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过剩论文,结构性论文,实证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经济运行中的许多现象表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生产过剩问题,并且可以预见,在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体制短期内不会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这种过剩局面将日趋严重。
一、我国经济呈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判断依据
中国十几年改革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除了像购买一张高水平的足球赛门票或股票认购证这样一些特殊场合外,排队购物的现象很罕见了。不是商店货架空空,也不是人们囊中羞涩,而是我国已经摆脱了供不应求的“票证经济”的束缚,初步形成了由消费者自主决定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买方市场。这场变化如此之快,以致于当初为消除短缺经济而数十年猛烈投入形成的生产能力和扩张型、数量型产品供给,开始出现大量积压和结构性生产过剩现象。近几年,这种局面日益严重:
1.社会总供给开始大于社会总需求。1996年以前,我国的社会总供给一直小于总需求。从价值形态看,如1984年社会总供需差额为-819亿元、供需差率为-11.4%;1994年分别为-3275亿元和-6.2%;1996年上半年分别由负变正,总供给大于总需求3391亿元,供大于求9.8%强。 从实物形态看,1996年下半年,在609种消费品中, 供求基本平衡的有571种,供不应求的只有38种且多数是农副产品。
2.产品产销率持续下降,库存积压增多。1996年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8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积压,商业部门库存日趋严重。1993年全国社会商业产品库存4037亿元,1995年已增至6705.5亿元。
3.工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产品积压、商品库存增加的同时,工业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全国竟有3—4成工业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在1996年末,全国28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有4成以上处于闲置状态,如发电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在25.5%以下,小型电子计算机的利用率仅为3.5%。全国3万多亿元的国有资产存量被长期闲置的就有1/3。
4.结构性生产过剩现象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若干领域。如农业的玉米、早稻等粗杂粮及低质干鲜果品如传统型苹果、柑桔等都过剩;在工业领域既有传统行业如纺织行业生产能力的过剩,也有现代电子工业如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等生产能力的过剩;既有轻工业也有机床、造船等重型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建筑行业看,到1996年全国商品房积压达5037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住宅占97.15%; 在无法用货币计算的文化教育方面也存在大量的诸如专业不对口而导致的人才“积压”现象。
那么,如何评价这种结构性生产过剩?首先,目前我国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基本判断是可信的,但其判断的基础在于我国特殊的消费特点,即受制于低收入水平的数量型消费占主导地位(尽管已开始向质量型消费转变),也可说是以生活质量较为低下为基础。因此,对于供过于求的现象本文更乐于采用结构性生产过剩来描述。而之所以称“结构性”乃是因为这种生产过剩是由于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或称为不同产业失衡发展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和产成品积压——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增多。
其次,我国目前的结构性生产过剩,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由其不可克服的基础矛盾所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相对过剩,而是由于长期为解决短缺现象而进行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盲目数量扩张和粗放经营的结果,是体制转轨后计划体制负效应的爆发,因此,它是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后所面临的新的发展问题,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再次,结构性生产过剩正面理解是市场短缺的消失,无疑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正如短缺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所言:“改革过程的一个目标是要消除短缺。查看短缺状况是检验进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如果在经济的一个或数个重要方面短缺消失了,这就是一个相当可靠的信号,即改革在那里是成功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结构性生产过剩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如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效益低下、无形损耗严重,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使庞大的经济总量虚置化、泡沫化,等。
二、结构性生产过剩的成因分析
过剩是一个市场问题。从直接意义上的供求变化来分析这种结构性生产过剩的产生,我们认为:从需求角度看原因在于我国特有的整体梯度推进消费模式和固有的节约型消费传统造成目前的需求不足;从供给角度看,是产业结构的失衡即规模上的过度扩张和比较竞争力的下降造成了内含有效供给不足的供过于求。
