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变化与不变的文化符号--春节的起源与民俗_春节论文

春节、变化与不变的文化符号--春节的起源与民俗_春节论文

春节,变与不变的文化符号——春节的来历及民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春节论文,来历论文,民俗论文,符号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春节的由来

      “年”在最初并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如“五谷大熟为有年”。我国在夏朝已开始用“年”来表达时间的含义。

      上古时期人们的原始信仰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时的人们相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日月天地之神、动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于是,在自然节气变化、农事活动等一些重要日子里,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特别是年终岁末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俗称腊祭),在年节习俗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腊祭之日,要给祖先和各路神灵陈献祭品,在吹打奏乐、吟诵祝辞中感谢神灵保佑取得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全家族的人饮酒欢聚,尽情狂欢。

      只有当人们逐渐认识了时序更新的最大周期——年以后,上述习俗才逐渐作为迎新送旧的“礼”在一年的开端隆重举行,这就是春节(年节)的萌芽。年节习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内容也随历史岁月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从夏朝开始,各朝各代使用的历法不同,岁首的日期也因此变化,比如,夏朝岁首为正月,秦朝则以十月为岁首。岁首不固定,年节习俗就很难固定。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后世各代尽管对历法多有修改,但始终沿用“正月为岁首”的规定。因此,《太初历》的颁行促使了年节习俗最终定型,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汉代时也有“春节”,但不是正月的年节,它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由于年节与立春节在同一时段,民间也愈来愈重视年节,“立春节”的主题——迎春纳福自然而然地融入年节,致使“立春节”渐渐消失,立春也就仅指节气了。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以前,我国使用的历法被俗称为农历。农历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历。从此,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元旦”则改称“春节”。但是,传统年节观念根深蒂固,民间仍然过农历新年,并以“过年”相称。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7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政务院会议(1949年12月23日)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农历新年——春节。

      春节(年节)习俗

      春节习俗按时间顺序由除旧布新、除夕之夜、庆贺新年三个阶段组成。在每个阶段有相应的习俗,如除旧布新过小年、除尘、贴对联……,除夕之夜祭祖、拜年、放鞭炮、吃饺子……,庆贺新年逛庙会、观社火、赏元宵灯会等。

      除旧布新迎春纳福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过年。喝腊八粥,源于古老的腊日节。腊日节主要举行敬神谢神娱神的祭祀活动。《吴桥县志》上说“腊八日合五谷枣栗等果品为粥,祭先农,祭先祖”,以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喝腊八粥,为祭先祖,而此时祭灶神则另有规矩。

      腊月二十三,传说司管人间善恶的灶神要离开世间,回归天庭,这天俗称过“小年”或“祭灶日”。据说,灶神升天后,要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供上红烛、糖瓜,要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送走灶神,人们开始了迎年的各种准备活动。“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尘”与“陈”谐音,扫尘更深的含义是除陈、除旧,在除尘的同时把过去一年的“穷运”、“晦气”清扫出门。除旧的同时要布新,除夕前,“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一位王子和手下人装扮成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题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

      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以其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古时候,无论是皇帝的金銮殿,还是百姓的家门口,随处可见表达主人生活追求与理想的春联。

      说到人间理想,我们的祖先往往用一个“福”字概括地表达人们对福运、福气、幸福的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穿过院门的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福字倒贴意味着“福到了”。

      经过一系列除旧布新、迎春纳福的活动,年味酿制得足够浓了,人们满怀喜悦与期待迎来了大年三十的除夕之夜,年节大戏正式上演。

      除夕之夜辞旧迎新

      阖家团聚是古往今来年节最重要的内容。“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最大的心愿是全家老小,和和美美聚在一起,共同送走即将过去的一年,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年。

      利用春节(年节)凝聚亲情,是中华民族注重亲情与孝道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回家过年的首要任务是祭祖,这一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年节习俗。年复一年,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都要感念先祖的恩德,报本追远,同时要表达对祖先的敬重。

      为亲人扫墓与祭祖同为除夕前后重要的习俗,在辞旧迎新的除夕之夜,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除了扫墓外,人们也要在家里亲人的遗像前,寄托思念之情。

      完成了祭祖和祭奠亲人的仪式后,全家人围桌而坐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过年的喜庆。我国南北方年夜饭的制作不尽相同,但祈福求吉的宗旨是一致的。

      北方年夜饭的传统是吃饺子。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当晚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所以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象元宝,所以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另外,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年夜饭之后,全家人(除了年幼的孩子)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除夕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守岁之时,更不可少的是家里的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辈则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长辈们希望压岁钱驱邪免灾,同时它也寄托着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

      除夕之夜放爆竹同样是全家老小欢乐的时刻。古时候,人们把竹子放到火里燃烧,竹子发出爆裂的响声,所以叫“爆竹”。大约到了唐代,爆竹有了进步,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更加进步,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除夕之夜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意味着新时间的开端、新生命的开始。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

      庆贺新年逛庙会赏花灯

      庆贺新年的活动丰富多彩,在欢快的气氛中,更有丝丝暖流涌入心间,那就是节日的拜年活动。

      家庭拜年顺序在过去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也有一定规矩,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虽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却似冬天的阳光,带给彼此温暖和快乐,拉近了人们心与心的距离,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可以说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重要、最普遍、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

