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下的市政道路施工浅析论文_曹惠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下的市政道路施工浅析论文_曹惠

曹惠

海盐县南北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302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项目中市政工程项目为关键构成部分,就目前市政工程建设成绩来看取得较好效果。但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还应进一步完善,以创新理念主导施工方向,以实现全新时期市政项目建设。海绵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新理念,主张构建“水弹性”城市,能够对城市降雨进行蓄水、净水循环利用,是市政排水建设中应积极引入的理念。本文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下的市政道路施工浅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下;市政道路;施工浅析

引言

随着当今城镇化高速发展以,对于工程施工科学性的考虑不够周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开采以及污染被忽略等现象;水资源系统内各项工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再者,因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陈旧与落后问题,大雨强降水事件发生后引发的内涝问题,带来了包括经济损失在内的多种不良后果,城市排水问题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焦点。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工程施工中,能够较好的促进城市水循环系统的综合性施工。在施工优势上,能够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提升城市储水与排水功能,形成较好的城市水循环体系。海绵城市理念自身具备很多优势,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积极使用海绵城市理念,发挥其实际作用,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又叫做“水弹性城市”,是新时期城市于雨洪管理的新概念。众所周知,海绵即吸水性、透水性极强的物质类型,在城市建设领域中将“海绵”作为项目理念,是为了突出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功能。海绵城市理念是考虑城市给水与排水的需求,构建功能多样化的城市水管理系统,用于城市内部各项水资源的供给与输出。关于海绵理念,主要是运用于城市雨水处理,是为了实现雨水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海绵渗透、输出与净化作用,并加大促进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由此可见,在城市建设中海绵理念有着一定创新性和节能性,市政排水施工单位更应加强重视该理念的落实。

2我国关于海绵城市的政策要求

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在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以及应对自然灾害时具有较大弹性空间。建设海绵城市就要全面转变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及城市发展问题。2014年10月22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原则,对不同控制目标进行合理划分,建立技术框架等。我国各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指导的意见》,都明确提出借助海绵城市建设,最大程度控制城市环境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各方面影响。

3“海绵城市”的具体意义

3.1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平衡

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城市生态环境也随着汽车尾气以及工业污水的排放等现象的出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球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同时也是维护自己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者的队伍当中。因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是最科学化的管理城市建设的方法,其正是运用对绿地广场、城市道路以及地块内部消化等方式来发挥其内部平衡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

3.2对城市水资源进行调控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海绵效应能够对城市排水系统起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作用,还能对城市的设施体系进行优化,从而缓解城市在蓄水方面的压力。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减少在城市当中因为水所导致的积涝等问题,并对城市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思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市政道路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在城市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时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当中是一种新型的理念,不仅能够满足时代对于市政道路的要求,而且能够对城市当中的水资源起到调控作用,还可以确保城市水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的状态,因而被广泛使用。

4.1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总体思路

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城市道路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在降雨时,城市道路能够及时吸收雨水,将雨水汇集到排水口,然后通过市政工程铺设的排水管网进行排放。在这方面,传统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排水是主要的施工方案,但是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这种传统的施工理念需要被打破。海绵城市理念将排水转化成为了吸收,对雨水进行吸收再利用,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降水会被收集起来,通过对雨水蓄流的方式,避免城市内涝给城市带来的危害,同时通过对雨水的收集来补充地下水资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2规范选取路面材料

路面材料的选取要充分满足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要求,提升雨水渗透效果;不仅要重视其雨水实际渗透效果,还要能满足日常道路通行要求。在人行道路中,可以选用良好透水性材料,例如透水砖,在下层位置铺设碎石;此类结构多孔,能提升雨水下渗效果。对交通压力较大、外部负荷较高的路面,可以选取沥青作为路面材料。所以,要结合路面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合适的路面材料。

4.3雨水花园的设置

在两处道路的最低点设置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频率度、成本低的雨水径流处理系统,能针对性地去除雨水中的颗粒物、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处理后的雨水可渗透到地下,排放到自然水体、市政管网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通过进水口进入雨水花园,进水口篦子可以拦截一些大的垃圾,防冲卵石可以防止雨水对生物介质的冲蚀。雨水渗透到生物介质中,经生物介质和植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将雨水处理干净,后进入收集管,由排水管排出。处理后的雨水可渗透到地下、排放到市政管网,当雨量很大是,后期雨水可以从溢流管溢流,保证进入系统的雨水在超过系统处理能力时,系统也能正常运行。

结束语

受到城市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基础设施单一、道路排水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以城市排水系统为例,在许多城市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建设效果,建设理念过于单一,忽视城市环境,导致城市内涝事件多有发生。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保持城市水土环境,需要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有效融合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雨水资源的科学存储与利用,形成具有工程实际意义的水循环系统,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从而使城市各项系统得到综合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丹枫,董宁倩.“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豹子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04):246-247.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班结业[J].城市规划通讯,2017(13):3.

[3]周宗云.建设“海绵城市”的探索——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04):48-51.

[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J].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31):3-7.

[5]夏洋,曹靓,张婷婷,胡娜,尚旭海.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及策略——以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6,32(05):35-40.

论文作者:曹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下的市政道路施工浅析论文_曹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