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郑素芬

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郑素芬

龙泉市水利局浙江龙泉 323700

摘要: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其不仅改善了传统水利施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还使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更加精确、安全,同时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工作经验,着重探讨了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

1.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现状

1.1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水利基础实施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来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及利用。目的为了早日促使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建成。目前,我国建设了多个水利卫星通讯站,以及连接全国各省、市、区的信息传输广域网络。同时,在采集来的信息的基础上,各省、市、区,各流域的水文信息数据库以及国家级的水利政策库也已初步建立。

1.2 水利信息保障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近年来,为了加强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我国出台了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一系列的标准及相关规定。随着社会对各类信息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水利信息工程建设也开始注重对新技术背景下的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国家也相继出台政策,不断给予水利信息建设政策上、技术上、人才上的支持。

1.3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建筑景观设计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我国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但是建筑消防的负面因素也都逐渐显现出来。面对火灾带来的隐患,直接影响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建筑中给排水消防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给排水消防设计的合理与否与火灾的预防和控制是息息相关的,也在建筑的设计中有着重要影响地位。本文就室内排水消防设计及施工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施工技术

一,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的问题

1.1室内给排水设计问题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展开,居民对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环境的追求也在提高,但在室内排水方面,大多数住宅建筑都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室内排水做法。虽然传统的室内排水技术在我国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一些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像噪音问题、废水溢出问题、滴水和渗漏问题等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又凸现出来,如卫生器具摆放受限制等。这些问题轻则影响居民生活,重则会引起民事纠纷、疾病扩散,造成严重的后果。独立、完整、自由、节省、健康是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愈来愈显示出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强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2建筑室内的消防问题

室内建筑消防大多采用消防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不但扩大了自动灭火喷淋系统的范围,还把一些公共场合的自动喷火规定为强制性.受到操作和水压的限制,在火灾出现时只有消防队员使用消火栓,也就是被动灭火。消火栓的减压值取决于采用了什么型号的减压阀,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不会选择分区给排水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较为简便。在消火栓的选择上,选择的是稳压、减压性的消火栓,因为不考虑消火栓的孔径孔板,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水压不固定,经常偏高或偏低,这不但不符合有关规定,在需要灭火的时候还会影响使用。

二,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的措施

2.1给水管道的敷设

在现代化的建筑室内的设计中,厨房、卫生间以及阳台的用水位置分散,依照相关的规定,给水管应该沿着墙敷设在管槽内,而且确保给水管管道的外径应该小于25mm。对于出水支管的设计需要连上分水器。在找平层进行管道的铺设时,在施工中做出明显的标记,这样住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注意。

2. 2对管道噪音的控制

管道噪音排水管流水呈现重力流水状态,容易出现噪音,这还会受到管道材质的影响。相关资料表明. DN100管噪音值为46.5bB.PVC一U管噪音值为58dB因此居民建筑的室内应该采用柔性好的铁管。另外一此新产品芯层发泡隔音管PSP管,这此管的隔音效果比较好,性价比比较高。建筑室内的管道会产生呼啸和振动,这是由于高的流水速度以及管道系统的共振造成的,可以采取减少管道呼啸和振动的措施,例如加人管道的直径、采用曲挠的接头以及安装减压阀等。

2.3采用双立的排水系统

双立的排水系统分为排水和通气的功能,个单一的排水系统相比,双立的排水系统造价高。施工复杂,但是双立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噪音,能够很好的排水,而且不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因此,高层住户应该采用双立的排水系统。

2.4消防栓系统的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通常使用消防栓,并且需要精确的计算室内的消防用水量,设计人员需要依照建筑室内的体积来计算消防栓的用水量,还需要依照各幢楼的体积计算室外的消防用水的体积,设置室内的消防火栓需要和室内的供水系统相连接,并且设置有开关阀和给消防水龙带供水装置。在室内设置消防火栓时候,不需要考虑使用人群,虽然消防栓是消防人员使用的,但是特殊的情况下,普通人群也可以使用,因此可以增设轻便的消防龙头,这样在发生火情的时候,居民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火势采取控制措施,}仿i1_火势扩人。

2.5自动喷水系统的设计

自动喷水系统是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喷头可以向消防中心显不火灾的区域,并且向报警中心报警。消防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要满足灭火系统的水压要求,出水量应该满足自动喷头的的用水量,在建筑室内的设计中可以根据需把增压水泵设置在屋顶,确保水泵的启动速度满足灭火的要求。报警阀的安装需要依照设计的要求,确保每个报警阀双向供水,而且报警阀需要安装在建筑室内的顶板或者吊顶上,原因是这此部位容易接触到火灾的热气流,能够及时的报警,而且有利于均匀布水。在喷头遇到障碍物时,需要增设喷头及时的补偿喷头遇阻不能够提供的供水量。

三,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建筑室内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第一在安装给水设备前应当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保证给水设备没有损坏以及锈蚀等情况,始水设备的转动的部分应当灵活无阻碍。在安装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计划中确定的水泵机组的型号以及大小数目等科学的规划其排列的形式。

第二推广同层排水技术,同层排水技术通常是指卫生器具排水管不穿过楼板,而排水横支管在本层与排水立管连接的防水形式。同层排水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维修管道的过程中不会干扰下层住户的日常生活。2)管道不结露不易破裂3)能够灵活的不止卫生间器具4)将其室内的开洞数,以此减少卫生死角,方便打扫。

第三引用双立排水系统。双立管排水系统通常是指两根立管具有通气与排水的功能,与单立管系统相比,双立管排水系统虽然造价高,施工的工艺也较为复杂,但双立管排水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且排水能力好管道不会轻易堵塞。

