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关社会主义理论争论的热点。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大体经历了解放初期的“利用论”,1958年大跃进后的“发展论”和文革时期的“限制论”。他的商品经济思想是正确与错误的胶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修正与发展了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认为,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1〕列宁最初也将社会主义视为商品货币关系消亡的社会。 但是通过军事共产主义实践,他抛弃了原来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观点,从战时共产主义急转为新经济政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过渡时期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0年代,斯大林排斥商品经济,推行计划经济。只是在其晚年所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才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客观性,但他认为商品经济活动范围仅限消费资料,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他的“特种的商品生产论”和“商品外壳论”,实际上是一种半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观点。可见,在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在各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论述新中国的商品经济,大体可以从解放初期的“利用论”、1958年大跃进以后的“发展论”和文革时期的“限制论”三个阶段来看。他早在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有多种经济成份,并强调指出:“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份,都应当允许其存在与发展。国内的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毛泽东在这里讲的“城乡资本主义成份”是一种商品经济,也就是说,在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经济中是存在商品经济的。不过,他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视为同一事物的两面,强调国家对它的控制,对其实行既利用又限制的方针。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并基本建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在这时,即同年12月,毛泽东在约见民建、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讲到:“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困难,社会又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时毛泽东仍把商品经济视为资本主义性质,但他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条件下,还不能消灭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毛泽东在对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进行反思时,进一步了解与研究了中国国情。他在这个时期的一些讲话、修改的文件以及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注和笔记,集中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看法,较之前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有一定发展。其一,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并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论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只是就事论事地提到“特种的商品生产”、“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联合社会主义生产者商品生产”等。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明确地概括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同时,又指出要区分商品生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不能孤立地看待商品生产,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它和资本主义相联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它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赖以存在的所有制基础不同。其二,改变了把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认为我国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在他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指出,中国原来就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我们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其三,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上,比斯大林有所前进。他不同意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只限生活资料的观点,认为卖给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突破了生产资料“商品外壳论”。当然,毛泽东还没认识到国有企业间相互提供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其四,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原因的认识也突破了斯大林的见解。斯大林认为两种公有制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毛泽东认为这个论述不完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将来即使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商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最后,提出了“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著名论断。他在批转某省委的文件时说:平调的“旧帐一般要算。算帐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然而,到了“文革”时期,毛泽东的不少正确的商品经济思想,又被自己提出的“左”的理论所否定。首先,商品经济本是一个受生产力水平制约、体现人类劳动社会化的经济问题,而他却把商品生产的存在与否,归咎于政治需要。1958年他提出“政治思想上的阶段”和1959年庐山事件后,把阶级斗争看得高于一切,把政治置于衡量一切工作的神圣地位。对商品生产的认识与态度,也依政治需要的变化而改变。其次,50年代末,他对商品生产的积极作用还是肯定的,而十年动乱期间,又对商品生产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商品经济是旧社会的残余,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1974年10月,他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而他在50年代末,则强调它们之间有“本质差别”,这就模糊了两种性质不同的商品生产的原则区别。再次,他在50年代末强调我国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但到了晚年,又认为“我们现在实行的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他虽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但却认为价值法则不起调节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是“政治挂帅”。还批评苏联人把价值规律的作用夸大了,实际上是他较之斯大林的观点后退了。这样一来,在我国,价值规律的作用被人为地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计划的作用被无限地扩大,造成我国长期固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失去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还有,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即著名的五·七指示,设计了一个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自给的发展模式。要每一个单位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综合体,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亦工、亦农、亦武、亦文、全面发展的新人。由于推行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紊乱,长期经济效益低下。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就在这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肩负起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他重新审视以往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毛泽东晚年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是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他与毛泽东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是正确与错误胶着,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他是在自我创造与自我否定的困境中辗转。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正是沿着毛泽东关于对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在新形势下的深化。正象邓小平自己说的:“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同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新的突破,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提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首先,真正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在中共历史上,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恢复了在这个问题上的真理成分,回答了在我国争论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的这个新概括,源于邓小平讲过的意见,也得到了他的肯定与支持。邓小平高兴地称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个“纲领性文件”,说“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又讲:“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3 〕由过去把商品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异己之物,到现在确认它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固有因素,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商品生产是多元利益主体实现经济联系的形式。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决定,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结构改革为基础,即在所有制关系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回忆过去,毛泽东也并不主张搞清一色公有制。如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毛泽东在同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谈话中讲到:“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只要社会需要,让地下工厂成为地上的、合法的,可以雇工,这叫做‘新经济政策’。”还可以让华侨投资,开设公司,也可以同私营企业订条约,10、20年不没收,华侨投资20年,100年不要没收。 “原来的资本家在公私合营以后他们拿定息,定息时间要相当长,急于国有化,不利于生产。”
从毛泽东讲话的这些内容看,显然是主张可以搞一些资本主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鉴于权力过分集中对中央带来的弊端,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分权的构想。在1956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曾建议讨论决定工业、财政、商业体制下放。同年9月,又亲自领导了权力下放的实施, 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当前,我们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对毛泽东上述正确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其次,抛弃了“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公式,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根本特征的思想束缚。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关社会主义理论争论的焦点。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基本照搬了斯大林的中央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同时也接受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观点,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基本上用指令性计划来指挥与调节,只是对小商品生产考虑到市场的作用。后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毛泽东接受了陈云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模式,以后又提出了“计划第一,价格第二”,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直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仍是这种观点。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随商品而存在,是个中性范畴。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生产的发展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但在30年代以后,英国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论取代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美国总统罗斯福1933年颁布的新政,表明西方国家已从依靠“看不见的手”自发地发展经济,转变为在国家宏观政策干预下的市场经济。尤其在二战以后,西方各国政府都在通过指导性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干预,生产已不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市场经济如同商品经济一样存在于各种不同社会形态,与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相联系,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正如邓小平1979年11月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吉布尼时讲的,“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解与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强调市场与价值规律的作用,进一步提出要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又提出建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当人们激烈争论如何实行其结合的时候,邓小平高瞻远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智慧和理论勇气,进一步告诫人们,理论上要搞懂,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所客观要求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 〕引导人们把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认识上的这个重大突破,也绝不是邓小平对前者的简单否定,而是他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前者的修正、补充和发展。
