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李炼

我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李炼

李炼

(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2450)

【摘要】 高危药品管理作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医院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立有效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明确药品管理人员、医师与护士在药品管理中的责任,工作中尽可能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危药品的基本概念,并具体探讨了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旨在规范医院药物管理,提高医疗用药水平。

【关键词】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341-02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药物,因此药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在医院药物管理中,管理人员常常专注于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类药品的管理,对高危药品管理仍处于初级层面,风险防控能力较弱,没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这使得在临床用药上,因药品管理不当导致病人受到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探讨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的构建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通常指的是药理作用显著且药物反应迅速,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一类药品。具体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以及细胞毒化药品等,高危药品的特点是出现用药差错的状况较少,然而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为用药不当造成的伤害者,其中高危药品占据很大的比重。

2.高危药品的分类及目录

2.1高危药品分类

2012年3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参照美国ISMP2008年版中所公布的19类及13种高危药品目录,并结合我国医疗用药情况,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具体分为A、B、C三个等级,按照金字塔等级进行分层,将A等级药物作为危害级别最高的药物,且使用频率高,一旦在临床中发生用药错误,患者面临的危害程度最高;B等级为危害程度中等的药物,在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情况,会给患者带来严重伤害;C等级是高危药品的最下层,临床上使用频率高,一旦出现用药安全问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2.2?高危药品目录

根据中国药学会对高危药品的分类,综合我院药品的使用情况划分本院高危药品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院高危药品具体包括: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静脉用抗心率失常药、吸入与静脉麻醉药、高浓度电解质溶液、肌肉松弛剂等十多类药物,共36种高危药品,根据药品等级与不良用药危害性将药品划分到A、B、C三个等级中,进行妥善保管。

3.高危药品管理方法

3.1?规范高危药品的采购流程

对于医药领域最新发布的高危药品,如需引进,要经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讨论后方可引入医院中。药品经采购运输到医院入库时,需要具体明确药品的等级,将药品用量、使用禁忌、使用类别、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品之间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等通过医院网站公布,告知医院每名医师、护士及药物管理人员,保证临床中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日常管理,既保证临床用药需求,又安全、有效地使用此类药品。

3.2?高危药品的存储

对于A类高危药品,医院设立专门的药品存储区域,并根据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推荐使用的A类药品标志使用专用的药品标示,对于B类或者C类药物的放置应比较集中,划分B类药品区与C类药品区,每瓶药品上也要粘贴相应的标签。高危药品存放完成后,需要安排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应选用具备药师资格的人员,每天对药品的存储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在每天下班前,对已经使用的药物进行记录,并清点存储区域留下的药品种类与数量,如果发现实际使用与账本记录不符,应该及时查明原因,防止药品流失。

3.3?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

为了方便医院临床用药,在医院病区常设有专门的药柜,并配以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临床用药的存储与使用,在药品的管理中,高危药品是重中之重。要求医院指派病区的护士长与骨干护士专门负责药柜的管理,对高危药品存储区要贴上醒目的标识,并用安全锁锁好,钥匙由管理人员保管。对病高危药品的管理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用账本记录药品的种类,确保药品出库与进库数量相同,防治药品流失现象的发生,严格落实药品管理交接班制度。在给病区病人使用高危药品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物、正确的用量、正确的使用、正确的时间,用药时还要有相关医师与病区药物管理人员签字,明确责任,并加强药品使用后的护理观察操作,跟踪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

3.4?培训考核

医院需要定期对全院的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的使用与管理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对药品管理与使用部门新聘的员工,需要由专业的药品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细致的培训,加深其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认识。医院培训教学中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将最新的高危药品与划分原则展现到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其挂到医院培训网站的醒目位置。在培训完成后,需要对培训人员进行知识技能考核,检查培训结果,考核结果作为医护人员技术能力评价与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督促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重视。

3.5?高危药品安全监测

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安全风险告知流程,即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药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了解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史,尽可能减少因用药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护士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详细了解药品的性质、用量、用法等,鼓励患者对此类药物使用存在的疑问向临床药师咨询,及时向护士或者医师报告用药后的身体反应,如果发现用药后身体不适,应由医师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临床用药上,注射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高,因此医院药学部门应做好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置工作,及时进行分析汇总,并将结果反馈给医护人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4.结语

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中,一旦使用不当,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损伤。因此医疗结构应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做好药品的分类工作,从药品的采购、日常使用、医护人员培训、安全监测等方面着手进行管理工作,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蔡朝红,孙燕,孙豪.医院高危药品现代管理模式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2013(06),651-652.

[2]朱喜芝.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0),145.

[3]任俊龙,范惠霞.浅谈高危药品管理模式与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08),1143-1144.

[4]林小华,麦毅忠,刘舜莉,卢嘉贤.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应用[J].今日药学,2015(03),227-228.

[5]姚忠文,彭泽萍.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03),105-106.

论文作者:李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我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李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