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实验中学 264200
“有效课堂”教学是新时代教育一直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所谓的有效课堂,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课堂的建立在如今这个时代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但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1.重视“教法”,忽视“学法”。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注入式”教学方法,一言堂,满堂灌;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意学生的参与,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习惯于包办代替,不容学生有思考的余地;过分强调求同思维的训练,而不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养成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只追求分数、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做个忠实听众;没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对知识不求甚解,习惯于现成答案和结论,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半点创新意识了。
3.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难学、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学习行为显得消极被动,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的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具体做法
1.营造课堂氛围诱发求知欲。学生有渴求新知识、了解未知事物,即求知欲。教学是在学生“想学”基础上展开的,若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所以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一个好的课堂,就好像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诸全可口的菜。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总得让学生感觉味道好、爱听,所以就得放点佐料(笑话幽默),但不能太多。因为笑话幽默多了,课堂冲淡了,喧宾夺主,课堂没内容,学生学不到知识。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
2.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一堂课只有40分钟,有些课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数学课件能够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将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容量,为学生学习节省时间,把课后作业当堂解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教师教学更加轻松,富有感染力。
3.变式训练提高效率。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断地经历感知、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过程,所以知识平台搭建后的数学活动不能过多、过久地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不同组成部分和完善知识结构。当然在变式教学中应注意变式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梯度清晰的各类变式题组。天长日久会起到理想的教学效益。
4.鼓励质疑。初中数学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因为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前提。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哪。长期坚持,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精心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提问的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可以从一个概念、一条性质、一个公式或者一道计算题入手,也可以从算理、解法、知识内在联系或者关键字词上去进行,还可以在疑难处或困惑处进行。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后,就可以在教学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不仅从常规、常理、常式中去生疑,也要从特殊、变式中着眼去生疑,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随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的发展更富成效。
5.合作性学习。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独立钻研诚然可贵,但积极合作、共同探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团体,让学生在各小组中相互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事不同的工作,合作完成共同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敢发表意见,不固执己见,对同学的见解,既能接受合理成份,又敢发表不同看法。如实施小组“改错课”、“自学课”、“竞赛课”等,引导学生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积极参与和思维启迪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通过让学生集体开展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总之,只有我们教师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论文作者:康金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