再次,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实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认识上的巨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发展。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虽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但它却没有跳出计划经济旧体制的框架。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曾这样明确写到,“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商品经济,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显然,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本身没有讲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没有明确调节经济的根本手段是什么?这个理论是不成熟、不彻底的。因此,一度在人们的认识上产生了分歧,在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摇摆与反复。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矛盾产生,呼唤新的理论出台。到中共十三大,认识有所前进,明确指出就总体而论,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个间接调控方式实际上已将重点放在市场。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于是市场机制一跃而成为主要调节者。到了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体制改革的目标,彻底冲破了计划经济旧体制的框架。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仅在理论上又是一次突破,而且在体制的选择上也是一次实质性的变革。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列宁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5 〕市场总是和商品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表现。当然,市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也由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所决定。资本主义以前只存在市场或局部的市场经济,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才成为左右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式。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正处于形成之中。商品是为市场需要而生产,市场状况决定商品经济的兴衰,没有市场,商品经济就会终止。因此,把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更能显现商品经济的本性,或者说,商品经济从其内在本性来说,必定是市场经济。
第四,创造性地将价值规律作用推进到经济运行机制的高度来把握,并以此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有无作用、起什么作用?自30年代以来在原苏联一直进行着讨论,其最终成果集中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它不是生产的调节者。这种观点在我国影响较深。1958年以后,为了纠正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毛泽东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提出过不少精辟的见解。他强调不能剥夺农民,“谢谢几亿农民的瞒产私分”、“价值规律是个伟大的学校”等。在当今的经济体制改革中,邓小平正是将毛泽东的这些独到看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并具体运用到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中。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要求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体现出来的。所谓市场机制,是指在供求、价格、竞争三个要素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中,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它们既是商品的供给者,又是商品的需求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作为竞争对手,它们的利益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邓小平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似,“但也有不同,这是国家所有制,都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归根到底都是社会主义的。”〔6〕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要革除旧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把企业从旧体制中解放出来。正是这些企业在市场交错进行的购销活动中,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整体。它们在利益动机和市场竞争压力下,在优胜劣汰的强制下,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利用价值规律的能力应高于以往社会。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国家通过价格与价值的矛盾,引导社会资源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通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实现促进技术进步和合理分配资源的功能。当然,在价值规律的作用过程中,只有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变化而升降,所以竞争作为一种强制的社会力量,使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并在优胜劣汰中变成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市场经济作为在自身规律支配下自动运行的经济系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国目前市场发展程度尚低,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是切中问题要害的。
第五,邓小平关于创办经济特区的构想和实践,也构成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79年4月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当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 次年5月,又根据邓小平的建议, 将特区名称由“出口特区”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
毛泽东曾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7〕学什么?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 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特别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进而提出改革开放、创办特区问题。
我国的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经济特区之“特”,主要是在经营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资源、经济政策和经济决策权限上的特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大胆尝试。
经济特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它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任务,它要建立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外资企业在特区企业中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对于外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办,其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等,也都按照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模式来塑造。对于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是按照政企分离、企业自主的模式进行改革。其次,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目标模式是实现与国际市场相联结的市场机制的调节机制,营造同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经济。再次,政府改革也跟企业改革与市场改革同步配套进行,政府由直接对企业的全面计划管理转向面向市场的间接调控。经济特区的这些突破性做法,从时间上看,比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早了好多年,这个时间差保证了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示范作用。
在特区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和经验之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要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战略思想。我国又先后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以及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我国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只经历了十几年时间,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特区带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经济特区的辉煌成就到全国掀起的改革热潮,充分验证了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正确性。
放眼世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社会实践来看,在列宁“一国革命论”的引导下,在20世纪一些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然而,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表明,正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文革前,我们推行斯大林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毛泽东虽提出过发展商品经济,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但由于“左”的思想指导,国民经济一直是按产品经济模式运行,致使生产关系背离生产力水平,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度走到崩溃的边缘。邓小平不负众望,在他发动的“改革”这场革命中,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商品经济的正确思想,并吸取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提供的不可低估的启示,引导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假如说,列宁“一国革命论”回答了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那么,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与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解决了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继续。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 是以西方几个经济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同时取得胜利为基础,预言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经济。他们没有论及一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64页。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108、83、91、373页。
〔5〕《列宁全集》第1卷,第83页。
〔6〕《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第95页。
〔7〕《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5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 价值规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