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三十年对参政党发展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参政党论文,三十年论文,改革开放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11(2008)05-0006-04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以改革开放战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新时期。三十年来,这种探索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关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实践、特别是政党制度的发展演化过程,构成了包括台盟在内的八个参政党过去三十年来政党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本文在简单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对于参政党发展的政治意义,进而为民主党派如何把握自身政党发展方向、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提出建议。
一、政党发展:概念与内涵
在关于当代中国政党问题的研究中,与政党制度、政党关系等选题不同,政党发展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见。所谓政党发展,从概念来说,在中西方政治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西方,“政党发展”是发达国家用来描述转型国家政党制度化水平提高以及推进民主进程的概念。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把转型国家的政党发展与推进民主联系起来,将表达与选择、选举竞争与对话、利益表达与综合、政治社会化、领导选择与治理等看作政党发展的标准[1]。事实上,政党发展的概念是从政党变革而来的,后者作为政党研究中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主要指政党在生存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在政党目标、纲领、组织以及政党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发生的变革,与“发展”这一概念相比,“变革”所描述的政党变化更多的体现了阶段性、被动性和突变性特征,因此,对于持久的、内生的政党变化,无疑用政党发展更加恰当。本文也是在此意义上借用西方政治学这一概念。
此外,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下,政党建设无疑是与政党发展概念最相近的一个,政党建设通常意义上所知的是执政党的建设,基本围绕执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制度、功能和机制的研究,其成果被统称为党建理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建理论也经历了不断的调整过程,在中国特色政党研究中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从概念比较来说,政党发展要比政党建设在理论上更深一层,所关注的政党结构、政党能力等问题是政党组织、文化等规律性的东西。
回顾中国政治的实践,任何政党都面临着一个发展的问题,参政党也不例外。在1978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变动的大环境中,中国政治发展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政治制度化程度和政治参与的水平、法制的完备与发达状况,其目的是要实现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2]。对于参政党政党发展的内涵,我们也应该放在这一政治发展的背景中进行界定。本文以为,参政党的政党发展内涵有三点:(1)参政党政党意识的确立与发展,包括对参政党内涵的理解、对于参政党自身在中国政治结构中的定位的认识,等等;(2)参政党政党组织的发展。包括组织规模的发展、组织结构和成员来源的变化;(3)参政党政党功能的发展。包括政治参与、利益表达与社会整合的共性功能的发展,以及不同参政党,如台盟在促进国家统一中的功能,等等。
二、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参政党发展
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参政党发展,必须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时代背景下。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3]。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简要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内涵包括: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制度。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模式的确立过程,是与中共和民主党派的政党发展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
从执政党的角度看,三十年来政党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政党制度化能力的提高,即从原先的思想动员和政治运动的政党,转化为依靠制度创新的政党。此外还取得三大进展:
(1)明确了目标。中国共产党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充分发挥政党的民主功能、防范官僚主义倾向为目标,逐步推进了执政党的发展,从强调执政意识的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到凸显党的“代表性”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则强调了执政党作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代表的定位。
(2)确立了标准。把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拒腐防变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两大主题,实际上确立了判断执政党建设和执政党发展水平的科学标准——执政效率和执政的有效性。
(3)强调了功能。提出党要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实际上强调了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重新阐释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增加了民意反映和综合的渠道,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政党间监督制约机制。
从参政党的角度看,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其政党的发展不仅仅要放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下,更要考虑由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发展所形成的直接外部环境,在这两个外部环境的规定下,1978年以来的参政党政党发展情况可以总结为三点:
(一)确立了中国特色参政党的政党意识
政党意识是指广大政党成员对本党性质、宗旨、纲领及历史使命等方面的一种正确理解和综合认识,是一个政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导向[4]。作为一个政党组织,确立自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定位并把这种定位输入组织成员的政治意识中,应该是政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建国以来受主观因素影响,中共和民主党派对于各自及对方的政党定位的认识,走过不少弯路,经改革开放后近十年的政治实践,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颁布,使民主党派的定位从以前的“诤友”、“友党”,正式明确为“参政党”,民主党派的职能明确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主。至此,民主党派及其成员在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和作用有了保障,参政党政党意识逐步在民主党派组织成员中树立起来。
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曾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5]这个论述鲜明地表明了中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自身政党地位变化的深刻认识。
