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虫害论文,人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参主要产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其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近几年来,在河北、山西、甘肃、宁夏、陕西、湖北等省区均有发展。人参在栽培过程中,常受多种病虫危害,如不对症下药及时进行防治,往往导致减产减收。现将有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农户参考。
一、人参的病害及防治
1.立枯病
主要发生在人参的出苗展叶期,由真菌引起。1年~3年生人参发病较重。发病后参苗在土表下的干湿土交界处的基部呈褐色环状萎缩或出现黄褐色凹陷病斑,幼苗最后萎蔫倒伏而死。防治方法:播种前,每亩用1千克75%的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后,用75%的五氯硝基苯200倍液灌根,深度5厘米左右。灌后用清水淋洗参叶,以防药害。
2.斑点病
也叫“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梗,使叶片脱落,茎秆枯萎,直至植株死亡。叶片染病后,出现直径3毫米~5毫米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斑点,然后不断扩大,边缘黑褐色,中间呈黄褐
色,干枯后破裂。茎及花梗受害后形成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并逐渐产生黑霉,逐步扩展,致使茎及花梗萎缩枯死。防治方法:及时摘掉病叶和拔除病株,并集中深埋或烧毁。用50%的代森铵800倍液~1000倍液,或25%的多菌灵500倍液,对叶、茎喷雾,每7天~10天喷1次,连喷3次~5次。上述药物应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喷药后4小时内如遇大雨要补喷药液,以防失效。
3.疫病
多为害4年~6年生人参的叶、茎、根。叶片受害后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大斑,染病的茎呈现暗绿色凹陷长斑,根部受害后呈黄褐色,有腥臭味,根皮易脱落,后逐渐软化腐烂,以致整株枯萎而死。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和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防止蔓延。发病初期,每隔10天左右喷1次1:1:120的波尔多液,或敌克松500倍液,或代森铵800倍液,连喷2次~3次。
4.锈腐病
主要为害芽、根部和茎基部。受害处呈黄褐色或锈红色病斑,逐渐扩大,使整个根部腐烂坏死。防治方法:拔除病株,挖出病土,并用生石灰粉处理病穴(每穴20克~30克石灰);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株根部。
5.菌株病和根腐病
这两种病均危害根部。病株的根腐烂后只剩下表皮,内外均有黑色鼠粪状菌斑。防治方法同锈腐病。
6.红皮病
又称水锈病,为非侵染性病害,由地势低洼积水和土壤中二价铁、锰含量过高引起。受害部位多为根部。受害后参根呈红褐色,常有裂纹,降低商品等级。防治方法:注意排除渍水;在土壤中混入沙性黄土;勤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使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
二、人参的虫害及防治
人参的虫害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蝼蛄和蛴螬。金针虫俗称“叩头虫”,主要是在春季由其幼虫咬食根部和嫩叶,使参株倒伏而死。地老虎俗称地蚕或“土蚕”,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之分,其幼虫常咬断根、茎。蝼蛄以若虫或幼虫咬食参苗。蛴螬俗称白土蚕,幼虫常咬断幼苗或参根。防治以上害虫的方法有:①播种时用千分之一的75%辛硫磷乳油拌种;②用黑光灯、马灯或电灯诱杀成虫;③出苗前将5千克麦麸炒熟后加50克氯丹乳油和适量水制成毒饵诱杀;④出苗后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灌受害植株根部。
联系电话:0311-70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