      春节团拜,也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人民以及海外同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名曰“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使用名刺(名贴)拜年,省却了登门拜年的麻烦。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名刺(名贴)的意义与现代贺年卡的本质意义是相同的。

      在互相拜年祝福的同时,人们通常也要加入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庆贺新年的活动,逛庙会是其中一种。春节逛庙会,在过去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庙里的和尚、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善男信女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舞狮,是战国时期的产物,南北朝时开始盛行。人们相信狮子能驱邪镇妖,因此,老百姓以舞狮庆贺新年。舞狮分南方狮子、北方狮子,南北狮子的形状、舞狮程式各不相同,但都各具神采。当欢乐的锣鼓声响起时,颇具英武之气的狮子腾转跳跃,营造出热闹、红火、吉祥的过年气氛。

      舞龙,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项目。舞龙的习俗来自一个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之术的鬼谷子,偶遇骄横的金角老龙王,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下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老龙王有意打破鬼谷子所算,在呼风唤雨时,随心所欲,在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在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淹死了老百姓。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将老龙王贬至凡间。老龙王深为内疚,为了将功赎罪,只好在每年新春之际,向百姓道歉,许诺新年风调雨顺。后世人们据此创造了龙灯舞,祈求神龙保佑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扭秧歌,顾名思义,原为农民春天插秧时的一种模拟活动,是歌颂农业劳动的田间舞蹈。扭秧歌最初在乡村出现,由于其贴近生活,很快传到城市。秧歌只舞不歌,由锣鼓、唢呐伴奏,秧歌表演者伴着音乐快乐地起舞,为节日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

      踩高跷,也叫“扎高脚”,实为秧歌的一种,至今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春节娱乐项目。踩高跷需要很高的技艺,据说春秋时代就有了踩高跷。艺人们双腿绑上特制的三四尺高的木跷,妆扮成人们熟悉的各种角色,在高跷上表演动作,边走边舞,非常幽默风趣。

      跑旱船,也是秧歌的一种形式。据说,跑旱船是民间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创造的。大禹带领人们凿山成谷,导水入海,成功治理洪水。同时,他还教会人们造船,在洪水到来之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洪水归流大海,船被搁浅在陆地上,孩子们便把船弄到谷场上玩耍,久而久之演变为跑旱船的娱乐形式。跑旱船由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其上蒙彩布。“船”套系在表演者腰间,表演者如同坐船一般,手里拿着船桨,以划船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格外生动有趣。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民间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后世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初一到初五人们在逛庙会、观社火之后开始稍事休息,静待更加盛大的年节庆贺活动——正月十五元宵灯节隆重登场。

      农历正月十五夜晚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它同样具有年节的意义。千百年来,元宵节同春节一样承载着老百姓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衷心祝愿,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期盼吉祥福运,渴望子嗣繁盛、享受亲情团聚。

      当元宵夜来临之际,从城市到乡村,从皇宫庭院到百姓之家,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历史上从隋朝开始,各朝代大都在元宵节举行盛大的灯市,展示绚丽多彩的花灯,所以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元宵节张灯的习俗主要来自上古时期人们以火驱疫以及打鬼的求吉活动,最初也是祭祀性节日,主祭主宰人间农业和生殖的星神太一。由于星神在夜间出现,人们一般从黄昏开始,以盛大的灯火祭祀,通宵达旦,后世演变为元宵节张灯娱乐习俗,敬神娱神的初衷被赏灯娱乐所取代。

      唐代时,张灯习俗大发展,“元宵”作为节名大约就出现在此时。唐代还正式规定张灯时间为正月十四到十六三个夜晚,且此三日为国定假日,取消通常的宵禁。宋代之时,灯节成为盛大节日,灯节也由三夜扩展到五夜。明代灯市极为流行,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每逢元宵佳节,从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续长达十夜,是我国历史上灯市时间最长的朝代。清代灯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夜,十五日为正灯。

      与灯市相映成趣的是猜灯谜。谜语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但在南宋时,灯谜又进一步发展成新的娱乐形式,即将谜条系于花灯上供观灯者猜谜,称作“灯谜”。明清后,猜灯谜成为元宵灯节不可或缺的习俗,并一直相传至今,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节日娱乐项目。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共有的习俗,北方称“元宵”,南方称“汤圆”。食元宵最初起源于祭祀星神的活动。人们以元宵模拟星星,正如中秋祭月,以月饼模拟圆月一样,后世演变为元宵佳节吃元宵象征团圆吉祥。

      “正月十五闹元宵”,生动地道出了元宵节民俗的特点,喧闹的户外游戏,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构成元宵节绚丽多彩、热烈狂欢的夜景。与之相对应,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关起门来,静静地送走旧年,迎来新年。除了迎新送旧的爆竹声外,除夕之夜空气中弥漫的是温馨、祥和、宁静。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标签:;  ;  ;  ;  ;  ;  ;  ;  ;  ;  

春节、变化与不变的文化符号--春节的起源与民俗_春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