主要是光缆)在未来都将连成一体,人类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面对面”的进行信息交流,从而给人类生活、工作和相互交往方式带来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目前,全世界已铺设和正在铺设的越洋(洲际)光缆有近20条,其中途经中国东南沿海的有亚太光缆(连接美国、日本、新加坡、马亚西亚、香港和台湾,全长7500公里,1993年完工)、日英光缆(连接英国、意大利、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香港、韩国和日本,全长30000公里,1996年12 月将完工)。因此, 我国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应实施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GII)相连接的策略。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应首先考虑的是在广州、上海等地与亚太光缆、日英光缆相连接,并积极考虑1994年已峻工的西乌(西安至乌鲁木齐)光缆与中亚各国及欧洲的光缆相连接,开通欧亚大陆信息高速公路。
第六,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立法措施。
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涉及到国家的许多方面,矛盾错综复杂,没有立法措施的保障我们很难把这一利国利民的宏大工程办好。例如,促进与引导企业投资、合理的税收、军民共用信息网、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用与管理、非法仿冒与知识产权、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的信息公开、个人隐私、组织机构、标准化、海外企业的投资及合作等,都需要通过立法措施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