事实上,回顾中国政党历史不难发现,各民主党派也同中共一样经历了两个变化:即各民主党派经历了由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党变成与中共通力合作的参政党;由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党变成在全面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与共产党一起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6]。民主党派的这两个转变,最终体现在参政党政党意识的内涵上,它不仅颠覆了西方对政党的传统认识——即政党是为夺取政权而存在,党际之间是以竞争权力的关系为主并通常表现为互相攻击、互相拆台,不执政就成为反对执政党的在野党,等等,它还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民主党派与中共亲密合作的政党实践充分证明,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合作共识已成为中国政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党组织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以民主党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组织规模和组织结构决定了政党发展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的组织规模、成员构成和领导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全国各民主党派成员共有6.5万人,到目前已达到了73万多人的规模,特别是2002年、2007年两次换届,进行了民主党派领导层的整体换代,民主党派原先以职业为主要特色的成员结构也逐渐多样化,体现出越来越多的阶层化特征,新的参政党成员多数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文化素质较高,参政意识较强,在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已经不满足于老一辈“听、跟、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价值取向体现出明显的理性化和多样化特征,这对一个政党组织保持生机与活力来说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当然政党自身也面临如何消化这些新的政治参与、完成新的政治整合的难题。此外,政党发展体现在组织方面的重要方面就是组织透明度和制度化程度的提高,对应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和中共党内民主的推进,参政党在党务公开、党员参与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参政党组织建设、职能发挥以及党务管理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框架,虽然仍存在借鉴执政党制度成果多、自我创新制度少的不足,但政党制度化水平仍然达到了一定水准。
(三)确立并体现了为现代化服务的政党职能
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所造成的深刻变化之一就是阶层利益的分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从业人员、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人们的职业、身份变动性增强,这些变化折射在政治领域就表现为政治诉求多样化和政治参与压力加大。为了将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的渠道,中共做出了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的举措,但受到政党性质和地位的制约,执政党在整合和吸纳新的社会政治力量方面不可能无限扩大,此时参政党作为长期运作的成熟的政治参与渠道就体现出独有的优势,特别从八个党派总体来讲,为社会提供了多样性的政治参与途径,体现了参政党利益表达和社会整合的政党功能。
这些功能具体体现在参政党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具体职能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通过参政党这一政治渠道,以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为中心,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各种具体的利益也得到兼顾和尽可能的实现;通过参政党这一政治渠道,监督法律实施情况、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贯彻和实施的情况、监督中共和中共党员的履行职责和为政清廉的情况,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促进民主政治的良性运作也就具有了最广泛的人民基础。
三、展望与建议
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政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参政党发展如何借鉴而不照搬执政党的经验,如何解决共性难题而又保持个性特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此,仅提出三点设想供商榷:
(一)加强参政党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参政党建设和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停留在初步的阶段,缺少系统性、规律性的研究。理论的滞后制约了实践的进步,全面加强参政党政党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参政党下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参政党自身要在其中发挥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要加强对参政党的定位、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功能发挥、政党责任感和回应社会能力的增强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从而为凝聚党派成员共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科学的政党意识创造理论基础。
(二)培育正确的政党意识
政党意识正确与否、强弱如何,是评价一个政党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以及介入国家政治生活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的政党制度为参政党政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参政党具有正确的政党意识,则是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保证。由于所处时代和经历的不同,当前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领导层中,很多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离统战部门和理论研究领域比较远,因此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知之不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情况了解不够,对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也了解不够,必须重视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和党务锻炼方式,加强对政党价值观、责任感的培育;通过各种动员方式,树立合作意识和合作共事的观念,树立“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观念,为建设符合21世纪要求的参政党组织、更好发挥参政党职能而奠定思想基础。
(三)提高制度化整合并表达利益诉求的能力
作为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必须具有与执政党相匹配的参政能力。参政党要帮助执政党完成政治整合和利益表达的任务,必须首先加强内部成员利益的协调和表达,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因为阶层分化和社会变迁同样也体现在参政党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参政党能否在整体上发挥功能,把其成员分散的意志和利益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意志,从而实现对特定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整合,并通过政党之间的合作使所联系和代表的特殊利益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实现,就成了参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参政党发挥整体功能的情况还不尽如人意,虽然所有的参政党成员直接参与政治是不现实的,但问题在于少数成员的参政议政,代表的是个人或少数人意志,还是代表了所在党派的整体意志?如果是前者,参政党的政治整合功能又怎么落实?因此,必须在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切实整合民主党派整体利益和代表人物个人行为,体现参政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