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概念的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概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着物理教学的成败。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能够自然流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我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大量的实践将研究对象的非本质属性剔除,抽象出共性的、普遍的本质属性概括而成。它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大量物理现象中最本质的、最抽象的东西。物理概念是掌握物理规律(包括定理、定律和公式等)的基础和运用物理规律的保障,学生只有掌握好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事实、掌握物理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重视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对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验形象、鲜明、生动.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千方百计要从形象入手.一开头就抄黑板写定义的方法,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二、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联结概括,深入不下去.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三、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1)从错误中强化概念的认识,物理概念的学习重在理解.
(2)应用“类比法”帮助理解物理概念.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电阻等等,在定义的时候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体本身的某种属性.对这些概念,通过类比,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3)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名称相似,如向下的压力和重力、热量和热能、做功与功率等等,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法,或者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综合应用必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把握好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概念教学,当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经历过程,让学生构建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在机械的背诵和教师反复的讲解中进行的,而是建立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基础上的。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转而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构建起概念。以密度教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通过一杯水和牛奶、一杯水和一杯酒精鉴别而引出对铜块、铁块和铝块的鉴别,让学生明白用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特性都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来鉴别物质,那就能更简便。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来分析物质(同种物质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验,讨论交流而得到相应的结论,最后教师再总结出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不显得空泛了。
六、区别练习,让学生应用概念
学生理解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概念来巩固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先用直接应用概念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决,接着针对概念中涉及的公式变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最后再将当次课堂学习的概念和其他概念融合起来。这样,循序简单地让学生从易到难逐步过渡,最终掌握并应用概念。
总之,物理概念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认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逐步引导方可有效。
参考文献:
[1]任雪兰.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中国校园导刊,2011(6).
[2]刘国侠.加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5).
论文作者:姜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概念论文; 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现象论文; 属性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