从供求矛盾的需求方面看,结构性生产过剩是我国特殊的短缺经济导致的整体需求拉动的结果。长期以来实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收入分配制度,整个社会阶层基本上处于同一的低水平的消费层次。改革开放使被压抑的需求得到了空前的爆发,低水平的大批量的产品和劳务需求必然引发数量型高速度经济增长。这种消费规模、数量、品种、质量的严重趋同而没有明显消费梯次和差别的整体式推进必然导致市场需要的突发性膨胀和萎缩:消费热点形成时需求庞大,要求生产急剧扩张;消费热点一过,又会出现产品积压和生产能力过剩。如标志我国消费水平的“大件”消费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国居民消费的另一个特点是节约型的消费。当生活水平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需求必然出现相对萎缩,从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
目前我国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恐怕是一个总体趋势。除了上面提到的产成品积压和商业库存严重外,以重复建设、盲目外延扩张为特征的产业规模过度扩展,加剧了结构性生产过剩的程度。
规模过度扩张的直接原因是受地方利益驱使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趋同。从全国来看,地区之间经济结构的相似率在90%以上,许多产品各省都有布点。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区域指向。如《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将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没有限定这些产业的主要发展区域,因而也就成了地方的产业政策。如从全国各地的“九五”规划统计看,全国有22个地区把汽车制造列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4个地区把电子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化工和机械工业情况也是如此,这必然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二是国家发展规划缺乏统一协调和法律效力,宏观调控不力。各地往往无视中央制定的许多规划,如对国家明令控制严禁再上的彩电、摩托车、汽车等10个产业,许多省市顶风而上,有的省竟重上8个。在数字出官和地方利益的支配下, 经济行为变成了一种政治筹码。再如对30个省市自治区“九五”计划目标综合分析,经济总量增大指标(10.9%)比8%的国家调控目标高出近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4.2万亿元(1995年之指数),平均增长12.9%,分别比国家计划的13万亿元规模和10%的增长率高出1.2万亿元和2.9个百分点;各地投资率高达35.4%,超过国家30%的控制目标5.4个百分点;如此等等。三是体制障碍。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了新的“春秋战国”局面,扭曲了国家宏观控制的信号;而曾经实行的财政包干和正在实行的分税制,在增加了国家财税的同时,也鼓励了地方的本位主义行为,使许多地区、部门、行业不讲全局、不顾大局。而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资产产权不清造成了投资约束弱化、责任主体空缺,从而加重了生产过剩的程度。
至于比较竞争力的落后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近20年,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竞争力,但与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相比较差距又是巨大的。因此,在国外资本大量涌入我国,尤其是近几年大型跨国公司纷至沓来,使国内市场的竞争变成了准国际市场竞争,更使我国的工业企业处境艰难。这一方面因为我国的基础本来就弱,更重要的原因则是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先天不足——低竞争力的必然结果。
三、扭转结构性生产过剩的政策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对现有生产能力的优化重组、存量调整;二是尽量避免出现新的生产过剩的增量调整。
首先,要强化产业结构政策的导向。一是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二是结构升级要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实行科技兴国、质量兴国、名牌兴国的“三兴”并举的发展战略。切实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力争经过5 至15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使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以改变我国工业比较竞争力落后的现状。三是注意投资比例的监控和调整。正确处理好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重工业产值、重工业投资与轻工业投资比例。四是要加速产业政策的系列化。产业政策的系列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企业组织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地区政策和包括财政政策及金融政策在内的实施保障政策。产业政策只有配套才能起作用,尤其要强化消费地指向、资源地指向和集中化、专业化等政策。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更要有明确的产业布局和地域指向,其制定依据应从地区产业基础、产品销售半径、资源及加工能力、运输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
其次,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区别情况对国有资产实施战略重组: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生产能力的优化重组;对于不景气的企业和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必须坚决予以淘汰,以适应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作为根本保证的是体制改革,否则,上述措施难以保证其有效性。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并且要从讲政治和大局观念的角度,充分认识地区、部门和利益分割对整体经济利益的危害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藩篱和壁垒。其中包括设立有关反垄断、反地方及部门保护行业的法规,严禁地方、部门出台或实行与国家经济政策法规不一致的政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