第四按照施工流程施工。排水系统的塑料管应当按照设计的需求以及安装的伸缩节进行施工,假如设计中没有明确的说明,伸缩节的间距应当控制在4m以内,排水水平干管以主干管都应当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的球径应当达到排水管径的 2/3以上保证通球率为100%。此外在排水系统的施工中,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应当符合设计的需求,在排水管道的立管上设置相应的检查口。

3.2建筑室内消防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第一,安装消防管道以及设备前应当对自动喷淋系统的压力开关,报警阀以及水流批示器等自动监测装置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设备不得应用在工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做好消防给排水设计,对于建筑室内的消防给水排水系统来说,应当有效的结合当前的防火需求的情况设置足量的消防水池以及室外消防栓。还需将室内外的消防给水管以及消防竖管等构成环状的水管网。对于消防竖管的设计应当保证临近的消防火栓中充实水柱,保证室内任意位置都能够使用。此外还需将室内的给水管道利用阀门将其分为几个独立段,在进行管道检修的过程中,管关闭的数量不得超过一条以上,还需在阀门上设置启动或者关闭的标志便于使用,当室内的消防火栓静水压力高于80m以后,即可采取分区给水的方法.

第三安装自动化喷水系统,目前我国的自动化喷水系统,已经逐渐由原来的大水量水喷淋系统转向小水量吸水喷雾系统,在室内使用细水喷雾系统能够有效的减少水量的储备,提高对于火灾的探测能力,使火灾在萌芽状态时就能够被扑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束语

在建筑物室内给排水消防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建筑施工设计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分析,在施工中构建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的施工理念和技术体系,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也必须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因此,培养消防安全潜意识,开展全民消防工作,是防火减灾最基础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石平.浅谈小区建筑的给排水及消防措施[J].科技资讯,2009(1):25~26.

[2]徐永力.论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J].今日科苑,2009(2):13~14.

[3]余沣.试论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体会[J].中国科技博览,2012(11):26.

[4]郭妹.住宅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儿个问题口」.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5 (11):165一168.

在现代水利信息化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中,国家防洪抗旱系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还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等十大专项业务系统。这些专项应用系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着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也加速着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进程。

2.传统水利施工管理存在的隐患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其涉及知识面广、工作深入细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相关的法规较多等特点,这些都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系数。再加上水利施工项目大多是由国家所投资,一些工程缺乏相应的审查机关,从而在投资、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监理不到位、缺乏有效控制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部分工程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理机关,投资和施工都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并不是通过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度系统来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项目管理职能的正常实现,这样就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难以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也给后续的审查造成不便。

2.2缺乏科学的施工目标管理

施工目标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由于缺乏管理机制和机构,从而使施工目标管理存在一定问题:①成本目标不能得到落实和控制;②质量目标大多流于形式而忽视对质量的监控,注重工程的施工结果而轻视施工过程中应有的注意环节;③进度目标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合同的规定并不一致,同时合同对此也没有硬性的、规范性的要求;④安全目标大多是依据施工人员的经验自行确立和各自执行,并没有在科学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形成安全目标体系;⑤文明生产目标也大多是做表面功夫,并未给工程本身带来益处。

2.3 水利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中,绝大多数参加工程管理的人员具备着较好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但是由于过分注重行政职能而缺乏应有的施工实践经验,同时一些思想、观念依然停留在旧的套路和框架上,从而导致管理缺乏有效性。另外,对于技术上不算娴熟、管理经验也不丰富的管理人员来说,在施工成本、质量、进度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下,更加无法开展科学的管理。

2.4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参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单位中,对现场的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很少严格按照规范性的要求执行,现场管理多是为了应付检查,从而导致随意性很强。最终导致施工现场极为混乱,严重妨碍施工进程。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

3.1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工程设计

在现代建设工程项目中,设计是灵魂,是施工的根本依据。在项目的设计环节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水利工程仿真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前者能够对水资源作出整体的规划,形成不同的技术方案,然后将这些方案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对比,最终确立最优的施工方案,有效减少了人为的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后者则需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设计软件来实现,这个系统主要包括集成方案设计软件、造型渲染软件等,可以对全程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审核和比较,实现信息技术与设计规划的结合,促使设计不断得以完善。

3.2加强监控,把好质量关

无论是房建工程、市政路桥工程等,工程质量都是其关键,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质量就是其命脉。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人在管理中出现的漏洞。现代信息监测技术能够在工程的设计环节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规格、型号进行录入,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对此进行监控,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承包单位、供货单位提供的材料,坚决杜绝将检验不合格的材料、配件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按照要求完备试验仪器,规范对每道工序,包括材料性能、混合料的配合比的测试,并随时对控制点进行复核,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还可派专人负责管理和养护试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可以随时监测到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质量问题,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整改,防止留下安全隐患。在严格的管控下,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能够在施工中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完成项目的任务。

3.3 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可以事先对工程进行测绘,形成施工中的地貌抄测。利用GPS 全站仪,直接与天正等软件进行整合,消除地形、天气等因素对于施工管理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将每日的现场视察结果在计算机中制成形象进度,利用相关软件,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发现各施工作业面的进度偏差,并能够通过模型进一步找出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或赶工措施,从而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监控。

3.4 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优秀的人才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无疑是强心剂,同时,信息的开发和利用都需要相关的技术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对高技术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必须建立开放的制度,通过丰厚的待遇来吸引人才的到来。同时还要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出国进修等手段来加强对在职职工的培养和锻炼,以形成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管理人员自身要坚持做到与时俱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学习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为员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在企业内形成和谐良好的氛围。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不言而喻。它能和施工管理有效的结合一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大大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祥,张坤,陈欣等.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

[2]陈岚.加快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为发展民生水利提供支撑和保障.中国水利,2008(03) .

[3]胡艳.当代水利施工管理技术发展与变革[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郑素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郑素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