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探索论文_蔡斌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探索论文_蔡斌

方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8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 规范机械设备管理, 完善机械设备的基础状况, 这样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和不必要的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 降低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 提高施工项目的综合效率。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从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和健全各项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做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 把管好机械设备当作资本来经营, 以质量求生存, 管理求效益的目标迈进, 用安全高效的机械设备为施工项目服务, 把机械设备管理好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探讨了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措施

一、机械设备的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主要进行建设机械施工作业、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机械化施工等工作,而在进行以上工作时机械设备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不可或缺的施工设备,在建筑行业常称机械设备为其企业的形象代言“人”。而机械设备的管理主要就是机械设备的购买前期,是否是以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际的需求做为购买某项设备的基准;在购买方式上,采取租或者买的方式是否是以实用、经济为原则;员工的操作好维修水平是否能够适合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设备管理问题的范围,而从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设备管理问题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设备的管理也影响了机械设备在施工期间发挥的具有效能。

二、建筑施工现场机械管理的措施

1、 统筹安排机械设备的购置

建筑机械的管理首先要从设备的购置上进行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资金的流失,也是减少设备闲置的有效方法。在制定设备购置计划前,应考虑自身已拥有的设备后,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设备购置计划。任何一种机械都有自身的结构、性能等特性,企业设备要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对于需要新增的设备,设备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工程的情况,进行租赁和企业自购的对比预算,制定出设备最佳配置方案。在确定需要购买的设备要报上级部门批准之后才可实施购买活动,在购买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质量、价格等因素,避免企业成本的增加。

2、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就要使工程项目与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切勿大机小用,还要防止“精机粗作”,“小马拉大车”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根据施工任务的环境与作业量的大小在现有的公司机械设备中合理的选择符合当前需要的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各项目部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应加强各个设备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协调好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养护,合理调配机械设备。

3、 加强建筑现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与合理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要加强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第一,要根据设备的数量建立一支专业的设备养护管理队伍,使用专业的养护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管理,制定设备养护维修的保护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设备做好旬检、月检、季检和年检工作。第二,企业要做到具体设备管理的定机、定人和定岗的施工和养护制度,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养护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实现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养护工作并重的管理制度。第三,企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监督工作,实现奖惩制度,对爱护设备和保养设备到位的人员给予奖励,反之做好警告和处罚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保护机械设备的意识。

4、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机械设备工作环境和人员培训

在科技发展的形势下,在施工企业飞速发展下,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由传统管理向技术经济型管理发展。我们必须抓住施工机械化的机遇,对机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高度重视。用现代培训设备管理、操作和维修保养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完善各项设备运转记录。首先,要选好操作人员。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所以施工企业对所用机械操作人员及修理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建立培训档案,让他们既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又懂得基本的机械理论知识和机械构造,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坚决避免走形式走过程,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严禁上岗。其次,操作人员熟知设备技术说明书,掌握设备的机械结构、原理、性能,灵活认真熟练操作设备,会使用、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设备不得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于安全地点进行检查,严禁在运转中修理、严禁停止在不稳定的场所进行修理。第三,实行考核制度。建立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奖惩约束机制,将其义务和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使其真正自觉具有安全风险意识。监督检查作为一种外部制约力量,要具有一定权威性和震慑力,并与奖惩约束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5、正确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据统计,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故障70%以上是使用不当引起的,30%是结构设计和制造质量引起的,由此可见合理正确使用设备的重要性。按照“技术技能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修理、维护和更新相结合”及“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真正把操作者规范到正确使用设备的轨道上来。施工企业的机械停放场地和运输便道应整修,洒水除尘,平整路面,利于排水;施工现场的机械应合理布置,设置安全生产标语、标志、防护设施等。夜间要安装照明设施,确保机械正常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机械设备的运输应确保安全有序、经济有效。大多数施工机械属于特种设备,如各种规格型号的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沥青摊铺机、混凝土拌和机及拌合站、塔吊、各类吊车、施工电梯、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在使用中必须配备具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人员上机操作,且按照设备的各系统配合程度、协调难易程度合理配备操作、维修人员。在操作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设备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程序、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确保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安全无事故。

6、要做好机械设备档案信息管理

针对机械设备零部件的磨损,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措施,降低磨损零部件速度,提前消除产生故障的隐患,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依据设备运转保养、检查、管理、技术要求以及配件供应、维修计划的经验,做好有关数据的收集与存档。在使用中结合维修、改造与更换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大众管理相结合;技术技能管理与经济效能管理相结合,建立相应的保养档案。同时可以积极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在鲁.对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管理的建议[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7

[2]王晓东.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J].山西建筑,2011(07)?

[3]胡平足.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方法研究[j]《建设科技》.2011年06期

论文作者:蔡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探索论文_蔡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