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电气供配电系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建筑电气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确保建筑电气能够高质量、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重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技术重点
1 引言
现在绝大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已经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安全用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电力能源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电气供配电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目前在建筑工程电气供配电的安装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技术人员能力不足、电气安装设备质量和材料质量不合格、电气防雷接地不足、线路敷设不合格等,这些建筑工程电气安装问题都是当前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中需注意的重点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保证建筑电气工程及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原则
2.1 必须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必须确保设计的供配电线路充分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具体表现为:符合建筑物的外观审美要求;符合建筑物照明要求;符合建筑物室内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的用电要求;符合建筑物所有电气设施的用电要求等。
2.2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实现节能这一目标固然是非常好,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节能而忽视相应的经济效益,甚至随意增加投资。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从而设计出最佳的供配电线路,即实现节能的目标,又确保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选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具备较好的节能性能,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3 降低不必要能耗
降低不必要的能耗是建筑电气节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清楚的了解和明确哪些能耗为不必要能耗,进而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中的不必要能耗包括:供配电线路传输过程中的能耗、变压器功率耗能等等。总之,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以节能减耗为出发点,并充分遵循以上几点原则,从而选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以此确保供配电线路设计即符合相关要求,又能实现节能减耗的目标。
3 建筑电气供配电构成系统
3.1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是指把其他形式的能,如发动机的机械能、干电池的化学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可分为普通供电电源,如开关电源、稳压电源、逆变电源、模块电源等,以及特殊供电电源,如安防电源、高压电源、激光电源等。目前供电局提供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380V,用户配电室再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单相交流电源220V、三相三线制交流电源220V、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380V等。一般用户多采用单相交流电源220V,但具体选择以建筑电气设备的实际用电负荷量与额定电压来确定。
3.2 电力负荷
电力负荷是指使用电能的设备消耗的电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负荷的分级一般是根据用户对供电可靠性与连续性要求来进行,按供电可靠性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以及三级负荷这三级,按连续性分为连续工作制负荷、短时工作制负荷、反复短时工作制负荷这三种。电力负荷选择的功率一般要以电力系统运行电压和频率为准,视用电负荷的性质与建筑类别这些具体情况来决定。
3.3 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保持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考核供配电系统提供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中的一项。供电可靠性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与次数、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等。我国城市的供电可靠率一般达到了99.9%以上。衡量供电可靠性的作用是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减少用户的供电障碍,保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3.4 供配电设备
供配电设备是供配电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统称,是供配电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高压配电装置、控制箱等。供配电设备的选择是根据建筑物类别与用电需求来进行,不可过于随意盲目地选择。
3.5 接线方式
接线方式主要是以用电负荷量与负荷分布情况为依据。常见的接线方式有放射式接线、环式接线、树干式接线这三种以及多种方式组成的混合式接线。放射式接线、环式接线、树干式接线这三种接线方式各有利弊,放射式接线方式的可靠性较高;环式接线方式的可靠性也较高,但是操作比较复杂;树干式接线方式的成本较低,但可靠性也比较低。
4 关键工序技术及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4.1 防雷接地施工工艺
(1)利用无防水底板钢筋和基础主筋做综合接地装置: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上层主筋搭接焊好间距不大于20×20m的网格,并在适当位置取若干点与下层钢筋做可靠焊接,再将柱主筋(不少于2根)底部与基础主筋、底板上层主筋搭接焊好,不同标高处利用两根竖向结构筋上下贯通,消除药皮,并在室外每个测试点地面以下lm处预留40x4热镀锌扁钢至散水以外,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于引出和检查。及时请质检部门及监理进行隐检,同时做好隐检记录。
(2)根据设计图位置利用建筑物结构内两根主筋(≥16ram,可靠连接)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沿建筑物周圈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18m。
(3)30m以上作均压环防侧击雷:每隔3层沿建筑物四周利用结构圈梁里的主筋与引下线用预先准备好的约20cm长中10跨接圆钢焊接成一体。同时用25×4镀锌扁钢把建筑物外檐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等金属部件与结构圈梁.柱筋中引下线焊成一个整体。
(4)屋顶避雷带安装:避雷带沿女儿墙四周敷设,热镀锌圆钢避雷带支持卡子间距为1m左右,但必须一致,转角处悬空段不大于lm,避雷带高出屋面装饰或女儿墙0.15m,同时屋面采用热镀锌圆钢组成不10 X10米或12×8米的避雷网格。避雷网格沿屋面敷设,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种金属构件均需与避雷带焊接相连。
4.2 等电位接地施工工艺
(1)配电室内在适当的位置预留60 X6镀锌扁钢作为主接地线,该主接地线应和基础接地网,柱内作为避雷引下线的主钢筋可靠焊接,此柱内主筋与基础底板内钢筋可靠焊接,此外电气竖井,电梯井道、弱电中心、设备用房.水泵房等预留60 X6热镀锌扁钢与作为综合接地体连接的基础底板内主筋可靠焊接,并设置等电位联结箱,作局部等电位连接。(2)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金属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等部位进行联接。凡正常不带电,绝缘破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外皮,支架等均可靠与接地系统连接。(3)卫生间等电位接地:卫生间所有金属管道作局部等电位联接。(4)每层楼板钢筋均与引下线焊接形成等电位连接。(5)所有引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外墙处预留由l 2镀锌圆钢与综合接地装置可靠焊接,管道施工完毕后,再用卡箍连接或焊接。
5 结语
在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部分,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需要有关人员可以不断的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的产生原因和严重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对这些问题要进行不断的加强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邹墨宜.论电气工程在建筑中的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2]张能聪.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3,11.
论文作者:马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供配电论文; 建筑物论文; 接线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负荷论文; 可靠论文; 线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论文;